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文化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關於文化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1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文化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文化的優秀作文(精選10篇)

  文化的優秀作文1

中國成語源遠流長,多從我國古代的寓言、歷史典故、經典詩句或者口語流傳中形成。因此,每條成語後都藴藏着一個豐富多彩的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説。如果説漢字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那麼成語就是最閃爍的鑽石。也可以説,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從語言形式上看,成語活潑多樣,絕大多數是四字結構,但其它字數的成語也不少。如“三字成語”有“替罪羊、下馬威、口頭禪、惡作劇、眼中釘、鐵公雞”等;“五字成語”有“十萬八千里、下筆如有神、千里送鵝毛、不打不相識、功到自然成、先下手為強”等;“六字成語”有“九牛二虎之力、三寸不爛之舌、天有不測風雲”等;“七字成語”有“兒行千里母擔憂、一塊石頭落了地、跳在黃河洗不清”等;還有“八字成語”“九字成語”甚至還有“十一字成語”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成語也異彩紛呈:有的源自“神話傳説”,如“夸父追日、精衞填海”;有的源自“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井底之蛙”;有的源自“歷史故事”,如“聞雞起舞、毛遂自薦”;還有的源自“經典詩句”,如“青出於藍、萬紫千紅”;也有的源自“外來文化”,如“火中取栗、殺雞取卵”。

成語言簡意豐,寥寥數字包含着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精華,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如“精忠報國”讚美了愛國情懷;“孔融讓梨”教會我們弘揚中華民族禮貌謙讓的優良傳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意在教育人們心懷感恩……

成語,中華民族的一塊瑰寶,它將傳承着五千年來的中華文化,站在世界的東方之巔,帶着每個中華兒女的精神、靈魂、骨氣,洶湧地流淌着……

  文化的優秀作文2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都表現了我們國家人民的偉大智慧,今天我要跟大家説的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之一剪紙,這個是在我國很有名的傳統文化,剪出來的很漂亮。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

就憑一張紙,一把剪刀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的畫面,有小兔子、小老鼠、大老虎,還有一對鴛鴦都可以剪,是多麼的神奇呀,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代表着我們國家的文明。

  文化的優秀作文3

曾幾何時,浸潤於源遠流長的中國古文化之中,我們的先輩着一襲長袍,見晚秋悲風便能吟出五律,見早春桃花便能賦成七言,酌酒賞月,好不自在。浸潤於喧囂和浮華之中,現在的我們空望折柳披拂,再難寫出心中之感;靜對亭台樓閣,再難感傷醉酒漁翁之意。

文化的味道淡了下去,國人的滿腹經綸早已在某個角落銷聲匿跡。似乎有一日,我們的文化也終將湮沒於西洋文化的潮流之中。我們引以為豪的歷史,我們侃侃而談的底藴,我們五千餘年的積累和沉澱,難道真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中國人早已失去了曾經的特質。

千百年前,朝堂之上,羣臣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字字珠璣,語出驚人,偶然有爭辯,也是令人拍手叫絕的思想閃光。書籍是他們力量的源泉,信仰是他們精神的支撐。而在民間,平民相見時尚要克己復禮,寒暄問候,看似一番繁文縟節,卻是映射出了個人的修養。物質的極度匱乏使人們無以為樂,提升修養便成了一種消遣與自足。於是才有了孫敬的懸樑刺股,有了歐陽修的以荻畫地,有了宋濂的寒冰凝硯。如今行於喧囂之中,聽不到文雅的談吐,看不到得體的舉止。閒暇時偶讀現代人的詩作,閲過堆積的華麗辭藻,卻沒有讀古詩時的震撼,似乎少了些什麼。一番感慨之後終於明白,那是現代再難湧現的意境,那是詩歌的魂魄啊。文化的氣息煙消雲散,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伴隨着發動機的轟鳴,是看不到光明的悲哀,是踽踽獨行的寂寥。

有一種殖民,叫做文化入侵。伴隨着經濟的發展,國人在繁弦急管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本心。當傳統文化一步步被蠶食,當積澱千年的精神文明被侵蝕殆盡,我們是否也該重拾塵封已久的古籍,來汲取屬於中華民族的獨有智慧?

萬分慶幸,我們與傳統文化之間並無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是一層薄薄的隔膜。這層隔膜便是你我的意志與決心。我看到了無數文學家,史學家歇斯底里的吶喊,我看到無數有識之士在用青春捍衞我國的文化與底藴,我看到東方已露出曙光。

追隨他們的腳步,我們便不會感到彷徨。請於閒暇之時吟齣兒時爛熟於心的詩詞,不日後也許你便能執筆灑墨,在紙上留下自己的才思;請翻開可能已經泛黃的《史記》,以史為鑑,溯古求真,你將擁有司馬遷那“唯恐文采不表於後世”的決心。那些你生命中從未有過的波瀾壯闊之聲,那些你耳畔從未迴響過的陣陣絃音低鳴,都將縈繞於你的腦海之中。不凡的.談吐,得體的舉止,你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播與踐行者。

我願與中國文化同行,打破那層看似不可逾越的隔膜;我願與中華文化同行,讓濃郁的書香傳遍四方;我願與中國文化同行,與文字晤談,和哲人共勉,與高尚和文明攜手並肩。

請與我一起,讓復甦的中華大地浸潤於文化味道的薰染之中,讓這片土地兼具現代化與古風,讓這個民族兼具智慧與才情。

  文化的優秀作文4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小草給大地母親帶來了無限的生機,那綠色的草坪像一塊塊綠色的大地毯。小朋友們在草坪上玩遊戲,你追我趕灑下了一陣陣的笑聲。把草兒都惹笑了。還有的小朋友在花叢裏捉蝴蝶。蝴蝶也在翩翩起舞,和小朋友玩捉迷藏呢。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歎氣,説:“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藴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衞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文化的優秀作文5

華夏五千年,二十四史間,人才輩出驚世絕,諸子百家齊爭鳴。不必説中國古老傳説,不必説商代的甲骨銘文,光是中國的著作文化就能讓我們驕傲良多,銘表,詞賦,雜説,詩歌……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中的景物,詩中的春景,在葉紹翁的筆下幻化的萬紫千紅,這是春的靈感,這是對生命力的讚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中的荷花,詩中的夏花,在楊萬里的筆下瑰麗多姿,這是夏的標誌,是夏的生命。“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詩中的江面,詩中的秋色,在白居易的筆下瑰麗多姿,這是秋的精神,這是秋的天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詩中的雪,在柳宗元的筆下漫天飛舞,這是冬的靈魂,是冬的樂曲。

詩,是在塵埃中綻放的絕世之花;詩,是中國華夏千年的不老傳説;詩,是中國古文化幻化萬千綺麗的亮點。在歷史中,在傳説裏,詩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亮點。

  文化的優秀作文6

俗話説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大若天地,我們生活的基本都要靠食物來補充能量,獲取營養,維持生命。中國的飲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謂是傳統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飲食在中國的文化上所佔地位之重。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味,每個民族的食品都各有千秋。我們家鄉就有一種獨特的食品——餃子。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古今中外讚美餃子的詩句也數不勝數,入“扁食捏似月牙彎”,但也許對它的來了還不太清楚吧!

餃子原名“嬌耳”,為東漢張仲景首創。相傳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見很多勞苦百姓忍饑受餓,耳朵都凍爛了。他便用羊肉、辣椒等祛寒的藥材在鍋裏煮,煮熟後切碎,用麪包起來,救治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人們便在大年初一的三十吃“餃子”,所以才有了那句“今之餛燉,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現在的餃子什麼餡的都有了,而且成了大眾化的食物,但大都已不是手工做的了,但我們村在二十九那天,仍然是全家齊動員包餃子。包餃子應先把餡剁好、拌好,之後再和麪。把面和成麪筋,然後用刀把麪筋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用壓面軸把麪糰壓成皮,然後把事先和好的餡包在麪皮裏,煮出來的餃子鮮美可口,可真應了那句諺語“好受不如躺着,好吃不過餃子”。

聽爺爺奶奶説,那時候包餃子都不是用麪包,而是用紅薯麪包。裏面也不是餡而是一些爛菜和樹皮等。聽了餃子的發展過程,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它正是中華的精神所在,它包涵了十三四萬人的心願。

水餃這種傳統美食,不僅滿足了我們的物質需求,更滿足了我們的精神需求。表現了我們中國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質!

  文化的優秀作文7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悠遠,悠久的時光留下了無數經典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凝聚着無數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心血。

中國文化體現在技術和工藝上,讓世人讚不絕口。中國著名特種工藝品——景泰藍,精緻美麗,色彩斑斕;中國特有的手工工藝品——中國結,造型優美,色彩多樣;名揚天下的中國武術,招式繁多,博大精深;有“蘇繡鼻祖”之稱的定州緙絲,精美絕倫,無與倫比……

中國文化體現在天工和神韻上,讓世人心曠神怡。“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日出江花紅勝火”的如畫江南,“北風捲地百草折”的邊陲要塞……處處彰顯着咱們中國是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國家。當我們品嚐着芳香怡人的清茶時,一股茶香,從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説不出的輕鬆愉快;當我們觀賞着那栩栩如生的皮影戲時,那靈活的小人兒,在你面前搖擺,向你敍述着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當我們欣賞着一幅幅字畫時,一撇一捺中藴含着別樣的韻味……

中國文化不僅表現在一樣樣的藝術與技巧上,更表現在一個個傳統節日上。例如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為國投江自盡,百姓為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詩人,便將糯米包好餵給魚吃,讓魚吃飽後不吃屈原的屍首,之後漸漸演變為端午節。到現在每逢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人都會坐在一起吃粽子,有説有笑,其樂融融。人們還會舉行賽龍舟比賽,男子坐在龍舟上,一艘艘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圍觀者在旁邊吶喊助威,可真熱鬧!每年的春節也很不錯,全家人歡聚一堂,吃餃子,貼春聯,貼年畫,人們穿上新衣裳去給長輩拜年。小孩子們最喜歡過年了,因為他們可以得到壓歲錢。到了晚上,天空中不斷綻放着絢爛的煙花,伴隨着噼裏啪啦的響聲,人們個個歡呼雀躍,笑得合不攏嘴。説到吃的,有年糕、餃子、春捲……這些傳統美食也都透露着中國文化的色彩。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凡是到過中國的外國人,無不為中國文化所折服,無不為中國文化所驚歎。現在,通過了解祖國方方面面的文化內涵,我打心眼裏為祖國感到驕傲,為祖國感到自豪!

  文化的優秀作文8

在廣元的一個山中,有個美不勝收的川北民族文化園。你走進那裏,你便會陶醉在其中。

我就讀的學校,組織我們班去文化園觀賞。那裏的情侶林、靜心亭、還有結婚的露天壩,走進那裏就像把你帶入夢境一般。

我們去了情侶林,那裏的樹枝繁葉茂、高大而筆直,情侶林裏還有小松鼠和一些小昆蟲。那一條條龍一般的小道通向這裏,我從一條小道走了出去,一出去就看見一片湖水,一眼望去那湖水卻收不盡眼裏。

在湖邊我們看見了一間有關品德問題的事:在湖邊有一個標識牌,標識牌上寫着“禁止垂釣”,可是有個大哥哥就在標識牌前釣魚,我説了一句“不是禁止釣魚嗎?”可那人就像沒聽見似的,繼續釣他的魚。再往前走,就是靜心亭。靜心亭在湖的中間,靜心亭被生活在水中的水柳樹包圍着。

一個大大的文化園,我們走馬觀花的逛了一下午,生肖橋雕刻的栩栩如生,望月樓美麗優雅……還有許多許多,就等你去觀賞!

  文化的優秀作文9

一到初三,教室後面的黑板就不再按學校政教處的要求迎合時令節日的要求更換得那麼頻繁了,尤其是過了中考百日誓師大會之後,愈益帶上了勵志的色彩。

有各科科任老師讓課代表抄寫的學科知識點,各類中考典型試題。觸目所及,一股股知識的清風撲面而來,彷彿中考衝擊的號角時時吹響,學生身處其中,耳濡目染,焉敢懈怠?

有張貼着開學來歷次模擬考試成績的。各科分數,平均分,班級排名,年級排名,學生進步退步,一目瞭然。雖然在初二的時候分數都讓換算成等級,淡化競爭色彩。可是到了畢業班,升高中還是要看分數的。雖然學校三令五申不讓老師把學生的成績公佈上牆。可是初三似乎是個特區,可以例外。班主任都將成績上牆當做鞭策先進,批評落後的不二手段,這是初三頗有特色的班級文化。

有的老師巧思迭出,創新工作方式。黑板報搞得像央視表彰感動中國人物。黑板中間赫然寫着三個啟功體的大字“光榮榜”,左有“班級功臣榜”,右邊寫着“羣星燦爛”。這也算賞識教育,是對學生的激勵吧。只是考上一個高中就成了班級功臣了,進入高中大門就成了熠熠閃光的羣星中的一顆了。那麼榜上無名的就是班級罪人,他們的人生之路就會註定漆黑一團?在某些老師眼裏,我們總是對成功理解得那麼狹隘,成功的標準總是那樣淺薄單一。我們雖然是跨世紀的信任,人才觀總是顯得那麼迂腐冬烘,不合時宜。

更有的教室裏的板報就不僅僅是激勵,更是學生有意識的自嘲和反叛了。比如有的學生就在中考倒計時的大字旁邊,赫然寫着“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雖是戲謔,但是也多少反映了即使在高中接近普及的今天,升學壓力並沒有隨之減輕,反而愈加繁重——學校不僅要升學率,還要優秀率,想出更多的優秀生,不這樣拼命行嗎?

所以有的時候,教室後面的黑板就像一面鏡子,它多少可以折射出一個老師的教育理念,一個班級的班級文化,一個學校的辦學境界。

  文化的優秀作文10

兒時的夏夜,望着燦爛的星空,聽奶奶講“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故事,總會不自覺的沉醉在無邊的月色中;每年的3月,看紙鳶飛翔在廣闊的藍天,總會和小夥伴一邊瘋跑,一邊唱起“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寂靜的午後,伴爺爺聽“貴妃醉酒”的京劇片段,總會和他字正腔圓對上幾句……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此清晰地刻在了我兒時的記憶裏。

光陰荏苒,18歲的我卻更陶醉於“亞當夏娃”的飄逸浪漫,更迷戀於奧斯卡金獎的雍容華貴,也更沉醉於迪斯科的動感十足……我欣然地接受着西方文化的高貴典雅,卻忘記了東方文化的深沉韻味。聖誕節的街燈,徹夜明亮;情人節的鮮花,到處飄香……異國文化的魅力如此巨大,我們的傳統文化在不知不覺地擱淺。

看着聖誕節的張燈結綵,看着情人節的浪漫温馨,我心裏不禁感到一陣悲涼,不知道有誰還能靜靜地聆聽“牛郎織女”,有誰還在傾聽“貴妃醉酒”。中國文化,真的被我們慢慢淡忘了嗎?

元宵節的龍燈,依舊熱鬧嗎?“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燒龍了!燒龍了!”古鎮小街傳來孩子興奮地吆喝聲。在這個華燈初上的夜晚,我們品着元宵,回味着過去的時光……

清明節的行人,依舊斷魂嗎?荒郊野外,芳草萋萋,鞭炮聲聲。一堆青冢一部書,一塊墓碑一絕唱。誰家的子孫,擎一顆虔誠的心,向長眠的先人,頂禮膜拜;掊一鍬黃土,覆一層哀思;栽一叢新枝,植一腔緬懷。清明,自在人心。

端午節的龍舟,依舊在劃嗎?又是一年粽飄香,沐浴五月細雨,品味香甜粽子,將那綿延千古的愛國情懷,一代又一代,繼承下去。賽龍舟不忘楚風餘韻,聞粽香尚思屈子忠魂。在那個憂傷的江畔,粽子只是懷念,艾葉飽含珍重。

故鄉的社戲,依舊在上演。君不見,新農村社區的壩壩舞正跳得紅紅火火;七夕節情人節的浪漫,剛拉開大幕。君不見,青山綠水,紅男綠女,四面山七夕節鵲橋相會浪漫之旅正如火如荼。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悠悠歲月中匆匆走過多少人?而我們的唐詩宋詞還在吟詠,我們的敦煌之路正在延伸。記憶中的文化,因其內含中華文化之骨髓,雖歷經千百年的磨礪,但依舊輝煌,依舊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