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六年級重陽節作文

六年級重陽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9W 次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六年級重陽節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重陽節作文

  重陽節,不該淡忘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説:“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

記得上一次的重陽節,我們學校組織志願者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走在路上,人們統統將目光投向我們,好像在看“新新人類”似的,他們紛紛議論,“這羣孩子是去秋遊?”“他們怎麼不上學啊!”“這光吃水果怎麼夠啊,一箇中午能吃飽不,這些孩子家長也真是的,秋遊都不知道帶點好的上。”我的心裏感到憤憤不平,難道沒人知道是重陽節嗎?這架勢一看就是去看望老人的啊!唉,重陽節!人們都忘了嗎?

《三字經》裏説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就是説:每個人生下來性格都是善良的,但漸漸地,後天的養成使人們差距越來越遠。我們現在的好習慣都是由父母公婆養成的,但如今的社會,卻很少有人意識到,我們應該感謝父母,這都是大家漸忘中華傳統文化而造成的。

又一個九九重陽節來到,我去濱江路轉悠了一圈,希望能看到和重陽節有關的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可是沒有。我大失所望,難道重陽節真的已被人們忘卻了?正準備失望而歸,沒想到,驚喜出現了,一個大約五十歲的叔叔攙扶着一位老奶奶向我走來,“小朋友,幫我和我媽媽拍個照吧,謝謝!”我拿起手機,仔細認真的調整好角度,手機的方框裏,一位叔叔和一位奶奶,揚起燦爛的笑容。我欣慰不已。

重陽節,是我們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我們應該銘記在心,不該淡忘!

  重陽,感恩之心一片海

農曆九月九日,感恩之心像滔滔不絕的江水,朝人們熱情澎湃地湧來;又似熱情怒放的花朵,競相開放;如和煦温暖的輕風,拂過臉頰。人們靜如秋水的內心,像投進了一塊石頭,久久不能平靜。感恩的心是火,能融化千里冰峯;感恩的心是水,能滋潤萬畝荒漠。感恩的心,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陽光雨露。

感恩不需要太複雜的程序,太貴重的禮物。只要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舉動,都能讓對方高興。只要是真心實意,無論多小的禮物,人們都不會介意。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的麪包師給三十個最窮的孩子每天發麪包,卻只有一個女孩親吻他的手錶示感謝,而且每次都等別的孩子拿完了才拿。於是麪包師在最小的麪包裏藏了幾個金幣,女孩發現了,還給麪包師,麪包師卻説:“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你會謙讓,會感恩。”小女孩親吻麪包師的手錶示感謝,這一個平常的舉動,卻讓彼此都很高興,感恩,有時是不用語言的,卻更能表達感情,無言勝似有言。

感恩很美好。不要以為你像別人表示感謝是一件很丟人的事。相反,別人知道你會感恩,就會認為你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因此就越來越喜歡你。有時,不過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卻能救自己。這兒還有個故事:相傳,魯宣公在一次打獵中,給了一個異常飢餓的人一頓飽飯吃。後來,晉靈公想殺了宣子。沒想到,晉靈公的一個武士救了宣子一命。宣子問,他為什麼要救自己,那個人説,我就是森林中的餓漢。説完便走了。就因為一頓不起眼的飯菜,使宣子逃過一劫。雖然只是一頓飯菜,但卻救了那個人的性命,那個人後來又捨命相救。果然,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這首《感恩的心》每每回響在耳畔。我心裏就思潮起伏。我們一定要做個知恩圖報的人。重陽,感恩之心一片海!

  感恩孝老情暖重陽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尊老、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決定再次走進沙河怡老院,陪爺爺奶奶過一個有意義的重陽節。

走進熟悉的大門,院內顯得很冷清。長椅上三三兩兩坐着幾個爺爺奶奶,沒精打采曬着秋日的暖陽,偶爾睜開雙眼漠然地看看匆匆經過的路人。我們順梯而上,活動室空無一人。我將牛奶香蕉、葡萄打開,這些都是我去超市精挑細選適合老人的食品。挨個房間,親切的喊着,卧牀的王爺爺,耳背的熊奶奶……雙手遞上禮物,嘴裏介紹着自己,並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爺爺奶奶欣喜地接過禮物,笑着連聲誇獎我。張奶奶招呼我在她門前的椅子坐下,用她那乾枯的.手拉着我的手,滿臉慈祥地看着我,問我的姓名、年齡、學校……我也問奶奶的身體怎樣?吃得怎樣?兒女經常來探望嗎?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離開時,張奶奶告訴我,以後不要帶禮物,來看看,來聊聊天,她們就心滿意足了,並鼓勵我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做個有用的人……

這時,院子裏的爺爺奶奶陸陸續續的回來了,我主動給大家表演了我準備的節目,快板《兩頭忙》、《騙坐》,現場的氣氛頓時熱鬧起來。詼諧的語言,誇張的動作,惹得爺爺奶奶哈哈大笑,他們鼓着掌,意猶未盡,像個孩子似的喊着:“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相聚是短暫的,很遠還能看到爺爺奶奶依依不捨的揮着手,滿眼的期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要把握現在,抽出時間孝敬長輩,他們最需要的是最簡單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