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賞雨作文三篇

賞雨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75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賞雨作文三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賞雨作文三篇

賞雨作文三篇1

風向突變,氣温驟降。

鉛色的陰雲佈滿了整個天空,翻滾着,騰躍着,緊緊地壓着城池;城裏的留鳥不再賣弄引吭高歌的喉嚨,繞着橫在街心的古鐘樓高速地飛轉;空氣中似乎瀰漫着一層水霧,雄渾壯闊的永寧門像是披上了一層薄紗。古城的一切都預示着一場大雨的光顧。

天邊滾過幾聲悶雷,轟隆隆的,彷彿是大雨的前奏。不過一會兒,猛烈的強風就裹挾着細密的雨絲,從東邊的天空降落到古城的土地上。街邊的行道樹在風中吼着高亢嘹亮的信天游,舞動着向外伸展的華冠,奏起歡迎的樂章;建築物頂端的旗幟迎風招展,在天幕下狂舞,獵獵作響,為行道樹打鼓伴奏;風凌厲地喧吼,好似樂隊的指揮,使一切都鼓足了幹勁,在陰沉的天空下,散發着蓬勃的朝氣。樂隊的表演引人入勝,讓欣賞的人們應接不暇,陶醉其中。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在愈來愈急驟的狂風中肆意紛飛,在城市上空橫衝直撞,最後猛烈地砸向大樓的玻璃窗户,並在玻璃上迅速炸開,均勻的水膜竟有乒乓球大小,撞擊發出的霹靂般的響聲,在古城上空交織,縈繞,嘈嘈切切,紛亂而宏闊。冷風裹挾着厚重的濕氣,從半開的窗扉吹進屋來,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第二天,雨還沒有停息,牛毛般的細雨仍時不時從空中灑下。古城的一切都被下了一整日的雨沖刷得乾乾淨淨,纖塵不染。氣勢恢宏的古城牆煥然一新,煥發着生機和活力,極具年代感的青磚色調好像更深了,甚至帶來了些盛世的冷豔。高新技術開發區裏,摩天大樓的玻璃幕牆被洗刷得閃閃發亮,鑽石藍的顏色顯得更加華麗,帶給人們的只有震撼;寬闊的長安路上車來車往,車輛也被眷顧了一番:流線型的車身閃閃發光,甚至有了些金碧輝煌的榮耀感。在古城,歷史的滄桑就這樣和現代的城市融為了一體,別具一番風情。

漫步曲江池畔,看羣羣野鴨盡興嬉戲。見到調皮童稚餵食於它,就張開羽毛,撲稜稜地飛過去,爭着搶着吃開來了。有時它們高興起來,就揚起短短的脖頸,引吭高歌“嘎——嘎嘎!”隨後,就羞得一頭扎進水裏不見蹤影了。等到它探出個頭來,深灰色的羽毛便被浸得濕漉漉的了。陽光一照,晶亮晶亮的,像是灑上了銀粉,甚是好看。

一場古城的雨,滋潤着古城的萬物生靈,讓飽經滄桑的古城煥發新的活力。在一場雨所帶來的“新的古城”中,我們欣賞雨的美,欣賞古城的美,欣賞生活的美。

賞雨作文三篇2

推開窗,一陣冷風吹來,帶着幾滴水珠拍在我臉上——好爽!我知道要下雨了,興奮的臉上帶着幾分激動。

雨“嘩嘩”地落下,像是上帝在天上潑水似的,一始就給大地一人“重頭彩”。大雨滴落呀落,落在大路的水坑上——“咚咚”;落在阿媽的屋頂上——“嗒嗒”;落在公園的草地上——“嘩嘩”……沒帶傘的人淋濕了,帶傘的人也淋濕了,為什麼呢?因為啊,雨滴是要給每個人一個親切的懷抱,讓他們知道雨的到來,讓他們親近雨,與雨玩樂。

你看呀!看呀!一個小男孩正在丟開手中的雨傘,奔入雨中,歡快地跳着;雨密得像絲線一般,纏繞着小男孩。那是旱地上的一個小男孩,旱地的上方已半年沒下雨了。這突如其來的'雨讓小男孩心裏充滿感激。雨,還是像絲線一般,與小男孩共舞。

雨漸漸小,漸漸少,最後只剩幾根珠鏈似的雨線掛在天空中。突然隆雷一響,雨線驚了一下,嚇壞了。雨線就不再是雨線了,“咔嗒”一聲斷成了雨珠子,散在大地的每個角落裏。它拍打在蕉葉上——“啪啪”;它彈到花蕾上——“噠噠”;它散在蟲子的翅膀上——“吧吧”;它也落在我伸出窗台的頭上——“叮叮”……抬起頭,再仔細看看、望望,真是一幅好到叫絕的山水畫——眼前的水霧朦朧,近處的竹林翠綠,天邊的湖水清澈,遠處的山影悠悠,還有空中亂竄的小及蟲形成一幅中華卷軸,展現着中華水墨美景。那這幅卷軸作者為何人呢?大概只有畫的“人”才知道。。

無意中一個小小的鏡頭吸引了我——雨滴落在荷葉的過緣上,但由於小小的荷中承受不子雨滴的重量便垂下荷葉。眼看雨滴就要掉落在水上與水融為一體了,下邊的荷葉就“下意識”地“接”住了雨滴,並藉助風力把雨滴“推”進葉心,然後搖回原來的位置,繼續等待下一滴的到來。看到這裏,我笑了,多幸運的雨滴!

雨還在繼續下,大地的“雨音”還在響,我靜靜坐在窗前,尋求着雨的祕密。

賞雨作文三篇3

總認為雨滴是天使純潔的淚珠,而雨聲就是天使那充滿幸福的歌聲,飄飄悠悠的,轟轟烈烈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

我最喜歡聽雨,每當下雨之時,我便要細細聆聽雨聲,傾聽它帶給我的快樂,煩惱,憂愁……當然,我也喜歡看雨、感受雨。

春之雨時,我打把傘到田野中去,傾聽雨聲,“淅瀝瀝,淅瀝瀝”輕輕的,悄悄的。雨滴落在樹葉上,雨滴順着樹葉邊緣聚到葉尖上。當雨滴越來越大,樹葉承受不住它的重量時,便滴了下來。“啪”一聲,好脆。當春雨過後,樹葉兒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夏之雨時,我站在家門口,傾聽雨聲“嘩嘩譁,嘩嘩譁”轟轟烈烈地,像在演奏貝多芬的《歡樂頌》。雨精靈的活力真讓我想衝到雨中與它們一塊嬉戲。“啪”雨水落到地上,又濺出許多小水花,又奔向大地。夏雨轟轟烈烈地來了,又轟轟烈烈地走了,一瞬間,讓我看不清它的真面目。

秋之雨時,我坐在窗前,邊聆聽雨聲,邊欣賞着張愛玲的《秋雨》,那是一篇令我百讀不厭的文章。秋雨之聲綿綿的,愁愁的,“玲玲玲,玲玲玲”似乎有一種黏黏的感覺。雨水輕薄薄一層,像霧,像雨,又像風。不知為什麼,總有一種濛濛朧朧的感覺。落葉隨着雨水飄飄悠悠。秋之雨令我無法形容。

冬之雨時,天氣顯得格外寒冷。雨聲我也不太熟悉。我想許多人都很討厭冬雨吧。但我卻例外,冬天的雨多麼自由,伴着寒風,伴着雪花,多麼熱鬧,人們都説:“瑞雪兆豐年。”而我卻説“瑞雨兆豐年。”

春之雨純情,夏之雨熱鬧,秋之雨風采,冬之雨自在,這是我最欣賞的。

許多大作家、小作家寫文章時,也總愛寫雨。有時以雨為主題。甚至寫事時,總愛寫雨天發生。可見作家們也喜歡着雨,欣賞這雨。

媽媽説我賞雨浪費時間,我卻認為她不懂雨的心,雨的精魂。

賞雨,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