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合集15篇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62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合集15篇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不錯,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假期裏,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這一部家喻户曉的歷史鉅作,一本經久不衰的文學精品。

《三國演義》裏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勇敢過人的趙雲,義氣深重的關羽,耿直豪爽的張飛,任意愛民的.劉備,老謀神算的司馬懿……其中諸葛亮最受人們的尊敬,在許多讀者的心目中,他似乎是個完人。

他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於分析敵人的弱點,用適當的計謀對付敵人。比如:激將法、空城計、反間計、連環計、調虎離山之計等。“運籌帷幄之中,決戰千里之外。”是對他的最高評價。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覺得諸葛亮也有不足之處。

眾所周知,關羽、張飛、趙雲等都是劉備手下的勇將。可是,他們這些勇將之後,蜀國幾乎未出現過能獨當一面的大將。有句話最能説明這一點:“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致使後來在一次戰鬥中,一把白鬍子的趙雲只能披甲上陣。可惜,騎馬打仗,既要將技術,又要將力氣,人老氣衰,怎是敵人的對手?就説,諸葛亮在日常的培養上疏忽了。

另外,我還覺得諸葛亮很不放心他人做事,什麼事情都要親自過問。一天到晚為事務所累,結果“親理細事,中日流汗。”記得書中寫到這樣一件事:司馬懿曾委派奸細探聽孔明的日常生活起居,聽孔明事必躬親,傷心,傷神,飯量一天天減少,便拊掌大笑。諸葛亮整天為國事所慮,又氣又累,他自認為他的心思不是別人所能理解的,他的憂愁不是別人所能分擔的,因老成疾。最後,“出師不捷身先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他的死,事多麼令人遺憾啊!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2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是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經典評價,這兩句中略有些消極和無奈,而在我——一個現代中學生的眼中,諸葛亮絕對是一個大丈夫,一個英雄。一個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和探究的智者。

先説他的隆中隱居,他讀遍詩書,躬耕隴畝之間,布衣素食,只為等賢君明主。這幾十年的苦苦等待成就了劉備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也驗證了孟子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而要經歷的一系列的考驗的大道理,從而説明他是一個有鴻鵠之志的偉丈夫。

再説他的草船借箭,在那霧濛濛的夜晚,他哼唱着小曲,啜飲着美酒,只用一船的草人就借來敵軍的十萬只利箭。這種智慧和膽識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就有哪一人能敵?

還有那著名的戰役赤壁之戰,更是顯示出了他智慧和膽識。他孤身前往東吳,“舌戰羣儒”,説服吳國上下同意吳蜀聯盟,更出妙計使黃蓋詐降,使曹操的戰船相連,而“借東風”更能體現這位智者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博學和睿智,這一系列的`故事的結尾,就是“羽扇綸巾,檣櫓間灰飛煙滅”的勝利之戰,這些作為又怎麼不讓人欽佩之至?

而這位集智慧和膽識於一身的大英雄同時又是一位重情重義,寬容為懷的君子。這在那“七擒七縱蠻王孟獲”的故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他放的是孟獲,得到的卻是民心,這種“宰相肚裏能撐船”的雅量又有幾人能勝?

作為我們,生活在二十世紀的現代中學生,如果能透過千年的蒼茫歲月,將諸葛亮身上的智慧,膽識,胸懷化作我們現代人應具有的美德,用這些來武裝我們的身心,相信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將生生不息,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永不言敗!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不錯,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暑假裏,我懷着好奇的心情,閲讀了這部家喻户曉的歷史鉅作。

《三國演義》描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勇武過人的趙雲、義氣深重的關羽、粗豪爽直的張飛、仁義愛民的劉備、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中諸葛亮最受人們的尊敬,在許多讀者心目中,他幾乎就是一個完人。

他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善於分析敵人的弱點,用適當的計謀對付敵人。比如反間計、空城計、調虎離山計等等。

但是這個世界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覺得諸葛亮也有不足之處。

眾所周知,關羽、張飛、趙雲等都是劉備時期的勇將,可是他們這些勇將之後,蜀國幾乎未出現過能獨當一面的大將。有句話最能説明問題:“蜀國無大將,廖化當先鋒。”致使後來在一次戰鬥中,一把白鬍子的趙雲只能披甲上陣。可惜騎馬打仗既要講技術,又要比力氣,人老氣衰,怎是敵人的對手?這説明諸葛亮在人才培養上的疏忽。

另外,我還覺得諸葛亮很不放心他人做事,什麼事情都要親自過問。一天到晚為事物所累,結果“親理細事,終日流汗”。記得書本中寫到這樣一件事情:司馬懿曾委派使者去“慰問”,順便打探孔明的生活情況,結果是諸葛亮事必躬親,勞心傷神,飯量一天天減少,便撫掌大笑。諸葛亮則整天為國事所慮,又氣又累,他自認為他的.心情不是別人所能理解的,他的憂慮是別人不能分擔的,因而積勞成疾,最後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多令人遺憾啊!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4

手拿鵝毛扇,身披鶴氅,頭戴綸巾。你們知道他是誰了嗎?對,他就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

我眼中的.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有勇有謀、善於用兵之人。你們應該都知道草船借箭吧!當時,周瑜想除掉諸葛亮,就想了個“妙計”,他對諸葛亮説:“馬上就要和曹軍交戰了,水上作戰,最需要弓箭,請你負責十天之內打造出十萬支箭。”而諸葛亮卻説:“戰事緊急,十天太長,三天就行了!”周瑜大喜,連忙説道:“軍中無戲言,請你立下軍令狀。”諸葛亮立即立下軍令狀,並説:“三天後,請士兵到江邊取箭。”

諸葛亮向魯肅借了二十隻船,六百名軍士,還有靑布、稻草,做成稻草人,放在船的兩邊。到了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請魯肅坐船去取箭。這時江面大霧瀰漫,對面都看不清人,諸葛亮的二十隻船用繩子連在一起,快速向曹操水寨靠近。諸葛亮還令士兵將船一字排開,並在船上擂鼓吶喊。當時有大霧看不清,曹操怕有埋伏,下令只能用弓箭射退敵人。這樣曹軍的箭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共有十萬多支。周瑜長歎:“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諸葛亮也是一個善於用兵之人,就拿“空城計”來説吧!當時城中只有二千五百人,而且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眾官員聽魏軍蜂擁而來,大驚失色。只有孔明依然鎮定自若,他讓軍士各守崗位,隨便出入,大開四門,每門派二十個軍士打扮成百姓清掃街道,再帶兩個小童來城樓上,焚香撫琴,表情很自然。司馬懿見後頓時起了疑心,怕有伏兵,就令兩路魏軍全部撤退。眾官員都對諸葛亮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你們眼中的諸葛亮又是怎麼樣的呢?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5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之後,我最敬佩的要數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了。

有一次,周瑜聞之龐統才智非凡,派魯肅向他求教破曹之計。龐統對魯肅講,破曹需用火攻,但江上一船着火,餘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龐統知道曹操正為士兵水土不服暈船而發愁,趁機建議他把船隻連環鎖在一起。曹操中計,立刻命令軍中鐵匠連夜打造連環大釘,將船隻鎖住。周瑜知道曹操在調練水軍,便等高遙望,忽然颳起一陣狂風,他大叫一聲,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孔明來周瑜榻前醫治,寫了一張處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孔明預測近日會刮東南風,便假稱自己能得東南風,便披上道袍,在那裏借風。將近三更時分,果然颳起東南風,周瑜大驚,於是叫道:“留下此人,必是東吳禍根!”便派人去殺死孔明,等他們趕到時,孔明早已站在小船尾部等候,見他們來便大笑道:“我知道都督要害我,所以預先約趙雲來接我”。由此可見諸葛亮得神經妙算。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還足智多謀,有一次孔明去攻打孟獲,孟獲傳令董荼那、阿會喃引兵五萬,抗擊蜀軍。不一會兒,董荼那、阿會喃被擒獲。孔明將二人教育後釋放。孟獲聞報,自引兵來戰,被埋伏在山谷中的'魏延活捉。孔明見他不服,便將他釋放。第二次,董荼那不戰而退,被重打一百軍棍。等到夜晚,將醉卧得孟獲捆綁起來見孔明。孟獲又不服,孔明又以船送他歸寨。就這樣七擒七放孟獲,終於感動孟獲。孟獲同兄弟、妻子、宗黨人來到孔明帳下,跪拜請罪,誓不再反。

這就是我眼中的諸葛亮,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不得不令人敬佩!作文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6

《三國演義》是一部留芳千古的小説,裏面的英雄豪傑更是不計其數。今天我就來説一個很厲害的人——諸葛亮。諸葛亮號卧龍,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於是他便成為蜀國的丞相。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今天我就想説説他的過人之處。

大家記得赤壁之戰吧!舌戰羣儒的事就先不説了,説白了就是諸葛亮用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讓吳國的周瑜和其他大臣們同意和蜀國一起攻打魏國的。今天我説的故事大家應該也不陌生,那就是《草船借箭》——周瑜讓諸葛亮在十天內給他十萬支箭,諸葛亮卻欣然應允。他先是找到了一些船,讓一些草人穿上士兵的衣服站在甲板上。一天晚上他夜觀天相,第二天在一個有霧的早晨,他邀請魯肅和他一同去借箭。當他們靠近曹軍後,曹軍也發現了他們,便下令射箭。轉眼間,十幾萬支箭落在船上。回去後,周瑜對他敬佩不已。從這件事大家都看出來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啊!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還胸懷寬廣。大家都知道他“七擒孟獲”吧。劉備死後,諸葛亮一直對漢室忠心耿耿。一次打仗時,諸葛亮活捉了兇奴首領孟獲,勸他投降孟獲不肯,諸葛亮就把他放了。一直這樣抓了放,放了抓,重複了七次。直到第七次,孟獲心服口服時,諸葛亮還是放了他。而我覺得諸葛亮這麼做真的是很明智的。因為最後孟獲回去後讓整族人都歸順了蜀漢。

還有諸葛亮的沉着冷靜,在“空城計”中他冷靜的彈琴,不用一兵一卒,就把司馬懿嚇退了。就在臨死前還用了一計,讓一個死的諸葛亮嚇跑了一個活的司馬懿。

我覺得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胸懷寬廣、沉着冷靜都是讓我佩服的。他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在你心目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7

白羽扇,素綸巾。一扇輕搖間,風自扇底來,計從胸意出,指點江山格局。

你是智慧忠誠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在劉備眼中,你是治世之能臣,軍事之奇才;在周瑜,司馬懿眼中,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在蜀漢百姓眼中中,你兢兢業業,不忘最初興復漢室的諾言,是那些身處水火之中,飽受戰爭之苦的老百姓眼中的希望。

我最早接觸您的時候,還是個孩子。動畫片中,您的相貌英俊,動作瀟灑,談吐文雅,成為了我心中的第一位偶像。隨着年紀的增長,閲歷也不斷拓寬,我對您也有了新的看法,在那個動盪不安,卻有英雄輩出的年代,您無疑是諸侯中的一股清流。初出茅廬的您不為利益,為了“仁義”輔佐實力單薄的劉備成就霸業,忠貞地獻上自己的謀略。再到後來的白帝城託孤,您感激涕零,接受劉備的'遺詔,併發誓決不取劉禪而代之的誓言,成為千古第一忠臣,使我內心深受觸動。那時在我眼中您是忠義的代表。

後來上了小學,我又讀了你許多故事。舌戰羣儒、火燒赤壁無疑是您最精彩的兩次表現。劉備當初南下,狼狽不堪,是您運用計謀使得劉備能在羣狼暴虎之間能有一席之地。為了興復漢室,履行《隆中對》中的諾言,您奔走東吳,説服吳王,舌戰羣儒,將問題一一解決,運用自己的才智和靈活機變的能力,將羣臣的刁難巧妙化解,使吳王心願臣服地和劉備結盟,難怪劉備説與您相遇,如魚得水。在赤壁之戰中,您再一次大顯神力,成就了歷史上一段以少勝多的佳話。那時在我眼中您是智慧的化身。

最近我學了《出師表》這篇文章,這不僅讓我聯想到了您六出祁山。儘管您在書中詳細周密地分析和設計了北定中原的計劃,但或許上天對您的眷顧已然不在,在一次次的北伐戰爭中,您一次次經歷失敗,遭遇挫折。直到病死,您一直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這時在我心裏您是堅強的盾牌。

這就是我眼中的您——諸葛亮,一個代表時代,承前啟後、開天闢地的英雄。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8

諸葛亮的名字婦孺皆知,不僅僅是因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因為他的忠心。

諸葛亮的半輩子可以説都在報恩。到底是多大的恩情才能讓這樣能人異士如此?其實也不大,就只是被三顧茅廬與臨終託孤之恩而已。諸葛亮為報劉備的恩情,忠心的輔助爛泥似的`阿斗,只盼完成劉備的宏圖大志。只可惜諸葛亮心願未了便去了。

諸葛亮的忠心日月可鑑,世人皆為之感動。但也有人不贊同他的做法,他們認為這是愚忠,這樣不值得。

三顧茅廬是不算什麼恩情,是劉備有需求諸葛有才華。

既然諸葛亮隱於山林之中,説明他不認可官員的臭架子。他富有極高的才華,但是隱居,説明他明瞭定會有人登門拜訪。而劉備本就有求於人,這樣做是應該的。

但是,劉備是“漢室正宗血脈”,他認為他本就是要當皇帝的。可見劉備也有一些自傲,當有人一而在再而三的存心試探他時,他可以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接受試探。他可以放下身段,色愈恭,禮愈至的聽取諸葛亮的意見。這些就打動了諸葛亮單純的心。

臨終託孤是為了栓住諸葛亮的心。

劉備在臨死前告訴諸葛亮,若劉禪不能他就取而代之,他知道諸葛亮沒有這個心思,聽了他的話後反而會更加忠心的輔佐劉禪,這果然不出他所料。諸葛亮這不就是被他“套路”了嗎?

但是若沒有平時的真心相對,諸葛亮會留下來嗎?諸葛亮也是聰明人,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

可見他並非真愚,僅僅是體現了他的忠心罷了。

也有人説他可以輔佐自己的兒子或者投靠曹操,至少不會戰死沙場。

可是在諸葛亮心中,曹操就是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小人,怎可助紂為虐?若他真的“識時務”了,或者當了,豈不是成了曹操一樣的小人?況且天下人又會怎樣看他呢?

原來諸葛亮的忠非愚忠,只是輔佐了一灘爛泥而毀了一世英名而已。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9

諸葛亮為了蜀國鞠躬盡瘁,僅僅是因為劉備對你的尊重和他那三天的苦苦等待。為了輔佐劉備,諸葛亮將自己的智謀才華都奉獻給了他……

初出茅廬時的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僅憑着軍中三千人馬,就燒得曹操大敗而歸。接着火燒新野,一把大火,繼續就將曹兵燒得狼狽不堪。第三把火就是火燒赤壁,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東風,一把火就將曹操百萬雄軍燒得兵敗如山倒。上面説的這三把火,一把比一把燒的熱鬧,諸葛亮也就是靠了這三把火,燒出了氣勢,也燒出了劉備陣營上上下下對他的普遍尊重。

智奪荊州時的`諸葛亮,得知周瑜正在攻打南郡,只是在一旁等候,看準時機,便不費氣力奪得荊州,氣得周瑜直吐血。玄德取妻時的諸葛亮,明知其中有詐,卻只讓趙雲陪同劉備一同前去關東,去前,你給了趙雲三個錦囊,就保得劉備安全歸來,使得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討要荊州時諸葛亮,得知周瑜心中不服,即將率兵攻打劉備,於是便略施小計,打敗周瑜,結果這三氣周瑜就把周瑜給氣死了。臨死前,周瑜口吐鮮血,死前歎了口氣説:“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

白帝城託孤時的諸葛亮,明知劉禪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況且你在軍中早已深得民心,把劉禪給廢了根本不成問題,然後自己當皇帝。可你偏要輔佐劉禪,完全沒有一點自己當皇帝的意思。此時的諸葛亮明明就可以奪權,可是他就是這麼固執,一直輔佐劉禪到死為止。你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或許是因為劉備那三天的苦苦等待,或許是因為劉備的自己的器重,對自己的尊重,或許是因為這承諾多年的諾言……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諸葛亮,不僅是因為他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更是因為他那信守諾言的精神,那用一生換來的承諾……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而我唯獨欣賞着一個人……

此人“心懸八陣圖,目擊三分鼎”。不錯,此人正是諸葛孔明,我眼中的風流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他用自己的一生在歷史的記憶中普下了永恆的讚歌。

我還記得——

他在隆中的高談論闊,他身居草廬之中,卻能將天下三分的形勢分析得如此透徹,讓劉備聽了豁然開朗,感歎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我還記得——

在羣雄並起之時,他慧眼識主佐劉備,在劉備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之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火燒出了劉備的霸業。

我還記得——

他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忠心耿耿,公而忘私。他又為實現劉備振興漢室,一統天下的遺願,親自率軍南征北戰。此間,他為勸勉劉禪繼承劉備遺志,一統天下,作出流芳萬世的《出師表》。在《出師表》中,諸葛亮除了陳述北伐目的,表明統一中原的壯志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的金玉良言,進諫劉禪。勸説劉禪認清蜀漢在三國中所處的不利地位,不要妄自菲薄,希望他能勵精圖治,親賢臣,而遠小人。

我還記得——

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草船借箭,赤壁之戰,在司馬懿面前擺空城。這都顯示出了他通天徹地的才能。七擒孟獲,他以理服人。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即使他最終無法完成大業,“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但我仍驚歎於——他的.才華橫溢,謀略蓋世、奇策泉湧,謹慎小心、忠誠和以得服人。

敬佩於——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雖然,我十分欣賞我眼中的諸葛亮,但我更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而我是一定會二十一世紀的諸葛亮。

因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1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他,便是輔佐劉備成就大業的諸葛亮。

他隨着劉備取荊州,奪漢中,進巴蜀,為蜀漢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後來,劉備不聽孔明勸阻,執意伐吳導致彝陵之敗,只得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毅然挑起輔佐幼主的重任,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在最後一次伐魏中病死在五丈原。他的一生,是輝煌燦爛的一生,為羣雄爭霸的三國時期增添上了濃墨重彩一筆。我非常佩服他。

我佩服他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劉備三顧茅廬請其出山之前,他居於卧龍岡,幽山獨居,安然自得。不求榮華富貴,不慕財富權勢,卻心繫漢室江山,天下蒼生。這,才是真正的高人。

我佩服他的聰明才智,深謀遠慮。未出隆中,已知天下三分。初到軍中,便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剛達東吳,便舌戰羣儒、力諫吳主。孔明的聰明家喻户曉,他的錦囊妙計更是婦孺皆知。他病死之後,料定魏延必反,故留與馬岱一錦囊,方將其除掉。民間還流傳着“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故事,可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未雨綢謀真是無人能及。這,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更佩服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白帝城託孤之時,面對劉備的信任,他叩頭流血:“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後來劉禪登基,孔明盡心盡力輔佐於他,前後兩篇《出師表》,句句誠懇,字字忠心。一次次出兵祁山,雖皆因各種原因失敗,但他卻始終不放棄,用自己的一生兑現“肝腦塗地”的諾言!這,才是真正的忠臣。

我反覆吟誦着杜甫的《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個像他這樣的高人、智者、忠臣!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2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描寫成一個十分聰明的人,並且又是難得的奇才,簡直成了智慧的化身。但對於這位被稱為“一代忠臣,一世良將”的人,我覺得還是應該對他進行一分為二的審視。

雄才大略

諸葛亮少年時隱居隆中,他精通天文、地理、軍事、政治。自劉備請他出山後,他就展示出“未出草廬已知天下三分”的卓越才能。他對蜀國盡忠職守輔佐了兩代君主,屢建奇功,使蜀國很快就與吳、魏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直乃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然而,諸葛亮就沒有不足的地方嗎?

用兵之要,先於擇臣

“用兵之要,先於擇臣”。就是説,一個人會不會用兵就要看這個人會不會用將。而諸葛亮身為蜀國軍師,卻在關鍵的時刻用錯人,這是不能容忍的。在赤壁之戰中,蜀國坐收漁翁之利,曹操兵敗華容道。此前,在布兵時,諸葛亮若將關羽、張飛或關羽、趙雲的位置調換一下,那麼,既讓關羽還清了曹操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時的不殺之恩,而且還讓張、趙二人中的`一位能順利捉住曹操。然而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卻並未這樣做,從而鑄成大錯,為蜀國最終被滅埋下了禍根。

資質、勇氣和聰明

在蜀魏相爭中,蜀國和魏國的實力相差懸殊,況且劉備死後,蜀國元氣大傷,可諸葛亮卻六出祁山,攻打魏國。當時,吳國陸遜還在,倘若蜀、魏聯手,來個東西夾擊,那麼,魏國唯一有才能的人司馬懿,也會在東西兩線長途奔波中失利。然而諸葛亮卻一意孤行,只願這樣做,也沒有這樣做,結果屢戰屢敗。由此可見,諸葛亮此時已只有愚勇而無自知之明瞭。

後來劉備昏庸無能,劉備在臨終前曾有遺命:“如若小而無能,軍師可取而代之。”諸葛亮不但沒有取而代之,反而硬要扶助他,從而造成“扶不起的阿斗”的遺憾,雖成就了個人名節卻誤了國家大事。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3

歷史像是河裏的水,涓涓細流,慢慢地湧進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領略了它的魅力。歷史中有數不勝數的故事,也有不計其數的人物,諸葛亮就是三國鼎立時期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諸葛亮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又稱卧龍先生,他可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關於他的故事膾炙人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以前,我們對諸葛亮的認識可不那麼高尚,在朋友家我看到過豬哥亮的影片,不過那卻是搞笑的影片,人們是以“諸葛”翻譯成本地話,就是一個不文雅的詞,有些人這樣稱呼諸葛亮也太小看他了。但我小時侯不太懂事,也是有這樣的誤區,還利用這個詞去罵變態的人,那時我們的確忽略了這個大名人。現在長大了,開始讀名著,開始瞭解真正的歷史人物,才發現歷史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才發現歷史的知識也等着我們去挖掘,去探索。自從讀了《草船借箭》以後,讓我更深刻地瞭解諸葛亮的才智。就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拿一個藉口要諸葛亮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説只要三天。到了第三天四更,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來十萬多支箭。所以妙,就妙在諸葛亮借箭的經過,這個經過能否成功就要靠自己的`機敏,自己的預見性,還要善於根據客觀形勢做出決定。諸葛亮就是具備了這樣的“功能”:他知道魯肅肯幫他保密,他知道四更起大霧,他知道曹操不會冒然出兵,他知道回來時會順風順水。有了諸葛亮這樣高明的認為,什麼難題都可以解決,連周瑜也不得不自歎不如。

現在,諸葛亮在我的眼中他不再是以前的“豬哥亮”,而是有膽有識、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雖然我不知道諸葛亮是否帥氣迷人,但他的超常智慧吸引着我。人要是肯動腦子,肯思考,也會象孔明先生那樣才智過人,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遇到難題要仔細分析,認真研究,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4

有才。無庸置疑,諸葛亮確實有才。劉備有了他,定荊州,收兩川,平南蠻開三國之功業。但是有才的只是他的政治方面。定荊州的是關張,收兩川的是魏嚴之到白帝託孤諸葛亮也只是個幕後的策劃者。不過,單是這樣也足以讓諸葛武侯的'名聲流傳千古。可惜啊,可惜。陸遜的一場連營大火不單燒得劉玄德命喪白帝也似乎燒糊塗了諸葛亮;又或許是先主的遺命讓他心浮氣燥,使他喪失了作為一個政治家所應該有的冷靜與審時度勢。六出祁山,窮兵黷武,內無安邦定國治理朝政之良謀,外鮮克敵制勝攻城拔寨的方法。他在進退中矛盾,在得失中迷茫,一點一點地蠶食了自己的生命後不單給蜀國留下了個爛攤子,還隱約的製造了文武之間的矛盾。真是成也孔明,敗也孔明。

無德。説孔明無德是因為他不會做人。一個丞相的職責是什麼?“調和陰陽”。孔明在一手遮天的幾十年裏一直做的就是個“太上皇”的位置。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讀下“出師表”,當把他翻譯成通俗點的白話文其中大意是向劉禪推舉賢能順帶地褒獎了下自己在教育了下小劉。“我很強,你老子都三顧茅廬來請老子。我非常強,你個小屁孩只管乖乖的聽我的話就可以了,叫你用誰就用誰,叫你打誰就打誰。所有的責任我抗着!”貌似這就是諸葛亮的潛台詞。我當時一直很不解,為什麼諸葛亮沒有奪位或者不劉禪做掉。現在想來還是因為劉禪太白痴了,跟本不用奪位,孔明依然是老子。孔明還確實聰明,用人家的錢給自己投資買股票想搞個名利雙收,劉禪想撤資返被又罵一頓——後出師表——真是可憐這個沒爸的孩子。

哎,説了一大堆閒話不知道符不符和閒人的心態。對於孔明的看法還有很多,現在寫了挺多了,以後有時間在寫吧。

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15

那是一個王者崛起的時代童話,演繹着英雄本色;那是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書寫着神奇的故事;那是一曲千古流傳的絕唱,散發着迷離的風采。

《三國演義》,一本在我腦海中擦不去,抹不掉的一本書。而在這本書中,那神機妙算,忠心耿耿的諸葛亮實在令我是忘卻。

“先生晦跡卧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助他完成統一的霸業。打動他的是什麼?是榮華富貴?是那至高無上的權利?還是那眾人讚許的目光?不,都不是。僅僅是劉備的執着,謙虛,與誠心打動了他。所以,諸葛亮就如一股山野清新的風,吹來了無盡的希望,就如那《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為劉備未來的千秋霸業勾勒出了宏偉藍圖……

“義膽忠肝,六經以來二表;託孤寄命,三代而後一人。”在劉備故後,你自覺擔起國家重任,輔佐後主劉禪,延續劉家基業。六出祁山出神入化,空城退敵流芳千年,七擒孟獲平定南蠻,這一段段佳話,寫出了你的智謀,你的膽魄。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在那出師表中,多次提及的“陛下,先帝”這兩個詞,無時不刻的.都在體現着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文中更以那懇切言辭勸勉後主劉禪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這也不同時表達了諸葛亮那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與精神嗎!

諸葛亮的一生是閃耀的,他的神機妙算將會永久記在人們的心中,忠心不二的高尚精神將會被人久久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