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清明節作文(範例13篇)

清明節作文(範例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76K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作文(範例13篇)

清明節作文 篇1

今天是星期五,本是個上學的日子,可是我們卻來到了鄉下,哦,原來今天是清明節。

我們一家人吃完早餐,走進鄉下的山林中。我聽到了許多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有嘩嘩的溪水聲;小鳥的'鳴唱;微風在樹葉間的低語……啊,大自然的聲音真動聽!

終於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前,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爸爸在割爺爺墳前的雜草,伯伯在用鋤頭挖土掃墓,叔叔在爺爺墳前插樹枝,並且在枝上掛上白色的紙條,我和哥哥就在焚燒紙錢。

我問媽媽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媽媽給我講述了關於清明節來歷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他不顧一切的救了國王的命。但過了一段時間,那國王竟然忘了介子推救了他的命。在其他大臣的提醒下,國王非常慚愧,便派人去請介子推,可介子不想當官,也不想受賞,於是就逃往山林,不想見到那國王。可國王回想起介子推對他的恩德,不想放棄,於是派千軍萬馬搜尋介子推。但介子推執意不見國王,國王無法,只能用火焚燒山林來尋介子推。介子推寧願被活活燒死也不願見國王。國王為了紀念他,就設這一天為清明節。

我聽完這個故事,明白了原來清明節是為了紀念先輩們的豐功偉績。於是我跪在爺爺的墳前扣了三次頭,並心裏祈福:爺爺,希望您保佑我們全家幸福安康!

清明節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今年的清明格外不同,年初,一場瘟疫席捲全國,全國各族人民奮起抗疫,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其中很多逆行者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上午10時,鮮豔的五星紅旗從旗杆頂部,緩緩降下,停留在旗杆中間。全國各個城市上空同時響起防空警報,飛馳的列車、高大的郵輪也在此刻鳴笛,馬路上的汽車響起喇叭,不管行走在哪裏的人們紛紛停下腳步,低下頭默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的,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活動。在北京黨和國家領導人莊嚴肅穆的舉行默哀儀式,在家裏每家每户都注視着電視屏幕,為逝去的人們默哀。

全國抗疫戰場上的戰士們團結一心,為打贏這場抗擊肺炎的人民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偉大的祖國不會忘記他們,中華兒女不會忘記他們。美麗的“逆行者們”凱旋歸來,整個城市都在以各種形式歡迎他們,讚美他們。戰場上沒有逃兵、只有奮起抗戰的英雄。

公園裏日本晚櫻、西府海棠、山桃等花兒依舊開得嬌豔欲滴,清秀美麗。路旁的柳樹抽出嫩芽,大片大片的青色展示着生命的力量。雖然這個春天,比往年來得晚了一些,勤勞的中華兒女,已經摩拳擦掌,擼起袖子開始了復工復產,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清明節作文 篇3

一提起清明節,大家都知道這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清明節,我們要掃墓、踏青、還要吃青團。

今年清明節,我回到了老家——廈門。爺爺奶奶還有姑姑都來機場接我了。我們沒有去遊山玩水,而是直接去了祠堂祭拜。

天空彷彿也映照着“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古詩詞,下起了毛毛細雨。掃墓的人們有點着了香供給先人的,有忙着獻上了水果和食物的',還有人默默流下了眼淚……

我們來到了祖父的祠堂,先是獻上了貢品,有雞、魚、水果和青團,然後爺爺點上了香,給我們每個人三支香。我們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拜了三拜,再跪下給祖先磕了三個頭,接下來就是燒紙錢給先人了。祠堂邊上有一個專門用於燒火的小灶,我們先點上火,再接力把紙錢放進去燒,爺爺還不停地用一根木棍撥弄着火,好讓紙都燃燒淨。站在一旁的我,被煙燻得睜不開眼睛了。可爺爺還是不停地撥弄着。最後就是放鞭炮的環節了,全家人都不敢去點鞭炮。這時候奶奶自告奮勇地上去點了,噼裏啪啦,好大的聲音啊!爺爺説,這是在告訴先人,我們來看望您了!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先人,紀念歷史的節日。我想,這一天我們不僅應該紀念自己的祖輩,更應該紀念為我們祖國偉大事業而獻身的英雄們!所以清明節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日啊!

清明節作文 篇4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破陣子。春景》晏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每當這時,我們都會回到老家掃墓祭祀和搗青麻餈。

因為外面下着大雨,於是我們決定先在家做青麻餈。大人們拿出了早早準備好的糯米和艾青,先將糯米蒸熟,再把糯米和艾草放入了石臼中。接着,一個老爺爺掄起一個大大的石錘,一下接一下地捶打。旁邊一個人配合着,每當石錘抬起,他就用摸了水的手給糯米翻面。待糯米和艾草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後,就可以把黏糊糊的`青綠色的大糯米糰子放到正方形的大面板上,撒上松花粉,將其擀成一張正方形的餅。最後裹上早早準備好的餡料,麻餈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糯米皮軟軟糯糯的,還帶着一絲艾草的清香。餡料甜甜的,實在是太美味了!

下午,待雨小了些,我們便開始掃墓祭祀了。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山腳下。天上還飄着濛濛的細雨,放眼望去是滿山碧綠的茶園。上山的路可真是危機重重。因為下雨,本來就陡的山路變得很滑。到達掃墓的地方時,我已經是氣喘吁吁的了。掃墓首先要把墓打掃乾淨,再拔去雜草。然後,爸爸用鋤頭去旁邊挖了一個很大的土球放在墳頭上,再插上一根掛了紙幡的樹枝。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一碗碗精心準備的小菜放在墓碑前,並倒上十杯酒,點燃了香和蠟燭。一切都準備好後,我們就開始了祭拜。

這真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啊!

清明節作文 篇5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佔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走進烈士陵園,那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於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彷彿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衞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為了人民的解放,為了讓子孫後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老爺爺的眼睛濕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園中還有很多遊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迴盪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屍還。”

我們作為一名中小學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清明節作文 篇6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祖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據史書記載:清明節是春秋戰國時的晉文公重耳為了紀念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而設立的紀念節日。當年重耳流亡期間,有一次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晉文公執政後想報答介子推,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介子推不來,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重耳派兵去找,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紀念介子推把4月5日定為清明節。

我們家可重視清明節了,天還沒亮爸爸就拿着一大堆紙錢去給逝去的先輩掃墓了。爺爺也不遠千里的回老家給太公太婆掃墓了。

清明節是一個思念的日子,但每個人對清明節的理解卻各不相同。爸爸認為清明是感恩的日子,感恩關愛過自己的親人,所以他每年都會非常認真的準備紙錢啊、花啊、鞭炮啊等等;爺爺認為清明是一種優良傳統,他希望我們把這個優良傳統一代一代的傳下去。我認為清明是個對先輩感恩、報答、思念的節日。

清明節作文 篇7

清明節,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在我的家鄉最常見的紀念方式就是做清明粿。今年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又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做清明粿。

可別小看這小小的清明粿,它的製作過程可一點也不含糊。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從地裏割來了一大筐艾青葉,然後把它們洗淨煮熟瀝乾水,再揉成糊狀。爸爸媽媽也上陣了。媽媽把一大盆米粉倒進木桶裏,兑上一些水,就叫老爸來揉麪團。老爸呼哧呼哧地使勁和着面,時不時地還往麪糰裏摻進艾青糊,不一會兒,墨綠色的粉團就出現在大夥面前。奶奶端來了調製好的餡,有鹹菜肉末筍丁,有豆沙,還有芝麻,香噴噴的,真是讓人垂涎欲滴!

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就圍坐在一起做起了清明粿。媽媽手腳麻利,乾淨利落地把麪糰一個個分開,再用擀麪杖把小糰子揉成了薄薄的麪皮。大人們把不同口味的餡包進麪皮裏,做成不同樣式的清明粿,有餅狀帶花的,有帶花邊的餃子,多像一件件藝術品啊!我看了也忍不住學着大人樣做了起來。我先把餡包進皮子裏,然後把皮的兩邊捏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圓頭圓腦的餃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做好了清明粿就要放進蒸籠裏燒了。奶奶説只要等20分鐘就可以出籠了,可我等呀等,感覺過了好幾個小時似的,清明粿卻還是沒熟,我簡直就要望眼欲穿了!好不容易等到清明粿出籠啦!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粿就往嘴裏塞,哇,好燙!我咬下一小口,黏黏的',糯糯的,還很有嚼勁呢,真是太好吃了!不一會兒,一個粿就被我消滅了,艾草和米粉的清香卻一直留在我的嘴裏。

我舔舔嘴脣,感覺舌尖好痛,原來是被剛燒好的清明粿燙到了,哎,誰叫我這麼貪吃呢!但是這麼好吃的清明粿,又有誰會願意錯過呢!

清明節作文 篇8

今天是清明節,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的天陰沉沉的,感覺只下了幾點小雨,我們一家今天要去給我逝去的姥爺掃墓。鄉下的風景很好,到處都是青青的草,這給單調的大地增添了幾分生機,可我看到這美麗的鄉下景色卻高興不起來,反而很想落淚。我們站在姥爺的墳墓前,我們給他燒紙,給他磕頭,“姥爺,我來看您了”,説着,便想起姥爺以前最疼愛我了,他雖然嚴厲,但非常非常的慈祥。如果有錯,大人老是先批評我這個最大的,但姥爺不,他非常的公平,誰錯就批評誰,姥爺經常在表弟和表妹面前誇我,“你看你姐多聽話,讓幹嘛幹嘛,你們就得多學學你姐。”想起他那誇我的自豪的.語氣,我的眼睛不由得濕潤了。姥爺,您説説,您走那麼早幹什麼啊?您忍心把我姥姥自己一個人丟在這個世界上嗎?您知道姥姥為什麼每次都坐在車上不下來看你嗎?不是因為生您的氣,而是因為她怕她一來到您這裏就失聲痛哭,停不下來呀。我終於忍不住了,我眼眶邊的淚水終於流下來了,我任由它流淌下來,泣不成聲,“姥爺,您的外甥和孫子都還沒看着您呢,您怎麼就走了呢。”

“姥爺,您安息吧,您走了,我就好好孝順姥姥,讓她不再那麼傷心!姥爺,您安息吧,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清明節作文 篇9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温上升,中國南部霧氣少,北部風沙消失,空氣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天文時間:太陽位於黃經15度,4月4-6日交節。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踏着春天的節奏,4月5日中國又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為一個有着悠久歷史、在現實社會中有着巨大影響力的民俗節日,“清明節”的.得名藴涵了深厚的“文化密碼”。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清明源於“清明風”。春秋時《國語》中記載:一年中共有“八風”,其中“清明風”屬巽,即“陽氣上升,萬物齊巽”。漢朝劉安所作的《淮南子●天文訓》中也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的記載。

古人將一年中的“八風”都起了名字: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閶閭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融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

“清明風是一年中的八風之一,是冬至後吹過45天條風和45天景風以後吹來的温暖清新的風。清明前後往往細雨霏霏、和風拂拂,正是種植莊稼的大好時節,這時的風和雨都是人們所喜歡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動勾勒出“清明雨”的圖景。清明時節正是冷暖空氣衝突激烈的時候,勢力減弱的北方冷空氣和南方的暖濕空氣常常在長江一帶交鋒,致使江南地區常常“乍暖還寒晴復雨”。“清明雨”對植物生長尤為重要,農諺有“清明前後一場雨,強如秀才中了舉”之説。

清明節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又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向來有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習俗,國家提倡今年要過一個無煙的清明節。

我早上早早的起牀了,媽媽説:“要去摘柳枝。”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摘柳枝?”媽媽告訴我:“因為柳枝插在哪裏就活在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有陰。”媽媽説完,我就和爸爸一起去摘柳條了,柳條摘回來以後,我們就把柳枝插在門上和河邊上。我們準備好了掃墓的`祭品就出發了。來到墓地,我們就開始供上祭品,今年掃墓與以往年不一樣,我們沒有燒紙錢,也沒有放鞭炮,爸爸説:“我們要做到文明掃墓,護林防火,人人有責。”掃墓結束後,爸爸説要開車回去,媽媽問我:“你要跟你爸爸坐車回去還是跟我們一起走回去?”我説:“親近大自然,跟媽媽一起走路回去。”

四月天氣已經變暖,田邊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一叢叢似霞的雪桃花,遍地野花爭先開放,燕子在田邊唱歌,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一陣微風吹過,泥土的清香,花的芳香,讓人感到十分的舒服。這時,我情不自禁地吟誦着:“春風正暖,朝陽正好,誦讀春天,點亮希望!”

清明節,上墳祭祖,踏青賞景,是個有意義的節日!

清明節作文 篇11

都説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的清明,晴空萬里。

當天春光明媚,我卻起得很晚,足足睡到了九點。我十分興奮,因為下午要去掃墓了。按理説,掃墓令人心情沉重,可是我一想到彎曲的山路、茂盛的雜草和登上“勝利的'高峯”時要點燃的鞭炮,心裏還是有些小激動。

到了下午,我並沒有看到鞭炮,心中有些不快。於是去問爸爸。爸爸語重心長地説:“放鞭炮是一種陋習,這幾天網上對清明該不該放鞭炮看法眾多,但多數人堅持不放的觀點。”我低下頭,陷入了沉思,也想到了班主任吳老師在放假前囑咐我們:能不放鞭炮,就不放鞭炮。我抬起頭,看到了蔚藍的天空,也就釋懷了許多。

臨行前,爸爸囑咐我説:“找一根棍子,山上草多怕有蛇!”我聽了並不覺得害怕,因為就算遇到蛇,就把它捉了。我精挑細選,終於找到那傳説中的“打蛇棍”。

就這樣,吭哧吭哧地上路了。一路上,我拿着那根“打蛇棍”披荊斬棘。可未碰到那“可憐的蛇”。想必定是被我手中的“神物”嚇破膽了吧。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

面前很多樹枝、樹藤相互纏繞。正當我想使用“神物”時,只見刀大俠——爸爸,手起刀落。一陣陣刀光劍影中,可惡的樹枝、樹藤紛紛化作“浮雲”。

奶奶在我六歲時,掙脱了癌症的折磨,去了天國。我們非常悲痛。每當這時,我們向奶奶問好並向她祈禱,願她在天國保佑我們平安。

今年的清明節有點不一樣!

清明節作文 篇1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馬上要來了,今日4月2日,我們學校組織五年級同學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要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瞻仰他們的豐功偉力。

我們走進了烈士陵園,一排排的小花也綻放了,像烈士在跟我們打招呼呢!石階旁邊綠茵茵的樟樹,像烈士那寬大的手一樣保護着我們。我們看到了一個高高的石碑,這石碑就是為了紀念先烈們造的,掃墓儀式開始了,當幾位同學敬獻花圈時,我在心裏深深的'祝願:先烈們你們安息吧!當哀婉的樂曲徐徐放起的時候,我們都低下了頭,莊重地默哀:解放軍叔叔,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就不會有我們今日的幸福,今日的和平!如果不是你們用自己的鮮血來戰勝敵人,今日的世界不知會怎樣……後來我們還聽了侯爺爺講話,我們知道了三要三不要:1要做好事,不要做壞事;2要做好人,不要做壞人;3要好學習,不要厭學習。最後我們宣誓:我是少先隊員,我在國旗下宣誓:我們時刻準備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宣誓人:楊佳熠。掃墓儀式結束了,我們準備去烈士紀念館。

走進紀念館,就看了許多烈士的遺容,他們為我們撒了多少的心血啊!像宣中華,那時他正氣凜然地説:“你們殺了我,無非只不過殺了一個宣中華,但千千萬萬革命者會起來殺你們的!”“中華為革命而死,雖死無憾”。他們是多麼剛強啊!參觀完紀念館,我們就開始了自由活動了,大家吃的吃,玩的玩,一副熱鬧的情景!

時間不早了,我們最後在心裏向烈士們鞠了個躬,表達對烈士們深深的思念……

清明節作文 篇13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掃墓祭祖的日子。

下課後,我們來到操場進行祭祀的主題活動。伴隨着《我愛祖國》的.歌聲,主持人上台講話,接着我們面向國旗升國旗唱國歌,歌聲響起,全體同學整齊的摘下帽子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此時是那麼莊嚴肅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烈士的緬懷之情,接下來是張卉老師帶領我們重温誓詞,在我的腦海中不斷地湧現出許多先烈的身影。例如我們熟知的董存瑞炸碉堡在危急關頭他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黃繼光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的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直至壯烈犧牲。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抗日英雄數不勝數。

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們,都應該牢記:是烈士,用鮮血與生命,用奉獻與犧牲為今天的我們謀來了幸福,革命先烈是我們偉大民族的驕傲,他們值得我們永遠的懷念。

英雄之於我們,是民族的的脊樑,無論什麼時代,無論哪個國家,英雄烈士的事蹟和精神,始終都是這個國家與民族前行路上的明燈,始終都應該得到這個國家與民族的尊崇與敬畏。

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先烈們的英勇事蹟,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