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尊重作文七年級

尊重作文七年級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尊重作文七年級,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重作文七年級

尊重作文七年級1

如果沒有冬日的大雪,就不會有梅花的成長,所以梅花含苞怒放;如果沒有霹靂的閃雷,就不會有雄鷹的飛翔,所以雄鷹呼嘯雲巔;如果沒有滂沱的大雨,就不會有彩虹的高掛,所以彩虹綻放七彩。

梅花,雄鷹,彩虹都以自己最獨特的方式回敬了給予他們生命的主人,所以他們才能有令世人稱讚,褒揚的佳話。尊重是一種養分。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將相和的故事也許眾人皆知,都知道廉頗負荊向藺相如請罪,可是為什麼針尖對麥芒的事情卻如甘泉一樣化近世人之心,常令世人警醒呢?正是因為尊重,這時尊重一詞比什麼都要重要,也正是因為尊重,這個故事才成為千古佳話,如果廉頗不尊重相如,那麼歷史就會改寫,還能有站在政治浪尖上的舞蹈家相如嗎?還能有可愛的廉頗嗎/所以尊重相如就有利於自己和他人。當尊重化為一種動力時,這完美的故事正在上演……尊重他人不正是尊重自己嗎?

尊重是一泓清泉。翻開史冊,我們懷着尊重去品讀名人,我們得知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撅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歷史的車跡碾過花瓣,留下一屢屢芳香,待我們品嚐,李清照的‘尋尋覓覓’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詩人湧來,我們看見歷史的煙雲硝煙瀰漫,大浪淘沙;懷着尊重,我們讀王國維在《人間辭話》中説“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柳詠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一消得人憔悴’和辛棄疾的‘眾裏尋他千百度,莫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人生三大境界,歷史碾不去記憶,用尊重的眼光去品讀古人,就如清泉匯入心底受益匪淺。

尊重是自身進步的助推器。在社會中,尊重了他人就是尊重了自己,敬禮鞠躬等禮節反映了他人受敬仰,也反印了自身的素質。尊重他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用最真摯的誠意向祖國母親致敬她給我們留下的這比財富是我們進步的保障,是自身進步的助推器,所以我們尊重他人,學會尊重吧。

小草破土而出,用笑意向土地致敬;

花兒吐出嫩芽,用芬芳向綠葉致敬;

我們茁壯成長,不應向社會致敬嗎?

尊重是一種養分,我們向社會致敬。

尊重作文七年級2

春之所以絢麗多彩,是因為它尊重生命,綻放出美麗;大海之所以廣闊無垠,是因為它尊重小溪,奔流不息;高山之所以高聳入雲,是因為它尊重泥沙,不懼風雨。尊重是一束陽光,照亮生活,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

我們家門前有一位收破爛的老爺爺,他生活條件並不差,但為了過得充實一點,他收起了破爛。每天都能聽到大街上他賣力的吆喝聲:“收破爛了,收破爛。”他每天都會來,村裏人都認識他了。每當賣自己家的紙箱或瓶子時,在門口喊一聲,那位老爺爺準會來到你家門前,和藹地與你講價錢。他穿着十分樸素,因為要每天與垃圾打交道,所以他的衣服每天都是髒髒的,知道的人以為他是一個節儉又和藹的老爺爺,而不知道的人就常會把他當成一個髒髒的'乞丐。老爺爺為此可受了不少的白眼和嘲諷。

“看啊,那個收破爛的。你看他好髒啊!”“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這麼髒,他的家人不嫌棄嗎?也不知道收拾一下自己?”老爺爺每天都會聽到這樣嘲諷的話,每次他只是苦澀地笑一笑,搖搖頭,當做沒聽見,默默地走過去。

記得那天我出去玩,剛好遇見那位老爺爺來收廢品,從對面走來一對母子。那個小男孩看到老爺爺指着他説:“媽媽,你看那個老爺爺,他好髒啊!他為什麼不把自己收拾一下呢?他不嫌髒嗎?”那位母親蹲下來温柔地對孩子説:“孩子啊,他也是為了生活,為了工作,如果不是他,我們身邊的垃圾堆成山,沒有人清理怎麼辦?我們整天生活在垃圾裏,你願意嗎?”

孩子沉思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母親説:“對啊,所以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職業。每個人都不容易,他們值得我們去尊重。我們不能去嘲笑別人。知道了嗎?”孩子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人們都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位母親無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職業有很多種,每一種職業都有它自己的價值。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職業,他們默默地為社會做着貢獻。只要人人學會尊重,生活就會處處充滿陽光,每個人心田上,就會流淌着快樂,蓬勃着希望。

尊重作文七年級3

不久前,一位喜劇演員因在節目中惡搞了花木蘭,被“木蘭文化研究中心”揪住不放,強烈要求其道歉,因此有道士針對陳凱歌的新片,同樣要求其道歉,六小齡童也要求惡搞《西遊記》的影視劇道歉。

對此,網上也展開了討論,有人贊同道歉,有人不贊同。我認為應該道歉。無論是花木蘭還是孫悟空,都是我們從小便知道的經典人物,如果肆意改動,經典又如何成為經典? 木蘭不復,何以為孝?木蘭替父從軍,是因父老弟幼,是因“孝悌”二字。惡搞了花木蘭,將木蘭的高尚品行變成了誘人發笑的行徑,中華民族的美德變成了一個笑話,若被青少年看到,他們對木蘭從軍的概念會固於此,就失去了經典的意義。經典不應被“惡搞”。

經典不存,何以明史?如果經典能被肆意改動,我們的許多歷史都會被掩蓋,我們又從何處研究歷史呢?我曾看過一篇惡搞文章,其中的內容,只能以“不知所謂”來評價。唐太宗曾説:“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若《史記》也被後人惡搞,又如何以史為鑑?因此,經典應該被尊重。

經典不存,何以為國?我們常説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我們國家的文化典籍如同夜空璀璨的星星,照耀着歷史的.長河。正是由於《論語》《中庸》《大學》《孟子》等典籍,才會有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由於有《孫子兵法》等,我們在外國的侵略中才能屹立不倒;正是由於《史記》《資治通鑑》等,我們才能借鑑歷史的經驗;正是由於《柳毅傳》《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我們才能瞭解祖先們的精神生活。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它對現在人們的生活仍有作用,經典可以進行創新,但絕不能被惡搞,絕不能失去其積極作用。

希望惡搞經典的現象不再發生,也希望那些對經典進行惡搞的人能夠公開道歉,並不再出現類似的錯誤。經典不能被惡搞,經典應當被尊重、被學習。

以經典為師,尊經典之實,創經典之新,尊重經典,尊重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