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通用8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通用8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1

一、教材分析: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並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於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這組教材都很好地體現了以專題組織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指導思想。比如,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後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後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口語交際”讓學生説説最近觀察了什麼,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 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閲讀更多的觀察與發現的故事。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的。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怒”、“暮”等31個生字,會寫、會用“豔”、“內”等41個生字。

2、理解本單元的新詞,着重掌握本單元課後《詞語表》中的56個詞語。

3、學寫觀察日記,繼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難點:讓學生理解觀察的意義,並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四、課時安排

12-14課時,其中:《花鐘》3課時,《蜜蜂》3課時,《玩出了名堂》2課時,《找駱駝》2課時,《語文園地》3-4課時。

五、教學建議

根據教材的這些優勢,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突出整體性、綜合性,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

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閲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同時,我們還應該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一是在閲讀賞析中積累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片斷,這在教材的課後練習中就十分注重引導。如第14課《蜜蜂》的摘抄訓練:“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還有11課《秋天的雨》和13課《花鐘》的朗讀背誦訓練:“我要多讀讀課文,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這裏我們也要注意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二是倡導積累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都是這方面的引導。老師們一旦加強了這樣的一種意識,就會發現很多引導機會,《花鐘》課後讓學生填一填表達鮮花開放的不同説法,我們就可以提議蒐集描寫花兒開放的優美詞句,等等。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①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並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閲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蒐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①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②“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交流課前部分資料: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③揭題:18盤古開天地。

(這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急於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閲讀願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感知

①識記生字。

a、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正確。

b、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②讀通課文。

a、自由練讀課文。

b、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③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此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創設了民主、輕鬆、互動的學習氛圍,又利用學生的互助互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三)研讀交流。

①學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並説一説為什麼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②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麼新發現?

③重點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a、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b、讓學生根據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

c、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以上環節的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説一説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及他所創造的宇宙的美麗形象,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思維、理解能力,更鍛鍊學生以自己的感情來指導朗讀。)

(四)作業

練讀課文。繼續蒐集有關神話故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①複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②複習生字詞,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二)指導寫字

①學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構,並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②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成果展示,師生評議。

(這樣設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回味

①展示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②記憶讀。看誰能記一些優美的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複述

①同座練説。

②指名在全班複述,然後評議。

(五)課後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生寫詩句(我想……)

②、將自己蒐集到的神話故事展示給自己的小夥伴們看。

(如此設計思考拓展,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去想,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成性地應用語言;第二個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並培養了學生的查找資料的能力。)

八、教師總結:

中華神話故事凝聚着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和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值得去讀一讀。

九、板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3

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抽出、欣賞、濃霧、獻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層層、嚴嚴實實、人蔘、又肥又厚、松鼠、飛舞、寶庫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 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自學指導法,討論交流法

四、教學媒體

網絡課件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預習課文,學會自學;

2、初步理解,總體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爬過黃山的天都峯,欣賞過它的秀麗與險峻;我們曾遊覽過河北的趙州橋,驚歎過它的堅固和美觀。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東北的小興安嶺,領略一下它的美麗與富饒吧!

1、看地圖,介紹小興安嶺;

2、讀題,抓重點詞“美麗”。

二、指導預習

1、出示“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指導自學。

2、思考:(1)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

(2)課文哪些自然段總寫?哪些自然段是分寫?

3、預習反饋:

(1)分段抽讀課文,説説這段主要説什麼?

(2)認讀識記生字詞。重點分析“膝”、“臨”等。

(3)問題反饋,質疑問難。

三、學習1、6自然段

1、抽讀首段;“你覺得小興安嶺有什麼特點?從哪些詞句看出?”

(1)“數不清”、“幾百裏”、“綠色的海洋”(樹多、樹綠)

(2)導讀。(誇張、驚喜)

2、抽讀、默讀第6自然段: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景色 誘人”、“大花園”、“巨大寶庫”等)

(2)導讀。(讚美、熱愛)自讀,抽讀,賽讀。

四、課堂作業

1、完成生字詞語的書寫:

“獻”字的'左邊的“南”字裏邊是兩個短橫,不要少一筆。

比較記憶:“刮”——“亂” “擋” ——“檔”

2、熟練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通過假想旅行,我們曾到過美麗的日月潭,到過富饒的西沙羣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又是怎麼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羣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裏可美了,像個大花園。課本上稱它是:“美麗的小興安嶺”。

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乘坐飛機,到東北去,繼續我的假想旅行。好嗎?

要想坐上飛往小興安嶺的飛機,同學們必須先會讀這些詞語才能獲得飛機票,你們有信心嗎?

二、整體感知課文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乘坐我們這飛往小興安嶺的航班。你們到小興安嶺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們是在明媚的春天去,還是枝葉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黃的秋天去,還是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去呢?看!小興安嶺已經張開她美麗的懷抱,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播放小興安嶺的風景圖片。)

1、欣賞了小興安嶺美麗的四季,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①小興安嶺非常美麗,動人;

②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

③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 誘人;

④小興安嶺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

⑤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2、小興安嶺確實景色優美、特產豐富,那麼在課文中作者是怎樣描述的呢?作者是通過抓住什麼景物的描寫來展現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的呢?讓我們趕快到課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點句段,品讀體會。

(一)、學習“春天”一段。

1、指名讀。

2、誰來説説作者春天來到小興安嶺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描寫的呢?你覺得哪一句寫得最好?過渡:剛才,我們抓住重點詞語讀懂了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話。誰來説説,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景色。)

4、小結讀書方法: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

5、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這種生機勃勃的美呢?(邊讀邊想象畫面)大家在朗讀時就要注意突出描寫景物特點的詞語。

(1)、自己體會語氣來讀一讀。

(2)、指名試讀。

小結過渡:聽着大家的朗讀,可以看出,大家好像還沉浸在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裏。小興安嶺的其它季節也同樣的美麗迷人!請同學們按照剛才“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的方法分組學習“夏、秋、冬”三個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學生分組自學“夏、秋、冬”三自然段。隨時進入討論區把自己的學習收穫與大家交流。

1、學生按上述學習方法,閲讀理解課文“夏天”一段。

2、檢查自學

(1)、這一段有幾句話?

(2)、這四句話都像我們介紹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3、概括本段段意。(誰來説説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麼?)

4、朗讀訓練:這麼美的景物,我們來讀讀好嗎?喜歡哪一句的就來讀哪一句。

5、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指名發表的見解。

過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葱綠、秋天的金黃、冬天的潔白,構成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多麼美麗的一幅圖畫啊!

難怪作者欣賞完這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大聲感慨——

全班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過渡:剛才一組有聲有色的鏡頭,已經在我們的頭腦的“銀幕”上放映出來,那麼,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小興安嶺的美呢?

朗讀提示:春天,語調要輕而緩,讀出“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的勃勃生機,讀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美麗春天的讚美之情。夏天,描寫樹木部分要讀得熱烈;描寫晨霧部分要讀得深沉有力;後兩句要讀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穫季節,對小興安嶺的“獻出”更應該讀出讚賞的激情。冬天應該注意作者句中擬人化的描寫,因此應讀得生動,富有情趣。

6、學生有選擇地朗讀課文。

7、指名朗讀。

四、説話訓練

小興安嶺真美啊!同學們,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麼?

五、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總—分—總”的寫作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第1自然段先概括寫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的特點,然後第2至5自然段分別具體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最後總寫小興安嶺像“大花園”、“寶庫”,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六、小練筆:寫一寫家鄉的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總 “綠色的海洋”

春: 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 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 白樺、櫟樹、松柏、落葉、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富饒

總 “大花園”、“寶庫”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繫,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3、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繫,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

談話:請同學們看圖上這座雄偉而美觀的橋,誰知道它叫什麼橋?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點?是誰設計建造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仔細看課文,用心記。教師讀完後,請同學們不看課文,談談你知道了有關趙州橋的哪些知識,看誰記得既準確又多。

2、同學們談談自己記憶的內容。

3、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並做好筆記。(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請同學們分節讀課文,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正確。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談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繫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拱形、欄板、雕刻”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瞭解各自然段主要內容。

輕聲朗讀課文,説説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朗讀課文,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並用生字組詞。指導書寫“毀”字。

2、讀一讀課後第一題,聯繫課文想一想這些問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字詞

二、品讀課文

1、課件展示趙州橋圖片,説説趙州橋給你怎樣的印象。

2、①緊扣主線,研讀課文。讀課文,想一想,再填空:趙州橋是一座()的橋。

②交流彙報,結合課件,感悟課文。

a、歷史悠久的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的相關語句。

b、雄偉堅固的橋。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中的語句或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來加以説明。

c、非常美觀的橋。引導學生用多種琖來感悟文字,可以讀一讀,演一演,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③上下聯繫,整合課文。選擇趙州橋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説一説。

④課件展示:趙州橋今日的風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⑤熟讀成誦,內化課文。

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拓展活動

①交流有關橋樑的資料。

②有興趣的,可以瞭解家鄉的古建築或家鄉的橋樑。

提示綜合性學習

①説説開展了哪些活動,瞭解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②提醒學生注意整理資料,商量商量怎樣展示成果。

八、總結課文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才幹給我們留下了如此雄偉的建築,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驕傲。同學們,你們只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你們同樣可以為後人留下你們創造的奇蹟。

九、教學反思

1、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突出重點、難點,取得顯著效果

我根據《趙州橋》這篇課文的特點,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第二、三節。因此,在第二節教學設計中兩次運用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突出了這座橋的設計是一個創舉。接着在理解第三節時,又運用投影片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些較難理解的句子,通過一幅幅單片的放映,使學生深刻領會趙州橋欄板圖案之精美。

2、充分運用電教手段,使閲讀和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加強了操作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落實了教學要求。

如我把“讀”作為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並貫穿在教學始終。“讀”的形式多樣化,有朗讀、默讀等,每次讀都有明確要求。如通過讀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學生從語言的實踐中理解“既……又……”這一對關聯詞語的並列關係;並以同樣的方法,通過文字投影片朗讀第三節中有關精美圖案的句子,使學生體會分號的用處。

3、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在本課結束前,我播放《趙州橋》的錄像片,以加深印象,並提示學生注意錄像片中的解説詞,進一步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學生通過教學,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受到了教育與感染。

總之,本課教學,我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對發展語言,發展認識,發展思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5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本組教材以名人故事為專題,將導語、課文、語文園地、課後練習等內容系統、完整地組織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個語文園地。《灰雀》、《小攝影師》分別講述了列寧、高爾基和孩子之間發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記敍了李四光和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四篇課文所展示的不是他們作為革命家、文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豐功偉績,而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體現出了他們崇高、美好的品質。

二、教學建議

教學本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繫,發揮其整合的優勢。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有意識地突出本組專題。在閲讀教學中,要使閲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等訓練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組的四篇課文,通過具體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德,並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三、單元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習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合本單元文本特點,我們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對話。

3、在對課文閲讀過程中瞭解文章主要內容,並能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

4、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

6、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蒐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學會通過事情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並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並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

3、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體會人物心理。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①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②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③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二、教學重點:

朗讀全文,圖文結合,交流讀後的感受。

三、教學難點:

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歎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自主閲讀,理解內容

①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②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閲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①“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閲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複交流)

②“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教師啟發思考:為什麼説《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③展示台: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並説説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説)。

(五)課外作業

把近期瞭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八、課堂小結: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同學們努力學習,打開中華民族文化這座寶庫去探索、追求吧!

九、板書設計: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清明上河圖》

人物多

街市熱鬧

橋頭趣景

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7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愛閲讀”為專題進行編排,由兩篇精讀課文《竊讀記》《走遍天下書為侶》,兩篇略讀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我的“長生果”》,《口語交際·習作一》及《回顧·拓展一》組成,選編內容都緊緊圍繞閲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竊讀記》以“竊讀”為線索,寫出一個小女孩在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生動、細緻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季老的訪談錄,是一老一少對閲讀的交流,使讀者得到了讀書的有益見解。

《走遍天下書為侶》作者以新鮮的比喻——反覆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遊,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新的驚喜。然後説明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覆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我的“常生果”》通過著名作家葉文玲童年時讀書、作文的經歷,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係和寫作方法。

學生分析: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學生自識字以來一直在閲讀,然而學生讀書還缺乏習慣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本組教材將其作為一個專題,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讀書的交流,學習和體會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明白閲讀的重要意義,激發起閲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閲讀的習慣。

基本教學目標:

1、認識26個生字,會寫23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作者對閲讀的熱愛,開展關於閲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閲讀的習慣。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

2、蒐集名人讀書故事、名言。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們手中又有了一本本新書。書本一直伴隨着我們成長,在進行本學期課文學習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讀書生活,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出示下列提示)

你讀過什麼書?

你的讀書感受是什麼?

最喜歡的是哪本書?

知道哪些關於讀書的名言?

知道哪些讀書人的故事?

……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二、教學建議

(一)《竊讀記》

當我們品讀課文之時,我們會隨着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一起感受飢腸轆轆的勞苦,經歷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的幸福。教學本課時應首先與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經歷,從中自己的讀書體驗。

首先,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時間,而後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複雜感受。

然後,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讓學生找一找“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從具體語句中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最後,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後,結合生活實際,説説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還應注意的是課文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可謂精妙傳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以體會。並進行積累。

再引導學生蒐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去圖書館或書店瞭解圖書都有哪些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做個書目;找一本喜歡的書閲讀,讀書時做摘抄或填寫閲讀啟示錄卡,為後面“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台”做好準備。

(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通俗易懂。

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首先引導學生反覆自讀,把握主要內容,然後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情感。還可進行模擬採訪。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接着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閲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的看法。

還可以佈置課外實踐作業,自己選擇一個主題採訪一位長輩。在班會課上進行交流。

(三)《走遍天下書為侶》

讀罷此文,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遊,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覆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教學前可先與學生交流,如果你自己出去施行你會帶一些怎樣的東西?如果只能帶一樣,你又會帶什麼呢?為學習課文作好輔墊。

教學時還應引導學生多讀多體會。在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進行自讀自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圈畫批註,再交流各自的體會,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師生一起解決。在研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來體會“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並弄清反覆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啟發。同時要加強感情朗讀的指導,好詞佳句的積累。

“閲讀鏈接”中的詩歌《神奇的書》,對課文學習的.拓展。可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交流神奇在哪裏。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結合實際談理解和感受,在多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加強積累。

(四)《我的長生果》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飽含作者的真情,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

教學時可按閲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想想作者寫了少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然後,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註,談談自己的感受。最後,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並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讀實踐的。

(五)《口語交際·習作一》

“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的專題“我愛閲讀”的有機組成部分,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説寫自己在讀書經歷中的故事;交流採訪經過和體會,整理採訪記錄;圍繞“開卷是否有益”展開辯論,再寫下經過或自己的看法。

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話題徵集,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最後確定一個話題展開交流。先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已見,相互評説。再選小組代表進行班級交流。最後指導學生寫下來。

(六)《回顧··拓展一》

交流平台

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瞭解自己的所得,明確自己的不足。交流的過程中,還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

教師可組織學生按課內學習和課外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進行回顧和總結。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教師再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日積月累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關於讀書的名句,展現了古人關於讀書的體驗和方法,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學時,應先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再引導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其他關於讀書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彙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穫。其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展示建議,分別是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製作閲讀記錄卡;在班裏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並制定借閲規則。在展示過程中不只侷限於書中的幾種形式,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更充分地展示學。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方案設計 8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後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2、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後有什麼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彙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願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麼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繫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後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寫值得寫的事,並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於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着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1、小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2、小組交流:該人怎麼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麼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説,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降低了學習難度。

3、教師指導寫好事件: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事情發生的時間。

⑵事情發生的地點。

⑶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事情的起因。

⑸事情的經過。

⑹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徵,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於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個性特徵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語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課時目標〗

欣賞佳作,欣賞過程中提高寫作技能,培養寫作興趣。

〖教學流程〗

一、經典欣賞

1、課件展示,教師以評書方式講給學生聽:

水滸英雄──武松(節選)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此去離縣治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飢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着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入到裏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見店主人把三隻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裏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

“篩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武松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松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説!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錢,只顧篩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松道:“休得胡鳥説!便是你使蒙汗 藥在裏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發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夠麼?”酒家看了道:“有餘。還有些貼錢與你。”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的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那裏肯?

將酒來篩。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爺性發,通教你屋裏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後共吃了十五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説‘三碗不過岡’!”手提哨棒便走。

2、武松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二、讀文猜人

其實,我們班上也有這樣的傳神之作: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麼該同學沒説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麼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三、總結習作要領

引導學生明確:

1、寫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事情。

2、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

3、平常多積累,多讀經典、名著,學習他人寫法。

四、修改習作

五、小組互相學習

把自己的精彩習作讀給學習小組的其他同學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2、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3、讀成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⑴指名讀句子。

⑵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然後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人物説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説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説話者是誰,説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後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並説明屬於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瞭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蹟,而名人們説過的一些話也閃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並且試着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導入:

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後包含着一個故事,瞭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藉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瞭解了這個故事,以後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牀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後説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