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67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水墨畫中樹的墨色濃淡變化美,體會水墨畫的表現特色。

2.初步嘗試使用水墨畫的創作風格模仿創作。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對榕樹有簡單的瞭解。

  物質準備:

1.多媒體:《鳥兒樂園》ppt課件;背景音樂《天籟森林》《山澗鳥鳴》

2.材料:宣紙兩大張、毛筆若干、墨汁、石綠、硃紅、藤黃、靛青等中國畫顏料、抹布、水桶、卷軸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嘗試使用水墨畫的創作風格模仿創作。

難點:感受水墨畫中樹的墨色濃淡變化美。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頻,請幼兒傾聽鳥兒的叫聲,感受鳥兒的快樂。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一段好聽的錄音,豎起小耳朵仔細聽,你聽到了什麼?

請幼兒傾聽鳥兒的叫聲錄音並回答。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它們高興嗎?

小結:鳥兒們很快樂、很幸福,因為它們生活在小鳥天堂鳥兒的樂園裏。

過渡語:咦,那你們猜一猜鳥兒的樂園在哪裏?鳥兒的樂園藏在一個好聽的故事裏、藏在漂亮的畫裏,我們一起去聽一聽、看一看吧。

二、分層次欣賞《小鳥天堂》,幼兒感受水墨畫的美。

(一)藉助水墨作品《榕樹》,幼兒欣賞《小鳥天堂》中描述榕樹的部分,

幼兒感受榕樹的墨色濃淡變化美。

提問:

1.大榕樹是什麼樣子?這是一棵樹還是許多樹呢?

2.粗粗的、黑黑的、彎彎曲曲的線是什麼?細細的、黑黑的、彎彎曲曲的線是什麼?向下垂落的淡淡的黑色的線是什麼?各種顏色的點點是什麼?

小結:榕樹枝繁葉茂、枝幹交錯在一起,枝上又生根,很多的根垂到泥土裏,成了新樹幹,於是一棵榕樹變成了一片根枝錯綜的榕樹叢。

(二)藉助水墨作品《小鳥天堂》,引導幼兒結合觀察、想象、動作表現畫面中的小鳥。

提問:你看到小鳥了嗎?小鳥在哪裏呢?

小結:小鳥天堂是在廣東天馬河邊的一個小島上,每天清晨鳥兒們翩翩起舞、盡情鳴唱,非常壯觀,畫家吳冠中爺爺就是被島上鳥樹相依、自然和諧的景象深深吸引,所以創作了這幅水墨畫《小鳥天堂》。

四、初步嘗試使用水墨畫的創作風格模仿創作。

(一)介紹水墨畫的工具和材料。

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水墨畫是用什麼工具和材料畫出來的呢?

(二)引導幼兒嘗試使用水墨工具畫出濃淡層次不同的線條,感受水墨濃淡變化,並用點、滴、灑等方法表現小鳥。

師:我們嘗試一下用不同墨色表現樹幹、樹枝吧。畫完榕樹後再用你喜歡的方法創作形態各異、不同色彩的小鳥。

(三)鼓勵幼兒模仿水墨畫風格,運用水墨創作《鳥兒樂園》。

師:今天我們也學着吳冠中爺爺的畫法,畫一幅《鳥兒樂園》吧。

1.教師講解繪畫要求和規則。

①組畫完成鳥兒樂園(大家合作完成“一樹成林”)。

②墨汁蘸的多了在墨盤上刮一刮,換顏色先涮一下筆。

③先用粗細各異的枝條給鳥兒創造一個水墨森林,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添畫上不同形態和色彩的小鳥。

2.幼兒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①關注幼兒工具材料的運用,鼓勵幼兒嘗試表現水墨濃淡變化。

②鼓勵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添畫小鳥。

六、作品展示、欣賞。

(一)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二)請個別幼兒對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

(三)教師總結評價。(墨色的運用、榕樹枝條疏密)

  結束語:

你們今天合作完成了《鳥兒樂園》開心嗎?在小鳥天堂裏鳥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但很多地方亂砍伐森林是很多小鳥沒有了快樂樂園,我們要做一位愛護小鳥,保護自然的小衞士,並把這個倡議告訴身邊更多的人,讓所有的鳥兒都能生活在鳥的樂園裏。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瞭解紙團粘貼的方法,鞏固學過的團球、粘貼等技能。

2. 引導幼兒體驗畫面的立體美和操作活動的樂趣,培養幼兒認真、仔細操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山楂樹

2.幼兒用作業紙、綠紙,紅皺紋紙、膠水若干,抹布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交流談話:

教師: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各種各樣的果樹都結滿了果實,不僅好吃也很好看。

請小朋友説説,秋天都有哪些果樹?

二、展開

1. 出示大幅範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棵美麗的大樹。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畫面的立體美,激勵幼兒動手製作的願望。

(2)這幅畫看上去怎麼樣?

與其它彩筆畫的畫有什麼不同?

這幅畫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怎樣做的?

(啟發幼兒説出這幅畫是剪樹葉粘貼在紙上,用紅紙團成的山楂粘貼在樹葉上,

就像一棵立體大樹。)

2. 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1)用綠紙剪成各種形狀的樹葉,然後用膠水把“樹葉”一片一片的粘在樹冠上,

成為一棵美麗的大樹。

(2)用紅紙團成“山楂”,粘貼在大樹上。

3. 交待要求,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用綠紙剪樹葉,提醒幼兒樹葉都要粘貼在適當的位置。

能力強的幼兒,粘貼結束後,可以用彩筆添畫其它景物(藍天、白雲、小鳥等)

三、結束

1. 評價作品

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製作立體大樹

大家貼的都很好,現在我們互相看一看,誰的大樹樹葉茂密,大樹最美麗。

2.幼兒互相欣賞與評價,教師總結。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利用平鋪、圍合、鑲嵌的方式創造性地裝飾筆筒。

2.通過對廢舊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美和創造美,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各種廢舊瓶子,各種果殼、毛線、吸管等廢舊材料,彩色麪糰,筆筒照片,相機。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猜猜是什麼》,激發幼兒興趣

1.將廢舊瓶子藏在布袋子裏,請幼兒猜裏面是什麼。

在孩子們爭先恐後的搶答中,教師出示布袋中的瓶子,原來是空的沒用的瓶子,引出“廢舊瓶子”的概念。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廢舊瓶子變廢為“寶”。

教師:“有什麼辦法可以把廢舊的瓶子變成有用的東西呢?”

幼兒:“可以用剪刀剪成有用的東西。”

幼兒:“我們可以放一些石頭在裏面封上口變成響筒,音樂課使用。”

幼兒:“我們可以把它裝飾一下,變成裝飾品。”

在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中,出示大班幼兒製作的筆筒圖片,再次激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活動興趣。

(二)欣賞照片,激發製作慾望

欣賞大班幼兒製作的各種各樣的筆筒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它們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是怎麼做成的?

在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後,教師及時引導大家共同總結出製作筆筒的材料和方法:“這是用彩色的麪糰,搓平後圍在瓶子上面,再用瓜子殼、毛線、吸管等進行鑲嵌裝飾。裝飾好以後,美麗的筆筒就做成了。”並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來製作一個漂亮的筆筒吧!”

(三)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製作筆筒。

2.常規要求:

(1)注意衞生,保持桌面整潔,物品用後歸放整齊。

(2)做完用抹布將手擦乾淨。

3.巡視幼兒的操作過程並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共同討論解決的方法。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通過播放隨機照的照片展示幼兒作品。

2.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學會用顏料的先後畫出排水畫。

通過觀賞畫出菊花的形態特徵。

經過欣賞知道排水畫與其他繪畫不同。

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教學準備:

一盆盛開的菊花油畫棒、水彩筆、畫紙

教學過程:

一、出示菊花

1、小朋友知道這是這是什麼花嗎?

2、我們都來仔仔細細看看菊花的形態,菊花長的好不好看啊?

3、小朋友們誰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菊花的形態?

4、那我們用繪畫的形式,把菊花的形態在畫上體現出來好不?

5、老師要教你們一個新畫法,畫出菊花的形態。

二、瞭解顏料運用

1、老師先給你們畫一幅菊花,讓你們來欣賞好不?

2、老師畫完了,小朋友看出來有什麼不同沒?

3、對!顏料用得多,顏料在塗抹時要按順序……

4、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畫法,這種畫法叫做排水畫。

5、這種畫法好不好玩?那我們快來學學吧!

三、學繪畫菊花

1、先用油畫棒畫出菊花的形態和輪廓,再塗上顏色。

2、選用一個自己喜歡的水粉色水彩筆,一步步的左右塗,要有順序。

3、教師可以先教的畫,再讓幼兒動手畫,教師指導。

教學結束:

互相欣賞作品,説説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手工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用他們的雙手對材料進行加工改造的創造活動。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動能促進幼兒手部小肌肉的發育、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以及幼兒心理和其他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漫畫作品,感受人物臉型、五官的誇張變形。

2、嘗試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對人物面部進行大膽想象和創作。

3、感受誇張和變形的樂趣,開拓思路,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過各種誇張的臉的漫畫作品。

2、臉部圖片若干。

3、各種大小的刷有底色的鉛畫紙,黑色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1、欣賞漫畫作品,感受臉型的誇張、變形。

(1)教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些漫畫作品,這些畫家的作品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教師: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把臉變成什麼樣子了?

(3)教師小結:這些畫家喜歡用誇張、變形的方法來進行創作,這樣可以強化臉部的某些特點。

2、引導幼兒討論,重點欣賞五官的各種有趣的變形。

(1)教師:除了臉形可以變,你覺得我們臉上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變?我們看看畫家是怎麼變眼睛、嘴巴、耳朵的。

①教師出示嘴巴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嘴巴特別在什麼地方?這張圖片中的嘴巴像什麼?牙齒像什麼?

②教師出示眼睛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這些圖片中的眼睛是怎麼誇張變形的?這張圖片中的人眼睛特別特別的小?有點像什麼?

③教師出示耳朵部位誇張變形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2)教師:看到各種各樣變形的臉後,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3)教師小結:這些作品讓我們覺得很有趣!原來我們可以用移動五官位置、改變五官大小的方法將五官進行誇張、變形。

3、明確要求,幼兒創作。

教師:今天我們就把自己的臉變一變。你想把臉型變成什麼樣子?把五官的一個部位變成什麼樣子?用移動位置的方法還是改變五官大小的方法?

4、相互交流作品,感受臉部的誇張變形!.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教師:你畫的臉哪裏變形了?變成什麼樣子了?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麼?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欣賞畢加索有關臉的繪畫作品,進一步感受臉的誇張變形,幼兒嘗試繪畫。

區角活動 美術區:提供臉的底圖和五官的小圖片,幼兒將五官擺放在臉的不同位置,感受移動五官位置所產生的誇張變形。

家園共育 家長和幼兒在家裏可以玩一玩做“鬼臉”的遊戲,增進親子間的交流。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範畫,掌握瓶蓋印、滾的技能。

2、利用瓶蓋展開豐富的想像,並能較大膽、自信得向同伴介紹。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瓶蓋鋪成的一條“小路”,各種形狀的瓶蓋

實物投影儀 水粉顏料、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路”,初步感知瓶蓋的特徵。

師:小朋友們看,這兒有一條奇怪的小路,它是用什麼鋪成的`?(瓶蓋)這些瓶蓋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顏色上進行觀察)

2、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範畫的創作過程。

師:有一位小姑娘,她到樹林裏去散步,不小心迷路了,這時一位小仙女從小路上撿起了瓶蓋一揮,眼前就出現了綠綠的草地,天空中飄着朵朵白雲,草地上開滿了鮮花,花兒飛到了小姑娘的身上,小姑娘可高興了。(師邊説邊操作,用橢圓形瓶蓋滾成草地,不規則的瓶蓋印成朵朵白雲,圓形瓶蓋印成了鮮花,重點讓幼兒看清滾、印的方法)

3、體驗瓶蓋作畫的樂趣。

(1)、師: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這些形狀不一樣的瓶蓋還能變出什麼呢?引導幼兒討論,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想法(橢圓形瓶蓋的正面可以印樹葉、房子,各種瓶蓋印花;圓形瓶蓋的側面滾成大海,星形瓶蓋正面印星星、海星等)

(2)、師:小朋友可以選自己需要的瓶蓋和顏料,用印、滾的方法變出好看的圖畫。(幼兒自由作畫,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創造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畫)

4、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其他材料如積木等讓幼兒邊想象並創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來源:

春天是一個多風的季節,聰明的孩子們很快便發現了這一祕密,於是我們便生成了《風》的主題活動,在風的探密中,孩子們發現不同的風會吹動不同材質的東西,如:頭髮、衣服、國旗、黃土等,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有了表現風中事物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帶幼兒連續觀察風中人物、事物的一些變化。

2、教具:若干有頭髮、穿着衣服的娃娃;國旗;柳樹等。

3、油畫棒、畫紙、毛筆、水粉

活動目標:

1、能表現出風中人物和簡單景物的動態的一致性。

2、能用多種形式表現出風起時的天氣狀況(發黃、有塵埃)。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到操場進行户外遊戲,並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頭髮、衣服以及周邊事物的變化。

二、回到教室,進行談話活動

1、 我們在做遊戲時你有什麼感覺?

2、 你都看見風中什麼發生了哪些變化?(土地、樹、衣服等)

三、幼兒分組擺弄教具,感受風中不同事物的變化。

1、 請各組的小朋友用手裏的這些事物擺出風中場景

2、 引導幼兒發現風中事物的一致性。

四、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1、 提示:可以用多種材料來表現當時的空中是什麼樣的。

2、 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來解決繪畫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求助於同伴、老師;擺弄自己手中的教具等)

五、遊戲:大風吹

1、 選取個別幼兒作品,進行分析:風是從哪裏吹來的?吹動了哪些物體?你喜歡畫面中的哪些物體?為什麼?

2、 選出一名幼兒做大風,其他幼兒自己來選擇畫面中的事物,音樂響起,大風吹,根據音樂的強弱幼兒自動調節風吹彎度以及風的大小。

活動評價:

1、 始終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當中。

2、 可操作的教具使幼兒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風吹時事物的變化

活動反思:

活動是嚴謹的,知識具有科學性,所以科學活動的目標一定要具有針對性,材料一定要多樣性和可操作性,語言一定要簡潔性和明確性,環節一定要清晰性和明瞭性。這樣的科學活動才更有價值性。

小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後,低温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於地表温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欣賞和理解詩歌《春天來了》的基礎上,用刮臘線描法描畫春天,體驗刮臘畫的美。

2、培養幼兒形象記憶和想象能力。

3、引導幼兒注意畫面整潔,合理佈局。

  活動準備:

1、有過春遊的經歷

2、刮臘畫紙和竹筆人手一份

3、《春天》PPT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春遊情景,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你們還記得上次春遊嗎?在外面我們看到了春天的哪些景象呢?(請小朋友來説説)教師小結:教師結合孩子回答的內容進行小結。

2、春天到了,你們喜歡春天嗎?你覺得春天在哪裏呢?春天來了都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詩歌《春天來了》感受春天來了都有哪些變化?

3、觀看PPT。(春天來了,小河的冰怎麼了?柳樹怎麼了?還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小河裏的冰融化了,柳樹發芽了,桃花盛開了,燕子飛來了,小草發芽了,春雨淅瀝瀝,春雷轟隆隆,到處都是生機勃勃景色,真美啊!

二、出示刮臘畫紙,激發幼兒興趣

這些柳樹、桃花、燕子、小草等等,它們都是春天的朋友,它們可調皮了,喜歡和我們小朋友玩捉迷藏的遊戲,它們啊都躲在這張神奇的紙裏面!要我們小朋友把它們找出來。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把春天的朋友找出來呢?

三、教師示範作畫,引導幼兒觀察

老師這裏有一支神奇的魔棒,用它就可以把春天的朋友找出來。(教師示範畫一兩個物體,蝴蝶、小草等)你們也來試試好嗎

四、交代繪畫要求。

1、現在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一支魔棒,請小朋友把春天的朋友找出來。

2、要求幼兒根據春天的特徵作畫。

3、鼓勵幼兒大膽下筆,表現春天的特徵。

五、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繪畫的位置、作畫的佈局。

2、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構圖豐富。

六、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重點引導孩子們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2、老師把小朋友畫的作品展示在主題牆上,分享共同創作後的喜悦。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產生觀察的興趣,會用水粉畫的方式表現出水果內部的特徵。

2、會正確地蘸色,不弄混顏色。

3、在活動中,有積極的情緒,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調色盤、水粉筆。

2、各類水果。

3、帶鋸齒的塑料刀。

配套教學具:

活動過程:

1、引發幼兒積極的觀察興趣。

提供各種水果,讓幼兒親自切一切,看一看。

相互描述水果你不的特徵。

2、教師結合切開的水果進行示範。

教師可利用很形象的比喻來作畫,引導幼兒的興趣。

在使用水粉顏料時重點演示正確蘸色的方法,提醒幼兒不弄混顏色。

3、幼兒作畫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落筆,並巡迴指導,可引導幼兒邊觀察邊作畫。

4、整理清洗作畫工具。

作品展示,請幼兒來介紹自己畫的切開的水果,説明其內部的特徵是怎樣的。

活動延伸:

由"切開的水果"的繪畫活動,可引發幼兒對水果果核的探索,拓展幼兒相關的認知。

教學建議:

1、把幾種常見的水果或者剖面有特色的水果切開引導幼兒觀察。如:蘋果,西瓜,梨,石榴,獼猴桃等。

2、可用油畫棒,水粉,棉籤等多種作畫方式。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樹葉印畫的方法,發展印畫的技能。

2、豐富對不同葉子形狀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豐富幼兒對各種樹葉的認識。

2、各種樹葉、顏料、毛筆、報紙、水盆、五個紙盒做樹葉的家。

3、背景音樂《小樹葉》、《秋日私語》。

4、大幅範例作品,教師用調色盤、毛筆、樹葉(放在合適位置)。

5、場地隱蔽佈置,小椅子十五六個。

【活動過程】一、導入。

師:“秋天來了,秋風吹呀吹,樹葉飄啊飄,小樹葉都飄到哪裏去了?我要把它找出來。”教師彈唱:“秋風起來了……飄呀飄呀飄向哪裏,(起立)在哪裏,在哪裏?快快飄過來。”幼兒手拿葉子紛湧而至。

二、鞏固對各種葉子的認識。

1、“小樹葉飄到我身邊來了,這麼多小樹葉,哪我來問問,你們都是哪些樹的葉子啊?”(伴隨個別提問)

2、和你身邊的小夥伴討論一下葉子有什麼不同,哪裏不同,分別説一説你倆的各是什麼樣子。(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比較)(同種比較為什麼變黃了?)

3、我們把小樹葉送回家休息一下,(滲透分類)放進貼有樹葉標誌的盒子裏。找一個小椅子坐下來。

三、借形想象,為後面的添畫打基礎。

1、剛才我們都認識了這些小樹葉,那麼我拿出一片樹葉,看你認不認識它。

①銀杏:像什麼?(幼兒想象)

②請你拿來一片你剛才拿到的葉子,讓大家認識,像什麼?(幼兒想象,及時鼓勵。)

③還有一片葉子,等不及了,要和我出來見面呢......

2、葉子拼搭

①還有誰剛才拿到了不同的葉子?試一下兩片葉子手拉手,能變成什麼?

②還有哪兩個小朋友也上來拼一下,看能變成什麼?例如:兩片葉子手拉手,變成剪刀咔嚓嚓。

四、引入範畫,引導幼兒發現印畫的美,關注老師的示範

1、秋風起來了,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了,落下來以後還有什麼用?(粘畫、小扇子、當玩具)

2、小朋友想了這麼多,今天老師就讓你們看看我用樹葉幹了什麼。

3、觀察範畫:

①打開畫卷,老師用樹葉的照片打扮了大樹媽媽,覺得美嗎?用一個好聽的詞形容一下,(豐富詞彙:五顏六色,絢麗多彩)

②看一看都有哪些樹葉的照片?怎麼做上去的?(幼兒討論:畫,粘,印,剪…)

③這麼多小樹葉陪在樹媽媽的身邊,這棵大樹媽媽一定不會覺得孤單,可是你們看(打開整個畫卷)“還有這麼孤單的樹媽媽,我們一塊來打扮她們吧!”

4、示範作畫,突破難點:引導幼兒發現顏料刷在不同的兩面,印出的效果不同。

五、創作過程。

1、大家一起來用這種方法打扮樹媽媽吧!音樂《秋日私語》

2、製作過程中強調現象,提醒其它幼兒塗色均勻,不抹到手上,衣服上。

六、作品添畫。

1、作品接近尾聲時,老師輔導幼兒添畫一隻小鳥,“小朋友快來看,大樹媽媽變美了,小鳥都來為她唱歌來了,”(引來圍觀)

2、這隻小鳥時怎麼做的啊?你還會用樹葉變成什麼?

3、即興借形添畫,引導幼兒嘗試組合添畫。

七、結束。

1、有這麼多小樹葉,還有這麼多小動物陪着大樹媽媽,大樹媽媽可高興了,做一個高興的表情。

2、聽,小樹葉也為樹媽媽唱起了動聽的歌,咱們把樹媽媽送到樹林裏吧!音樂《小樹葉》,結束,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