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4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教育目標

通過給孩子們展示動物的一些“最頭銜”,讓孩子們認識和了解這些動物,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二、教育準備

動物卡片

三、教育過程

1、謎語導入,引出動物之最的話題。給孩子們帶來一個謎語,比如,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牆,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

2、辯論動物之最:

提問:你們知道最重的動物是哪一個嗎?幼兒辯論。

正確答案: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動物,平均有26米長,平均體重有150噸。

提問: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動物是什麼嗎?幼兒辯論。

正確答案:獵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動物,他的最高時速達110公里,相當於高速行駛的小汽車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孩子們根據老師的提問,進行回答,回答錯誤也是正常的。

3、老師給孩子們展示動物之最的卡片;

4、飛的最快的昆蟲,最小的鳥,最大的鳥,遊得最快的魚,最厲害的恐龍,它們依次是澳大利亞蜻蜓,蜂鳥,鴕鳥,旗魚,霸王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使幼兒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稱得上“之最”的動物。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大象有個長鼻子

2、ppt課件:動物之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觀看動畫片,引起興趣

1、小朋友最喜歡看動畫片了,現在呢,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很有趣的動畫片,看完以後呢,給老師和小夥伴講講動畫片裏演了什麼故事。

2、你在動畫片裏看到了什麼動物?

大象

長頸鹿

鴕鳥

河馬

二、展開

1、這些動物有些什麼特點呢?

(讓幼兒互相説一説)

2、引導幼兒討論動物身上最明顯的特點

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和特點,那麼,它們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3、ppt課件:動物之最

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幼兒説出的動物之最,進行歸納。

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鼻子最長的動物是:大象;

耳朵最長的動物是:

兔子;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動物是:河馬;

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4、請幼兒同桌兩人互相説説自己喜歡哪個動物,它有什麼本領?還有那些動物之最?

5、請幼兒表演動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長鼻子的樣子,並説:“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長。”

三、結束

學唱英語歌:大象有個長鼻子

師幼一起邊看動畫片,邊唱英語歌,根據幼兒的興趣,反覆跟唱。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瞭解常見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瞭解氣象與軍事的關係。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裏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麼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麼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瞭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並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瞭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瞭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並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麼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瞭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温度、穿衣指數等)

四、瞭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關係,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温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麼?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温度、温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第一、為了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區別和理解10以內的單雙數,我以找朋友遊戲情景導入。

第二、運用PPt操作,來讓幼兒知道一組物體假如兩個兩個數,數到最後正好數完的是雙數,數到最後還剩一個的是單數。

第三、讓幼兒通過尋找感知、利用學具獨立操作、遊戲活動認識區別10以內的單雙數。

第四、讓幼兒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延伸到超10數的單雙,拓寬知識面,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直觀教具引導幼兒理解單雙數概念,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瞭解單雙數之間的關係。

3、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難點;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

活動準備

1、在教室裏放置一些成單成雙的物體。

2、小動物、小圓點、數字寶寶的家一張,小圓點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遊戲找朋友導入。師:小朋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我們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好嗎?通過找朋友遊戲知道2個2個找到朋友的是雙數,沒找到朋友的數是單數。

2、引出單雙數概念,運用直觀教具操作活動來引導幼兒認識區分單雙數技能。

a、師:今天還有許多的小動物也想來玩遊戲了,看看都有誰?幼:小猴子。師:小猴有幾隻呢?幼:4只。師:那可以用數字4來表示。師:小雞有幾隻呢?幼:5只。師:那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師:現在天上又飛來幾隻小烏?幼:6只。師:那可以數字幾來表示?6來表示,那誰是單數?誰是雙數?來看看,這裏小猴可以兩個兩個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雙數。像小雞兩個兩個圈到一起後,還多出一隻小雞找不到朋友的叫單數。

師:小動物也來參加我們的遊戲啦,有哪些小動物呢?單數的小動物找到單數的家,雙數的小動物找到雙數的家。師上前操作。

b、師小結:我們兩個兩個找朋友小動物都找到家了。

c、數字寶寶也想來參加我們的遊戲,也請你幫數字寶寶送回家,好嗎?

請小朋友幫數字寶寶送回家。

3、通過幼兒實際操作更深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a、師:小朋友們,你們每個人椅子邊都有一合卡片寶寶,小耳朵聽,快快快,快快拿出單數來。小朋友聽數拿出卡片來,師:快快快,請你找出雙數一,讓幼兒再次領會單雙數的含義。

4、引導幼兒實際操作

師:今天我們又有一些新的遊戲等着大家了,新的遊戲都放在後面,請小朋友們有序地操作哦。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總結上面所學區分單雙數技能,進一步鞏固如何區分單雙數。

師:老師現在為小朋友展示最後一個遊戲,請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兒在機前引導幼兒,為單雙數數字寶寶打鈎。

師:小朋友們認識單雙數還能用我們的歌聲來表現對嗎,來我們唱起來吧!在歌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以遊戲開始,在遊戲中結尾,整個活動貫穿於一系列動靜交替的遊戲中,並結合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比較好的掌握了單雙數,豐富多樣的形式使抽象的數學變得生動,形象,讓幼兒更容易接受,更喜歡學習。

2.整個活動條例還是比較清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驗來學習單雙數,並運用了觀察法,操作法,遊戲發,歸納法,特別是操作法的運用,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效方法,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再加上老師的合理引導。達到了幫助幼兒整理經驗,明確概念的目的。

3.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遊戲中,教具的運用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基本能獨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兒能自己動腦筋探索,獲得經驗,多種智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學活動的難點達成很不理想,第四個大環節,只有極少數幼兒能根據歸納出的單雙數規律,準確説出20以內的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直接運用卡片來判斷很抽象,幼兒不易掌握。應該還是先要投放學具讓幼兒操作。怎樣才能讓幼兒準確的掌握任意一個數字是單數還是雙數?是我下一步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2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認識加號,並理解其意義,初步學習列式計算。

3.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分開和聚集[2-63]

2.幼兒操作用水果卡片若干。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趣味練習,複習2的組成。

出示課件,請小朋友們比一比,看看誰填得又快又好!

二、展開

1.通過課件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桌子上有一個蘋果,又放桌上一個蘋果。

啟發:根據這一情境,你能提什麼問題?針對幼兒提出的各種問題給予鼓勵。

(2)在幼兒所提出的問題中抽出與本課教學內容相吻合的問題:

桌上一共有幾個蘋果?

讓幼兒思考:求桌上一共有幾個蘋果,怎樣列式?

幼兒回答後,教師演示1+1= 。

2.鼓勵幼兒交流各自的算法。

(1)提問:1加1得幾?你是怎麼算的?

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説一説自己是怎麼算的。

教師巡視,注意傾聽幼兒的不同想法。

(2)請持有不同想法的幼兒上台説説自己算的過程。

-用數數的方法(1、2)算出來的。

-從1開始,加1就接着往下數一個數(1、2)算出來的。

-撥手指數出來的:1個加1個是2個。

-知道1和1組成2,所以1加1得2。

3.總結提煉。

(1)提問:不看圖,你會計算1加1得幾嗎?

引導幼兒聯繫數的組成知識。

(2)引導幼兒逐步脱離直觀,過渡到應用數的組成知識來進行計算。

(3)推理:依此方法,學習3的加法。

4.做練習。

(1)展示課件,讓幼兒説説題意和怎樣列式,以加深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2)在此基礎上讓幼兒計算並在方框裏填上得數並説説是怎樣算的。

(3)展示算式,讓幼兒比較異同,使幼兒直觀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一規律。

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用數的組成知識進行計算。

三、結束

講評結束,表揚課堂上積極腦筋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講述螞蟻上天旅行的故事情節。

2、嘗試自己仿編故事,講述幫助螞蟻上天的經過。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螞蟻飛上天》。

2、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在花叢中,住着一隻小螞蟻,它非常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它不會飛,怎麼辦呢?

鼓勵幼兒自主地想象各種辦法,幫助小螞蟻飛上天。

2.引導幼兒看圖講述畫面,初步瞭解畫面的主要內容。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察畫面,鼓勵幼兒説一説。

教師:是誰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小螞蟻在天上看到了什麼?

3.教師引進新的講述經驗,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教師:小螞蟻住在什麼地方?它想做什麼?誰幫助它飛上了天?

教師:小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麼?它感覺怎麼樣?

教師:小螞蟻終於飛上了天,它很高興,除了用“高興”還可以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小螞蟻的心情呢?

啟發幼兒用‘興奮、幸福、快樂、愉快、喜洋洋、美滋滋’等詞語,表達小螞蟻的心情。

師:老師來把這個故事講一講,請小朋友聽聽小螞蟻是怎麼飛上天的?

教師連貫完整地講述。

師:再帶領幼兒講述畫面內容:我們一起看着圖來講一講這個故事。

4.啟發幼兒創編故事。

教師:如果小螞蟻想上天旅行,請你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呢?

教師提醒並鼓勵幼兒運用前面的講述經驗,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情節。

教師幫助幼兒理清講述的思路:小螞蟻住在什麼地方?水幫助了小螞蟻飛上天的?螞蟻在天上看到了什麼?它感覺怎樣?

教師可請兩至三位能力較強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5、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再進行仿編。並嘗試繪畫:螞蟻飛上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月餅的外形特徵及有關月餅的知識。

2、瞭解製作工藝,樂意自己嘗試製作月餅。

3、創設情景,體驗大家團聚一起品嚐月餅的和美、喜悦之情。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過程:

1、活動前聯繫好月餅製作食品店。

2、烤箱4只、製作月餅的相關材料若干。

3、各類月餅若干。

4、攝像機一台,組織幼兒收集各類月餅圖片。

5、幼兒製作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此活動。

活動:欣賞、瞭解月餅

1、展示幼兒各自帶來的月餅,請幼兒仔細觀察月餅

提問:你看到的月餅是什麼樣子的?

月餅上都有些什麼?

聞一聞,是什麼味的?

2、幼兒交流討論:你吃過的月餅是什麼味道的?

月餅餡都有哪些?

每年的什麼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人們為什麼要吃月餅?

人們不僅自己買月餅,為什麼還買月餅送給自己的親人?

3、聽錄音:吃月餅的原由

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全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説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4、幼兒品嚐月餅,放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體驗大家團聚在一起品嚐月餅的幸福、快樂之情。

教學反思: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揮了想象力 、創造力。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鍊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相反的,樂意在遊戲中根據變化尋找反義詞

2、能聽清指令,遵守遊戲規則,願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相反的。

難點:願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圖片人手一張、塑料筐、筆、紙、積木、瓶子、花片、泥工土、小繩子、小玩具

活動過程

一、由《高人和矮人》引入課題。

讓幼兒知道高矮的意思是相反的,它們是一對反義詞。

二、遊戲:找朋友

1、老師講解遊戲的玩法。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圖片,理解圖片的內容,並尋找一位朋友,朋友卡片上的內容與自己的內容正好相反。

2、找到朋友後坐在一起,然後依次向夥伴介紹自己圖片的內容。

3、規則:兩張圖片必須意思相反。

三、遊戲:輪番搶答

1、引導幼兒通過平時的觀察,在教室裏、生活中尋找反義詞朋友。

2、分組進行比賽搶答,看看哪組獲勝。

3、規則:

a、你説的兩樣東西里必須有反義詞朋友。

b、別人説過的你就不能説。

四、遊戲:做相反

1、老師説詞語,請幼兒用動作表示出反義詞。如老師説“向前走”,幼兒做向後走的動作。

2、規則:老師説,不做動作;幼兒不説,但要做出準確的動作。

五、 遊戲:變變變

1、老師講解遊戲的玩法,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玩具,通過自己“動一動”、“變一變”改變玩具的位置等,來尋求各種不同的反義詞。

2、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用符號圖形來記錄自己的

發現。

3、規則:幼兒必須尋找與物品有關的反義詞。

教學反思

本次語言活動我緊緊圍繞着學習反義詞展開,活動中通過幾個深淺不一的遊戲讓幼兒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掌握和鞏固反義詞,老師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各種感官,在看看、説説、找找、想想等活動中,讓每個幼兒積極主動地與老師和同伴交往,這個活動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鍛鍊和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温度計,瞭解其用途。

2、幫助幼兒獲取温度計指示温度的粗淺知識,初步掌握正確使用温度計及測量、記錄的簡單技能。

3、激發幼兒測量温度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水温計,記錄卡,筆。

2、每組提供冷水、熱水人手一份。

3、温度計模型,氣温計、體温計若干。詞卡:温度計、熱脹冷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認識水温計,並知道它是測量水的温度的。

2、請幼兒仔細觀察水温計,説出它的特徵:玻璃管子、紅柱子、數字。

3、出示温度計模型,認讀記錄温度。

出示温度計模型,問:"温度計裏的紅柱子和數字有什麼用?"告訴幼兒:紅柱子指的數字就是温度,我們可以用"0C"來記錄,讀作攝氏幾度。出示卡片oC。)並且移動模型中的紅柱子,指導幼兒記錄温度,第一次可由老師記錄,接下來可由幼兒上來記錄。

(二)幼兒操作活動:測量並記錄水温。

1、孩子們,你們覺得測量有趣嗎?現在桌上有許多的水,請你們去把它的温度測量出來,並記錄在小卡片上。

2、在測量前提幾個小要求:

(1)温度計是用玻璃製作的,特別容易碎,請小心使用;

(2)碰到困難,請仔細想一想,或與好朋友商量,想出解決的辦法。

(3)結束後,請與好朋友説説,你是怎麼測量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觀察,瞭解孩子碰到的是什麼困難?是否想辦法解決了困難。

3、幼兒交流。

"你是怎麼使用温度計的?怎樣觀察的?怎樣記錄的?碰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麼解決的?"

(三)繼續指導幼兒測量熱水温度並記錄。

1、第二次操作。

2、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冷水和熱水的温度,發現了什麼?"(幼兒交流,温度計中的紅柱子的長度會發生變化),是怎麼變化的呢?從冷水到熱水怎麼變?從熱水到冷水又會怎麼變呢?

3、老師小結:熱脹冷縮。

(四)遊戲:熱脹冷縮。

"小朋友,老師有個提議,我們來玩個"熱脹冷縮"的遊戲,好嗎?那這個"熱脹"怎樣來做出來?這個"冷縮"怎麼來做?想出來後,師幼一起做遊戲兩遍。

(五)認識其他的温度計;瞭解其用途。

小朋友,老師這兒有三個小問題,請你們動腦筋告訴我答案。

(1)有位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發燒了呢?

(2)我們怎麼知道今天的氣温有幾度呢?

(3)我們怎麼知道水的温度呢?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温度計,並告訴幼兒它們的名字:測量體温的叫體温計;測量天氣情況的叫氣温計;測量水的温度的叫水温計。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温度計"(出示卡片"温度計")

1、請幼兒比較三種温度計相同的地方。

2、提問:"温度計還有什麼作用?你在哪裏見過?"請了解後與好朋友或老師來交流。

【活動反思】

1、利用其他科目知識調動課堂氣氛

在課題導入部分,我用地理知識中,“中國處在什麼地帶”引入,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在温帶,能經歷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冬天的寒冷”中炎熱和寒冷是對物體的冷熱程度形象的描述,由此引入和温度有關的第四章——《物態變化》,這樣就引出了“温度”。全過程耗時少,過渡自然,課堂氣氛也活躍。

2、大膽處理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活動

教材安排了“自制温度計”的演示實驗來説明常用的温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我考慮到我們物理教學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本應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但想到在前年曾經讓學生自制温度計,效果不好,可視性極差。自然地想到何不利用我們教室中就有多媒體設備,網上搜索一段自制温度計的視頻,豈不是又方便有直觀。而且也能促使學生想到該怎樣改進自制的温度計等許多深層次問題,這正是科學探究的具體應用。這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解決,正是我們物理教學所要達到的要求,其效果是不進行教材特殊處理時所無法達到的,我自認為這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

再就是在學生用實驗室用温度計測量完水的温度後,自然地引導到我們的晨檢,因為甲流,體温計脱銷,價格上漲很厲害,能不能用實驗用温度計測體温呢?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如何改進?由此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很自然地進入了體温計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又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控制實驗器材,集中學生注意力

這堂課上,桌上實驗器材比較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課堂紀律很難保證。我課前先把實驗室温度計、體温計交由小組長保管,讓其他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有效的預防了學生走神。

4、合作探究,討論交流,以學生為主體

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為4人的合作小組進行學習。提問回答以指定每組內固定位置的學生回答加分形式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合作交流時能互幫互助,它以小組內組員之間的合作研究為主要學習手段。通過同學們在小組有序地開展實驗活動,更加明確了實驗的目的,使實驗效果十分明顯。做到了人人動手參與實驗,並在互相和諧合作的前提下達到了實驗效果的最優化。從一開始的温度的引出,學生們在疑問、在思考、在討論、在實踐、在驗證、在總結……學生們的在積極參與主動探究,我只是整個活動的引領者、組織者,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了學生。

5、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整堂課教學效率高,思路清晰明瞭,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目標達成。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

6、攝氏温標教學草率

對於攝氏温標定標這一內容處理草率,直接通過視頻“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動手操作。

7、時間分配有些不好,以致“達標檢測?”這個環節顯得有點草率。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同組教師的幫助下,我將更好的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