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7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所採取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2、知道人睡覺的一些衞生常識,懂得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睡覺的資料。將收集到的資料以圖片的形式分組佈置在牆上。

2、音樂磁帶:《動物狂歡曲》、《搖籃曲》。

3、多於幼兒人數的各種動物頭飾。

4、錄像帶:錄有班級幼兒午睡的情況,如:側卧、仰卧、趴卧、被子蒙着頭、挖鼻孔、打呼嚕等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參觀有關動物睡覺的資料

1、分組參觀,互相介紹。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孩子已瞭解、掌握了相關信息,圖片也是孩子親自剪貼和繪製的,講起來頭頭是道,既滿足了幼兒樂於交流、表現的慾望,又實現了信息共享的目的。

2、集體討論:“這些動物為什麼要這樣睡覺?”

問題一提出來,孩子們嘗試從自己收集的信息中尋找答案,如“因為小魚沒有眼瞼,要睜着眼睛睡覺;長頸鹿的脖子太長,要將脖子擱在背上睡覺”等等。找不到答案的,教師引導孩子去思考,去想像。如:“馬、非洲象為什麼要站着睡覺?”有的説,如果敵人來了,便於很快逃跑;有的説,它們的身體太大了,躺下去,再爬起來,不方便;還有的説,能夠馬上醒來,隨時準備出發。

許多孩子對動物的冬眠產生了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青蛙、蛇躲在洞裏就不冷了嗎?”

“它們是不是大懶蟲、膽小鬼,特別喜歡睡覺?”

“它們睡那麼長時間,要是餓死了怎麼辦?”

3、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歸納:

動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着密切聯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護自己。

二、遊戲活動:“睡覺了”

幼兒任意選一種動物頭飾戴在頭上,教師播放不同性質的音樂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情緒,自由地模仿小動物,如音樂很歡快,“動物們”跳舞,當音樂變成輕柔的搖籃曲時,就模仿該動物睡覺的情景。

師:“小動物們睡醒了嗎?請你們過來看看誰也睡着了?”

三、觀看本班幼兒午睡的情景錄像,組織幼兒討論:“人是怎樣睡覺的?”

看到自己和同伴的錄像,孩子們感到特別高興和新奇。有的孩子看到老師蓋好被自己蹬掉的被子時,激動地説:“老師,謝謝你!”孩子們積極愉快地進入了關於“我們應該改掉哪些不良睡眠姿勢?”話題的討論。

“睡覺時挖鼻孔、用被子蒙着頭,是不講衞生、不安全的。”

“趴着睡覺不舒服,會打呼嚕。”

“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向右側卧,頭枕枕頭,小手放好,腿微蜷……”

四、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午睡?”

有的孩子説:“因為我們是小孩子。”有的説:“午睡可以幫我們長大個子。”

師:你們年齡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時間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時間是不夠的,因此中午還要再睡一會,這樣,大腦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會少生病,身體更健康。

師:“你喜歡午睡嗎?”“不喜歡午睡怎麼辦?”

“如果你午睡時,實在睡不着,也應該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午睡。”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在父母的幫助下,記錄晚上睡覺的時間和早上起牀的時間,督促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活動反思:

幼兒對小動物的感興趣程度是非常明顯的,而小動物是小朋友在科學學習領域的重要對象,幼兒對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小動物的不同睡覺方法和姿勢,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對動物生活習性的探索慾望。

我進行過這樣一節科學活動,首先第一環節以手指律動形式導入活動,請小朋友説出森林中小動物的名字,出示圖片。提問:森林公園的小動物們有的在睡覺,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嗎?進入第二環節:出示大圖片説説哪個動物在睡覺為什麼?(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馬——站着、蝙蝠——倒掛、丹頂鶴——單腳站立、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等。最後做遊戲鞏固學習成果。老師説動物名稱小朋友做這個小動物睡覺的動作。然後講小朋友睡覺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覺姿勢。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跟隨教師思路進行,由於活動中幼兒參與環節很多,所以幼兒的積極性一直保持很好,而且不同的睡姿不同的造型小朋友們學起來也特別興奮,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了學習的內容,最後由小動物的睡姿延伸到小朋友的睡姿,使小朋友主動了解自己應該掌握正確的睡覺姿勢達到了上升後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知問答歌的結構特徵。

2、藉助幼兒用書上的畫面,感知動物睡覺的姿勢,並通過問答的形式學習念兒歌。

3、能與同伴接説問答歌,體驗一問一答念兒歌的樂趣。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1、幼兒會念問答兒歌《誰會跑》,圖片:馬、鳥、蟲、魚。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

3、幼兒對動物睡覺方面的知識有一些認識和經驗。

活動過程:

1、複習問答兒歌《誰會跑》,引出問答歌《睡覺》。

-教師(出示動物圖片):這些是什麼動物?他們會什麼?它們會怎樣行走?

-採用教師問幼兒答的形式,師生合作念問答歌《誰會跑》,交換角色,重新念問答兒歌。

-教師:剛才我們唸了問答兒歌《誰會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的問答兒歌《睡覺》,請你們猜一猜,這首問答歌會怎樣提問和回答呢?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感知兒歌的基本內容。

-幼兒人手一冊幼兒用書,啟發幼兒看圖説説:畫面上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麼睡覺的?

-請幼兒大膽講述動物的名稱以及動物睡覺的樣子。

-教師整理幼兒的講述,幫助幼兒理解兒歌中的詞語,講解詞語的意思。例如:絞成團、銜着鼻。並邊提問邊帶領幼兒一起講述動物睡覺的姿勢。

3、學習朗誦問答歌。

-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中問答歌,引導幼兒看圖,採用教師問幼兒答的形式念兒歌。-交換角色,幼兒問教師答,輪流接説兒歌。

-男孩子問,女孩子答輪流接説兒歌,再交換角色念兒歌。

4、啟發幼兒仿編問答兒歌。

-教師:你還知道什麼動物?他們是怎樣睡覺的?

-整理幼兒講述的內容,並帶領幼兒念一念問答句。

5、我們想睡覺啦!

-教師:動物睡覺的姿勢是千姿百態的,小朋友,你睡覺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做一做給大家看一看!(可以讓幼兒睡在桌子上演示一下自己睡覺的姿勢)-教師(播放夢幻曲):小朋友,聽到這首輕鬆的夢幻曲,你想做什麼?

-讓幼兒坐在小椅子上,隨着音樂自主的擺出各種輕鬆的姿勢閉上眼睛做睡覺的動作。讓幼兒盡情地享受睡覺的甜蜜和放鬆。

活動反思:

中班散文詩《睡覺》是一首童趣盎然的散文詩,這首散文詩的語言亮點就是描述了各種小動物不同睡姿的動詞,帶給幼兒許多樂趣,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這首散文詩語言清新優美,淺顯流暢,緊緊圍繞"睡"展開描述,字裏行間流溢出恬靜的意境,特別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學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學學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欣賞和學習,並體驗在活動的快樂。

其中,多媒體課件是我本次教學活動的重要媒體之一,它能同時呈現文字、動畫、聲音等,做到視聽結合,以全方位的立體方式傳輸信息。這樣不僅能調節活動氣氛,創設學習情境,還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求知慾。 活動中,幼兒反響積極,他們通過PPT、圖片和音樂感受到了散文詩的意境美、語言美。

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在遊戲中學習的方法。在欣賞完第二遍散文詩後,我打破了“讓幼兒靜靜地坐在那裏聽”的傳統觀念,為幼兒創設了輕鬆愉快,毫無壓抑感的環境。通過肢體語言來了解掌握一些動詞的含義,在感受散文詩的過程中,我通過讓孩子學學小動物睡覺的樣子來了解“趴”“鑽”“睜”等動詞的含義,師生互動,動靜結合,幼兒積極性很高,氣氛活躍。除此之外,我還創設環境,讓幼兒感受散文詩寧靜、恬美的意境。如:背景的創設、背景音樂的提供和教師的投入引導等,使幼兒對欣賞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幽靜的環境,閃爍的星星,彎彎的月亮,美麗的天空,配上優美的配樂散文詩……無一不將幼兒帶入一個寧靜、恬美的意境。

整個教學活動中,我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讚許的語言,鼓勵幼兒探索、表現。在理解動詞“趴”“鑽”“睜”的時候,師生互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幼兒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理解了動詞的含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幼兒知識積累很重要,活動前孩子對動物睡覺的習慣已有所瞭解,知道許多動物睡覺的習慣,因此在最後一個講述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表現,情緒及活動氣氛達到高潮。這個環節也為幼兒在第二課時創編散文詩做下了鋪墊。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3

【設計意圖】

《夜裏什麼人不睡覺》語句流暢、文字優美,書中不斷重複的詢問,使孩子們迫切地想要知道他們不知道的一些祕密--夜裏什麼人不睡覺?書中"日夜對照圖"的跨頁設計,讓孩子們在對比中體會:這些人為什麼不睡覺?他們為我們做了什麼事?由此自然而然地產生感恩的心理。孩子們讀後不僅長了見識,也開始瞭解:正是不同職業的勞動者們,創造了我們的生活。在本次活動中,我擬通過大書導讀,讓幼兒正確理解圖畫書中每幅畫面的意義,知道夜裏這些人為什麼不睡覺;通過談話活動讓幼兒大膽表達對勞動者的愛,激發尊重勞動者的情感;自由閲讀小書的過程中,幼兒也進一步感受了畫面情節,瞭解了讀本內容。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讀本的內容,瞭解不睡覺的人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2.能大膽表達對勞動者的愛,激發尊重勞動者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活動準備】

大書、錄音機、音樂光盤、圖書櫃、3張桌子。

【活動過程】

一、回憶書名,引發幼兒再次閲讀的興趣。

教師出示讀本,並提問:

1.前兩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欣賞了一本圖畫書,書名是什麼?

2.書中説到了誰在夜裏不睡覺呢!(出示書中的人物圖片,知道有哪些職業的人在夜裏不睡覺。)

二、大書導讀,進一步理解讀本的內容,瞭解不睡覺的人與我們生活的關係。

(一)閲讀P10-17,知道不同職業的人夜裏不睡覺的原因。

1.提問:這些人夜裏為什麼不睡覺?

2.教師歸納並完整朗讀頁面。

(二)通過遮擋對比,觀察P19、21、23的跨頁設計,進一步理解不同職業的勞動者在夜裏辛勤勞動是為了服務大家,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1.提問:他們為我們做了什麼事?

2.教師歸納並完整朗讀頁面。

三、大膽表達對勞動者的愛,激發尊重勞動者的情感。

(一)提問:夜裏不睡覺的人為我們做了這麼多的事,我們應該怎樣感謝他們呢?

(二)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對勞動者的感激。

四、師幼共讀,加深對讀本的理解,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一)為幼兒發放小讀本,回到座位跟隨教師翻閲讀本。

(二)教師完整朗讀讀本的同時關注幼兒閲讀姿勢。

【活動延伸】

圖書角:自制圖書--《夜裏還有哪些人不睡覺》(開展日常小調查,發現身邊還有哪些人夜裏不睡覺?為什麼不睡覺?將相關內容製成圖書)。

美工區:製作感恩卡,感謝那些為我們辛勤工作的人。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説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着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説説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着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4

設計思路: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動物是幼兒的天性,但幼兒缺少和動物接觸的機會。另外,午睡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從幼兒衞生學的角度出發,午睡是為了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增強抵抗力,促進幼兒的生長髮育,同時要求教師在組織幼兒午睡時,不能強迫幼兒入睡。我發現平時總有個別幼兒不喜歡午睡,且在睡眠前和睡眠時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動作,如挖鼻孔、咬被子、趴着睡、蒙着頭睡等。因此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我設計本次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能模仿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姿勢,同時通過對動物睡姿的瞭解,知道人睡覺的一些衞生常識,懂得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經驗,萌發探究動物奧祕的興趣。

2、能模仿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姿勢。

3、初步知道和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

活動重點:

初步知道和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

活動難點:

能模仿幾種常見動物的睡眠姿勢。

活動準備:

動物午睡PPT、幼兒睡覺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播放音樂《搖籃曲》,帶領幼兒入場。

教師:“你們聽了剛才的音樂有什麼感覺?”。

幼兒:“很優美、想睡覺......”

教師:“森林裏的幼兒園開學了,長頸鹿老師也經常給小動物們播放這個音樂當作睡眠曲,可是小動物們聽了是怎麼做的呢?”

二、出示PPT,探索發現,想象體驗,引導幼兒探索動物的睡眠方式及其重要性,並模仿。

師:你看到了什麼動物?它在幹什麼?

幼:我看到了小狗......,它在睡覺......。

師:它在睡覺嗎?它是怎樣睡覺的?它為什麼要這樣睡覺?

幼:......

集體小結:

小狗:趴着睡覺,耳朵挨着地,只要一有動靜,馬上就能醒來。

金魚:睜着眼睡,因為它沒有眼瞼。

貓頭鷹:只有一隻眼睛是閉上的,另外一隻眼睛是睜開的,它的警惕性可高啦!

馬:站着睡覺。有敵人的話可以很快逃跑,若馬躺着睡覺表示生病了。

烏龜:縮到殼裏睡,保護自己。

小結:動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着密切聯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護自己。

三、引入生活

師:小朋友們平時是怎麼睡覺的?

幼兒談論交流。

觀看幼兒睡覺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睡眠方式,使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教師: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向右側卧,頭枕枕頭,小手放好,腿微蜷……你們年齡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時間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時間是不夠的,因此中午還要再睡一會,這樣,大腦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會少生病,身體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時,實在睡不着,也應該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午睡。

四、遊戲鞏固

《天黑了》動物睡覺模仿秀

小朋友們想不想模仿動物是怎樣的睡覺的呀?

播放音樂《搖籃曲》,請幼兒自由模仿動物們睡覺,教師詢問。

五、活動延伸

播放音樂《火車開了》,帶領幼兒開着小火車把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採用不同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2、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和探究動物奧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模仿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1、瞭解動物的睡眠姿勢。

2、瞭解動物的睡眠姿勢與環境的關係,知道不同的動物睡眠姿勢不同。

活動準備:

物質條件準備(教學圖片課件、幼兒人手一個頭飾、音樂、環境佈置“森林、草地、池塘”)

幼兒的經驗準備(在平時讓幼兒看一些動物世界之類的影片或書籍)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通過看課件讓幼兒瞭解人需要睡覺,引發幼兒思考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呢?讓幼兒帶着問題去看下面的課件。幼兒表現出濃厚的學習積極性。)

小朋友你們看,這位小朋友在幹什麼?(躺着睡覺)那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

二、觀看課件,引入主題。

(教師通過播放課件動物的睡覺姿勢,引發幼兒的回答慾望以及表演的興趣。幼兒在看完課件表演的時候積極性很高。)

1、馬是怎樣睡覺的呢?(站着睡覺)。教師組織幼兒個別回答。哪位小朋友來模仿馬的睡覺姿勢(幼兒個別模仿,集體模仿)

2、看這是誰來了?(刺蝟)它是怎樣睡覺的?(全身縮成一團睡覺)這是為什麼呢?(為了保護自己)

3、以下所有動物都以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説出小動物的名稱、睡覺姿勢、並讓幼兒模仿。

貓頭鷹: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睡覺

丹頂鶴:用一隻腳站着睡覺

蝙蝠 :倒掛在樹上睡覺

畫眉 :彎下兩腿,爪子牢牢抓住枝條睡覺

蠶 :抬起頭睡覺

蛇 :盤成一團睡覺

貓 :躺着睡覺

魚 :睜着眼睛睡覺

狗 :耳朵貼着地面睡覺

三、為什麼小動物的睡覺方式個不相同。

(教師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探究動物奧密的興趣。幼兒在回答的過程中鍛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大部分幼兒能夠説出動物睡覺的方式為什麼不同。個別幼兒需要在教師的提示下回答)

例如:狗的耳朵貼着地面睡覺,能聽到聲音容易醒來,是為了保護自己。其它小動物睡覺姿勢都和它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有關。

四、觀看紀錄片《冬眠的動物》

(通過此環節教師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讓幼兒通過傾聽來了解冬眠的動物。幼兒通過仔細的傾聽能夠説出動物為什麼冬眠?做到安靜的傾聽)

1、你知道哪些動物冬眠?

2、這些動物為什麼冬眠?

五、遊戲《快樂的小動物》

(教師為幼兒創設遊戲的環境和材料,給幼兒一個可以歡快遊戲的場所,讓幼兒隨着音樂的變化去表演。不僅讓幼兒進行了交流、遊戲,更重要的是讓幼兒把所學的內容記住,在遊戲的過程中掌握所學的內容。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玩的很開心,都能積極的參與遊戲,在音樂轉變後幼兒都能去按音樂的內容表演。幼兒能夠掌握自己表演的這種小動物的睡覺方式。)

1、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隨着歡快的音樂,讓幼兒戴上喜歡的小動物頭飾,進入環境佈置的森林、草地、池塘去玩耍捕捉食物,然後播放《搖籃曲》讓小動物以自己的睡覺姿勢安靜入睡。

六、教師小結:教育幼兒愛護動物。

活動延伸:

回家找找資料,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睡覺方式。

活動反思: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和動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保護動物應該從娃娃抓起。基於此,我設計並組織了本次活動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作為孩子來説,動物是他們最喜歡的。因此我在選題上佔了優勢。活動開始我讓幼兒看一下自己是怎樣睡覺的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通過看課件瞭解許多動物的睡覺方式,並讓幼兒模仿感受。幼兒模仿的很形象。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教師及課件清楚的知道了為什麼動物採取不同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遊戲《快樂的小動物》可以反映出幼兒對本節課的知識內容掌握的很好。不足之處是遊戲玩的時間短了,應該讓幼兒變換動物頭飾在玩一會兒。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6

設計意圖:

上午學習活動的時候,發現濤濤一直在打哈欠,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我問濤濤,昨晚幾點睡的,他説十點半。怪不得,這麼晚,我都吃不消。其實最近不只是濤濤,其他小朋友也出現了跟濤濤類似的情況,有的孩子甚至一連幾天都上學遲到。問孩子們,他們都説是因為晚上睡得晚了。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馬上就要去小學學習。而提高白天的學習效率,孩子就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所以我安排了這個活動,讓孩子在感受故事的童趣時,也能理解故事,並能受到啟發。

活動目的:

1、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從中受到啟發,懂得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2、瞭解小學生活,並嚮往成為一名小學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師生交流:你每天晚上幾點睡覺?早上幾點起牀?睡覺前都會做些什麼事?

2、討論:晚上睡得很晚,好不好?為什麼?

經驗提升: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是不應該上課遲到的,所以每天晚上一定要按時睡覺,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白天才會有精神去學習本領。

二、欣賞故事《小鱷魚上學》

有一隻小鄂魚,每天晚上很晚睡覺,白天上課天天遲到,還打瞌睡,可是後來小鱷魚變了,上課不再遲到了,也不再打瞌睡了,他是用什麼方法來把壞習慣改掉的呢?

幼兒觀看演示PPT《小鱷魚睡覺》

提問:

1、小鄂魚它每天都睡的很晚,早上也起不來,這給小鄂魚的學習帶來什麼影響?

3、最後小鄂魚有沒有把壞習慣改掉,鄂魚爸爸用了什麼方法?最後成功了嗎?

三、交流討論:

你有什麼好方法,可以來幫助那些晚上睡不着的小朋友,讓他們晚上早些睡覺呢?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的主動性還是挺高的,思維比較活躍,能夠積極回答,發揮想象這是好事,但是一些孩子給的答案太過於脱離實際,而且也偏離了"早睡早起"的主題。我想,在這個活動之後,我可以拓展些這方面的內容,加深這個活動。比如有孩子提出:"老師,我晚上要學很多的東西,不能睡得太早,不然學不成東西。"這的確是個挺矛盾的事情,因為有的家長給孩子的壓力是挺大的。而且這個問題也不是孩子能解決的。於是我讓孩子們把這個問題帶回去思考。也許通過跟爸爸媽媽的一起交流以後再來討論,效果會比較好。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讀本內容,知道哪些人在夜裏不睡覺。

2、能按順序翻閲圖書,仔細觀察讀本畫面。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一本大書、和幼兒人數一致的圖畫書。

2、書架、錄音機、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讓幼兒説説夜裏不睡覺的人。

提問:

1、夜晚來到的時候,我們都在做什麼?

2、有沒有人在晚上不睡覺呢?

二、出示讀本,引發閲讀興趣。

(一)觀察封面,提問:畫面上有誰?她們在做什麼?

(二)認識書名《夜裏什麼人不睡覺》

三、幼兒自主閲讀小書,初步感知圖書內容。

(一)幼兒自主閲讀小書,教師觀察並指導幼兒閲讀。

(二)提問:你從書裏看到了誰夜裏不睡覺?(幼兒自由説)

四、大書導讀,初步理解讀本內容。

(一)閲讀P4-9並提問:黑夜靜悄悄,真的每個人都睡了麼?

(二)閲讀P10-23,引導幼兒瞭解夜裏什麼人不睡覺。

師提問:有誰在夜裏不睡覺呢?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三)遮擋畫面,引導幼兒通過對比知道夜裏什麼人不睡覺。

提問:我們有這些美好的東西,是誰在夜裏不睡覺為我們辛勤工作?

五、歸納小結,提出再次閲讀的要求。

師:看完了圖書,書中説了醫生、警察、船長……在夜裏不睡覺,他們為什麼不睡覺呢?下次我們再來看看圖畫書裏是怎麼説的?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情景表演,瞭解睡覺的正確睡姿,知道睡覺時不能隨便玩玩具。

2.樂意參加歌表演,能運用自己掌握的正確的健康知識指導玩具娃娃睡覺。

3.引導幼兒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小狗玩偶一個,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兒人手一個。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兒提出問題,引發幼兒對不健康的午睡行為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

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為什麼不能矇頭睡覺?

⑵睡覺的時候為什麼不能玩玩具?

⑶為什麼不能趴着睡?

二、引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水,瞭解睡覺的正確姿勢

(1)教師:怎樣睡會發生危險,怎樣睡才能讓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睡的。

(2)教師在幼兒閲讀後提問:你最喜歡哪一種睡法?今天午睡的時候你準備怎麼睡?

三、遊戲“寶寶睡覺了”

1.老師這裏有很多小寶寶要睡覺了,請小朋友選一個寶寶,帶他去你的牀上睡覺。想一想,寶寶怎麼睡才更舒服。

2.寶寶睡覺了,我們來給寶寶唱首《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吧。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性很高,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優美的配樂散文詩及背景圖,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地感覺,通過各種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寧靜與恬美,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讚許的語言,鼓勵幼兒探索、表現。在理解動詞睜、停的時候,師生互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幼兒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理解了動詞的含義,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知識積累比較豐富,知道許多動物睡覺的習慣,因此在最後一個講述環節中,幼兒能大膽講述、表現,情緒及活動氣氛達到高潮。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黑夜,樂意嘗試一個人自己睡,並能用各種方法克服對黑夜的恐懼心理。

2、通過故事和體驗,瞭解黑夜並不可怕,逐漸適應並喜歡黑夜。

3、初步瞭解睡覺的小常識。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睡覺的快樂。

材料準備:

ppt、音樂、調查表、有學號標註的笑臉人手兩個、記號筆、大拇指;事先了解班級孩子一個人睡的情況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這是什麼時候?——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

2、大家怎麼了?——關燈、睡覺了

小結:睡覺是件舒服的事,可以讓我們的大腦、身體得到休息。

二、調查交流

1、出示調查表,調查幼兒獨立睡覺情況

2、交流:那你們為什麼不敢一個人睡呢?到底怕什麼?

三、故事遷移

有一隻小老鼠也和你們一樣。這是它第一次一個人睡,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它害怕黑漆漆的夜,總覺得那邊的牆角有一個黑黑的`大怪物,一想到這兒,他就嚇得渾身發抖。

小結:解決了小老鼠的問題,再來看看我們害怕的事!

四、黑夜探尋

教師邊朗誦邊播放夜景圖(從森林——鄉村——城市——小朋友的窗前,層層靠近)

這些就是我們生活的黑夜!黑夜怎麼樣?

五、再次選擇

活動延伸:

我們來一個約定,誰能每天都堅持一個睡,就能得到一顆小星星。把它張貼在班級的牆上。下次陳老師再來的時候,就知道你們有沒有做到!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於這個活動的興趣是很充足的,孩子們能夠從頭到尾都跟着老師的思路來走,感受對於黑夜的害怕,體驗從害怕到不害怕的情感遷移。當然,這只是大多數孩子一個思想上的轉變,對於個別孩子的真正的不害怕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因此,我認為,在平常就可以多多跟孩子交涉此類問題,讓孩子知道我已經長大了,可以一個人睡覺不害怕了,成為勇敢的孩子了。只有這樣,孩子的進步才能夠直接凸顯出來。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應該學會獨自一人睡覺。

2.能夠大方地在集體前發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獨立能力和勇敢的品質。

4.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紅色筆人手一支。

3.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乖乖睡覺》。

乖乖是個小女孩,她很聰明也很能幹,就是膽小,每次睡覺都要媽媽陪。一天,媽媽出門去了,乖乖一個人躺在牀上,她哭起來:“媽媽來拍乖乖睡覺……”住在山那邊的熊媽媽聽到了,趕過來一看,原來是乖乖不願一個人睡覺。熊媽媽説:“乖乖,我來拍你睡覺吧。”熊媽媽就伸出大手,“啪啪,啪啪”地拍了起來,可是隻聽到“嘶啦----”一聲,被子被熊媽媽拍破啦。熊媽媽難過地説:“唉,我的小熊寶寶從來不要我拍,都是自己睡覺的。”乖乖聽了,很不好意思地紅了臉。她對熊媽媽説:“我也長大了,我也會自己睡覺,我不要媽媽拍了。”

2.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乖乖原來是怎麼睡覺的?她這樣哭鬧對嗎?為什麼?

讓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應該自己睡覺,只有膽小、不懂事的孩子才會要媽媽陪,這樣會影響媽媽做事,而且和大人一起睡覺,呼吸的人多,空氣不好。

教師:熊寶寶是怎麼睡覺的?這樣好嗎?為什麼?後來,乖乖怎麼對熊媽媽説的?讓幼兒知道要向熊寶寶學習,獨自一個睡覺。

3.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獨自睡覺的好處。

教師:你在家裏獨自一個睡覺嗎?你獨自一人睡覺感覺怎麼樣?你喜歡一個人睡覺嗎?為什麼?

討論:一個人睡覺好,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覺好?

4.閲讀幼兒用書《我會自己睡覺》。

引導幼兒看圖説説: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睡覺的?為什麼?請你給會一個人睡覺的小朋友送上一朵紅花。

5.評紅花活動。

給獨自睡覺的幼兒發紅花給予表揚。鼓勵其他幼兒回家學習一個人睡覺,做個懂事、勇敢的好孩子。

活動建議:

活動後,做好家長工作,請家長配合培養幼兒獨自睡覺習慣。

活動反思:

我先出示了手偶小貓,然後以小貓的口吻講述了故事,讓寶寶們體驗故事中丁丁獨自睡覺的樂趣,知道長大了我們要自己睡小牀。孩子們也一起分享講述了自己在家是怎麼睡覺的,並一起表演了睡覺前的過程(先脱鞋子——再脱衣服褲子——摺好衣褲——鑽進被窩——蓋好棉被——閉上眼睛睡香香覺)。我們發現愛心樂園的小牀好傷心啊,它覺得自己一點也不漂亮。小朋友還和老師一起合作把小牀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體驗到打扮到小牀的樂趣。

然後我以教小朋友變魔術的方式,過渡到第二個目標,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我發給每個孩子人手一份紙,然後引發他們思考,現在周老師要教小朋友用這張紙來變魔術,孩子們個個都很認真地看着我,深怕漏過哪個環節。孩子們在操作活動中,一下就學會了怎麼折小牀。在給自己的小牀打扮的過程中,孩子們也很認真,想法千奇百怪。有的變成了汽車牀;有的變成了麪條牀;有的變成了打壞蛋的牀;有的變成了葡萄牀……好多啊!

課程的設計是讓寶寶們畫小牀,我覺得動手製作小牀會讓寶寶們覺的更有立體感,更像自己的小牀,就編了一個簡單的手工小牀讓孩子們操作。實踐表明,教師要教得活,就要勤于思考,不斷探索。把教育要求、幼兒的特點、教育內容巧妙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幼兒學得活的目標,教育才會取得成效。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11

【活動目標】

1、學做小貓輕輕地走和跑。

2、用行動來表示願意聽老人的話。

3、培養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老貓和小貓的頭飾。

2、活動場地上有直徑6米左右的大圈作為小貓的家,四周有供小貓們躲藏的玩具、器具。

【活動過程】

一、師: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老師和你們做個遊戲好嗎?

二、引導情感:老師扮演老貓可先和小貓交流情感,“老貓奶奶愛小貓、小貓聽見嗎?”

1、引起幼兒的注意,“小貓、小貓怎麼説?”引導幼兒應答,注意可以有不同的應答,目的是融洽老貓與小貓之間的感情。

2、交代規則可着重引導幼兒用行動來表示聽老人話,老貓奶奶睡着了、小貓輕輕出去玩。老貓奶奶醒來了,老貓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哪去了?”老貓奶奶不見了小貓,心裏可着急了,它“瞄-瞄”,地叫,小貓最聽老貓奶奶的話了,聽到老貓叫聲,它們“瞄瞄瞄”趕快輕輕跑回老貓奶奶身邊蹲下、讓老貓奶奶放心。

3、師生共同遊戲,注意不斷鼓勵“小貓”真聽“奶奶”話,這麼快就回到“奶奶”身邊,“真是乖小貓”,使遊戲過程始終充溢着老貓對小貓的慈愛及小貓的親切感中。

遊戲過程要注意走和跑的步伐要小,速度要適中。

三、遊戲玩法及規則:

老師扮老貓,蹲在場地中央。幼兒扮小貓,圍着老貓蹲下。遊戲開始,老貓裝睡。小貓輕輕地走或跑到場地周圍藏起來。老貓聽到小貓走開後,睜開眼睛説:“老貓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同時站起來四面張望,尋找小描,嘴裏“喵喵”叫。小貓聽見老貓叫聲時,邊“瞄瞄瞄”地叫,一邊趕快地跑回老貓身邊蹲下。

規則:小貓要在老貓“喵—喵”叫後才能走出來。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小班幼兒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等基本動作技能。但是他們的動作仍然不夠協調和平穩。根據小班孩子年齡特點,設置的遊戲必須要有非常強的情景性,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定的活動氛圍。《老貓睡覺醒不了》這個户外遊戲活動,主要是通過故事情景,貫穿整個遊戲。讓每個幼兒都能始終保持以愉快的情緒積極主動的參與,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一、形象有趣的角色扮演,鼓勵孩子積極參與遊戲,融入到遊戲之中。

我們首先要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程度出發,抓住他們對小動物的濃厚興趣的特點,老師當“貓媽媽”,幼兒當“小貓”,遊戲前可用一個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遊戲兒歌發揮成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知道找不到“小貓”,“貓媽媽”會很着急;離開了“貓媽媽”,“小貓”會很危險。聽到“貓媽媽”的叫聲,該怎麼辦呢?大家來學一學吧。誘發了孩子的興趣,接下來老師也無須介紹遊戲規則了。

二、充滿童趣的情景設置,適時調整孩子的運動量,達到科學鍛鍊身體的效果。

在遊戲過程中如還未達到預設的運動量時,就可以改變遊戲情節,告訴小貓們:“不好啦,打雷啦!”“快點跟貓媽媽跑回家!” 提高了跑的速度,在快速跑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被調動起來,從而達到了遊戲的運動量,取得了科學的鍛鍊身體的預期效果。

三、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

作為老師應該有敏鋭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對跑回來的孩子説:“不好啦,我丟了一隻小貓,你們少了一個弟弟,讓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吧!”於是大貓和小貓一起喊“貓弟弟,快出來吧!”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他一定會跑到媽媽身邊來的。

在反思過程中,我意識到:在遊戲中我們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還是不斷挖掘遊戲其內在的有意義的教育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和發展。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12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所採取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2.樂意與同伴交流經驗,並用肢體動作表現,萌發探究動物奧祕的興趣。

3.知道人睡覺的一些衞生常識,懂得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動物午睡PPT

2、地面遊戲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昨天中午小朋友午睡了嗎?你知道自己午睡的姿勢嗎?觀看PPT,幼兒講述

講訴孩子們幾種睡覺的姿勢:趴着,咬被角,蒙着頭,蜷着……

二、人需要睡覺,動物需要睡覺嗎?你們知道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幼兒邊看邊猜,並模仿)

1.觀看PPT,觀察動物特殊的睡覺方式並講訴。

蝙蝠:倒掛着睡,蝙蝠是倒吊着睡覺的。睡覺時,後肢鈎住屋檐,身體倒掛,頭朝下,一旦遇到敵害,便可鬆開腳爪展翅飛去。

仙鶴:單腳站立睡覺。

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睡覺小刺蝟:變成球睡,刺蝟睡覺時,除了把嘴和鼻露在外面外,還把身體蜷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稍露出外面。這樣全副武裝的睡覺,可以防止敵人的突然襲擊。

小金魚:睜着眼睡,因為它沒有眼瞼。魚兒睡覺時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每隔十幾分鍾就有節奏地變換一次。

馬:站着睡,馬是站着睡,如果馬躺倒睡覺,説明這匹馬已經有病了。

烏龜:縮到殼裏睡,更好的保護自己。

小狗:狗常常用前肢捧着鼻子睡覺,這是因為它的鼻子特別珍貴,所以要好好保護。

小貓:貓是側着頭,一隻耳朵緊貼着前肢睡覺。它的耳朵特別靈,周圍稍有動靜,就會引起警覺。

2.集體討論:動物為什麼這樣睡覺?

逐個講述小結:動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着密切聯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護自己。

3.動物睡覺方式一樣嗎?

哪些是站着睡覺的?馬、仙鶴誰倒掛着睡?蝙蝠誰是趴着睡的:小狗、小貓

三、遊戲棋活動《動物睡覺的祕密》。

(1)出示遊戲棋教師:今天,黃老師還帶來了一副關於《動物睡覺的祕密》遊戲棋,你們想不想玩?

(2)認識遊戲棋譜,瞭解遊戲棋規則認識起點終點,行徑路線遊戲棋規則:走到有小動物圖片的格子裏時,必須模仿小動物的睡眠姿勢,模仿對的小朋友可以往前進一個,模仿的不對的請後退或停止。

四、結束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午睡?

教師:你們年齡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時間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時間是不夠的,因此中午還要再睡一會,這樣,大腦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會少生病,身體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時,實在睡不着,也應該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午睡。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向右側卧,頭枕枕頭,小手放好,腿微蜷……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些小動物睡覺的樣子,你覺得有趣嗎?自然界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它們睡覺的方式,也很特別,請小朋友們回家後,繼續去觀察,小動物睡覺的方式。

幼兒園睡眠活動教案範文(通用13篇)13

【活動目標】

1、理解有情節的兒歌內容,感受兒歌中幽默,詼諧的語句。

2、嘗試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兒歌。

3、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打呼嚕、模特步、交誼舞、蹦迪的音樂。

《叔叔睡覺打呼嚕》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呼嚕”聲導入活動。

放“呼嚕”聲,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麼聲音呀?你們家有誰會打呼嚕?呼嚕聲好聽嗎?你們喜歡聽嗎?為什麼?有一隻小老鼠卻覺得這個呼嚕聲好聽極了,像優美的音樂呢!這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圖片學習兒歌,感受兒歌中幽默,詼諧的語句。

1、完整圖片。

師:請你一邊看一邊和旁邊的好朋友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分段理解兒歌。

(1)是誰在打呼嚕呀?叔叔的呼嚕樂壞了誰?為什麼它們會這麼高興?那他們想幹什麼?

(2)大灰鼠的全家都有誰?鼠家小姐聽着美妙的音樂做了什麼事情呢?請一個小朋友表演貓步,我們一起來學學鼠家小姐的模特步。

(3)鼠家兄弟真有趣,他們準備幹什麼了?猜猜看為什麼要編貓怕鼠呢?

(4)現在該輪到誰出來了?鼠爸鼠媽穿了什麼?你們會跳交誼舞嗎?我們一起來跳一跳(放音樂)。

(5)聽:叔叔的呼嚕聲有變化了,這麼活力四射的音樂,你想跳什麼舞呢,我們一起來跳吧?

(6)播放叔叔睡醒錄音:咦這是什麼聲音?大灰鼠做了一個什麼動作?猜猜它們會對叔叔説些什麼呢?為什麼叫叔叔明晚還要打呼嚕呢?

3、感受兒歌詼諧、幽默的風格,併為兒歌命名。

師:這個兒歌有趣嗎?那你覺得哪幾句特別有趣。(用兒歌句式説一説。)

我們一起看着圖譜説説這個有趣的兒歌。

4、給兒歌取名字。

5、完整朗誦兒歌

(三)提供相關材料,幼兒分組練習鞏固兒歌。

1、討論: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念兒歌,使兒歌讀起來更好聽,更有趣呢?

師:老師在這兒準備了2組物品我一起來看看,有什麼?

2、幼兒分組自行選擇材料,嘗試不同形式的兒歌讀法。

3、請幼兒表演不同的兒歌讀法。

(四)創編。

師:鼠大小姐的身材這麼好,除了走貓步以外,還會幹什麼呢?鼠家兄弟呢?鼠爸鼠媽呢?把我們編的兒歌也一起來朗誦一下吧。

(五)小結

師:叔叔的呼嚕聲給大灰鼠一家帶來了快樂,他們一家是這樣的幸福。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不喜歡、不開心的事情,我們把不開心不快樂的事情換個角度想一想、做一做,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我們的生活會充滿幸福。

活動延伸:

活動區域:把兒歌圖譜投放入語言區,讓幼兒讀一讀,學一學,鞏固複習。

遊戲區域:讓幼兒在小舞台分角色表演這首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