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一九八四》讀後感大綱

《一九八四》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8W 次

喬治·奧威爾是英國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一九八四》為其最著名的傳世作品之一,其不僅僅侷限於文學作品的範疇,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政治意義。本書甚至曾經遭到封殺,足以見其批判諷刺的意味。

《一九八四》讀後感

書裏的一九八四年,是一個極權主義達到頂峯的狀態。表面上三個國家為了保持相對意義上的獨立安全,連天戰火永遠無休無止。然而實際情況是,誰也不知道戰爭是否存在,誰都不清楚今天的盟友是誰,敵人又是誰。只是街道上每間隔一段時間總會落下一顆威力不小的火箭彈,讓人相信戰爭的存在。新聞一直在報道勝利的戰況,讓人相信勝利的存在。一切都是真相,一切都是假象。

在這裏,思想自由是死罪,獨立自主的個人不復存在,每一個人的思想均受到全天候嚴密的監控,每一個個體都猶如從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機械麻木,沒有自我意識,如同行屍走肉。

等級分明的社會,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人們在屬於自己的圈子和環境中生活,不論發生什麼,似乎都是理所當然。掌握着權力的人們,終極目標便是無上的權力,掌握一切的`權力,並對其頂禮膜拜。

這是一個畸形的社會。英社的三句口號:“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與老大哥的畫像一樣,無處不在,到哪裏都有它們在盯着你。人們習慣了隱藏自己的表情和思想,效果或許比戴面具還要好上幾分。你永遠無法猜透對面那個人的所思所想,甚至連自己的思維也無法看透。因為就連自己都不自知自由的思維是否還存在於腦海中。

雙重思想充斥着每個人的生活。歷史和真相究竟為何,已無從知曉,也無人去探究。“很有可能,歷史書中的幾乎每一句話,甚至人們毫無置疑地相信的事情,都完全出之於虛構。一切都消失在迷霧之中了。過去給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遺忘了,謊言便成了真話。”讀後感.温斯頓以為自己和裘莉亞是有着自由思想的人,卻沒料到最後的結局,與其他人並無二致。或許,從一開始,他們就已經落入了這個巨大的圈套,一個忍耐蟄伏多年才顯出真實面目的圈套。所謂的自由,不過是他們的錯覺,也可以説是這個社會刻意為他們營造的一種錯覺。

失去自我意識自由思維的人,已不再是一個自由的人。二加二可以等於五,也可以等於一二三四。所有個人,皆成為了牽線木偶。

一九八四已經過去,我們當然知道書中描寫的種種並沒有成為事實。然而這樣的極權主義思想,並沒有徹底消滅。在我們看不見的某些地方,同樣的事情極有可能正在發生。對於這些,或許我們感到鞭長莫及,但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只要你想,便有可能。

“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説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承認這一點,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為自由致敬。希望這樣的一九八四永遠不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