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7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1

本學期品讀了新教育專家幹國祥的著作《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感受頗深:作為新教育學派的教育者,甘老師的教學思維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詮釋了語文的含義,教學的真諦。我閲讀着甘老師的文章,似乎是踏上了一次陌生的旅程,旅途中見到的,聽到的都是那些熟悉的場景,熟悉的聲音,但是卻能獲得一種全新的體驗。

首先使我認識到文本解讀和教材解讀不是一回事。文本的解讀重在解決“講什麼”,教材解讀重在解決“教什麼”;文本解讀要求全面、深刻,需要老師有更廣博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入,教材解讀則需要適宜、貼切、恰當。無論是文本解讀,還是教材解讀,都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無論多麼完美多麼詳細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都不能替代教師的解讀能力,教師必須進行專業發展修煉,注重專業閲讀和專業寫作。

其次是我認識到新教育的三類目標不同於新課程理論的三維目標。兩者是從不同的層面,提出的不同概念。新課程三維目標強調了目標的整體性、統一性,而新教育理想課堂的三類目標,則強調了教學目標的分解、細化,強調了每一個目標的獨特性,能更好的落實。

最影響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學”的教學板塊,真正體現了課堂大容量、小步子、快節奏的特點,使我們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計劃、有目的。尤其是右手攔的學生學習清單,改變了以往教案只寫教師教的部分,讓每個教師在思考教學的時候,去思考明確學生的學習,確保在教學中每個學生擁有足夠的、完整的、有序的訓練,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教學思想。

以前我們的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馬上舉手如林,發言爭先恐後,一個學生提出意見後,馬上有許多小手舉起來,對之補充或評價。這樣的課堂更像是學生才藝的展示會。授課者對這樣的課堂滿意:講的學生都聽懂了,評課者對這樣的課堂滿意:師生配合的真好,學生也對這樣的課堂滿意:老師的提問我都會了。那麼我們可以追問:這樣的課堂,是不是理想的課堂?學生長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最終是否能夠獲得我們滿意的結果?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這種兒童中心主義,或者説主體性神話的失敗,是已經被太多的事實所證明了的。對於這種課堂教學虛假主體性的撥亂反正,新教育理想課堂的第二重境界,事實上也可以視為是向更為古老的人文主義致敬,或者説,是對因理解失誤而導致方向失誤的兒童中心課堂的反動。

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僅是用高超的應對在組織課堂教學,而且他還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課堂上沒有能夠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沒有參與學生與知識之間的對話,那麼無論是個體學生與知識的對話,還是學生羣體之間的對話,都有可能停留於膚淺的層次,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當然,這裏所説的人與他者的對話,嚴格地説,還不僅是教師,更應該是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

教師是山,學生是水。山光水色,相互映照。師生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真情。我知道成長的路途中沒有一步登天的魔氈,你的雙腳必須堅實地踏在土地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我將在甘苦相伴中體味語文教師的價值,只有懂得付出才會擁有收穫,心中才會蕩起幸福的漣漪。但願這樣的幸福不斷充盈着我的教育生活。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2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題記

閲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歡前言中的那一句:放棄漫步,練習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約束自己、規範自己,以期達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讀了幹國祥老師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其書,如聽其課,其語文課堂,有如坐看行雲流水之閒適愜意,又如雷霆萬鈞般敲醒我幾乎沉睡的靈魂,聽生命開花的聲音,聽生命歡唱的聲音,彷彿這不是課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畫卷在孩子們的心靈慢慢舒展,一切都那麼自然、和諧,潤物無聲,水到渠成。幹老師深厚的文學積澱,對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對課堂的駕馭、對學生的引領,讓我歎服。

  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

我們老師聽課時往往會看到這樣的課堂:課上老師激情飽滿,學生小手如林,興趣盎然,一節課的教學就在這樣的氛圍下落下帷幕。這樣的課堂成了老師和學生共同的才藝展示會,那麼像這樣的課堂是不是理想的課堂呢?這種課堂只能稱之為流於形式的表演課。而怎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呢?幹國祥老師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紮實的教育理論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藴為養料,以大量真實的課堂教學案例為土壤,提出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實“有效教學框架”規定的教學內容,即通過“有效教學框架”表格,將課堂教學過程細化成若干步驟,具體到每一分鐘師生同步該做什麼,怎麼做,讓師生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是學生重現探索知識的神奇過程。第三重境界是實現課堂知識、師生生活與生命的深刻共鳴。

  二、三重境界的闡釋給我的啟示

1、實現三重境界的基礎——有效的教學框架

教學框架體現了教什麼和寫什麼,怎麼教和怎麼學的兩大教學元素,是一個既能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描述課堂,又能幫助我們反思課堂、討論課堂的基本結構模型,它的作用是讓所有參與課堂的人——教學雙方都有一個統一體系可參照,所要實現的,是一個極為遠大的理想:讓教學紮實、有效、有生命活動。它將課堂教學清晰地劃定為若干板塊,並在每一大板塊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塊敍述後,註上本板塊的要解決的目標序號及可能所需時間。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都不被老師隨意的、漫不經心的講解所取代。最影響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學”的教學板塊,真正體現了課堂大容量、小步子、快節奏的特點,使我們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計劃、有目的。尤其是右手攔的學生學習清單,改變了以往教案只寫教師教的部分,讓每個教師在思考教學的時候,去思考明確學生的學習,確保在教學中每個學生擁有足夠的、完整的、有序的訓練,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教學思想。

2、找準文本在教材中的座標——“教什麼”和“怎麼教”

拿到一篇課文,大多數老師已經習慣於一開始就想“怎麼教”,而忘了這個問題是服務於“教什麼”,而“教什麼”又是服務於“這個文本有什麼可教?”要了解這個文本有什麼值得教,需要教師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讀者儘可能全面、深入地去解讀文本,對文本進行再度創造,自覺地把它轉化成有清晰教學內容的語文教材,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文本解讀的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養。

3、定向預習課文——課堂不再從零開始

如果説教學目標本該是一切課堂教學的統率性概念,那麼對預習的重視,以及採取的特殊處理,則是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的一大特色。如果説教師對教材的解讀是針對教師自身的預習,那麼定向預習則是針對學生,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唯一機會。只有兩者的紮實有效的落實,才能實現第二、第三重境界。新教育預習的設計有別於我們傳統的讀文識字的簡單操作,是在確定三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文本,直指教學重難點而設計的全面、立體的預習單。它的目標是通過預習引導學生細讀文本,讓學生帶着獨立的觀點進入課堂,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直接地接觸問題與知識,因此,這樣的課堂就不再是從零開始,而是成了學生思維碰撞的場所,課堂是學生能力展示及提高的地方,能有效地對學生獨立學習效果進行檢測。

4、訓練有素——行為上和思維上的專門訓練

新教育所倡導的“訓練有素”,既指學習行為上的訓練有素,包括上課的某些程序,學習的一般流程一節對話規則等,也指學生思維上的訓練有素,就是養成一種比較專業的敏感,能夠迅速對問題進行歸類,搜索出最接近問題解決的工具和方案,嘗試解決。從定向預習的佈置、運用、檢測、評估,到課堂小組研討的分工、主持、效度評估,課堂對話的聆聽與應對以及做筆記,課堂練習的時間、準確度、評估,尤其是課堂上思維漸進過程、到課外獨立完成某些延伸作業,新教育無不在強調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專門訓練。

5、理想的課堂是什麼樣的——探索知識的神奇旅程

課堂的中心,應該是一個問題的提出、理解以及解決的過程,優秀的課堂教學要重視這一神奇的創造過程,是師生圍繞着一個“問題——知識——文本”(由教材、考試所提出,與背後深廣的學科,以及更為深廣的人類生活相聯繫),展開一段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旅程。這段旅程將充滿着懷疑、困惑、挑戰,也不能完全沒有機械記憶、挫敗感、羞辱感。但它的核心是智力的挑戰、思維訓練,是知識作為問題解決的工具而湧現時的驚喜和喜悦,是對複雜問題形成新的理解時的豁然。

這是理想課堂的第二重境界,閲讀此章節,感受到了幹老師的神奇,他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孩子們探索一片他們未知的領域,而這片領域或許是大多數老師都認為孩子們無法達到的境界,而他做到了!比如,他可以將《月光啟蒙》中母親的形象與月光的意象疊加,讓孩子很容易就理解“月光”與“母親”、“母親”與“故鄉”之間和諧的統一,能細細體味這詩樣的意境下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與崇敬,感受故鄉文化對作者的滋養。他借一根哨棒,就能喚出一位真實的民間英雄——個性鮮明的武松;一池荷花,就將《論語》中“君子務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儒家的“孝”、《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自強精神”以及《愛蓮説》中“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這些抽象的概念淺顯地還原在王冕的個性中……

6、理想課堂的終極追求——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在幹老師看來,理想課堂的終極追求,應該達到這樣的境界: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是一種教學中的頓悟,這是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甚至深刻的修煉。幹老師所理解的課堂終極目標需要實現的最後一個維度是:課堂於社會生活息息相通,課堂與人類命運的息息相通。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用高超的應對在組織課堂教學,他還要能夠認識到知識內在的魅力,並以一個真誠的探索者,一個智慧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學生帶向一個至少他領略到的理想境地,他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課堂以及課程所能達到的高度,從而產生師生間、生生間、學生和文本間了共鳴,實現真正的對話。我膚淺地理解為教育應該有一種人文關懷,教育應該更過地關注人精神生命的成長。

課堂上,他能讓詞語復活,讓文本復活,讓課堂是一池生命泛活的春水。他與學生的對話是那麼天然去雕琢,又處處牽引學生走向更高。這種牽引,沒有絲毫痕跡,似乎學生的領悟本來就在那裏,毫不費工夫,自然天成。始終關注學生是他課堂最大的特色,他的智力挑戰,他的現場性與對話能力,均與始終關注學生密切相關。他能夠審視整個課堂,迅速地判斷學生的發展情況並隨時做出反應與調整。他是將課堂從關注“教”轉移到關注“學”的觀點真正落實到實處的人。而且這種關注始終緊密結合着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得學生在他的課堂上很不容易分神,而是始終保持一種輕鬆愉悦。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這個例子能夠説明哪些“道理”(語文知識)? 課文不僅僅是某個道理的舉例,它還是一個語文全息圖,它包容了幾乎全部層面的語文問題。我們真正關注的,不是一堂課,而是整個課程。課程,就是我們行走的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願、計劃、資源、行動、反思、建構下的經驗。課程就是“道”,就是被我們用腳走出來的道路。課程,就是通過這條道路,走到道路終端的那個人。反思自己所走過的教育之路,對照《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我渴望在教育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學積澱,通過自己的學習與努力去練習屬於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便過程艱苦,但我願意付出努力,不為別的只為向世界開一朵屬於自己的花。在那朵花裏或許有笨拙的模仿、或許有不成熟的實踐,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我努力去經歷、去實踐我終歸會收穫那朵屬於自己的花。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3

再次讀幹國祥老師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對理想課堂的收穫又多了幾分:

收穫一:框架主體由五部分組成:教材及教材解讀;確定教學目標;有明確方向的預習;嚴謹的教學板塊;對課堂上的學生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規定;教學反思。其中,教材及教材解讀,確定教學目標,嚴謹的教學板塊重點在於教材和教師,主要是“教什麼”和“怎麼教”這兩大問題。有明確方向的預習,對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規定是對學生獨立學習的關注,預習是確保學生擁有真正的獨立學習機會,有方向的預習是確保學生的學習是朝向高處的。教師在課堂上要清楚每個環節中每個學生應該如何做,只有這樣,才是進入了真正的學習狀態,而不只是旁觀者。

收穫二:有效教學框架,可以視為一個理想課堂的工具。它是地圖,可以引導我們穿越最初的教學途徑;它是支架,可以使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它是工具,可以努力改善我們的教學。它提醒着教師關注重要的課堂元素,確保有效教學,也可以提供給參與課堂觀察的教師一個觀察課堂的框架。

收穫三:小貼士。有效教學框架是一個基礎模型。它將教學過程細化為六個部分,精細到每一分鐘。它針對每一堂課,而非某一堂課。它的作用是讓所有參與課堂的人:教學雙方,教課者與評課者都有統一體系可以參照。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4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無不期待我們的教學如行雲流水,達到一種理想的境界。幹國祥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便是這樣一本好書。

理想課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學的基本框架,它為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的內在魅力,它強調的是學習過程中的“思”。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它強調的是學習過程中的“詩”。幹老師他證實了這樣一個真理:只要用心體察,任何一個漢字,任何一個詞語,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課文,因為系前人匠心所運,所以,都並非是平淡無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靈的一次次運籌,是思維的一次次錘鍊,是漫長字詞史的又一次獨特運用。

怎樣構建我們的理想課堂?

一、理想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師展示授課技巧的表演場所;理想課堂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而不只是教師呼風喚雨的場地;理想課堂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美麗,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線路;理想課堂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温情的懷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顯眼的標誌,沒有人會被無情打擊,更沒有人會受到“法庭式的審判”;理想課堂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種,而給予火種的是一個個只有挑戰性的問題。總而言之,理想課堂體現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

二、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學生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對學生而言不見得是統一的、相互印證的,學生之所以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而不是自己應盡的責任,課堂之所以沒有生機和活力,變得如同一潭死水、波瀾不驚。

與學生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相割裂不無關係。

教師在備課活動中,應仔細思考一下學生,在有關課本知識點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哪些經驗可作為教學的鋪墊,讓學生從哪些實踐活動可以強化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不可忽視學生的生命價值和活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建立寬鬆的課堂氛圍,充分考慮學生髮展的各種要求,精心設計各種活動,給學生以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以最大限度地處於主動的激活狀態,主動積極地動手、動腦、動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為自主的活動。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要點燃學生激情,讓學生成為過程的體驗者、問題的解決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致力於創設情境、巧妙設計,創設對學生有挑戰性的問題或問題情境,將靜態的知識傳授轉化為動態的問題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5

幹國祥在書中提到理想課堂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實現“有效教學框架”規定的教學內容,即通過“有效教學框架”表格,將課堂教學過程細化成若干步驟,具體到每一分鐘該做什麼,怎麼做,讓師生有條不紊,循序漸進。這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常規要求,也是基本要求。

第二重境界: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

課堂,是真理呈現之處;教學,是知識散發出魅力之時。在靜態的教材下面,藴藏着人類最偉大的奧妙:發現宇宙與人類,書寫宇宙與人類的整個過程,課堂教學,是這一發現與書寫的重温和延續。而如果沒有將“問題—知識—真理”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那麼教師的精彩表演時淺薄的,學生的小手林立是膚淺的,教育教學的真諦,將沒有被師生在課堂上把握,課堂用表面化的熱烈,替代了緊張的腦力勞動,而緊張的腦力勞動,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正是課堂教學的本質所在。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才能打動學生,讓學生陷入深度思考,才能讓學生達到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獲得求知的快樂。

第三重境界:實現課堂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

課堂教學,在實現人與知識深刻共鳴的同時,也實現着人際之間、自我之間的深刻共鳴!我們才能説,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學生與教師生命的復活。理想的課堂教學,需要實現最後一個維度:課堂與社會生活的息息相通,課堂與人類命運的息息相通。我們希望:在我們的課堂,與其粉碎任何剛剛覺醒的意識所具有的自然的好奇心,不如把它引向最初的探詢:什麼是人類、生命、社會、世界真理?(埃德加、莫蘭)也唯有如此,課堂的師生關係,或者説學習共同體關係,它已超越了以親密為依據,超越了以知識多寡為標準,共同體成員已成為一羣為人類,也為自己的存在追尋着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只有實現了課堂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才能讓學生了解學習的意義所在。只有這樣,學生不再為當前的一次期考或畢業考試而苦苦死記硬背,而是激發了他們對今後探尋世界奧祕、為今後人類生活的更美好更加努力學習。

現實中的課堂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功利性的教學將不會給學生帶來持久性的發展和影響。葉瀾教授曾經批判“把課堂教學目標侷限於發展學生認知能力,是當前教學論思維侷限性的最突出表現,這樣就是把生命的認知功能從生命整體中分割出來,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體當做認知體來看待。課堂教學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才能有助於新人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要改變現有課堂上,見書不見人,人圍着書轉的局面,必須研究課堂教學師生狀態的眾多因素,研究課堂教學中師生活動的全部豐富性,研究如何開發課堂教學的生命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