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綠》有感(通用20篇)

讀《綠》有感(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3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綠》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綠》有感(通用20篇)

讀《綠》有感 篇1

綠,這種神奇的顏色,在朱自清先生眼中,是動人鮮活的。

“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這是朱自清先生看到梅雨潭中那醉人的綠時發出的感歎。綠是醉人的,綠是奇異的。我幻想着我也去了那梅雨潭,見到一大片一大片醉人的綠,彷彿仙境似的,令人心曠神怡。

梅雨潭的綠是少女,充滿着激情與活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梅雨潭的綠是多麼美貌,是多麼生機勃勃,以至於讓朱先生看得如痴如醉,把瀑布也沒裝在心上。放眼望世界,還有哪裏的潭,哪裏的湖,哪裏的綠有這般美麗動人?

我不禁想起了我家鄉的那顆璀璨明珠——西湖。

西湖,同樣是一位少女,她一年四季都穿着裙紗,她的微波很明亮,夏天總能看見她映襯着太陽的倒影。西湖會唱歌:風吹到湖面上,會發出“啫啫”的響聲;西湖會微笑:泛起微波時她總是在微笑。西湖她也有活力,細柳、荷花襯着她的小巧可愛;樟樹襯着她的高大強壯。梅雨潭與西湖取長補短,便是人世間最美的天堂。

梅雨潭,朱自清的嚮往,人世間的天堂;西湖更是如此。

讀《綠》有感 篇2

我讀了這本《綠山牆的安妮》後,感觸很深。裏面的主人公是一個有着一頭紅髮、滿臉雀斑、從小經歷生活磨難的孤兒。她像極了童話裏的醜小鴨,可是,她不安於平庸的生活,用想象構造出了自己的夢幻王國,一切平凡的事物經過她的眼睛就會變得具有詩情畫意、無比浪漫動人。她用她那樂觀的態度對待一切,用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誇張的言語給綠山牆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影響着馬修兄妹和身邊的人。她用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變成了白天鵝……

合上書本,我眼前又浮現出那個一頭紅髮、滿臉雀斑又十分樂觀的安妮。我想:她擁有着和別人不同的相貌,也曾懊惱過,可她並沒有因此沮喪,反而是用樂觀面對一切,努力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我呢?貌似和她有着非常相像的經歷,卻沒有她那麼樂觀和努力。

小時候,我因意外被開水燙傷過,留下了大面積的疤痕。我曾經懊惱過,出門就想把它遮住。尤其是夏天,穿着短袖,不讓人看見也難。有時候,看着這疤,我會深深歎一口氣,問自己:“唉,為什麼我會這麼不幸,有這樣的疤?”可是,我又不得不承認:“就算我不想,這疤也不可能消失。”

我上幼兒園時,老師知道了,把我叫過去説看看。我扭捏着,無奈之下,才慢吞吞地走了過去,滿臉的不情願。老師看了,驚訝得眼睛都睜大了,對我説:“你真可憐,不過,也沒關係,你不用在意,因為這對你來説沒什麼,你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努力去追尋自己的理想,我相信你不會被困難所打倒!加油!”那時的我聽了,並不是很懂,只是單純地覺得老師在安慰我罷了。現在一想,總覺得帶着一種激勵的感覺。我不斷地成長,經歷的事情也多了起來,發現:其實那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罷了,我只有自己不懈努力,這個令人自卑的缺陷才能不讓我自卑,再説,其實這沒什麼,端正自己的心態就好了。於是我和小時候不一樣了,學會了堅強和努力,也取得了許多成績:我用勤奮學習換來了全校數一數二的名次;我利用課餘時間學習了國畫並不斷精益求精,多次發表作品或獲獎;我用心寫作創造了自己的一片文學小天地;我熱忱為大家服務,贏得了老師同學的好評……我努力創造了更好的自己。

讀《綠》有感 篇3

我想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叫《綠野仙蹤》。裏面講述了一個叫多蘿西的小女孩和稻草人、鐵皮伐木工、獅子去奧茨國的故事。

我要向這本書裏的多蘿西學習,學習她那種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可貴精神。最讓我感動的情節是這樣的:多蘿西四人在去奧茨國的路上,遇到了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沒有心的鐵皮伐木工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最後多蘿西靈機一動,眼珠骨碌一轉,便有了一個好主意。她想讓膽小的獅子馱着他們飛躍過去。可是獅子很害怕,在多蘿西再三鼓勵下,它縱身一躍,完成了這一系列完美的動作。我們要學習多蘿西的處事鎮定、頭腦靈活。

在這個快樂的暑假裏,我和爸爸媽媽去安徽的牯牛降爬山。我坐在巴士車上,眺望着窗外的美景。有綠油油的田野、有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高聳入雲的山峯、湛藍的天空,天空上飄着片片雲錦。這真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啊!我們到了牯牛降開始爬山了,伴着一聲聲“嗨呦,嗨呦”的號子聲,我們不知不覺已經登上了山頂。我一路上堅持不懈,沒有停歇。雖然我有了多蘿西的這種可貴精神,但我還要繼續努力,做到更好。

一路上,多蘿西四人互相幫助。值得我們學習。在班級裏,我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我深深體會到朋友是可貴的,我們要珍惜他們,讓友誼的花朵永遠盛開。

從中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必須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標向前駛去,在前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艱險勇於拼搏,最終實現理想的港灣。達到每一個目標,是必須付出艱苦勞動的,要不怕困難,帶着一顆善良的心,與同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那麼,你心中所有的美好的一天一定會到來。在這本書中,多蘿西和她的朋友為了實現願望,不怕困難,互相幫助,打倒敵人,朋友們先後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多蘿西最後在南方好女巫格林達的幫助下,也回到了家鄉德克薩斯,結束了這漫長的旅程。我以後在生活上、學習上都要向多蘿西學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去解決它。在學習中不懂的要多問老師,多問同學,讓知識更豐富。

讀《綠》有感 篇4

今天我要講一個綠拇指男孩的故事,這本書叫《綠拇指男孩》,明明小主人公叫馮斯瓦·巴提司特,不知為何所有人的舌頭好像都變得不聽使喚了,叫他弟嘟。弟嘟像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嬰兒,懵懵懂懂的來到這世上。

他有一頭金黃色的捲髮,就像一道道陽光落在地面時,捲成一圈一圈的樣子。弟嘟有一雙藍色的如寶石一般迷人的大眼睛,粉嫩嫩的雙頰,讓人忍不住想親親他或捏捏他的臉,他就像被上帝寵愛的孩子,像個小天使。

在弟嘟八歲時開始正式上學,可他卻被睡神的甜言蜜語給打動了,一上課就打瞌睡,他的父母只好另行打算,讓弟嘟先學種花,這也讓園丁翹鬍子先生髮現了弟嘟的綠拇指,只要被綠拇指點過的種子就會馬上開花。弟嘟還跟着杜納狄斯先生學紀律,他發現了監獄,想讓監獄變得美麗,他用他的綠拇指,輕輕地在監獄的牆邊,石頭上,欄杆的每根鏈條下按了按,第二天,監獄竟然成了小鎮最美的地方,那開滿了花朵,燦若朝霞,繁花似錦,如世外桃源一般。弟嘟又跟杜納狄斯先生學貧窮,到了那個人人都討厭的貧窮之地,弟嘟突然想改變這個地方,他種了牽牛花,向日葵,那時晚霞美麗極了,照在小路上有種朦朦朧朧的美感。

弟嘟在參觀醫院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小女孩,小女孩生了很重的病,她對生活沒有了希望,弟嘟讓她在花中醒來,讓她對生命充滿了喜悦。後來弟嘟的國家開始打仗了,弟嘟很不快樂,聽大家説打仗是很恐怖的事,所以他在大炮中用他的綠拇指,種下了和平之花,他保護了世界,保護了大家,卻沒有保護住他最愛的園丁翹鬍子先生,讓他永遠的離開了。弟嘟很傷心,他用他的綠拇指,在翹鬍子先生的墓地旁種出了一棵通天的大樹,他爬呀爬去找,翹鬍子先生了,再也沒回來。這時人們才知道弟嘟真的是天使!

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了世界充滿愛,如果有人問我愛是什麼,我會説愛就像弟嘟,如果我有綠拇指,我也許不會像純潔的弟嘟,一樣傻傻的去讓世界和平,弟嘟,真的像小天使一般,也像個需要人保護的小弟弟,有時也像個大人一樣堅強,弟嘟,我想謝謝你,你比我小卻讓我從你身上學到了我永遠也學不會的許許多多事情,我謝謝你,我心中永遠的小天使。

讀《綠》有感 篇5

愛,可以讓人感到温暖,也可以讓人迷失方向。《四弟的綠莊園》主要寫了為追求自己喜愛和嚮往的農村生活而反抗父母的故事。

四弟生活在上海繁華的大都市裏。他唯唯諾諾,性情温順。生活上他聽從家人的擺佈、指使。而四弟對事物有喜新厭舊的習慣。他總是玩了這個,丟了那個。媽媽過分的望子成龍心態和家庭的約束使他變得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精氣神了。然而,這源自家庭對他的溺愛。其實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自身規律。身體如此,智力、心理也如此。她(他)的喜愛、理想,父母不能給予一定的束母子縛。在農村,他隨着爺爺的生活方式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有了一番作為,開闢了自己的綠莊園,成了種瓜高手。這一些都體現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爺爺那種對生活熱愛和樂觀的心態卻成了四弟追求的目標。

的確,爺爺的話更有一番哲理。“命運召喚每個人,人在哪裏活着都有苦有樂,窮也好,富也好,心裏不苦遂了意願就好。一個人一種活法。四弟還是株苗,不一定適應每一種土質,但總有一種土壤能讓他長得茁壯。”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大期望,希望孩子將來有所作為,對他的愛好強加干涉。這其實已經違背了孩子發展的規律。如果媽媽能讓四弟在自己喜愛的領域中自由發展,那他的人生也許能變得更精彩。

這篇文章讓我思索萬千,也讓我懂得有時愛也會讓人迷失方向,誤了孩子的一生。

讀《綠》有感 篇6

偶然間從朋友那得知一本題為《綠羅裙》的小説,激起了好奇心,便借來翻閲。

從故事中的東海遇險,到黃魚節觀燈,再到小城風月憶繁華,順着章節往下看,才漸漸理出頭緒:這是一部關於愛情的小説,藴含着古裝的味道。

突然間在腦海中閃現出一幅畫面:古香古色的樓閣間,一個身着綠羅裙的清麗女子,吹起笛管,歌聲悠揚。此時,一個白面書生恰經此地,頓時停住了腳步,不用説是被這優美的歌聲吸引了。不經定睛凝望,只見那清麗女子貌若天仙,彈唱間更是器宇不凡。只見一眼,便叫人終身難忘。然後經過作者一系列奇思妙想的勾勒,兩個年輕男女終於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一直沒有多少興趣看小説的我,竟然在捧起這部小説後卻捨不得放下,那引人入勝的情節,一步步將故事推向了高潮。

也許是自己讀的小説太少,也許是很久沒有看書了,閲讀的過程中,似乎領悟出了什麼:原來寫小説,每一段每一句都是在推動着故事情節的發展,當然心理描寫時會稍作停留;原來小説中,並不像我之前所想象的那樣,需要對話連行,完全可以帶着表情,動作,神態以及心理入戲;而對比自己的小説,猛然間覺得自己的文章或許都算不上小説,至少這樣看來,需要修改的地方實在是多!

只是當看到故事結尾時,是個悲劇,原本美好而純潔的愛情,卻被那個時代的環境扼殺了,最終落得個遁入空門。

在感到悲傷與惋惜的同時,也在為那個時代的“父母之命,媒所之言”感到憤憤不平。雖然他們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但那樣的時代背景,卻不允許他們做出更多的堅持,一切似乎註定是徒勞!

小説看完了,總會留下一些遐想,只是回到現實生活,面對今天的愛情,或者説是氾濫的愛情,相愛本不易,誰人倍珍惜?

在那個物質生活匱乏的時代,尚且要珍惜來之不易的愛情,何況在這樣物質生活充實的時代,是不是更應該加倍珍惜呢?

門當户對的世俗傷害了多少無辜;天南地北的距離阻隔了多少真情,荏苒時光的消逝錯過了多少戀情,家人的羈絆又讓多少人含淚而別,又有多少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丟了愛情撿了麪包?

讀《綠》有感 篇7

今天,我讀了《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很喜歡。

安妮活潑、快樂、勇敢的精神品質讓我很佩服,我希望我也能跟她一樣。

綠山牆農場的瑪瑞拉本來打算領養一個10歲的小男孩,但主人公安妮卻陰差陽錯地被帶到綠山牆農場。安妮來到這裏後,瑪瑞拉認為安妮幹不了活,就要第二天把她送回孤兒院,安妮很失望,哭了,瑪瑞拉心軟了,就讓她留了下來,讓安妮幹活。而安妮學得很快,沒過多久就學會了農場的活兒,並且幹得還挺不錯。

安妮在綠山牆的日子過得充實又有趣。瑪瑞拉把安妮送去上了主日學校。在學校裏安妮被老師批評,還讓她和最討厭的男生坐在一起,這讓安妮很生氣,説不再去上學了,瑪瑞拉感到很為難。可是過了幾天安妮又説要去上學了,因為安妮不想失去剛交到的朋友。瑪瑞拉只好讓她繼續上學。有一次,安妮為了讓頭髮變得好看而向別人買了一瓶染髮劑,本來想染成黑色的頭髮,結果變成了綠色,而且怎麼洗也洗不掉了,只能剪掉頭髮。

安妮又勇敢又有擔當。有一次她的朋友的妹妹生病全虧了安妮用豐富的知識和冷靜地處事,把妹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危難之處顯身手,讓她擁有了最堅固的友情。

《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我們童年時的快樂。讓我也想起了我小時候,那時沒有這麼多作業,我有很多時間用來玩,我玩輪滑、滑滑板、學騎車和爸爸媽媽打羽毛球、和小朋友一起玩各種各樣的遊戲,歡樂充滿了我的童年。

讀《綠》有感 篇8

在這個假期裏,多姿多彩,而讀書成了我消遣的一直方式。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受益匪淺。這本書叫——《綠山牆的安妮》。

《綠山牆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馬利寫的,讀起來引人入勝。《綠山牆的安妮》主要講述的是:“安妮是個身世悽慘的小孩,出生不久就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好心的鄰居吧她到了6歲。她開始到一户人家看孩子,後來又被送到了孤兒院。11歲的時候,住在綠山牆的馬修和瑪麗拉收養了她。安妮天性活潑樂觀,她因為天真和愛幻想鬧了不少笑話,她為天真和愛幻想鬧了不少笑話,又因為善良和直率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她憑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為了照顧生病的瑪麗拉,她又放棄了學業,留在家鄉當了小學教師。”這是一個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的許多描寫很有趣,很感人。

讀完這本書,我認識到了活潑樂觀、可愛的安妮,嚴厲的瑪麗拉,善解人意、害羞的馬修。我從安妮身上看到了樂觀的重要性個有趣的想象力。安妮小時候,是一個調皮,被人稱為“壞女孩”的人。長大了,她是學習勤奮、品行端正,被人稱為“學霸”的好孩子。

安妮因為長着紅頭髮,臉上有許多雀斑而自卑,鬧出了本不該發生的趣事。我想説:“長着紅頭髮和臉上有雀斑這不是件自卑的石橋,你有這些照樣可以好好生活啊!”這是我想對安妮説的話。

安妮有一個知心朋友“戴安娜”。我也希望擁有一個如此的知心朋友。

讀《綠》有感 篇9

一個紅頭髮、發着滿臉雀斑,熱衷幻想而且喋喋不休的女孩,你們知道她是誰了嗎?沒錯,她叫安妮。

自從陰差陽錯來到了綠山牆農舍,她就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這個閉塞的鄉村。林蔭大道成了“歡樂潔白之路”,巴里先生家的池塘成了“閃光之湖”……同時她也做了不少傻事,比如將止痛藥當成香草精放進蛋糕,在屋檐上行走……當然還有無休止的幻想,幻想自己是被海盜偷出來的國王的女兒,潔白的櫻花是高貴的白雪公主,她還把影子和回聲想象成是她的知心朋友,訴説着心事……

誰又曾想到這樣一個充滿靈性、熱愛生活、樂觀堅強的女孩卻是個自幼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孤兒?但是她沒有放棄追求快樂的權利,沒有因為貧窮而失去理想。我覺得自己和安妮相比差之千里,生活中稍微有一點不順心就怨天尤人,哀聲歎氣。嫌自己不夠漂亮,怪媽媽的飯燒得不好吃,羨慕別人有的玩具我沒有……其實我擁有的比安妮多太多了,我有一個温暖的家、親切的鄰居、老師同學的愛護,還有滿屋的布娃娃……那我是不是應該感到幸慶和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更應該熱愛生活,熱愛周圍每一個人,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情呢?答案是一定的。

安妮在逆境中仍然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考取了女王學院。讀到這裏,我臉上又是火辣辣一片,倍感慚愧。每一次遇到難的數學題目,我就想退縮放棄,不願意思考,這些“攔路虎”也擋住了我前進的道路。現在只要想到安妮對學習的那份狂熱和拼搏,我就渾身充滿能量,繼續埋頭苦讀;當晨跑途中累得氣喘吁吁時,我又彷彿看見那個不畏艱險,積極快樂的安妮在前方向我招手,指引我勇敢地向前行……

從此,安妮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盞指明燈。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她教會我用燦爛的微笑去面對生活,用良好的心態去迎接挑戰,用堅強的毅力越過障礙!

讀《綠》有感 篇10

別樣江湖

——讀《綠螳螂》有感

一部《武林外傳》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今天讀《綠螳螂》,不禁有異曲同工之感——原來武俠還可以這樣寫。

《綠螳螂》講的是大盜綠螳螂犯案之後悔過自新,隱埋名號,藏身於民心淳樸的七俠鎮。他用武功絕學配以祖傳祕方,熬出了糯軟醇香的八寶粥,生意好的出奇,可誰能料到他的對手及其弟子酷愛喝粥。而鎮上的劉知縣又恰好是名捕以前的弟子。一切巧合決定了綠螳螂沒能逃脱,但面對捕頭,綠螳螂表現的從容鎮定,坦然接受被捕入獄的命運。

在金庸、古龍筆下的江湖,到處都是大起大落的紛爭。

江湖,從來都不是普通人的江湖,也不記平凡之事。

可是,《綠螳螂》不一樣。

《綠螳螂》中故事人物有傳奇的人生經歷,有傲人的絕世武功,老朱(綠螳螂)煮粥時用的‘寒門吹雪’、‘拈花玉指’、‘螳螂拳’,灰衣神捕行走時如風般的輕功,無不令人讚歎。可與傳統武俠不同的是,故事中總是大魚大肉的武林中人,竟愛上了八寶粥。劉知縣會喝着八寶粥回憶快樂的往事,也會在喝不着八寶粥的那天饞的睡不着覺。灰衣人會在聞到八寶粥的香味之後流下口水,還會像大狗一樣用鼻子“呼哧、呼哧”聞八寶粥的味道。知縣、神捕尚且如此,更何況真正的普通人呢?

在經歷過闖蕩、誤入歧途、逃亡、開店之後,綠螳螂才真正認識到哪怕開個小小的粥店,也同樣能招徠無數的顧客和無數關注的目光。這難道不是大事業?不能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嗎?

讀《綠》有感 篇11

寒假裏,我去書店買了楊紅櫻的新作笑貓日記之綠狗山莊,讀了這本書我感觸頗多。

故事中,自私自利的雕塑家為了完成一百件狗雕塑,以一百條狗作他的“模特”。他殘忍地將它們的毛染成綠色,在它們的耳朵裏埋下鋼絲,使得它們符合他的要求。他為了捕捉它們各種各樣的表情,更是絞盡腦汁,用上所有的辦法。他把一條狗放在搖搖欲墜的木板上,狗便露出驚恐的表情。

他就在綠泥上雕刻下狗驚恐萬分的形態。他又把一條狗放在一面閃閃發光的鏡子面前,那狗看着鏡子裏的自己,以為是另一條狗,便熱情似火地撲了上去。雕塑家面露喜色,有了靈感,便在泥上雕下了一條狗欣喜若狂的面目……手段殘忍至極。雖然,最後那些狗都獲救了,但我的心情卻久久難以平靜。

我不禁想到了新聞裏報道的“毒”、“地溝油事件”、“假酒事件”……大頭嬰兒、喜事變喪事的鏡頭歷歷在目。事件中的不法商人,為了謀取利益,不顧他人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自私自利到了極點,毫無公德可言。讓我看到了人類為追逐名利而不擇手段的醜陋面孔。這些人雖然獲得了所謂的“名利”,但卻喪失了人性。要成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僅要事業成功,更要有好的人品。

我們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品德:樂於助人、大愛無私,可千萬不能自私自利啊!

讀《綠》有感 篇12

今天,媽媽給我買字帖時候發現了最新出版的笑貓日記之綠狗山莊便給我買了一本,回到家我拿起書就讀了起來,不一會兒邊讀完了,下面我來講講故事內容。

球球老老鼠被人類踢上了,萬年龜揹着他來到了翡翠公園,主人公笑貓見到了老老鼠,老老鼠説他見到了地包天日思夜想的小白,笑貓給地包天説了他見到了小白,地包天聽了高興極了,準備和笑貓還有球球老老鼠一起去小白在的地方,笑貓問老老鼠小白在哪裏,老老鼠説在綠狗山莊,笑貓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還有綠狗麼?翻過了一座山,到了第二座山的山腰,笑貓看見了代表綠狗山莊的一尊綠狗的雕塑,他們到了綠狗山莊。

當天晚上老老鼠和笑貓一起去尋找小白,可是找遍了山莊的每個角落都沒發現小白,不久,地包天也失蹤了。小貓和老老鼠也發現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祕密,一位雕塑家為了完成100件綠狗的作品,為了追求自己的藝術個性,他剝奪了一百隻狗的快樂和自由,將一百隻各種各樣的狗的毛漂染成綠色,還殘忍的給這些狗做手術,把鋼絲埋進他們的耳朵裏,硬是讓他們的耳朵支陵起來。可是笑貓和老老鼠無法救這些狗,就在這時老老鼠喝了一瓶神奇的紅酒讓他有了不可思議的能力,於是,在一個晚上綠狗山莊上演了驚奇的一幕……

讀完了我為雕塑家的自私感到恥辱,不能為了自己就剝奪別人的生活。

讀《綠》有感 篇13

綠拇指男孩這本書寫的是有一個富裕的家庭生了一個小孩他的名字叫弟嘟,他是一個善良、聰明的小男孩。

在他八歲上學的時候,他一上課便打瞌睡。既然跟別人不一樣,他的父母只好另行打算,讓他先學種花。他的老師就是他家的園丁翹鬍子先生由於一個偶然的情況,翹鬍子先生髮現了弟嘟有綠拇指,這個綠拇指可以碰到哪兒就立即可以長出鮮花來,這個祕密只有他們倆個知道。弟嘟用綠拇指幫助了很多的人比如:他把監獄變成了人間天堂,把動物園變成了花的世界,把貧民住的地方煥然一新,將“去吧”和“滾吧”停止了戰爭,……。

就在人們高興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弟嘟的老師--翹鬍子先生去世了弟嘟很是傷心,他很想見到老師,一直悶悶不樂的,她有一頭小馬叫小健,他和弟嘟能溝通,就在翹鬍子先生趨勢的第三天,弟嘟狠狠地把手指摁在了地上,地上迅速張起來一條長藤到了晚上弟嘟順着長藤爬了上去再也沒有下來,這時小馬小建在草地上不停的吃草。到了早上大家發現弟嘟不見了,又看到了地上小健用嘴肯出來的字--弟嘟是天使。

這本書很長但是始終對我們説明一個道理:有些知識是樹上學不到的,而只有大自然才能讓我們學到,要用我們的心靈去品位大自然,用眼睛去觀察。我要要像弟嘟一樣把垃圾站變成花的海洋,把污水溝變成水草肥美的人間仙境,讓沙漠變成綠洲……。

只有我們細心品味生活,仔細觀察世界,才能學到的更多!

讀《綠》有感 篇14

一則童話猶如一幅畫卷,它讓我們賞心悦目;

一個故事猶如一汪泉水,它讓我們澄淨身心;

一本好書猶如一陣清風,它讓我們放飛思緒。

《綠山牆的安妮》是一則童話,是一個故事,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慢慢去品味。

這本書主要講了:安妮是個孤兒,她剛來綠山牆的時候沒有人想領養她,人們都想領養一個男孩。但是最後馬修和瑪瑞拉這對兄妹同情安妮領養了她,自從上學後,她從沒有朋友到懂得友情,從學習不佳到成績優秀,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獲得了埃布里獎學金還考上了雷德蒙德大學。在這時馬修去世了,瑪瑞拉也快失明瞭,安妮為了瑪瑞拉放棄了學業陪着瑪瑞拉。

有責任感,不懈努力的勤奮,對現實生活的樂觀態度,這些都是安妮身上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比如我遇到一些難題,做了幾遍還是不正確就會泄氣。而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快樂。吃飽穿暖,還有那麼多的愛,並不是過着安妮那般的生活。

讀了《綠山牆的安妮》就像喝了一杯茶,深深地感到安妮就是我學習的榜樣。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她的這些經歷,相信對我的生活和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啟發。

每當雙手輕輕合上這本書時,那一幅幅畫面,那一段段精彩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這本書讓我產生了樂趣,讓我彷彿融入了書中,和安妮成了好朋友。

讀《綠》有感 篇15

耶!!這星期我讀完了一本叫《綠狗山莊》的書。

以前,每讀完一本書就很喜悦,可是,讀完這一本我卻感到無比悲傷,因為我看到了地包天那個樣子,根本沒想到的是他全身都變成了綠色,耳朵被綠色的東西繞住了,仔細看一看,呀!是鋼絲塞進去的。這真讓人難以想象,我感到一陣揪心的痛。

當我看到一半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是一位自私的雕塑家乾的。我恨不得用我的兩個拳頭把他打成熊貓眼,讓他天天吃竹子。還有那裏有 99 只綠狗,我知道那不是真的綠狗,是被雕塑家染成綠的。我還是為他們感到悲哀,因為那些狗想要自由,但是雕塑家把它們安頓在幾個房間裏,讓它們安安靜靜地坐着,不許出房門半步,也就是説沒半點自由,最後做成雕像,讓全世界的人過來參觀。這件悲哀的事,地包天的好朋友笑貓聽説了,便去找了它的好朋友球球老老鼠——球球老老鼠可是一隻城府很深、已老得不知活了多久的老鼠哦!它的計謀很多,於是,笑貓和球球老老鼠順利把地包天給救了出來,順便把 99 只狗也一起救了出來,最後,老老鼠還找了一家寵物醫院,高級的寵物醫生裴帆哥哥把地包天治好了。

它們終於獲得了自由。

我的心總算得到了一絲安慰,《綠狗山莊》真是一本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好書啊!

讀《綠》有感 篇16

小綠人裏深深地真情和金波(本書的作者)對小綠人的喜愛讓我讚歎不已。這本書是童話,也是幻想。宮爺爺臨死之前竟變成了小綠人,延長了1年生命,就是這短暫的一年,讓他寫下了沒有人想過的人變成小綠人的原理。1年過了,宮爺爺死了,他種下了一棵樹,那便是他(小綠人死後還可以變成小綠人樹,小綠人樹也有心跳,但是那種心跳只有小綠人可以聽得到)。那時候,與他朝夕相處的“我”爺爺變成了小綠人,繼續寫着宮爺爺未完成的書稿。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變成小綠人再寫書稿?很簡單,那樣子“我”爺爺就可以和有心跳的“小綠人樹宮爺爺”交談。“我”小叔也跟着我們來了,他竟然帶了旅遊團來參觀小綠人!幸好小綠人會隱身,讓小叔出了醜,不然小綠人的生命就完了!最後,我被爸爸媽媽接走了,而爺爺和小曉卻要留在這裏,完成宮爺爺的書稿。(注:小曉是宮爺爺撿來的給了我們,她就和我一塊生活,但有一天她也變成了小綠人,離開了我與爸爸媽媽)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小綠人和人關係很密切,人一瞬間就變成小綠人,小綠人一瞬間變成人,也寫出金波爺爺非凡的幻想。本書不像楊紅櫻和鄭淵潔的書一樣只圖好笑沒有真情實感,而是把小綠人的感情和人的感情融合,讓人讀了之後記憶深刻,甚至會為某個細節而潸然淚下,總而言之這本書是童話中的精華!

讀《綠》有感 篇17

最近,我讀了《綠山牆的安妮》一書,這本書給我的影響很深。讀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關於友情、責任和愛的感人故事。書中的綠山牆農舍兄妹馬修和瑪瑞娜領養一個愛幻想、喋喋不休的紅髮女孩——安妮。她獨特的個性使她頻頻闖禍又令人忍俊不禁,改變了兄妹倆,牽動着倆人的愛心。安妮聰明、勤奮,憑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學,但馬修卻去世了,最後為了照顧瑪瑞娜,她又放棄了學業,做了一名小學教師。

安妮生性樂觀,儘管總是喋喋不休,還愛幻想,但是她的天真讓我感到無比可愛——把止痛藥當作香草漿加在蛋糕裏;臭罵林德太太;因為“胡蘿蔔”這個外號與班上的男孩鬧彆扭??安妮的童真無邪令我哈哈大笑。

安妮長得並不漂亮——紅頭髮、還有滿臉的雀斑,但是安妮有着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她愛幻想,一切平凡的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妙趣橫生。雖然她在1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雖然她在孤兒院裏沒有朋友,雖然她生來並不美??但是上帝很公平,賜予了安妮生性樂觀、愛幻想??我們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安妮的執著;學習安妮的純潔;學習安妮擁有一顆純潔無瑕的心靈

安妮只是這個世界無數個孤兒中的一個,但她的故事似乎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一波三折的經歷,和一個温柔有着燦爛笑臉外表下深深隱藏的孤寂的堅強的內心,是這個女孩留給我們的啟示。命運中的一切無法改變,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內心!

讀《綠》有感 篇18

暑假剛開始,媽媽就給我買了好幾本書給我“啃”,有《祕密花園》、《魯濱遜漂流記》,還有《綠山牆的安妮》……説“啃”,一點都不誇張,我幾乎是以一天兩本的速度看完。

要説印象最深的,要屬《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我足足花了一天時間看完,讀完後,我深深地喜歡上了書中的安妮,也為她的生活所感動。你想知道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嗎?我來告訴你吧!

《綠山牆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寫兒童的小説。純真善良而又熱愛生活的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歲時被綠山牆的馬修和瑪瑞拉兄妹領養。馬修和瑪瑞拉本來想領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領回來的是滿頭紅髮,老是喋喋不休的安妮。喜歡幻想和極具愛美之心的安妮給她們惹了很多麻煩,安妮不斷地闖禍,也不斷的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安妮快樂地成長。

我最喜歡第十八章“安妮大顯身手”。這章主要寫了黛安娜的妹妹米尼得了喉炎,安妮非常細心地照顧米尼。我想:一個從孤兒院裏出來的孩子,而且只有十一歲,竟然會照顧病人,這讓我非常驚訝。再對比下自己,別説照顧別人,就連媽媽生病了,還要照顧我的飲食起居,我覺得非常慚愧!這方面我應該向安妮學習!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就去看《綠山牆的安妮》吧!

讀《綠》有感 篇19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綠山牆的安妮》。

這本書講述的是馬修和瑪利亞兄妹準備領養一個男孩,幫助馬修幹活。可孤兒院卻陰差陽錯的送來了一名短頭髮的小精靈。她就叫安妮。她是一位充滿想象力和擁有誇張言辭的小女孩。他喜歡玩耍,喜歡新鮮事物,活潑、好動、不拘小節。一切平凡的事物在他眼裏都會變得生機勃勃,充滿詩意。而綠山牆也一直是安妮嚮往的地方,她嚮往那裏的小橋流水,嚮往那裏的綠樹環抱……總之,她對那裏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

當她坐上馬修伯伯的馬車後,一路上就喋喋不休,把所有的事物都描述的和一副畫一樣美妙。儘管她愛幻想,但還是有它的小脾氣:她會臭罵琳達太太然後又去道歉,她會為罵她辮子像“胡蘿蔔”的人和他絕交然後又和好。

他聰明勤奮好學,憑藉着自己的努力靠上了大學,甚至又為了瑪利亞放棄了自己出去深造的機會。而那,一直都是他夢寐以求的大學。

她在綠山牆經歷了甜蜜、苦惱、辛酸、傷心、快樂。讓她有對人生,對生活多了一步的瞭解。雖然安妮沒有了父母,雖然安妮在孤兒院裏沒有朋友,雖然她生下來並不漂亮。但上帝賜予了她生性樂觀和活潑開朗的好性格。

我們應該像安妮學習,學習她的天真,學習她的純潔

學習她擁有一顆純潔無暇的心。讓自己變得快樂!讓生活變得美好!

讀《綠》有感 篇20

暑假期間,我讀了加拿大作家蒙格瑪麗寫的《綠山牆的安妮》後,我感受頗深。

安妮是個身世淒涼的小女孩,出生不久後就父母雙亡,成了孤兒。好心的鄰居把她養到6歲,於是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到一户人家看孩子。但最後被送到了孤兒院。11歲的時候,住在綠山牆上的馬修和瑪莉拉收養了她,她感激不盡。安妮天性活潑樂觀。她因為天真和愛幻想鬧了不少笑話,又因為善良和直率“贏”得了友誼和真摯的愛。這些年裏她每天用功學習,終於,她憑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但是後來為了照顧生病的瑪莉拉,她最後決定放棄學業,回到家鄉去當小學教師。這是一個孤兒長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許多描寫都很有趣,很感人。

讀了這本書後,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我的外祖父大病一場,到合肥檢查後,我的外祖母嚇得當場暈了過去。我去了外祖母家後才知道外祖父得了癌症。可不是嗎!癌症!那可是不治之症!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地掉了下來。

我的爸爸媽媽急忙坐車從上海趕回來。可是,他們連外祖父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外祖父就……那天把外祖父安葬的時候,外祖母、爸爸、媽媽、我、小舅……眼淚汪汪,幾乎可以把世界淹沒。祖母差一點就把眼睛哭瞎了。

你們看,安妮父母雙亡都沒有哭,而我比她大,卻只是因為祖父去世就大哭一場。安妮是多麼堅強啊!

安妮這種不怕困難、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