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7加強城市管理調研報告

2017加強城市管理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1W 次

積極把加強城市管理作為鞏固成果、深化創建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從嚴從細,進一步抓好城市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文明程度。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加強城市管理調研報告

  【2017加強城市管理調研報告】

根據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通知要求,市政協副主席曹東方率市政協辦、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於2016年7月上旬深入到凌雲、樂業、田林、隆林、西林等縣(簡稱“西北五縣”)對縣域生態經濟發展情況開展專題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調研、走訪交談等方式,深入瞭解基本情況,重點調研發展生態經濟的資源、區位優勢、思路對策和“十三五”規劃總體思路等,並聽取了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西北五縣在《生態廣西建設規劃綱要》表述中屬於“桂西北山地生態區”,地貌主要為山地,是全區地勢最高的區域,氣候較乾涼;生態區位重要,是南盤江、紅水河、右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物種多,建有8個自然保護區;水能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水電基地,建有天生橋特大型水電站。在發展生態經濟方面,西北五縣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可開發利用水電資源500萬千瓦以上,現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達80%,是我國“西電東送”重要能源基地;立體氣候分佈明顯,適於不同的農作物生長,農林產品類型多樣,特別適於對海拔高度比較依賴的作物如茶葉、野生竹筍、中藥材等的生長,農林產品成片分佈有利於基地建設和實現生態農業的產業化,適於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多年來已形成了千家萬户養殖業的傳統,同時還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林副產品,盛產桐油、茶油、八角、八渡筍、白毫茶等;發展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擁有眾多的歷史文物,如凌雲縣中山紀念堂,西林縣岑氏莊園和普馱銅棺、銅鼓墓葬,樂業縣古造紙術,隆林苗族村落和傳統九龍壯寨等,還有奇特的地質地貌,以樂業大石圍為代表,集天坑羣、地下溶洞、地下河系統、地下森林為一體的天坑溶洞羣,堪稱世界奇絕。旅遊資源發展潛力巨大。

西北五縣既是我國西南出海通道的“橋頭堡”,處於國家確定的南(寧)、貴(州)、昆(明)經濟區地帶和國家戰略層面上的東盟經濟國,又是華南和西南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隨着西部大開發工作不斷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利好政策、項目、資金正在向西部地區傾斜,這對西北五縣發展生態經濟十分有利。目前,西林、凌雲、樂業縣已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全市入選的試點縣有4個,其中就有3個位於西北五縣。凌雲、樂業縣是國家主體功能區重點生態縣,享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田林、西林、隆林縣也同屬全區29個國家縣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縣份,享受自治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財政轉移支付政策。所有這些優勢,為西北五縣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多年來尤其是近年來,西北五縣特色生態經濟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狀況,這主要表現在:

一是有機茶葉生產穩產增收,生態有機農業不斷擴大。據統計,去年西北五縣種植茶葉面積約35萬畝,年產幹茶1.12萬噸,實現產值6.5億元。其中尤以凌雲白毫茶較為著名,凌雲縣去年茶葉種植面積11.2萬畝(有采面積9.1萬畝、無公害茶園面積6.1萬畝、有機茶葉面積1.39萬畝),年產幹茶4909噸,實現產值3.04億元。

樂業縣於2014年3月被農業部授予“全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經過多年發展,生態有機農業不斷擴大。截至去年底,該縣有機農產品種植面積近3萬畝,獲得歐盟認證面積超6000畝。

二是實施“優果工程”,做強做優特色水果產業。2002年以來,西林縣結合實際,大力實施“優果工程”,積極引導和扶持羣眾發展以砂糖桔、貢柑、西林甜橙等為主的優質柑桔水果。經過多年發展,西林砂糖桔等水果產業已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格局。目前,西林縣已獲得“中國砂糖桔之鄉”稱號,西林砂糖桔也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全縣砂糖桔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5萬畝,遍佈8個鄉鎮,今年掛果面積預計可達10萬畝,產值達6.3億元。樂業縣大力實施“產業強縣”工程,以發展獼猴桃種植為主導,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截至目前,該縣已在同樂鎮、甘田鎮、邏沙鄉、幼平鄉、花坪鎮發展獼猴桃1萬多畝,惠及果農300多户。去年掛果投產的獼猴桃面積達1000畝,採收鮮果600噸,產值達1000餘萬元。隆林縣高度重視西貢蕉產業發展,全縣種植面積已達2.2萬畝,投產面積1.06萬畝,年產量達3.72萬噸、產值2.23億元,純收入1.49億元。僅西貢蕉一項就實現農民人均增收402元,已成為該縣脱貧致富重點農業產業之一。

三是大力發展林產經濟。在百色,甚至在廣西全區範圍內,田林縣是森林覆蓋率最高和發展林下經濟產業比較早的縣份。充分合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空間發展林下產業經濟,成為田林縣打造生態經濟的一個新興產業。目前,該縣已建立49個林下養雞集中區,去年林下養雞出欄1519萬羽。以林下養雞為帶動,食用菌、中草藥、養蜂等林下經濟也得到有序發展。到去年底,發展林下經濟面積達117.1萬畝,其中林下種植面積16.13萬畝,林下養殖面積4.96萬畝,林下產品採集加工35萬畝,森林旅遊61萬畝,涉及農户3.2萬户,林下經濟總產值達12.1億元。林下經濟已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一大新亮點,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

作為傳統支柱產業,田林縣的八渡筍已發展到30萬畝,遠銷往台灣、日本等地。2010年5月,田林八渡筍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2011年5月,田林八渡筍生產基地獲得廣西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據統計,2015年八渡筍投產面積26.5萬畝,產鮮筍3.1萬噸,加工幹筍1.5萬噸,產值0.6億元。

2013年3月,西林縣啟動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項目,是對速豐林工程的繼續和發展,也是“十二五”時期林產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對轉變林業發展方式、促進林業產業發展、提升國內木材供給能力、構建木材安全保障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項目實施進展順利,已落實人工造林土地2.59萬畝、森林撫育土地8.1萬畝;完成人工造林0.91萬畝,完成森林撫育2.8萬畝。

四是特色養殖業快速發展。隆林縣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黑豬養殖、隆林黃牛、隆林黑山羊、隆林菜花雞等地方優良品種特色養殖產業和大水面漁業開發。經過多年發展,該縣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户”的水產畜牧產業鏈,建成隆林黑豬養殖示範基地2個,規模養豬場37個、養牛場24個、養羊場350個,養雞場442個。截至2015年年底,全縣存欄生豬18.8萬頭、牛7.3萬頭、羊8.3萬隻、家禽224.4萬羽;出欄生豬22.2萬頭、牛2.5萬頭、羊10.8萬隻、家禽668.5萬羽;大水面養殖面積52740畝,集約化標準網箱5650箱。肉類總產量3.2萬噸,漁業總產量達2.6066萬噸,水產畜牧業總產值超12億元。

樂業縣充分利用龍灘庫區水面寬闊、水生生物資源豐富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單個網箱面積達幾萬平方米大型網箱生態養殖,逐步從原先成本較高的集約化小型網箱養殖,向成本較低不需投料的大型網箱生態養殖發展,找出一條適合大水面養殖方式。2015年,該縣累計發展大網箱生態養殖0.4萬箱,水產品產量達0.5萬噸,實現產值0.47億元。目前,網箱生態養魚已成為該縣一項新興富民生態產業。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發展生態經濟理念有待加深

我市生態經濟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部分幹部羣眾對“生態經濟”概念模糊、認識不足,“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沒有形成,對縣域獨有的生態資源優勢缺乏戰略性的認識。全社會資源意識、環境意識和節約意識比較淡薄,發展生態經濟社會氛圍不濃,工作實踐過程中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和以犧牲生態平衡為增長點的經濟發展方式還沒有危機意識,工作舉措缺乏前瞻性,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忽略平衡發展,致使經濟建設沒有創新,發展後勁不足。發展生態經濟長遠規劃、考核體系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