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4W 次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書心得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學》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

有效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每個從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標,自參加工作以來,回想起來發現問題挺多的,比如,學生基礎好壞不一,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甚至喪失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願望……作為教師的我也感到很困惑:教師教得這麼累,學生學得這麼苦,為什麼效果卻不盡人意呢?經過幾翻思考我從中得出,我們在教學中很多是無效的或低效的教學行為。為此,我開始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去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並十分關注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興趣的培養。

現在的教學要求我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而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我有以下幾點淺見:

  一.課前準備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正如有些老師所説的那樣,有效課堂是要建立在有效備課的基礎上的。

  二、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的根本。

要提高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最重要的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有效和教師教學的有效。這兩方面如果有一方失衡,那教和學就談不上有效了。記得初登講台時,我如履薄冰,怕自己教不好,所以課下花很多時間備課,去粗取精,將最精華的部分傳授給學生。但是剃頭擔子一頭熱是沒有用的。因為有些學生方法不對,不注重預習,複習,短短的40分鐘課堂聽講就更是敷衍了。所以我經常告誡學生,一定要重視每一節課,每節課雖然只有短短的40分鐘,但這也許是老師花了四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準備的,都是精華,如果你們漏掉了哪怕一分鐘,課下也許要花上一個小時才能補償。所以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效率,發揮師生雙方的積極主動性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三.課後練習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有效的教學,不僅在於成功的講解,而且更取決於科學、高效率的練習。好的練習能主動地把學生學習的疑難問題、困惑之處誘發出來,及時予以糾正。所以在教學工作中練習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儘量少而且精;二是能當堂完成的,決不留到課下去做。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在校時間,要求他們在學校或者在課堂把該做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這樣既能把堂課的內容進行鞏固,也充分利用了學生的時間,一舉兩得,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四.提高興趣是有效教學的動力。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這裏我所説的興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以主動熱情的心態,帶着興趣學習,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內容。為了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運用多媒體等設備,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因為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學生一旦對學習感興趣,就會樂於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能愉快的接受,從面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一點,興趣還包括學生對老師的興趣,也就是説要想讓學生學好你教的科目,就必須讓學生喜歡你,喜歡你講的課。由此可見,提高興趣,能夠使學生保持有效的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不斷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主動把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2

長期以來,一直以為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新課改中,才發現這一思想是錯誤的。四川省著名的教育專家肖成全教授認為,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空內,其效率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就叫做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進步或發展。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現在,我們通常用“有效教師”、“有效教學”來替代“好教師”、“好教學”。我們在判斷一個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效時,要考慮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重視課堂裏的師生的“互動關係”,並把“師生互動”作為有效教學的中心問題來考察。在進行課堂評估和標準化測驗中我們發現,大約有五種教師行為與學生理想行為密切相關,我們稱之為關鍵行為。因為它們對有效教學至關重要。這五種關鍵行為是:

1.清晰授課

這一關鍵行為是指教師向全班呈現教學內容時清晰程度如何。

有效教師授課時具有以下特點:

(1)使要點易於理解;

(2)清晰地解釋概念,使學生能按邏輯的順序逐步理解;

(3)口齒清楚不含糊,沒有分散學生注意的特殊習慣。

研究顯示,並不是所有教師都能清晰而直接地與學生交流,他們常常跑題,他們的講話或者其講話的方式削弱了內容顯現的清晰度。如果能很清晰地教學,呈現材料就可以少花時間,而且學生第一次就可以正確地回答你的問題。你也就有更多時間用於教學。

2.多樣化教學

這一關鍵行為是指多樣地或靈活地呈現課時教學內容。一般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方面是多樣化的提問,“提問”是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師要掌握提問的藝術,能夠區分出問題的類型,包括事實問題或過程問題,聚集性問題或發散性問題。另一方面,多樣化教學表現在對學習材料、設備、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空間等的運用方面。研究表明,教室裏物質的質地、多樣的視覺效果都能增強教學的多樣性。

3.任務導向

任務導向是指把多少課堂時間用於教授教學任務規定的學術性學科。教師用於教授特定課題的時間越多,學生的學習機會就越多。與任務相關的問題,教師必須予以回答的有:

(1)我講課、提問用了多少時間?鼓勵學生諮詢或獨立思考又用了多少時間?

(2)我組織教學並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用了多少時間?

(3)我評估學生行為用了多少時間?

所有教師都需要使學生做好學習準備,讓他們享受學習。如果教師把大多數時間用於教授切題的內容,而不是把時間用在那些只是有可能需要的過程材料上,然後才讓學生獲得教學內容,那麼,相比之下,在他的課堂上學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如果接下來課堂上“師生互動”集中於思維內容,使學生獲得學習機會,那麼,這個課堂上的學生的成功率就可能更高!

4.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學生實際投入學習材料的時間,稱為投入率,與教師教授某個論題的時間不同。它是指用於學習的時間百分比,在這段時間裏學生真的在學習,忙於教學材料並從教師提供的活動中受益。有時儘管教師可能在任務導向下教學,也可能為學生提供了最多的內容,但學生可能並沒有投入學習,這意味着他們並沒有積極地思考、操作或使用教師提供的內容。這種不投入可能涉及對或隱或顯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學生們跑下座位、談話、看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書的時候,很顯然就沒有投入學習。學生們的不投入方式還可能更加隱蔽,比如看起來精神集中但實際上卻在走神。教學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一個事實是:在上課的時候有可能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在走神。在糾正這種類型的不投入可能很困難,它需要改變任務本身的結構以及對學習者的認知要求。這就要求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來安排引發學生投入學習活動。

5.確保學生成功率

學生學習的成功率,是指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呈現材料的難度水平已經成為任務導向和學生投入率相關研究的一個關鍵方面。難度水平由學生的成功率來衡量,也就是學生理解和準確完成練習的比率,有如下三種難度水平:

(1)高成功率:學生理解任務,只是偶爾因粗心而犯錯誤。

(2)中等成功率:學生不完全理解任務,犯一些實質性的錯誤。

(3)低成功率:學生壓根不理解任務。

研究表明:教師的任務導向(教學時間)和學生投入率與學生成功率密切相關。中高等水平成功率的教學能提高學生的成就,這是因為教師講到了較多的處於學生當前理解水平的內容。而且,產生較低錯誤率(高成功率)的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強學生對學科內容和學校的積極態度。調查研究顯示,普通學生把大約一半時間花在那些能帶來高成功率的任務上,研究還發現,一些學生在高成功率的任務上所花的時間超出平均水平,結果他們的成就更高,記憶力更好,對學校的態度也更積極。這些調查結果暗示人們:學生應該把60%——70%的時間花在某些任務上,對所教材料他們幾乎能完全理解,只是偶爾犯錯。中高水平的成功率將使學生掌握課時教學內容,同時還提供了通過實踐來應用所學知識的基礎,因為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學生有時間和精力進行一些思考,比如批判性思考和獨立思考等。在策略方面,這對於自我導向學習和學會學習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很多教師這個學習階段花的時間不夠充分,而這個階段對於學生達到解決問題和批判思考的目標特別關鍵。有效教師的一個關鍵行為就是,組織和安排能產生中高水平成功率的教學,並向學生提出超越給定信息的挑戰。以上所述是促成有效教學的五個關鍵行為,也是有效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行為,只有具備了這樣五種關鍵行為,教師的教學才可能是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3

讀了《有效教學》一書,真的讓我從中領會了許多知識,讓我獲得了許多感悟。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於教師的各方面的持之以恆的鍛鍊。

名言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它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上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我的學生,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自己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總之,做一個“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對《有效教學》的閲讀我才剛剛接觸它的皮毛,今後還將繼續深入閲讀,要達到觸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課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課堂是我的目標,為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決杜絕負效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追求高效教學。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自主快樂的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4

又是一個歲末的到來,寒假,一個學期承前啟後的時刻,在假期休息之餘,本人認真拜讀了宋運來先生的作品《什麼是最有效的教學》,特別是對於第二篇品課部分,我是頗多感觸。

很長時間以來,對於聽課我總認為是總結其他教師的經驗和教訓而已,這樣的心態造就了平時聽課的隨意性,課後不去細細咀嚼,很難對自己教學路上的創新有所幫助。讀了這篇文章後,才真正明白,聽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個人的一些經驗,而是需要我們互相去做深層次的學習、交流和思考。看字識意,品就是要我們分三口食,方能得出箇中真滋味,品課亦如此。品課到底品什麼?在此我談談對於我的心得體會

所謂品課,就是教師以品德角度去聽別人的課、去觀別人的課、去評別人的課、去議別人的課,教師在聽、觀、評、議課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品課是初為人師的起點,品課讓新教師虛心品味老教師的諄諄教誨,做到評好每一節課、講好每一節課,努力完善、充實自己。品課是教師進步的基石,品課讓教師在品味他人課堂的同時,更關注自己的成長,並有更多的教學收穫。品課是教師成長的階梯,品課讓教師能聯繫自己的教學,看看自己的教學有沒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並及時改進,正是這一次次的完善與改進,使自己的教學漸入佳境。

品課,是聽課、觀課、評課、議課的更高一層次的追求,是一種境界,是關愛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哲理。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最重要的渠道。為了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我們注重教學研究,而教學研究最被注重的是聽課、評課、議課。我認為在此基礎上就聽課參與者來説,應該還有一個意義上的深加工品課,尋求在聽完本課的授課和評課、議課後的更高層次的收穫:品味本堂課給學生髮展帶來的歡樂和收穫;品味本堂課給授課者本人的成長帶來的經驗和啟示;品味評課參與者在評完本課後的心得和體會;品味我本人在此次活動中的積澱和超越。

一、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品味

所聽的課堂課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最受啟示的是什麼?

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學會了些什麼?

還有哪些不清楚?

這課知識與前後知識的聯繫怎樣?

本課中我的學科技能提高了多少?

本課中的教學過程脈絡怎樣?

通過本課,可以讓我把握哪些學習方法?

養成哪些學習習慣?

本課使我的思想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得到了哪些薰陶與提升?

二、站在上課者的角度來品味

課前我的準備怎樣?

學情的預見、活動的設計合不合理?

哪些新課程理念在本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課中最成功的教學環節有哪幾個?

本課中的知識構建還需改進嗎?

本課中的德育資源把握怎樣?

本課中師生、生生情感傳遞、心理交流有特色嗎?

眾多的評課意見,你都能認同嗎?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幾條?

三、站在聽課者的角度來品味

作為欣賞者,我最賞識本堂課的哪些方面?

作為評價者,我給本堂課打上哪些評語?

作為指導者,我為本堂課提出哪些指導性意見?

作為研究者,我給本堂課提出哪些的探究方向?

作為學習者,我從本堂課中能學到哪些知識,增長哪些見識,借鑑哪些成功經驗?

吸取哪些不成功教訓領悟哪些理念或動向?

作為管理者,我從本堂課中能着到多少花錢多辦事教師的專業成長情況?

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域特色,整體狀態?課堂教學研究改革的進程怎樣?

教師走進新課程的狀態怎樣?

課堂中師生的表現與管理層面提出的理念、方案、要求是否相適應?該做哪些調查呢?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5

本學期,在課餘時間我認真地閲讀了《有效教學》一書,獲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有效教學”這一時下教學熱門詞語的含義,同時也體會到了“有效教學”這一教學策略對於教師來講有着很大的實際意義。教育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值得我們把時間都投入進去的學問,而《有效學習》更像一盞明燈,引領我們走向那有效教學的柳暗花明處。

  (一)課前的有效準備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時候,我們總是認為自己能夠把握住學生,但總是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一些失誤,從而使有些學生就在課堂中不能很好的掌握住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教學使我認識到這樣做是不行的,必須做到有效備課才能讓學生學得快學得好。而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出:目標清晰簡明。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教學目標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學任務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備課時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確立重點,優化教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法也要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優化教學方法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生情況出發,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去到霍山中學和諸佛庵中學考察的情景,學生分為學習小組,採用多元的學習機制,這其中就包括了導學案的運用,在極大程度上縮短了課堂的教學實間,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的有效組織

一位好的教師應該得到全體學生的尊敬與愛戴,也應該使所有學生都受益。在課堂教學中,各環節的安排要儘可能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學生學習的情況。而縱觀那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課,無一例外都是教師的喋喋不休、囉裏囉嗦,擠佔了學生的學習時間不説,還束縛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但有時候,因為課堂上不變的因素較多,也許不是重點內容的教學卻佔用了一些時間,這時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而並非是課堂內容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三)課後的有效練習

課後練習不在多,貴在精。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大搞題海戰,使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反覆的抄寫上,思維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生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自身素質

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實現專業成長。所以,我們都要努力做一個敢於反思自己的教師。還要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於教師來説,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最後,還要有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麼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有效教學給當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讀完這本書猶如與名師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感謝《有效教學》,它教會了我用前沿的思維來看待學生,對待教學,更把我的心洗滌得一片明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力求課堂實現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6

記得一位教育家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師。起初我聽了這句話的時候很氣憤,我們做教師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有哪個教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能成材,我們是在盡心盡力地教,可他們不學啊?有的時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學。但是學習《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會議精神,我的原有的觀點在頭腦中慢慢退去,為什麼作者會這樣寫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喜歡這位教師,所以他更不會去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可是,孩子為什麼不喜歡教師啊?

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或與家長、同學或教師發生矛盾等,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二、有的時候是因為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三、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四、還有的是因為教師缺乏課堂管理的技巧,沒有建立新的課堂學生行為規範,如有的教師發現學生上課不專心,明知學生因為不專心答不上來,就故意提高嗓門,將其一軍:“某某同學,請你重複一遍剛才教師講的話。”或者乾脆對這些學生不管不顧,只提問那些好學生。這時候教師成了是“主角”,好學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數學生只是不起眼的“羣眾演員”,很多時候是“觀眾”或“聽眾”。對自己不喜歡的教師學生又怎麼能喜歡聽他講的課呢?所以他的成績也不會好。

五、還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

六、還有對學生的評價,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七、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題,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為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為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臵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説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可不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是以鼓勵的表情、動作和語言,激發學生動腦思維,暢所欲言,儘可能讓他們提出有個性的見解,或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示,產生新的見解。其間,教師只以普通一員參與討論,或啟發,或表揚討論中有創見的學生。當學生的發散思維達到一定的程度,教師才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論性的精確評價容易給一些學生增添壓力,甚至帶來傷害,可採用模糊評價,給學生適當指點,建議。這樣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其不斷探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組織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在學生自評互評中給予點撥啟迪,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激勵,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民主評價能給學生提供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經歷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於發展創造性、獨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評價自我和接受他人評價的能力,達到自我反饋、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動發展的目的。

接着要在課堂上確立合理的教學內容,教學應該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也就是説我們的教學應該圍繞着學生的發展而展開,所有的教學活動一定要着眼於學生、着力於學生、着重於學生的發展。即“以學定教”、“以學施教”和“以學論教”,而不應該無視學生生命個體的存在,自顧自的去講,致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問題、沒有懷疑、沒有想象空間,進行“目中無人”的教學。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鐘都集中在教師的身上,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把具體任務交代下去,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控制注意力。當然還要多創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對課堂上問題提出的處理要機智巧妙,比如:旁敲側擊法、目光暗示法、變換聲調法、行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組長管理法等等,這些方法都值得我們教師借鑑。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才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7

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推進,有效教學被重新提起,並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領域的一個熱點話題。美術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美術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進步與發展的必要因素,它對培養和強化人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意義十分重大。下面就談談實施有效教學後對美術教學有何幫助:

傳統的美術課堂教學過分強調預設和封閉,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沉悶化,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可利用多種形式和方法進行輔助教學。如可將掛圖、模仿、音樂、微機、講故事等教學手段運用於課堂教學,精心設計美術課堂教學的外在形式,充分達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的感受,創設情感教學的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一節課都可能有新的驚喜、新的發現、新的思路、新的問題,要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勢利導地教會學生髮現學習、探究學習和研究學習。

中學階段是思維和認識活動最活躍的時期,學生善於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熱情大膽,敢做敢為。不同個性的學生,他們在觀察事物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繪畫表現也不一樣,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保護和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並給予學生髮揮個性的自由。

我們學校對於音美課實施了選課制,其中美術課主要開設素描、書畫、工藝美術、普通課四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愛好和特長自己來選課上,這樣就可以使我們學生在各自的特長和愛好方面得到有效的發展,在做美術作業時,個性非常突出的學生,其作業經常地與眾不同,他們的想法和思考問題的角度總是別出心裁,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對於存在的不足,教師應給予耐心的疏導和幫助。這種民主、温馨、平等的環境,將有利於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其個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生活是學生創造思維發展的源泉,新鮮有趣的事,時時激發着學生的創作靈感,引起繪畫的衝動,要想讓那些饒有意味的生動感人的形象躍然紙上,是需要學生仔細地觀察,並對所表現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沒有這一過程,繪畫形象就會是蒼白的、沒有生命力的,或根本就產生不了的,所以觀察是繪畫創作的基礎,由此產生的好奇心是創造思維發展的動力。

針對傳統教學過程中教材陳舊,應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體系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嘗試。教學內容的更新,必須根據科學的最新發展對這門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篩選、補充、更新和重組,使其既能反映該學科領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識,又能反映該學科最新的進展和動態,同時又具有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邏輯結構。教學方法改革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一是在教學中對學生個性的充分尊重,即不是要求學生如何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而是要求教師如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啟迪學生;二是對學生認知規律的尊重,即不只是從某種知識體系出發,還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去實施教學活動。只有更多的教師能在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才能徹底打破日前仍在學校中存在的沉悶、僵化的教學氣氛。

總之,實施有效教學給了我們很大的表現個性和創造性的空間。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當然也首先有賴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學是師生共同探險的歷程。教學過程就是資源,學生是教師的資源,教師同時也是學生的資源。在一定的情境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開發別人的同時也在開發着自己。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潛心研究,在探索中求創新、求發展,為美術教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8

剛拿到《有效教學》這本書時,説心裏話並沒有在意,下定決心認真看後才發現這本書真奇妙,寫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方法,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確實是深有幫助,讓我獲益匪淺。

首先是有效備課。在本章節中,提到了一些怎麼樣備課才實用的一些意見和做法,在我看來很有道理,比如説在怎樣解決“備課”“上課”兩張皮的問題上,書本上的闡述就很有道理:説備課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的鑽研、思考,詞語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手段以達到好的效果。作為教師,首先應整體把握初中階段教學的總目標和各年級階段的目標,這樣備課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了總目標和各年段目標,教學低段的備課可“高瞻遠矚”,中段的備課應“瞻前顧後”,而高段備課在衝向總目標的同時能“居高臨下”,這樣能注意個年段間的知識銜接,避免“各自為陣”的盲目性。如果把總目標和年段目標看作“面”,每篇文章看作無數個“點”,點面結合,就能達到實用、高效。另外在教學方法的預設上,我們如果能從目標、核心環節、練習、板書、變化等多方面考慮備起,並且多參與有效的集體備課,那麼對於我們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來説將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其次在有效指導方面,要適時;適度;適當;適合;適應。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善於反省。這話説起來有些老生常談,因為平時我們也做了,也寫反思隨筆了,也知道自身的長處和短處,但真正領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成長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們還要不斷地終身地去學習、去反思、去換位思考。這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從現在開始,我要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在反思、自查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時刻提醒自己在每節課後自己主動反思:課上哪一個環節啟發了學生?哪一部分是教學中的亮點?哪一部分教學效率高?下節課如何改進…… 主動把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9

第一單元第二章提到“情感心理學”教學理論,真正的學習經驗能夠使學習者發現自己獨特的品質,發現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特徵。學習即成為,教學及促進,促進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因此,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覺得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多加滲透情感教育。比如,可以在語言上激勵他們。課堂上對於學生的回答多采用正面性的鼓勵和讚揚,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對學生的某些過錯或錯誤,使用諒解、引導性的語言,促進學生養成反省的習慣,樹立再進取的信心。其次,語文課上滲透德育目標也有助於學生逐漸形成完整的人格,在一次次情感的薰陶下,學生受到共鳴,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也就此達成。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0

有效,就是有效益,有效果。現今社會,一切行業都得講求效益,效率。我們也同樣要求有效的課堂。那麼,如何使得我們的課堂有效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引人入勝的導入

在一堂課中導入這一階段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我們的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情境內容應從學生的生活和現實背景中提出,教學情境應具有時代性、新穎性,情境的形式要有所變化。只有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二、 注重實踐

以往的課堂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新課標要求我們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所以我們的課堂應有所改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輔助人。

三、 有效的作業

課堂是教學的中心,但是作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有效的教學應該包括有效的作業。那麼,什麼樣的作業叫做有效的作業呢?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深有體會,有時佈置作業,只是為了佈置而佈置,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做了也沒有多大意思。這樣的作業就是無效的。我們要佈置的作業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要針對學生當天學習中的重難點,要讓學生一下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有效的作業,要求目標明確,難易搭配。如果所有題目都很難,學生會有挫敗感,從而失去學習、挑戰的興趣。但是如果太簡單,就有失去了做的意義。所以難易搭配很重要,我們在安排試題時可以由簡入難,由易入煩。甚至可以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放棄一部分的難題,掌握基礎就可以了。 以上是我學習“有效課堂”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這個衝鋒陷陣的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下面我談談對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感悟:

一、新課程大力倡導教學互動,師生對話,但“滿堂問”雖説是達到了教學的互動,對話狀態,但這種狀態並不是有效的還鄉團動,説到底,他沒有真正理解有效提問。

(一)有效提問應遵循的標準:

1、清晰(學生一聽就知道問的是什麼)

2、問題的價值(提出的問題必須有思考的價值,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層的思考和把握)

3、趣味性(引人入勝,深入淺出)

4、大眾性(引起大多數學生的思維共鳴)

5、廣度和開放性(好的提問能激發不同角度的思維,因而也有各不相同的回答)

6、教師反饋(對學生的回答哪怕是錯的也應該尊重鼓勵,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有效提問的注意事項:

發問:準確把握提問時機,發問態度要自然,問題儘量只説一遍。

對象:向全體學生髮問,然後指名回答,抽答面要廣,努力使全班學生回答問題的次數大致相同。

等待:提問之後要停一會兒,讓學生有時間思考。

啟發:教師為不能回答問題或回答錯誤的學生提供線索,打開思路,啟發他們正確地回答問題。

追問:當學生的回答正確卻不充分時,教師要給學生補充另外的信息,以便學生能得出更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確後,引出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三)有效提問十戒:

一戒提問專問優等生,省時省力省心。

二戒提問專找差生,哪壺不開提哪壺。

三戒以問代罰,為難學生。

四戒不給時間,突然發問。

五戒模稜兩可,節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問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評價。

八戒大而無當,無從作答。

九戒多而瑣碎,串講串問。

十戒問如林,答發流,面上開花。

二、動態的生成是課堂互動的核心與靈魂,是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體現,教學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教師充分發揮教育智慧,通過真實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動態生成,在互動中,往往有許多不可預見的、不可控制的新的問題在課堂中出現,我必須依靠教師的積極引導,保護和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慾望。

闡述一個觀點:動態生成是有效互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教學需要預設,但預設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學的生命在於預設下的生成教學。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把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轉化成教學的亮點。新的課堂是在有效互動中動態生成的,是開放的,互動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多元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的課堂。

三、正確的評價是有效提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導向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既能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教學過程。

1.教師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在課堂中,教師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會給學生傳遞一定的信息,或是讚賞,或是批評,或是認可,或是否定。純粹憑藉語言作為評價的一種方式肯定不符合新課程的理念,要能夠多角度地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學生的潛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台,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張揚。

2.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這也是新課程提出評價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我們不僅要關注問題的答案,還要關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

3.提倡自評和互評。通過自我評價,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信度,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對學習進行自我反思,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能力。而對他人的評價過程也是學習和交流的過程,學生能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提升自己。

4.激勵性評價要注意“度”。目前仍有一些教師喜歡在學生回答對問題後有規律地進行鼓掌,我個人認為鼓掌應該是發自內心,一味地追求激勵的方式大可不必,它反而失去了鼓掌的價值和意義,削弱了激勵的作用,不利於學生的自我評價,長期下去學生也許會迷失了自我。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何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下需要教師智慧的、合理的採用相應的策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因人因時及時調整教學模式。

教學其實是一種很個性化的東西,甚至是一種不斷留下遺憾的藝術。有效的教學策略難以固化,更不能單一;教學策略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1

讀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感覺真的是深受啟發,我覺得作為老師要善意地相信和理解學生。

“有的老師常常抱怨自己的學生,説他們基礎差,説他們不喜歡學習,説他們不聽話……似乎他教的是天下最不聽話的學生,認為自己是最不幸的老師。初聽一聽。滿是理解和同情,多聽幾次,不由使人懷疑,因為從他們口裏,很少聽到對自己的不滿.也很少聽到自己的改進和努力。其實,在不變的學生背後站着的是不變的老師,但學生沒有話語機會,傳出來的就是學生的種種不行。這顯得很失公允。”看到這裏,我反思自己,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言語。這樣是不對的。遇到教育教學效果不好的情況,應該對從自身找找原因,多動動腦子想想辦法,總會找到辦法的。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把原因都歸到學生的身上,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能製造消極情緒,給工作帶來不利。

孟子説:“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他的意思是:我愛別人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迴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體會孟子的話,曾經給一些朋友建議,能不能先不抱怨學生,先反省反省自己。改變改變自己?朋友們説,我改變了呀,比如,我採用了什麼什麼方法,可是沒有效果。看來.方法和手段的改變是重要的,但僅有方法和手段的改變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從根子上反省,從觀念上改變。首要是改變什麼呢?我以為是如何看待學生的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我想這很有必要成為教師的共同信念。對於學生,我們只有堅信他想改變,想成為好人,想有出息,這樣“誨人不倦”才有動力和基礎,我們工作才不至於失去希望和信心。如果在我們眼中,學生無可救藥,我們就很難全心全意去幫助他。誰會真正願意去對一顆顆已經被認定是一無是處的頑石下功夫呢?

是否信任學生是扮演不了的,是裝不出來的。孔夫子説:“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你從內心是信任學生的,學生必定感受和體驗到;相反,如果你內心並不信任學生,只是為了某種需要而表現出對學生的信任,裝出對學生的信任來,學生也一定能夠覺察。所以,從這種意義上,教育的根本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人格對人格的感動和影響,教師人格的完善和高大是教育學生的重要基礎,教師對學生的信任也是學生改變的基礎。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2

剛拿到《有效教學》這本書時,説心裏話並沒有引以為意,隨便翻看幾頁後,便將其擱置一旁,棄之不理了。只是在學校佈置學習任務時,才慌忙將其找出,用心梳理,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啊,這書裏並沒有印象中的高深理論和花哨架子,寫的還都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方法,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確實是深有幫助,讓我獲益匪淺。

首先是有效備課。在本章節中,提到了一些怎麼樣備課才實用的一些意見和做法,在我看來很有道理,比如説在怎樣解決備課上課兩張皮的問題上,孫劍榮老師的闡述就很有道理:她説備課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的鑽研、思考,詞語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手段以達到好的效果。作為教師,首先應整體把握小學階段教學的總目標和低中高段的各段目標,備課才能有的放矢。把握了總目標和各年段目標,教學低段的備課可高瞻遠矚,中段的備課應瞻前顧後,而高段備課在衝向總目標的同時能居高臨下,這樣能注意個年段間的知識銜接,避免各自為陣的盲目性。如果吧總目標和年段目標看作面,每篇文章看作無數個點,點面結合,就能達到實用、高效。另外在教學方法的預設上,我們如果能從目標、核心環節、練習、板書、變化等多方面考慮備起,並且多參與有效的集體備課,那麼對於我們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來説將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其次在有效指導方面,要適時;適度;適當;適合;適應。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學習目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從教學手段的安排到教學語言的運用,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善於反省。這話説起來有些老生常談,因為平時我們也做了,也寫反思隨筆了,也知道自身的長處和短處,但真正領悟到其精髓的,感受到反思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成長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想真正提高,我們還要不斷地終身地去學習、去反思、去換位思考。這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從現在開始,我要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強化有效教學的意識,在反思、自查中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和教學水平。時刻提醒自己在每節課後自己主動反思:課上哪一個環節啟發了學生?哪一部分是教學中的亮點?哪一部分教學效率高?下節課如何改進……主動把有效教學理念、有效教學策略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究竟應該教什麼,怎樣教?

通過學習了袁教授的《有效教學》對我們真的收穫不淺!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3

暑假讀了《小學英語教學法》一書,學到了很多東西。書中指出小學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説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的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小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小學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小學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的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的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的歌曲.當然還可以自己編歌.英語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形式.開展好課外活動可使學生儲存一些學好英語的潛在能量,對課堂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它有利於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因材施教,開發智力,拓寬視野,培養合作精神,但在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時候要防止隨意性和盲目性等.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性格,興趣和特長,採取不同的活動方式,常見的活動形式有英語競賽、英語晚會、英語角,英語學習園地等。小學生的表現欲和榮譽感都比較強,適當地在課外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能對學生的思維,記憶,理解,反應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

小學英語教師,在具備與其他學科教師共性的素質,如敬業精神,良好的師德,廣博的文化知識之外,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心理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無法代替的.它不僅表現為一種教育和教學工作的成敗,而且作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同時要具有系統而紮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幾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包括語言的示範能力,綜合教學技能等.還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重新設計塑造自己的形象。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頗大,它使我明白自身的諸多不足,它給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4

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有賴於教師對課程的認識和開發,無論我們是將課程視為“預成的學科”“預期的計劃”“行動的目標”,還是理解為“應獲得的經驗”“法定文化”以及“師生對話”,若缺少了有自覺性的、有理想的教師,所有的課程定義都將毫無意義。

課程改革賦予了教師太多的任務,從課程的實施者、操作者、控制者到課程的開發者、研究者、指導者,從過多地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到如今關心學生的健全發展,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遇到的難題和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應該説,此次課程改革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教學平台,而且還為教師創設了諸多的發展途徑。“改變”成了課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對課程、目標、教材、教授、學習、評價和資源的認識,對設計、過程、方法、手段和生成的理解,一切都在“改”中變化。雖然我們還有諸多的理論問題要解決,也有諸多的實驗困惑,但是有一個事實不能否認:我們已在改變之中,並且教師在其中正在積蓄自信力,學生在其中正在活躍精氣神,課堂在其中正在復發生命力。我們看到,教師們開始親近教與學的理論,學生越來越習慣自主的學習,課堂也向民主化邁出了可惜的一步。“改變”是課堂改革無休止的努力,已然在改變就不是無望中的權宜之計,而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位學生髮展的無限追求。因此。我們需要抱着科學、務實的態度,不斷的對課程改革進程中的每一個腳步逐一記錄,以便自己有更充盈的智慧和健全的能力去激勵前行的信念、承受改變的義務。

作為我們五十多歲的老教師,要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確實有些困難,在觀點上不接受,通過學習這本書,在新的教學理念上有了新的認識。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低年級來説尤其如此。關注學科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學生,關注結果的同時個人能夠更多地關注過程。只有設計適宜的活動,學生才能在經歷過程中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15

暑假時,讀了許多遍的《有效教學十講》,對有效教學的概念和手段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把平時看到聽到的各種相關理論聯繫起來,初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好處:這個書內容直觀,語言直白,實例較豐富,易懂,對有效教學從概念到具體操作方法都有敍述,比較全面,作為教師平時沒多少時間查這些新概念新説法,可以作為工具書,操作上有疑惑的時候可查閲。方便。但是書本作者總是在迴避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即分數和作者觀點相背時的對策,常用妥善處理,協調,逐步改進,摸索等模糊字眼帶過,所以雖然講得天花亂墜,讀完多次也是心中無底。讀是讀了,實際中遇到問題還是迷茫。教師學了這些思想方法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實施感覺風險好大的,實施中的問題誰來買單?教師,領導,還是學生?還是總得有做小白鼠的,我不做誰做……

二、我可以改正和改進的:

1、文化程度偏低,要努力學習,豐富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教學過程中要收放自如,心想的,嘴説的,要和當時的情境想適合。比較難。努力靠近。

2.積極主動改善師生關係:傳統課堂是“地心説”,高效課堂是“日心説”。學生是“太陽”,課堂教學教師要繞着“太陽”轉。課堂氣氛: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説,敢爬黑板,敢下桌討論,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讀、説、議、評、寫貫穿始終;拓展、挖掘、提高,重視能力培養;學生活動人次多,密度大,人人蔘與;課堂效率高,效果好,達標率高。把握難度大,説説容易做做難,具體操作難度更大。課堂紀律和學生活動,教學內容和時間,學習方向把握,結果和過程不一致……等等矛盾,只能是逐步的探索。

3、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兩率”入手,即解決課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學習率。注重學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緊扣“教”與“學”,真正實現了“兩個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轉變。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讓學生學會的課才叫好課。讓學生學會的老師才叫好老師。

4、課後儘可能實現“零”作業,如需佈置,儘量佈置發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提升學生能力的拓展作業。風險極大,現階段實行在無法保證分數的前提下,極有可能引起學生,家長,學校多方面誤解。

5、教材分析依據“無邊界原則”。不講“進度”,只要“目標”,人人學會才是目標。用一種思路做十道題,不如一道題找出十種思路。揪住一個知識點“無限”放大,四處出擊,形成上掛下聯、左顧右盼。既減輕學生負擔,又培養學生能力。

6、關注學生弱勢羣體,從最後一名學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謂成功,唯有“水漲”才能“船高”。

總的説,有效教學也好,素質教育也罷,一切看起來很美……我要做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