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精選15篇)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6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書籍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精選15篇)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是“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為了每位學生”。這裏的“一切的人”不僅指學生,還包括教師、校長、父母和一切與教育有關的人。新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過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學校的發展模式、教師的科研範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在我看來,實現這一目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我們一起閲讀、一起思考、一起寫作。老師和學生一起閲讀、共寫隨筆,無論對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督促,有利於養成良好習慣,共同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為了寫得精彩,就必須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閲讀滋養底氣,思考帶來靈氣,實踐造就名氣。

我們一起晨誦午讀暮省,探索積極的生活方式。新教育實驗的兒童課程包括晨誦——用詩歌開啟新的一天,午讀——用美麗的童書滋潤童年,暮省——學會反思的生活。其實,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也同樣適合教師,教師要和學生一起晨誦、午讀、暮省。

我們一起推進每月一事。我們一起學會吃飯,學會節儉;我們一起不闖紅燈,學會遵守規則;我們一起種樹,培養公益意識;我們一起踏青,親近自然;我們一起掃地,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善於勞動;我們一起唱歌,學會欣賞藝術;我們一起玩球,學會健身;我們一起笑着和別人打招呼,學會交往;我們一起閲讀,一起求知;我們一起寫家書,學會感恩;我們一起演説,學會表達,培養口才;我們一起寫日記,學會堅持,學會自省。

我們一起構建理想課堂。課堂是屬於學生的,老師是課堂的護衞者、服務者、促進者和協作者。構建理想課堂,落實有效的教學框架、發掘知識的魅力、實現知識社會生活和師生生命產生深刻共鳴,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我們一起聆聽窗外的聲音,一起培養卓越口才,一起建設數碼社區,一起締造完美教室,一起研發卓越課程,一起合作共建家校……

我認為,在新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1、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首先做到。比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等等,我們老師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學生閲讀、寫作、演講、關心社會。教師要為學生樹立積極正面的榜樣。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論語·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教給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待未來、對待工作、對待社會、對待學習、對待他人、對待自己。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回想我的教育經歷,我的老師們教給我的很多東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時。

3、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影響”,而不是改變。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充實自我,通過專業閲讀、專業寫作和專業共同體來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4、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向學生學習。“三人行,必有吾師。”學習他們的純真善良、充滿活力,學習他們的堅持和較真,學習他們敢於提出質疑……

我們一起行動,一起堅持,一起成長。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創造。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2

初讀《教育有悟》感覺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裏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同時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如學生考試作弊、新生點名、教師板書、課堂上表揚……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麼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形成反饋,從而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於針對後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後進生。“後進生”不等於“後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學生”當成“人”,就不會再有“後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蹟在於: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藴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摯的情感,讀着讀着,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和感動,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幹部樂於奉獻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麼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讚,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温暖學生,亮麗自己!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3

教師節前夕,收到了在煙台工作的一名學生送給我的禮物——尹建莉老師寫的教育讀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了這本書,身為人母又身為人師的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動。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發現,原本我們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是完全錯誤的,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

該書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她16歲的女兒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這到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們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們能感受到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文中:“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

關於家庭教育,我們承認,孩子家庭教育的影響遠遠大於學校教育。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媽媽也是一位老師,書中記敍了許多,作為一位充滿良知又懂教育的媽媽,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險”抵抗女兒學校老師的不良教育。比如為了和女兒一起抵抗老師的“暴力”作業,她替女兒寫了幾年的家庭作業。為了抵抗老師不正當的處罰,她寧願女兒再次接受處罰,也不讓女兒做本來就是錯誤的事情。

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記敍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問題是,當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在犯錯誤,永遠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願不願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們願不願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願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甚至我們有的家長或老師對孩子不滿了,非打即罵,打罵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簡直無懈可擊。書中説:“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我們作為老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強調“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問心無愧。”良心和愛固然是必須的,但這畢竟主觀,而且我想這也是一種比較自私的想法,畢竟你主觀感覺的是對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們再煞費苦心,也是失敗的教育。我們要求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樹立起作為老師的理想;我們要求孩子從小認真學習,我們作為老師有沒有把“教育”作為一門功課來學習,如果我們沒有,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我們的孩子。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總是在強調一些客觀因素,小學老師説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師強調小學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初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沒有道德敗壞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們沒法改變無法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可以讓每一個到我們手中的孩子感覺到幸運,要知道他已經不幸很久了。

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無知和無能。回想自己十幾年的教師生活,許多事情感覺力不從心,我們總是寬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誤,可我們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犯了錯誤可以改,可我們孩子的生活卻永遠不能夠從頭來過。

書中説“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我們從來不否認一個溺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所以我們也從來不否認作為一個良苦用心的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

書中説“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為一名老師,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4

近來,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教育新理念》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

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鋭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鋭,才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

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為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學生人格;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四、懲戒要符合相關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羣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6

假期裏,每天都會讓兒子讀幾篇文章,閲讀後説一説自己的感想,然後記錄下來,對於文章裏面好的句子也會記錄下來,這樣不僅提高了想象能力,增加了識字量,還為以後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今天兒子閲讀了《笨狼的故事》,這個故事只要笨狼一出場,兒子就很開心,笨狼很可愛,也很倒黴,總做一些很搞笑的事情,通過笨狼兒子能聯想到聰明兔,因為聰明兔總是做一些笨狼做不到的事。故事很生動也很幽默。對於自己喜歡的故事書,兒子會一口氣讀完,雖然對於故事情節掌握的不太全面,但時間長了,就會實際運用到學習當中。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堅信,兒子會一天天成長,一天天進步的。

有的時候兒子也讓會我陪伴他共同閲讀,然後我們互相提問,看誰記得又牢固又準確,其實童話故事真的能開闊孩子的視野,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簡單的圖片搭配幽默風趣的語言,別説是孩子,連我也喜歡看,彷彿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時代。和孩子一起閲讀,不但能帶動孩子的積極性,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樂趣,真是一舉兩得。

有的故事裏裏面還附加了一些開動腦筋的成語故事和開心謎語,兒子也很喜歡,通過猜謎語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成語故事則豐富了孩子的閲讀空間。作為家長,我們很開心。因為好習慣成就好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必定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5

王曉春教師的著作《今日怎樣當教師》一書中有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學校,然而卻關係到我們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

今日,我們應當怎樣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活力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教師是使人類和自我都會變得更加完美的光輝職業。教師以其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自我的生命價值,並在創造性的勞動中,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的歡樂。教師在為事業奉獻的過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教師在為孩子操勞的過程中,也享受着教育的歡樂和幸福。那今日,我們應當怎樣做一名好教師呢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我們一向認為:沒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成績,做出貢獻。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是因為我們崇拜蠟燭精神——他燃燒了自我卻照亮了別人。同時我們堅信自我的選擇,無怨無悔。我想,僅有當我們對事業注入深厚的感情時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內心極大的充實和滿足,甚至能夠以苦為樂,以苦為趣,到達物我兩忘,醉迷其中的"孔顏之樂"的境地。做一名教師既是我們對人生事業的追求,也是自我人生價值的體現。我們想要體現自我的價值就必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幹出事業,幹出成績。

我任教的班級部分學生寄宿,對於寄宿在校的學生,學校就是他的家。當臨時班主任的日子裏,白天給他們上課,晚上有時要留在學校裏陪伴着他們,可自我的孩子託付給外公外婆管。氣温驟冷,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身體不舒服,提醒學生“按時服藥”,打球出汗了,提醒學生“趕緊擦擦洗洗把濕衣服換了”,直至再三叮囑:吃飯前必須要把手洗乾淨。為了工作,為了學生的成長,我在工作與休息、工作與家務的天平上,對於前者,加重了砝碼,全身心地投入,這是我的追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只能用我的無私,奉獻給學生一份歡樂,奉獻給學校一份榮譽,奉獻給社會一份熱誠。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樂於奉獻、勤於探索、勇於創新是新世紀優秀教師的必備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很喜歡一首歌中唱的:“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我總是在想,是不是就像雞媽媽愛小雞一樣,愛學舌功能也成了我們教師的一種本能,並且又正是這種愛,才得以使我們每一天能滿腔熱情地迎接他們,無怨無悔地教育他們。20年的教學經歷,我們全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境,以和藹可親的教態,關切温暖的語言,温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學。由只提要求到多給關懷,由一味指責到千方百計讓學生品嚐成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把信任和期待目光灑向每個職專學生,把關愛傾注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用愛贏得每一位學生的信賴。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涵。“金鳳凰”可愛,“醜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職業學校學生一份愛心、一聲讚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讚揚,去鼓勵,為他們供給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醜小鴨”必須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舌功能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説具有示範性。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生活在學生中間的,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廣大學生看得見的,所以我平時能嚴於律己,處處檢點。僅有這樣,才能有力地説服學生,感染學生、薰陶學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教師們,讓我們簡便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一樣的人才,歡樂地生活,歡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於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今日,我們做教師,在於熱愛學生,誨人不倦;今日,我們做教師,在於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但願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所有教育者,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真誠的愛心去温暖人;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人;以優秀的成果去鼓舞人;以充實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讓完美的人生在教育事業這面火紅的旗幟下熠熠生輝。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6

7月,正處於炎炎盛夏。我們有幸地成為武漢市教科院特殊教育教師培訓班學員,為期五天。雖然武漢的天氣酷熱,而且暑期和愛人相聚的時間減少,但我在這幾天卻又快樂又充實。此次培訓形式多樣,有武漢市十佳教師雪湘明講座、華師博士鄧猛特校校本教材開發介紹、華師教科院雷江華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心得交流等各種活動。這些如春雨,無聲地滋潤着我的心田,不僅使我在理論上得到了指導,基本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而且讓我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得更高了。現將在培訓中所感所想小結如下:

一、初步接觸相關教育法律法規,瞭解校本的開發。

鄧猛博士先帶着我們一起温習了美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及現狀,以及特殊學校校本教材開發。美國教育制度很好,提供免費的公共教育,其費用是由當税收津貼的。還設立雙語學校,以ESL課程由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師幫助因為語言障礙而導致學習困難的孩子,減輕在過渡期間遇到的苦難。在家教育方式也適合,但是父母要使用經過鑑定的合格教程,而且要由一位合格教師監督。

特殊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要首先有特色,必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必須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教材內容的選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面向未來社會生活;以兒童現有經捻為基礎;科學的知識與規範語言表達,尋找典型範例與主題活動等。

以後,我將用這些知識來規範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保護殘疾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殘疾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殘疾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拓展心理學的點面視野,理解兒童的困惑。

華中師範大學博導雷江華講的《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講座》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沒學過這些知識,以為孩子們是故意聽不懂老師的講課,練習時老是出錯,接受新知識慢了幾拍。現在知道了,他們有認識發展的矛盾和障礙。

如何解決特殊兒童認識發展的矛盾和障礙,我們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他們身上顯現的亮點頓時讓我開拓了思路,自己平時碰到的難題或許換一個角度就能很好的解決。

其實,每一個殘疾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不同的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我們老師發現罷了。我暗下決心今後也一定會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後進殘疾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殘疾學生身上。

三、展現聾生舞蹈之特色,感悟美

武漢市特殊教育教研院文潔教師帶我們觀賞《千手觀音》舞蹈節目,然後介紹我們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舞蹈是一種視覺強烈的課程,所以非常適合聾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人為本的藝術形式,是表現生命、情感、美這三大主題。我們可以通過基本功的訓練、加大模仿練習、滲透意念、氣息的方法教授他們,使他們得到心靈美的昇華。現在,我知道了聾生具有聽覺、動覺對內在節奏的感知,要好好利用這個特點發展他們的優異之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我們更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充電,才能適應我們的教育發展。校本培訓與時俱進,給我們照亮了前進的方向,當然,有些理論知識還需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細細琢磨、思考。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能進步!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7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我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教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僅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教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所以,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麼不聽話?怎樣那麼坐不住?怎樣那麼難教?怎樣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我的學生,試着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當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是苦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着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歡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堅持歡樂的心境,做個陽光教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8

時間過得飛快,想想自己工作也已二十幾年了。送走的學生也是形形色色,各有各的樣,也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酸甜苦辣。總覺得現在的學生真是越來越不好管,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曾幾何時漸漸和瀟灑自如越離越遠,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課。

前不久看了《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歎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回顧這些年的教育教學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為人師,為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為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問題。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瞭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祕,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關的。也只有這樣的教學,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説才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反思過去,作為教師,自己的責任心很強真是把他們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對他們嚴格要求,關愛有加;可是今天想來,自己對他們又瞭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時間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樣與他們聊天、談心,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

在瞭解學生方面,我們也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瞭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對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當然是越看越喜歡,也自然給他們的機會多一些;而那些所謂的“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有時就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長此以往,孩子的發展當然是越來越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了。因此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僅善於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於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後進學生的區別只在於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為後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階段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諧了。

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髮展,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教師説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行老師的安排。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性,也在不斷提倡“人性化服務”。説到底其實我們的教育更應人性化,我們一直在説: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説話,就是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説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麼是教書育人,什麼是為人師表。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9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我對它的理念是:“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了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説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穫。朱永新教授説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誇誇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然而,在整本書裏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們校長也常説,一個學校發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麼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閲讀史。閲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閲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牀、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在收穫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説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閲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0

首先,做為老師要放下架子,善於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説“來,老師跟你們一起想看這倒底是為什麼”,“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為孩子膽小,如果做為老師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為幼兒教師,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為幼兒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裏,大人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後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為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你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

再次,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們生性好動、貪玩,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才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否則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教學內容,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做一個有趣的遊戲等都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做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有極大的忍耐力,要有足夠的耐心,人們常説“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説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説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

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説什麼也不聽了。常常讓老師升起一股又一股的無名火,恨不能伸手就給兩耳光。當然,這時做為教師是不能發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説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温柔的説一聲“你再這樣,老師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説服他們。

總之,從事幼兒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們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1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半個學期的課程就要結束了。在假期裏,我讀了朋友給我推薦的好書。這本書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創作的。

這本書裏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良多。《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其中“每月例話”裏面的《馬里奧的微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十分感人。本文記述了一個十二三歲的意大利少年馬里奧乘上了一艘開往馬耳他島的巨輪。在船上,馬里奧結識了一個好同伴,這個女孩子跟馬里奧年齡差不多,只不過個子比馬里奧高了一點兒。經過聊天,馬里奧知道,原來這個女孩子叫克莉泰,跟他一樣都失去了父母,是來投奔親人的。深夜,可怕的風暴來了,甲板的東西都被捲走了,船底也經受不住風暴,破了,水洶湧的灌了進來,眼看船就要沉了。乘客們都驚慌失措,跑到甲板上號啕大哭起來。一半的乘客都跳入了事先準備的小艇裏,可只有一艘小艇,小艇上已經坐滿了人。只夠再容納一個小孩子了,而克莉泰和馬里奧都十分想下去。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眼看小艇離船越來越遠,馬里奧把機會讓給了女孩,女孩跳入小艇,得救了。大船即將沉沒,但馬里奧面對死亡反而從容鎮定,十分開心。

我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十分感動,我想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少年馬里奧,學習馬里奧捨己為人甘犧牲,面對危險十分鎮定,十分堅強的品質。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2

國慶假來臨了,我閲讀了些的書籍,給了我很多教育實踐中以往歷過,卻未細細揣摩的教學真諦,我久久的徜徉在這片書海中,深深的懂得教書育人的不易,我們得時時反省自我,時時反思自我,才能將工作更落到實處。

一、讀書一生,以寫促思

好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當由三塊組成,即精深的專業知識,開闊的人文視野,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我覺得這句話是最能夠引起教師們共勉的。我到此刻也依然記得我的大學班主任對我説過的這句話,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經拋卻了這些意識,我又何嘗不是呢。如果這次不是校方讓我們教師寫一篇讀教育專業書籍的讀後感,我也不明白是否還會記得這句話。寫作不僅僅是積累經驗的一種方式,更是逼迫自我勤於閲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因懂得這些,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想自我以後也還是要堅持用文字記錄自我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衝動的我不斷理解理智我的批判,讓實踐的我不斷理解理論的我的提升。

二、慎獨養身,伸展個性

個人獨處,他人不知,能嚴格按照慎獨去做,沒有其他雜念,實實在在按照道德準則去做。應對榮譽,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在乎別人的譭譽,而要自信自醒,打擊你的力量就是前進的力量。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竭盡全力,就是勝利。能夠説,慎獨是最好的善待自我。

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隨波逐流,循規蹈矩是自我成長的最大敵人。“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應成為我們為師的座右銘。我想對自我説的是,人云亦云的儘量不雲,老生常談的儘量不談,要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風”跑。對自我的教學,不要研究完美,要研究最有特色。

三、愛在細節

教師要學會愛,愛在細節,因為教育就是一堆細節。比如,對待生活在當今社會環境的學生,教師缺少的不是強力和果斷,缺少的是教養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細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尤其對所謂的學習、心理有“障礙”的學生,要學會做“寒裏”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為學生在困難或痛苦中及時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四、海納百川,合作同進

如果説以前的成長靠的是個人奮鬥,那麼新的時代與環境,強調的卻是團隊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競爭環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沒有合作之心的人,內心是焦躁而絕望的,也不會取得什麼真正的成功。你有什麼樣的情懷,就有什麼樣的處世方式;你有什麼樣的期許,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強調個人發展與競爭,必須要依靠環境和夥伴的合作──學會溝通、學會傾聽,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經驗,以減少由於孤立而導致的個人行為。

創新不是推倒歷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設大廈。回顧過去是有益處的,如果我們對前人視而不見的話,我們身上的獨創性不會很好地保存下來並取得快速的發展。教師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審視者、反思者、繼承者,但應當永遠把自我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顆海星的主角──也許這是一種理性狀態。

一路走來,感慨良多。前程漫漫,我將一如既往地跋涉下去。成長的路上,為自我的生命奠基,為學生的生命奠基,仍需要同事的關懷,教育叢書的引領──而這將是我前進的動力。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3

面臨基礎教育課程的深化改革,我通過培訓和學習,對新課程即教育教學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

面對新課程我們必須樹立新的觀念。明白教學是對話,交流,知識構建的活動。教師即研究者,學生是知識的構建者,家長是教育夥伴。

新課程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的人,而是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課程的實施者變為開發者;由管理者變為組織者,由傳授者變為參與者促進者;由教書匠變為研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新課程給了教師們很多的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不斷超越自我。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藴。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實教材內容。提高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數學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中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教師要不斷的思索如何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快樂的學習,獲得輕鬆、愉快、成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4

我在書上看到一個故事:“一羣美國人,在美洲叢林探險,聘請了印第安人做嚮導,前三天印第安人勤勤懇懇,但第四天堅決不肯走了,要求休息,美國人問為什麼?印第安人説:“人走路走了三天,走的太快了,靈魂就會趕不上軀體。所以,要停下來休息一天,等等你的靈魂。”

我覺得印第安人説的很有哲理,走的很快,就沒有時間體會沿途的風景,忘記原先的設想和初衷。

今年,幼兒園創省級示範幼兒園,需要我們做的事情很多,我們每天忙碌着,環創、整理檔案、組織班級裏的“故事比賽”、“組織升國旗”、“小記者”“家長開放日”“幼兒發展性評價”“元旦晚會”“省級課題”“打擊樂融入一日生活”等等。就最近的環境創設,讓我深有感觸,只是覺得很累,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在樹林裏找不到方向,我只想“停下來,靜一靜,等等我的靈魂!”

於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麼找不到自己的靈魂?我反省了幾點:

第一、培養自己閲讀的習慣。每天晚上讀書半小時,吸收一些新的經驗,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

第二、要善於蒐集資料。善於查閲,不知道的事情要在電腦和書上查閲,豐富自己的頭腦,擴散自己的思維。

第三、交流。要善於交流,多與老教師交流,與同事探討。

這是我的反思,希望自己做一個會反思,善思考的人。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15

“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的更遠”。

在一次特殊的機會下,使我有幸讀了《美麗的教育》一書,並且深深愛上了它。該書是一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孫浦遠老師所著。孫浦遠老師用43年的心血與智慧灑在了教育這塊土地上,其態度之嚴謹、功夫之深厚,《美麗的教育》是她一生的教學生涯的真實寫照,寫出了栩栩如生、紛繁多樣的兒童現實生活,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小學心理學和教育學,讀了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年輕的班主任,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許多困惑,看了《美麗的教育》一書後,我吸取了許多教學與經驗,掌握了許多好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它是我的良師又是我的益友,對我的班級工作管理起到了及時有效的作用。一個個班主任工作案例,傳達着孫浦遠老師以愛為主題的教育思想,傳播着她從愛入手的教育理念。“要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這是我讀後感觸最深的一點。一個班級能否形成堅強而和諧的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成敗的試金石。教育家馬卡連柯説:“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後,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如果把孫浦遠老師的經驗歸結為一點,就是培養了一個好的班集體,讓集體成為每個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

從《美麗的教育》眾多案例中,我學到了兩大法寶:

一、注意欣賞和讚揚孩子的優點。

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緻,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着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於一個教師太重要了。

由於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所以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於是思維定勢就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澱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做一個懂得欣賞、善於讚揚的教師。

二、學會寬容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着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着我們的孩子體會自我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孫老師的話無疑為身處“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就像孫老師説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美麗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她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較強的教育案例中,在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裏,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對於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説,真可謂是思想的好向導,前進的指明燈。我想我會積極的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閲讀,善於積累,勤於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儘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