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1

作為一名教師,熟讀各種教育理論專著及經典案例是提升個人素養的一個極其有效的途徑。參加工作十幾年來,我讀過很多教育專著,但其中最鍾愛的卻是張仁賢老師主編的《心靈啟示錄————經典教育理念案例》一書,每次翻看,都能給我帶來心靈的感動。

這本書是“中小學新課程教學問題探究和教師專業發展”系列叢書之一,在“總序”中編審委員會主任顧明遠老師就教育工作者對於新課程應該有怎樣的基本態度進行了深刻的論述。告訴我們在中國進行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及作為當代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以善於學習,高屋建瓴,實事求是,科學對待,積極探索,勇於實踐的態度來進行我們的教育活動。

另外,在每個版塊的序言部分,都有像詩一樣美妙的句子來形容教育的真諦,如“愛心篇”中寫到“愛心是孩子的陽光,是教育的綠色。教育從愛起步,由愛伴隨,因愛結果。教育的一切都源於愛學生,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於如何愛學生”。在“愛心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報復與報答》這個小故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壞孩子”前後經歷了兩個老師的諄諄教導,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的經歷。第一個老師冷嘲熱諷,用盡能用的懲罰,盡一切刁難之能事,可結果卻是孩子以他能想到的辦法,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反抗,去報復。“壞孩子”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中一天天變得更“壞”。另一個老師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他,用熱切的期待去要求他,用真誠的溝通打動他,用讚賞的語氣表揚他,“壞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報答”老師的不拋棄,不放棄。慢慢的,一個渾身“毛病”的“壞孩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有着很多“閃光點”的好學生。前者的教育顯然是失敗的,而後者成功的原因也很簡單,即老師對孩子熱切地期待,潛移默化地鼓勵,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慢慢的,學生接受了老師積極的心理暗示,樹立了信心,從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

再如“引導篇”中提到“教育不是灌輸,不是壓制,不是圍牆,而是啟發,疏導,教人主動發現,教人自我修養的藝術,它應給知識發現以方法,給智慧開啟以鑰匙,給行為指向以方向,給思想暢達以道路。”在這一篇章中,各個案例中的主角——教師,都採取了疏導的方法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性訓練,而不是把學生禁錮在課堂教學的框架中,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髮展的潛能,把學生的創造力引導出來。幾位老師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善於營造教學情境,善於激發學生的靈感,給學生以寬鬆的氛圍,從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又如“真誠篇”中所倡導的“‘真誠’是心靈溝通的橋樑,真誠是火,當心與心之間橫着樊籬時,它會焚去所有的阻隔,引導心靈共同擁抱美好與真情;真誠是水,當思想裏積起種種難以溝通的障礙時,它會洗去一切誤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間穿流一條理解的小溪。教育需要真誠,師生交往不能沒有真誠,教育應求真求誠。只有真誠對待學生,教師才能深入孩子的心靈。只有真誠贏得真誠,孩子的心絃才會受到觸動。”……這些理念的提出,和我們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所大力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髮展為第一要務”的理念不謀而合。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在師長充滿真誠的引導下,在感受到平等、尊重的氛圍裏,一定會快樂的學習、成長。

另外,激勵也是一種藝術。在本書的“激勵篇”中,對這一理念多有論述,並輔以相關的案例,讓教師反思。其中大家熟知的“陶行知與四塊糖的故事”又一次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陶行知先生的寬容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同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常常看到的都是學生的缺點,並苦口婆心地去“教育”,久而久之,得不到肯定和激勵的孩子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使我們充滿“愛”的叮囑在他們眼裏毫無價值。其實學生犯錯誤並不可怕,關鍵是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並時時保持一種“向善”之心。很多情況下,只有等到事情發生之後,學生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而不重犯”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期待。而要實現這一點,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師對犯錯的學生寬容以待,這樣做最能引發他們心中的愧疚之感,使其產生感激之情,從而努力改掉以前的毛病。“教育是愛的事業”,“沒有融化不了的堅冰”,也許説的正是這個道理。

古人有“餘音繞樑”之説,掩卷沉思,我方解其中滋味。這本書不愧稱為“心靈啟示錄”,它帶給我關於教育教學方面的收穫足以讓我受益終生。

教師是一個平凡、普通的職業,而教育則是一項光榮、偉大的事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是教育的重大責任。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管理有方,但無定方。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會不斷地學習實踐,讓更多先進的理念和經驗給心靈更大的啟示,與時俱進,逐步提高,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儘自己綿薄之力。

心靈啟示錄讀書心得2

説實話,我真的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勇氣把這本《何以笙簫默》讀完的,還記得翻開第一頁的時候,手還是顫抖的,穩了穩,才繼續往下翻。

曾經跟別人説過,我不會再為那個人哭了,可是,看何以笙簫默的時候,眼淚還是啪嗒啪嗒的落了下來。心裏説不出來的難受。可是慶幸的是,趙默笙和何以琛的結局是完美的。雖然兩個人曾經有過沖突和破裂,但是那熾熱的愛和濃烈的思念,慢慢地將所有的碎片粘回一起,儘管仍然看得出有裂縫,然而這就像生活一樣,怎會如此完美呢?

哭紅的是眼睛,哭碎的確是愛情。

當我們仍想沉溺在懵懂的少年時,歲月卻無情地將我們往前踢,我們曾發誓要與命運抗爭到底,而到頭來才發現自己早已捲入命運安排的漩渦裏。最後,被踢的遍體鱗傷,哪裏還有掙扎的力氣?還好,往旁邊望去,幸災樂禍地看着,原來,你也一樣。在被歲月催促的過程中,有多少眼淚留在外,又有多少眼淚留在心裏?大丈夫説,拿得起,放得下;可這放下的背後,又暗藏着多少祕密;在這拿得起的面前,又隱含多少辛酸呢?最痛的,不是放得下或拿得起;最痛的,是在午夜三更時分,夢裏盡是你少年般的桃花面容。眼淚,只是暫時的止痛藥;忘記才是永恆。可惜,世道往往就是如斯的不公平,記起容易,忘記難。

所以,何以琛和趙默笙,選擇了記起,放棄了忘記。記起的不僅是那青葱年代,還有那黯然神傷;記起的不僅是耳邊那喃喃唸叨的我愛你,還有那刺痛心扉的對不起;記起的不僅是那恍如隔世般的愛戀,還有那雨中、風中飄散的恨意。雖然疼痛,卻不後悔。如果真是後悔,應後悔當初的口是心非;如果真是後悔,應後悔過去的不告而別。既然回來了,那我就不會再走了;既然不走了,哪還有什麼比再次失去更令人恐懼呢?

當以琛拉着默笙的手去登記結婚時,臉雖掛淚,但嘴角上揚。以琛選擇了最有勇氣的的方法,選擇了最為痛苦的方法:既要記起,又要忘記。默笙選擇了最艱辛的路途,最幸福的懲罰:去愛你,而且,是一輩子。

何以笙簫默,最令我感動的不過就是一句話:在愛情面前,要有勇氣;勇於去愛,勇於去承擔;承擔過去,承擔現在,承擔未來。

何以笙簫默,最令我傷心的不過就是這一句話:有多少人可以在愛面前鼓起勇氣,有多少人可以在情面前無所畏懼?我們總是在愛情面前妥協,總是在愛情面前放棄,總是為自己、為他人而做了膽小鬼。一失足,滿盤皆輸:生命總是給太多機會我們去選擇,卻沒有給太多機會讓我們重新選擇,走錯了一步,落下的,只是滿目蒼夷。這滿目蒼夷,有誰願再去?

這,就是何以琛和趙默笙的可貴之處:願意去,且不畏懼。

但,卻是小説。但,心裏仍有暖意。

愛情,太美麗了,不真實,所以,我和你之間只能有緣;

愛情,太悲切了,不牢靠,所以,我和你之間只能有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