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黃牛徵文

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黃牛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2W 次

幾十年筆耕不輟,矢志不移,潛心編史修志,他就是xx縣史志辦原副主任秦xx。他曾經有過多次機會可以到一些“肥缺”部門工作,但他卻心無旁鶩,對編史修志情有獨鍾。退休後,他繼續發揮餘熱,幹着編史修志的“苦差事”,被人喻為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黃牛”。

躬耕史志沃土的老黃牛徵文

  情有獨鍾,任職史志辦

秦xx1970年參加工作,他十分喜歡字寫作。1997年月,時任大興鄉人大主席的秦xx面臨着新的選擇,縣裏幹部人事調整中,領導研究讓他到縣史志辦搞編研工作。期間,秦xx從中瞭解到,晉城縣自清代乾隆年間始修《鳳台縣志》,光緒年間續修,直至民國年(1914年)將鳳台縣重新更名為晉城縣以,從未出版過《晉城縣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有許多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卻都沒有字記載,更何況舊縣誌中有不少地方記述得不夠詳盡,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在他胸中湧動着。他主動向領導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一定服從組織的安排,努力編寫好黨史和社會主義新方誌,既然是工作的需要,我幹,而且一定要幹好!”年近半百的他義無反顧地上任了。

  愛崗敬業,編修結碩果

編史修志的功用在於存史、資政、教化,因此必須做到存真求實,確保質量。秦xx把歷史學家範瀾的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不寫一句空”當作座右銘,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在編史修志中,他為確保史實的完美翔實,真正做到“橫不缺項,豎不斷線”,對人物、事把關很嚴,如:原《晉城縣誌》上,誤將明朝官拜工部侍郞、兵部尚書張昺的出生地寫為xx縣高都鎮大興村人,他幾經周折,進一步證實了張昺的出生地系xx縣嶺上村,並在新編《xx縣誌》裏作了更正。

多年,他同辦公室的史志編修人員,同心協力,辛勤作戰,使“十一五”史志編研碩果累累。他主動請戰,積極參與了《xx縣誌》的新編,《鳳台縣志》的點校等志書編纂。2006年至2008年完成了《中國xx》畫冊、《太行英才——常鬱》、《珏志》的出版工作。編撰了《中共xx歷史》簡編,啟動了《xx縣誌》的編纂工作。同時他還指導編輯出版了《攔車村志》、《大南莊村志》、《xx環境保護志》、《陟椒村志》、《xx軍事志》等10餘部志書。

這些年,他一門心思樸在了工作上,根本無暇顧及家庭。2000年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xx百科》,秦xx為副主編。有一次他到東四義印刷廠搞《xx百科》編寫工作,一走就是20多天,期間,妻子先後三次打電話催他回家,説小女兒患上痢疾,高燒不退,他考慮到專門聘請的原市委黨校王守信教授對《xx百科》把關指教,自己豈能丟下,為此,他狠了狠心,沒有回去。事後,才知道,小女重度脱水,幾次昏迷,病情嚴重……一想到這些,秦xx總是一臉的愧疚。

退而不休,發揮正能量

對事業的追求,對社會的回報,只有逗號,沒有句號。2009年,退休後,xx縣總工會聘請他去編纂《xx縣工會志》他欣然接受,單獨一人執筆。為了編好這部志書,在兩年多的時間裏,他多次登門拜訪當事者,數次到xx、城區檔案館、圖書館查閲資料,並深入民間進行實地探訪、核查,撰寫了80多萬字的《xx縣工會志》初稿。直到2010年11月印刷出版。兩年多時間,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最難能可貴的是,正當《xx縣工會志》初審階段,他突患腦梗,縣總工會的領導勸他休息一段時間,他説:“我人雖老了,但思想永遠年輕。”在患病期間,他每天上午到醫院打吊瓶,下午仍堅持到縣總工會改寫《工會志》書稿,難怪時任工會主席段青根誇讚他是永不褪色的老黨員老幹部。

這幾年,他還先後同退休幹部徐樂天、毋福波等人共同編纂出版了xx縣柳樹口鎮《北石甕村志》;同晉城市黨史辦原主任成茂林等人共同編纂了城區鍾家莊辦事處《堯聖頭村志》,兩部志書約10萬字,字字凝結着秦xx等退休幹部揮灑的滴滴汗水。

如今,年近七旬的秦xx,案頭上又堆起了厚厚一摞稿,他蒐集整理出了0多萬字《xx縣革命老區志》史料。在人生第二起跑線上,他仍懷揣夢想,要為故鄉xx縣高都鎮大興村寫兩部志書。退休不矢志,退位不歇崗,秦xx用自己的餘熱續寫着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