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狂人日記讀後感彙編15篇

狂人日記讀後感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9W 次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快來參考日記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狂人日記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狂人日記讀後感彙編15篇

狂人日記讀後感1

初看《狂人日記》一文,我是以一個完全不知道其作者是魯迅的心態來讀的第一遍。第一遍讀完以後,只覺得這是一篇非常陰冷古怪的小説,因為文章上下到處都能看見一個觸目驚心的詞:吃人。除這以外,我連它最基本的意思都沒搞懂。

於是,我細讀第二遍。第二遍讀完,又翻看了其中的一些註釋,方才明白了文章的些許意思。這篇文章如題所言,是一個患有強迫症臆想症恐懼症的狂人的日記,所以其中一些讓我毛骨悚然的描寫便解釋得通了。

在大致理解的前提下,我又查找了一些關於狂人日記的分析和簡評,知道了魯迅寫這篇文章的時代背景,也瞭解了這篇文章的主旨: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帶着這些信息,最後,我細讀了這篇文章第三遍。第三遍讀完,又生出了一些感觸與困惑,經過自己的推敲和思考,也頗有心得。

狂人日記讀後感2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説《狂人日記》,從此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涯,同時也開啟了中國現代小説的開端。

《狂人日記》主體部分用日記體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迫害狂”在患病期間遭遇及心理。狂人在沒有年代的歷史記敍“仁義道德”背後看出了“吃人”二字。

文章講述:“我”回到家鄉後,每個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着我,那眼光另人毛骨悚然,連哥哥都和其他人商量如何“吃我”,我與他們爭執,他們根本不聽……

他們這樣盯着我,都是因為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在文章中魯迅講的“我”絕不是魯迅本人,而是被封建制度迫害的犧牲者,當時大家認為“我”是瘋子,而讀後我們會發現,只有這個“瘋子”的視角才是正常的,魯迅在這篇文章中發出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禮教吃人、家族制度吃人”以喚醒那些被封建制度醫學專用的人們。

狂人日記讀後感3

魯迅不愧是文學大師,寫的文章不但面上有一種意思,更多的是內在的含意,他寫的文章很有味道,讓人細細品味,能讓人悟出道理,但他字面上不表達,全藏在裏面。所以讀他的文章能讓人提高一個檔次。

我讀的《狂人日記》便是他的作品之一,故事是這樣的:某人的村子裏一人被吃了,吃人的那夥人便盯上了他,之後他發現吃人的那夥人中有他的哥哥,他記得他哥哥以往説過人肉多麼好吃,最終他發現一些小孩也盯上了他,他便呼喊:必須還有小孩沒吃過人肉,救救哪些小孩吧。

我覺得吃人的那夥人就像當時的日本鬼子,一些跟着那夥人的人就是漢奸,那些沒被吃的人就是當時的中國人,這篇文章的深處充分表現着當時中國人的軟弱和日本鬼子的囂張,人們人心惶惶就像當時中國上下的情景。這樣的文章能讓人深受啟發,是十分值得我們讀的好文章。

狂人日記讀後感4

魯迅借用狂人的身份,以日記的形式深刻地批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面上看似一個狂人的瘋言瘋語,如此的令人驚訝、慨歎,但這又何嘗不是魯迅自己打從心底裏認清那吃人的本質,想喚醒國民大眾的良知,卻只發現人們麻木不仁時內心的苦痛與掙扎。

在魯迅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表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人們的不覺醒,強烈地抒發了讀當時社會的憤怒,尤其在《狂人日記》中,這簡直是一個活生生吃人的地獄,可俗話説“由愛生恨”,正是因為魯迅對中國有着不可形容的大愛,才會有如此類似於“恨鐵不成鋼”的大恨。

在最後的一節,我認為那是畫龍點睛的一筆。“或者”二字既表現了作者不願全盤否定整個國民,又表現了作者一種難以名狀的悲。“救救孩子”是對大眾的號召,是竭力的吶喊,也是撕心裂肺的呼救。不要讓新生的力量絞死在吃人的旋渦中,不要讓中國的未來陷入深深的黑暗泥沼中不能自拔,“……”簡簡單單的'六個點,引人無限的深思。

狂人日記讀後感5

以日記的體裁,以精神病患者的語言,揭露出社會吃人的本質。且不論《狂人日記》作為中國白話小説樹立的標誌,也不論當時新文化運動才剛剛起步,單就這奇異的構思,囈語似的描述,隱喻出深刻的黑暗現實,已使我們望塵莫及。

從小學開始,課本已有收錄先生的文章,那時年少輕狂,並不覺得先生的文有何奇妙之處,竊以為不過是後人為了彰顯政治理論,推進革命,暴露社會矛盾,才將先生的文章分析的如此深刻。現在想來,實在汗顏!正如先生自己所説,他的文章沒有一篇是信手拈來,往往都經過了詳細的構思。但在我們眼裏,卻是一氣呵成,寓哲理與平淡之中。

先生的文章着眼於小,折射卻大,沒有一樁一件,不是從小事説起,卻能讓你,讓我,讓他體會到、認識到,哦,這就是當時的中國!或者不如説,這就是中國!

狂人日記讀後感6

在這個短暫又漫長的暑假裏,我無意中闖入了狂人臆想的世界。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我的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句話:“狂人發病,旁人側目,家人延醫救治,狂人復原。”大家是否覺得魯迅真的將我們帶入了狂人的世界?

站在我們正常人的角度,或許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了。在我的深刻記憶裏,有這樣幾個令人心寒、膽顫的情節: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當我看完了這樣的情節,説實話,內心的承重有些讓我無法負擔。這樣的一個狂人,狂到不相信社會,不相信親人,甚至不相信有人性的存在,這是怎樣的一種生活背景所造就的悲劇?!

雖未處在那時,但魯迅筆下狂人狂行下表層批判的封建傳統社會,卻令我心顫不止。

狂人日記讀後感7

《狂人日記》選自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説集《吶喊》,文章用“狂人”這個詞講出了當年回家看望朋友時的事情。

那個年代,真是恐怖!竟有人吃人的事情出現。

但是為什麼會有人吃人的現象出現呢?我想是當時人們的思想落後,這就是吃了一塊肉,這種人真是殘忍悲哀呀。

思想不落後的,不吃人,但是又變成了那些人的食物。

看一看那個年代,再看看現在,我發現我們現在的生活多麼幸福啊!

魯迅這篇文章的心理描寫很多,細節描寫的很生動,有很多動詞,很多句子都描寫的非常逼真生動好像你的眼前都已經浮現出當時的場景了。

比如説:“你看那女人“咬你幾口”的話,和一夥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話,明明是暗號。

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

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着,這就是吃人的傢伙;”!

狂人日記讀後感8

前兩天,老師要我們看魯迅的書,媽媽便給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説集《吶喊》。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狂人日記》,描寫的是一個有所謂“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狂人”認定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制度。他半夜查看歷史,見整本書都寫着“吃人”二字。他最終還是相信未來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並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

這個故事我看了三、四遍還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瞭解封建社會的可怕與可惡,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還小,不能完全讀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吃人這種可怕的現象真的存在。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後四個字在我腦中浮現。這四個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麼簡單吧?應該不只是肉體上的拯救吧?還有什麼呢?心靈上的拯救?或許還有更多我不懂的……

狂人日記讀後感9

最近看完了魯迅先生所著的《狂人日記》,他的作品很耐人尋味,卻有些地方很難讀懂,原諒我30歲時才讀完它,當一個人成年後看它,才更能體會作品中的深邃。

因為一本書看的時間太久,往往還沒看到結尾,開頭都忘光了,這並不能代表什麼,也許我的大腦就像一個過濾器,只有那些“雜質”才能保存下來,其他的都是一概而過,無論它好它壞,只在當時。

讀一本書,我喜歡用鉛筆畫一些自認為漂亮或是有趣的句子,然後記錄下來,感受文字的奇妙,比如這本書中,也有些句子摘錄下來,留給我更多的思考。

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有島武郎《與幼者》

這本書中劃線的句子並不多,但是讀過這一篇篇的短文後不難發現,文章中多是帶有一些批判色彩,若讓學生們讀它,定會覺得無比枯燥,而且十分沉重,也許要經歷一些事,沉澱一些人生閲歷,才會覺得還不錯吧。

狂人日記讀後感10

瘋狂!瘋狂!真瘋狂!在那個吃人的年代,吃人的暴政和吃人的思想,鋪天蓋地地彌散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真難想象那些瘋子們還能怎麼活?親戚家、朋友處,門後、桌底、牀下,哪兒哪兒都藏不下,哪兒哪兒都有一張吃人的嘴。

昏暗的黎明,無限的遐想,讓遠方的朝陽那麼明亮,又是一篇可悲的文章,我本不忍地下筆,但筆總是這麼貼着我的手,我又被拖進了無盡的思量——苦苦地勸,淡淡地寫,一個沒什麼不可以的瘋狂顛倒的世界。我看到人和人之間只剩一種“相食”的慾望,不禁覺得無限的悲傷。世上那麼多明白人,難不成只我一個人敢説嗎?可話到嘴邊,我卻又不知説什麼好了。

我悚然!我竟然像別人一樣諒解了那段黑悠悠冷悽悽的歷史,也接受了那猩紅顫抖的兩個字“吃人”。但終是沒能忍住失禮的吼叫:“什麼仁義道德,寫上了也不覺得羞恥!”但彼時彼刻沒有人給我回應,就連回聲都被這“仁義道德”之形湮滅了。我狐疑着思索着

狂人日記讀後感11

寒假期間,我看了一本《魯迅專集》,其代表作品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歷史小學集《故事新編》等組成。

我對《吶喊》中一篇《狂人日記》影響非常深刻,它是魯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話小説,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和地位。魯迅先生用諷刺手法對封建社會猛烈批判,他同情弱者,痛恨以強欺弱。書中描繪”狂人”是一位”瘋人”他看到封建社會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他時時需要提防被他人吃掉,又擔心他吃了別人的肉,過着亦實亦虛,亦真亦幻的生活。從瘋人的跳躍的思維中我能看到可怕的封建社會,老百姓永遠受上層社會的人欺壓,過着痛苦的生活。想到我們現在過着多麼幸福,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社會主義社會中是多麼幸運,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為了推翻封建社會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們,並且要學習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和為崇高理想努力奮鬥精神。

狂人日記讀後感12

今天我讀了狂人日記,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社會太黑暗了。那裏還吃人,有幾個人把一個大惡人打死了,居然把那個大惡人的心肝挖出來吃了,説是能壯膽。有的人還把饅頭蘸血吃了,咦!太噁心了!還説人肉可以煎肉餅,沒人敢説自己沒吃過人。狂人日記裏還説,魯迅四五歲時,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説爺孃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啊!在以前做兒子真痛苦。母親也沒有説不行。啊!母親好絕情啊!以前的社會太黑暗,非常黑暗。比起現在,我們真幸福啊。

魯迅最後説道,有沒有吃過人的孩子,請救救他!

狂人日記讀後感13

魯迅是無人不曉的大作家,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樹人。1918年,他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説DD《狂人日記》。

經過這本書,我發現他的文章很有特色,必須很認真地去看,一不留神就會看不懂,也是很值得揣摩的文章。

“狂人”也就是“瘋子”。他先懷疑趙貴翁和街上的男女老少要吃他,又覺得他大哥也要吃他,甚至還猜測他的妹妹就是被大哥他們吃掉了。我看這篇文章的第一感就是恐怖、嚇人。看着看着就像被它迷惑了似的,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是吃人的人。那是多麼黑暗的世界呀!竟然能把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狂人。異常是文中最終一句話:救救孩子……喊出了魯迅的心聲,千萬不要讓下一代的孩子再遭受這樣的不幸。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很慶幸生活在此刻這樣完美的社會裏,真的很珍惜此刻的生活,此刻的學校和朋友們。

狂人日記讀後感14

《狂人日記》是魯迅所作,也是中國的第一本現代白話小説,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其突出的症狀是病者處於一種反應性妄想之中,對於周圍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徵引起多疑性反應:或懷疑有人害他,或懷疑有人侮辱他。魯迅用這部小説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的確,《狂人日記》在近代中國的文學歷史上,是一座里程碑,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

狂人並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徵性的,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徵,我們從狂人的日記中,感受到的是充滿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戰取的一首氣魄宏大、熱情奔放的時代思潮交響樂。

狂人日記讀後感15

《狂人日記》是魯迅先生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説,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説。《狂人日記》是以“狂人”自述的方式描寫的,描寫了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剛開始讀這篇小説給我的感覺是疑問的,不明白為什麼要寫這樣一個“狂人”,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迫害主人公。直到讀了作品鑑賞,才知道這篇小説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揭露了現實社會中的黑暗,這時我才意識到讀小説時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歷史時期,感受作者所處的環境氛圍以及作者自身的經歷,才能更深刻的瞭解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

一篇文章,千百人讀就會有千百種讀後感,但作者想要表達的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