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人民防空手抄報文字

人民防空手抄報文字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2W 次

人民防空的任務是: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羣眾採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以下關於人民防空手抄報文字是小編為各位整理收集的,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歡迎閲讀與借鑑。

人民防空手抄報文字

人民防空的性質、方針、原則和公民的權利、義務是什麼?

答:人民防空是國防的組成部分。人民防空實行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貫徹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簡稱《人民防空法》)第八條規定:一切組織和個人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護的權利,都必須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義務。這裏所説的“權利”是指防空襲、疏散、隱蔽、醫療救護和救助,必需的生活供給,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和技能訓練等;“義務”是指參加人民防空建設、負擔人民防空費用、執行人民防空勤務、保護人民防空設施、參加羣眾防空組織、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和訓練,開展相互救助等。

人民防空的任務是什麼?

答:人民防空的任務是:國家根據國防需要,動員和組織羣眾採取防護措施,防範和減輕空襲危害,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人民防空的防護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羣眾自身採取的防護措施,通過接受人民防空教育,熟悉和掌握防空的基本知識和在特殊條件下的求生技能,以達到自救互救、自我保護的目的。二是政府動員和組織羣眾採取的防護措施,主要是按照人防的要求,修建人民防空工程、通信、警報設施,做好城市人口疏散和安置的準備,制定重要經濟目標防護和搶修方案,組建羣眾防空組織等,達到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目的。

開展防空警報試鳴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答:開展防空警報試鳴是《人民防空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人民防空法〉辦法》(簡稱《廣西實施〈人民防空法〉辦法》)的規定。《人民防空法》第三十三條規定:通信、廣播、電視系統,戰時必須優先傳遞、發放防空警報信號。第三十五條規定: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施必須保持良好使用狀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組織試鳴防空警報;並在試鳴的五日以前發佈公告。《廣西實施〈人民防空法〉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可以組織試鳴防空和防災警報,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擅自鳴放防空和防災警報信號。

為什麼要開展防空警報試鳴?

答:1.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有利於增強全民的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多年來,我區將防空警報試鳴工作與國防教育、防空防災教育結合起來,深入宣傳信息化戰爭防空襲特點、人防工作的地位作用、開展人防建設的法規政策等,不斷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

2.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是檢驗人防通信警報設備處於良好狀態的重要措施。人防通信警報是國防戰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區加大人防信息化建設力度,建成了電聲與電動、有線與無線、固定與移動相結合的防空警報報知體系,機動報警和二次報警能力大大提高。通過試鳴防空警報,可以檢查、掌握警報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工作性能和可靠程度。

3.組織防空警報試鳴,對於提高城市整體防護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只有不斷提高全民的防空技能,才能增強城市整體防護能力。近年來,我區加強初級中學和院校學生的防空知識教育,開展防空襲演練和應急疏散演練,取得了較好成效。通過組織警報試鳴,能夠幫助廣大市民熟記警報信號規定,確保戰時和緊急狀態下能快速疏散隱蔽。

此外,組織防空警報試鳴是許多國家和城市通行的做法,這一做法有利於貫徹落實“平戰結合”的方針,保障完成搶險救災、應對突發事件等報警任務,讓市民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防空警報信號有哪些分類?

答:國家規定:防空警報信號分為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三種。

預先警報是在判明敵空襲兵器進入城市預警區域,有跡象表明將對我實施空襲時,要求市民及時疏散並做好防空襲準備而發出的警報信號。信號規定為:鳴36秒,停24秒,反覆3遍為一個週期,時間3分鐘。它的特點是“長間隔”。

空襲警報是在判明敵空襲兵器進入城市防空警報圈,即將實施空襲時發出的一種警報信號。信號規定為:鳴6秒,停6秒,反覆15遍為一個週期,時間3分鐘。它的特點是“短間隔”。

解除警報是在判明敵人一個波次的空襲已經結束,報知空襲危險已經消除的警報信號。信號規定為:連續鳴放一長聲,時間3分鐘。它的特點是“無間隔”。

 平時警報試鳴時應注意些什麼?

答:一般防空警報試鳴,是在各行各業正常工作和廣大市民羣眾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在警報試鳴期間,要確保民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警報試鳴時,市民聽到防空警報音響信號後,可注意聽辨各種警報信號,但不需要採取任何行動。各生產企業、建築工地的`員工,要堅持生產、施工,落實安全措施;汽車駕駛員要集中精力、安全行駛,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商店、影劇院、車站、碼頭、街頭廣場、公園、飯店等公共場所的人員,不要慌張,不要擁擠亂跑,同時要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趁機擾亂治安;在家的居民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家長要看護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受到驚嚇,對家中的老弱病殘者,要加強看護。

 戰時聽到防空警報信號後應採取哪些行動?

答:戰時,空襲的範圍很大,出現的情況也很複雜,要按照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有的放矢的防護。

1.聽到預先警報時的行動

聽到預先警報時,應立即拉斷電閘,關閉煤氣,熄滅爐火,攜帶好個人防護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線的要求,迅速有序地進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隱蔽地域。公共場所的人員和車輛,應聽從有關部門人員的指揮,迅速到指定地點隱蔽。夜間應嚴格遵守燈火管制的規定。

2.聽到空襲警報時的行動

聽到空襲警報時,應就近進入人防工程隱蔽。

當情況緊急無法進入人防工程時,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

在室內,可在鋼筋混凝土樓房的底層、走廊或底層樓梯下,或在跨度較小的衞生間、灶間等處藏身。以上條件不具備時,也可在靠牆角的桌下、牀下卧倒,要避開門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公共場所、商店、影劇院、車站、碼頭的人員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隱蔽,不要在高壓線、油庫等危險處停留。

在空曠地,可就近選擇低窪地、路溝邊、土堆旁、大樹下疏散隱蔽,迅速卧倒。

3.聽到解除警報時的行動

聽到解除警報後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點並攜帶好自己的物品,有組織地撤出危險區域,進入安全地帶。要主動協助有關部門儘快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

 防空警報能否用於災害預報?

答:可以。有關法律法規對此已作出明確規定,在我區已有防空警報應用於災害預報的成功範例。

《人民防空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人民防空通信、警報設施平時應當為搶險救災服務。《廣西實施〈人民防空法〉辦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人民防空資源為防災救災服務。人民防空指揮通信系統應當為防災救災和應對其他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提供保障。防空警報系統平時應當為政府防空救災指揮提供相關支持。

這就是説,防空警報除了用於戰時防空襲外,平時可用於對自然災害的預報,如地震、洪水、颱風、山體滑坡、泥石流、海嘯等。我區梧州市是洪澇災害多發城市,多年以來,梧州市利用防空警報發放災情信號,告知受災羣眾緊急疏散、撤離危險區域,在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起到了預警作用。柳州市在2008年抗擊雨雪冰凍災害和2012年處置龍江河鎘污染事件中,啟用人防機動指揮通信系統,為搶險救災指揮決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由此可見,災害性預警手段可以多樣化,除了廣播、電視這些傳媒以外,應當充分利用防空警報發放災情預警,以減小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同時,應當充分利用人防指揮通信建設資源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