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精選13篇)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3W 次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有哪些呢?你又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精選1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精選13篇)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1

卡爾興致勃勃地為大學生們演講,講他的創業史,講商業成功必須遵循的原則,不知不覺時間已超過了與傑夫約定的見面時間。

正當卡爾繼續興致勃勃地演講時,他發現一個人從禮堂外推門,徑直朝台上走來,一言不發放下一張名片後轉身離去。卡爾拿起名片一看,背面寫着:"您和傑夫·荷伊在下午兩點半有約在先。"卡爾猛然省悟。一邊是需要他説服並且灌輸百事可樂思想的大學生們,他們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而另一邊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向他請教的商人……結果卡爾毫不猶豫地對大學生們説:"謝謝大家來聽我的講演,本來我還想和大家繼續探討一些問題的,但我有一個約會,我不能失約,所以請大家原諒,並祝大家好運。"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卡爾快步走出禮堂。他在外面找到了正在等他的傑夫,向他致了歉意後,便又滔滔不絕地告訴了傑夫他所想要知道的一切。結果,在原定的15分鐘時間他們一直交談了30分鐘。後來,傑夫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把這一段經歷告訴了他的朋友,大家都對百事可樂產生了信任並決定經銷和宣傳百事可樂。

經商和做人的成功祕訣中最不能缺少的兩個字,就是:誠信。然而我們,特別是剛剛有所成就帶來的優越感,以及我們過分的"功利主義"情結。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更是古今中外一直堅守的優良品質,因為“誠實守信”,所以才獲得了更多成功的機會。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2

哈里斯是美國紐約市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女高管,2010年8月的一天中午,她和朋友在一家餐廳吃飯。

中途,朋友想出去抽支煙,於是兩人一起走出餐廳,站在外邊的大街上。

這時過來一名流浪漢,對哈里斯囁嚅着自我介紹:“我叫瓦倫丁,今年32歲,已經失業3年了,只好靠乞討度日。

我想説的是,不知您是否願意幫助我?比如,給我一點零錢,讓我買點生活必需品。”瓦倫丁説完後,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哈里斯。

看着眼前這名年輕的黑人流浪漢,哈里斯動了惻隱之心,她微笑着對瓦倫丁説:“沒問題,我十分願意幫助你。”

就伸進口袋去掏錢,遺憾的是,身上卻沒有帶現金,只掏出一張沒有密碼的信用卡,這讓她有點尷尬,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

瓦倫丁看出了她的難為情,小聲説:“如果您相信我,能將這張信用卡借我用用嗎?”

心地善良的哈里斯同意了,隨手將信用卡遞給了瓦倫丁。

拿到信用卡後,瓦倫丁並沒有馬上離開,又小聲問哈里斯:“我除了買些生活必需品外,還能用它再買包煙嗎?”

哈里斯未加思索地説:“完全可以,如果你還需要什麼,都可以用卡上的錢去買。”

瓦倫丁拿着那張沒有密碼的信用卡離開後,哈里斯和朋友重新回到了餐廳。

10分鐘後,哈里斯就感到了後悔,她懊喪地對朋友説:“那張信用卡不僅沒有設置密碼,裏面還有10萬美金,那個傢伙一定拿着信用卡跑掉了,這下我要倒大黴了。”

朋友也埋怨她:“你怎麼能隨隨便便相信一個陌生人?你呀,就是太善良。”

哈里斯再也沒心思吃飯了,在朋友付完賬後,兩人便默默走出了餐廳。

令他們意外的是,剛出餐廳大門,就發現流浪漢瓦倫丁已等候在外面。

他雙手將信用卡遞給哈里斯,很恭敬地將自己消費的數額一一報上:“我一共用卡消費了25美元,買了一些洗漱用品、兩桶水和一包煙,請您核查一下。”

面對這位誠實守信的流浪漢,哈里斯和朋友在詫異的同時,更多的則是感動,她不由自主抓住瓦倫丁,連連説:“謝謝您,謝謝您!”

瓦倫丁一臉疑惑,她幫助了我,我應該感謝她才是,她為什麼卻要感謝我呢?

隨後,哈里斯便和朋友徑直去了《紐約郵報》,將發生的故事告訴了報社。

《紐約郵報》也被瓦倫丁的誠實所感動,當即予以報道,頓時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報社不斷接到讀者的來信來電,都表示願意幫助瓦倫丁。

得克薩斯州一名叫伊德瑞斯·艾爾巴的商人看了報道後,便於第二天給瓦倫丁匯去了6000美元,以獎賞他的誠實。

更讓瓦倫丁驚喜的是,幾天後,他又接到威斯康星州航空公司的電話,表示願意招聘他擔任公司的空中服務員,並通知他儘快簽訂工作協議。

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瓦倫丁感慨萬千:“從小母親就教育我,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即使身無分文流落街頭,也不能把誠信丟掉。我之所以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幫助,是因為我始終相信,誠實的人總會有好報。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3

三國時期,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和東吳的都督周瑜經常在一塊兒商量軍情。

可是,東吳的都督周瑜心地狹窒窄,不能容忍諸葛亮比自己高明,認為諸葛亮日後一定是東吳的大禍害,就想設計害死他。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前來議事。他請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枝箭,諸葛亮説只需三日。果然,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出三日後必有大霧,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從曹操那裏得了箭,還估計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諸葛亮輕搖羽扇瀟灑地對魯肅説:“你有所不知啊,我方才靜聽艙外箭雨之聲,心中默數,算來此次曹賊所贈之箭應有一十二萬五千一百一十一枝!”

魯肅聽得張口結舌,心中暗想:“這人莫非神仙下凡?”

不一會兒,小卒進來稟報,共得箭一十二萬五千一百枝。

魯肅頓時大驚失色,諸葛亮雖多算了十一枝箭,但預算能精確到百位,卻也非凡人可以企及的。魯肅正要恭維一番,卻見諸葛亮面色凝重,便不敢出聲,想來他是為誤差十一枝箭而懊惱。

諸葛亮嚴肅地對小卒説:“你們仔細清點了嗎?”

在小卒眼裏,諸葛亮就是神仙,見他臉色難看,嚇得撲通跪下:“回稟先生確定細細清點了,不敢有分毫差錯。”

魯肅嚴厲地對小卒喝道:“再去重新清點,檢查一下船舷等處有沒有查漏之箭。有錯漏者軍法從事!”

小卒應聲下去了。

魯肅誠懇地對諸葛亮説:“十二萬多枝箭,先生只漏數了十一枝,我已經很佩服。偶有一兩枝沒有戳穩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難免的。先生何必這麼嚴格地要求自己呢?”

小卒再次來稟報,經過核實,仍舊只有一十二萬五千一百枝箭。

諸葛亮看着小卒的背影,長歎一聲,坐倒在艙板上,神色很難看,好久沒有説話。快到東吳水寨時,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着魯肅深深地鞠了一個大躬。

魯肅連忙起身還禮,説:“先生為什麼對我行這麼大的禮啊?”

諸葛亮説:“我有一事相求,聽聲數箭一事,請代為保密,不要外傳,我感激不盡。”

魯肅説:“先生真是個誠實的人啊!僅數差十一枝箭,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神仙一樣高明瞭,您卻為這件事感到慚愧,魯肅佩服先生的為人,替先生保密就是。”

魯肅果然是誠信君子,聽聲數箭的事從未對任何人講過。因此,歷史上只有“草船借箭”而沒有“聽聲數箭”的記錄。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4

門德爾鬆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

一次,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宮為正在英國訪問的門德爾鬆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這位著名的作曲家的到來。當門德爾鬆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爾茲》這支曲子時,女王倍加讚賞,説:“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

門德爾鬆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安詳地對女王説:“不,那是我妹妹的作品。”

原來她妹妹芬妮亞也是個極有音樂造詣的作曲家,她寫了這首曲子,幾位兄弟不贊成署女人之名,一致商定用門德爾鬆的名字發表。儘管門德爾鬆譽滿國內外,藝術才華出類拔萃,但他並不相奪人之美,貪他人之功為已有,表現出較高的素質和修養。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5

三國時期,曹氏家族與司馬昭為了爭奪國家的統治權而明爭暗鬥。官場xx,許多有才學的人都不想捲入其中,紛紛逃避現實。其中,有七個很有名的文人——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賢、王戎,這七個人經常在竹林裏閒遊,一邊喝酒,一邊做詩彈琴,試圖尋找亂世中的一份清靜,史稱“竹林七賢”。

當時的朝廷,表面上是曹操的後代在當皇帝,實際上是由有篡位野心的丞相司馬昭把持大權。司馬昭為了擴大勢力,想請“竹林七賢”出來做官。司馬昭首先請山濤出山,由於他和山濤有點兒親戚關係,山濤不好拒絕,就答應了。

後來,山濤推薦嵇康到朝中做官。由於山濤事先沒有徵求嵇康的意見,嵇康非常生氣,便寫了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給山濤(山濤字巨源),斷絕與山濤的朋友情誼,並在信中強烈抨擊了司馬昭。

後來有個叫鍾會的小人在司馬昭面前説嵇康的壞話,司馬昭就趁機找了個藉口把嵇康抓到監獄裏,並判了他死刑。山濤幾次上書司馬昭,請求為嵇康減免罪行,但是司馬昭仍一意孤行。

臨死前,嵇康把自己只有十歲的兒子嵇紹託付給山濤,山濤答應了。

嵇康死後,山濤對嵇康一家老小悉心照顧,把嵇康的兒子更是當成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嵇康被殺的二十年後,司馬炎當了皇帝,朝廷的混亂局面有所扭轉。山濤就上書給司馬炎説:“父親有罪,但和兒子沒關係。嵇紹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品德高尚,才華橫溢,應該重用。”司馬炎採納了山濤的意見,任命嵇紹為祕書郎。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6

一次,曹操統領大軍去打仗,途中要經過一片麥田,曹操下令説:“所有將士都必須小心,凡有踐踏麥子者,不論是誰,立即斬首示眾。”老百姓開始並不相信,都躲在暗處暗自觀察曹操軍隊的行動。

只見官兵們都下馬用手扶着麥稈,小心地走過麥田,沒有一個敢踐踏麥子的。老百姓紛紛稱頌。

突然,從麥田裏飛起一隻小鳥,將曹操的坐騎驚得一下子躥入麥田。受驚的馬兒嘶鳴着,踐踏了一小塊麥田。曹操立即叫來隨行的官員,要治自己踐踏麥田的罪過。官員説:“怎麼能給丞相治罪呢?”曹操説:“我親口説的話,如果自己都不遵守,還有誰會心甘情願地遵守呢?”隨即抽出腰間的佩劍,就要自刎。眾將領趕忙攔住。

這時,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説:“古書《春秋》上説‘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重任在身,怎麼能自刎呢?”

曹操沉思了好長時間,才説:“既然有‘法不加於尊’的説法,我現在又肩負着天子交給我的重要任務,那就暫且免去一死。但是,我犯了錯誤也應該受罰。”於是,他揮劍割斷了自己的一綹頭髮,扔在地上説:“我就以割發代替砍頭吧。”

古時候的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意思是説一個人的頭髮和皮膚是從父母那裏得到的,隨便割掉頭髮被視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現。因此,在當時的人看來,曹操當眾割斷頭髮和砍頭是一樣重的刑罰。從此以後,軍中將士對曹操更加信服了。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7

明朝著名的學者宋濂少年時特別喜歡讀書。但那時由於家裏窮,買不起書,所以每一次都是從別人家裏借書來讀。而每次借書,他都按時還書,從不違約,因此,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有一次,他從別人那裏借來了一本好書,越讀越愛讀,便決定把書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便連夜抄書。

當時正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夜深了,母親見他仍伏案抄書,便心疼地勸道:“孩子,都深更半夜了,天又這麼冷,天亮再抄吧。別人又不是急等這本書看。”

宋濂説:“不管別人等不等書看,到期限就要還,我不能説話不算數。如果我失信於人,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那麼,我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又有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了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了鵝毛大雪,漫山遍野一片白色,西北風還猛烈地刮個不停。

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拉住他問:“兒啊!你這是要去哪裏啊?”

宋濂回答説:“我去向老師求學啊,這不是早就約好的嗎?”

“可是這的天氣怎麼能出遠門呀?再説,老師那裏也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樣一件舊棉襖,根本抵擋不住深山的嚴寒啊!”母親心疼地勸宋濂。

宋濂説:“娘,今天不出發就會錯過跟老師約定的日期,這就是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説完,宋濂就冒着風雪上路了。

當宋濂趕到老師家裏時,老師不住地稱讚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後來,誠信求學的宋濂終於成為一代學者。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8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

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説:“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

晏殊謝恩後説:“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9

據《玉泉子》一書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閲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只是沒有説破。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去謀生。別人都不知道辭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被辭退。臨走時,呂元膺還贈送了錢物。

呂元膺之所以要辭退這位棋友,是由於他從這位棋友挪動一個棋子、搞了一個奷詐的小動作中發現了他的不誠信。誠信者,真誠守信之謂也。誠信,是人生的無形資產,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無信不立",不誠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處世。與沒有誠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險可怕的。

挪動一個棋子,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認真。但小事不小,小中可以見大。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可貴的善良;而不誠信,卻是一種惡德,世間的無數不幸和災禍的根源,無不是由惡德所滋生、引發的。小與大,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10

林肯早年當過水手。1831年6月的一天,他和幾位水手來到美國南方城市新奧爾良的奴隸拍賣市場上,他們看到,一排排黑人奴隸戴着腳鐐手銬站在那裏,他們都被一根根粗壯的繩子串在一起。奴隸主們像在買騾子買馬一樣仔細打量奴隸,有時還走上前摸摸奴隸的胳膊,拍拍奴隸的大腿,看奴隸是不是結實、肌肉發達,將來幹活有沒有力氣。奴隸主們用皮鞭毒打黑奴,還用燒紅的鐵條烙他們。這時,年輕的林肯憤怒地説:“太可恥了!等我有機會,一定要把這奴隸制度徹底打垮。”

1860年,林肯五十一歲時在美國總統競選中獲勝,當上了美國總統。他真的廢除了奴隸制,實現了這個偉大的.抱負,同時他也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11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説:“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説:“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裏,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12

狄仁傑死了以後,魏元忠當了宰相。那時候,武則天寵幸兩個官員,叫張昌宗、張易之。這兩個人權勢大得不得了,滿朝文武官員見到兩張,都讓他們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們放在眼裏。

魏元忠是個有名的硬漢,在周興、來俊臣得勢的時候,他三次被誣陷遭到流放,有一次差點被處死。但是他始終沒有屈服過。後來他擔任洛州刺史的時候,張易之的僕人在洛陽大銜上仗勢鬧事,欺壓百姓。洛陽官員因為鬧事的是張府裏的人,不敢奈何他。這件事傳到魏元忠那裏,魏元忠把那個僕人抓了起來,一頓板子打死了。

魏元忠做了宰相後,武則天想把張易之的弟弟張昌期任命為長史,一些大臣迎合武則天的意思,都稱讚張昌期能幹。魏元忠卻説張昌期年青不懂事,幹不了這樣的大事。這件事就只好擱了下來。

為了這些事,張昌宗、張易之兩人把魏元忠恨得要死,千方百計想把魏元忠除掉。他們在太后面前誣告魏元忠,説魏元忠在背後議論: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

武則天一聽就火了,把魏元忠打進了牢監,準備親自審訊,並且要張昌宗他們兩人當面揭發。

張昌宗恐怕辯不過魏元忠,就偷偷地去找魏元忠部下官員張説(音yuè),要張説作偽證,並且説,只要張説答應,將來就提拔他。

第二天,武則天上朝,召集太子和宰相,讓張昌宗和魏元忠當面對質。魏元忠説什麼也不承認有這回事。兩人爭論了半天,沒有結果。張昌宗説:“張説親耳聽到魏元忠説過這些話,可以找他來作證。”

武則天立刻傳令張説進宮。跟張説一起的官員聽説他要上朝作證,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官員宋璟(音jǐng)對張説説“一個人的名譽是最可貴的。千萬不要為了保全自己,去附和姦臣,陷害好人啊!為這個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出去,臉上也光彩。”

史官劉知幾也在旁邊提醒張説説:“不要玷污你的歷史,連累後代子孫啊!”

張説明知魏元忠冤枉,但是又害怕兩張的權勢,思想鬥爭得挺厲害,頭上直冒汗,聽了宋璟他們的一番話,才覺得膽子壯了些。

張説進了朝堂。武則天問他説:“你聽到魏元忠誹謗朝廷的話了嗎?”

魏元忠一見張説進來,就高聲叫起來説:“張説,你想跟張昌宗一起誣陷人嗎?”

張説回過頭來哼了一聲説:“魏公枉做宰相,竟説出這種不懂道理的話來。”

張昌宗一看張説的話不對頭,就在旁邊催促他,説:“你別去管他,快來作證。”

張説向武則天説:“陛下請看,在陛下面前,他還這樣脅迫我,可以想象他在宮外是怎樣作威作福了。現在我不能不實説,我確實沒聽魏元忠説過反對陛下的話,只是張昌宗逼我做偽證罷了。”

張昌宗一見張説變了卦,氣急敗壞地叫了起來:“張説這小子是魏元忠的同謀犯。”

武則天是個聰明人,聽了張説的答話,知道魏元忠的確冤枉,但是她又不願給張昌宗他們下不了台階,就罵張説説:“你真是反覆無常的小人。”説着,就命令侍從把張説抓起來。以後,武則天又派人審訊張説。張説橫下一條心,咬定他沒有聽到魏元忠説過謀反的話。

武則天沒有抓到魏元忠謀反的證據,但是還是撤了魏元忠宰相職務,又把張説判了流放罪。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她的侄兒武三思和張昌宗、張易之勾結起來,把持政權。宰相張柬之和一些官員趁武則天病重,奪取禁衞軍軍權,把兩張逮捕起來殺了,迎接唐中宗復位。不久,那個顯赫一時的女皇帝武則天病死了。

  誠實不説謊的名人事例13

北宋時期,有一個叫查道的人,一天早上,他和僕人挑着禮物去看望遠方的親戚。他們走了一個上午,到了中午時分,兩人都感到肚子有些餓了,可是方圓幾裏地卻沒有一家飯鋪,怎麼辦呢?於是僕人向查道建議説:“主人,這四處也找不到食物,我們不如從送人的禮物中拿出一些東西來吃吧!”。

“那怎麼行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東西了。我們要講信用,怎麼能偷吃呢?”查道很堅決地説。僕人聽他這麼一説,知道沒有辦法説服他,只好無奈地看了看禮物,餓着肚子繼續趕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現一個棗園。棗樹上掛滿了熟透的棗子,十分招人喜愛。查道和僕人本來已經餓得發慌,更覺得飢餓難耐,便停了下來。查道叫僕人去樹上採些棗子來吃。

兩人吃完棗,查道拿出一串錢,掛在採過棗子的樹上。僕人奇怪地問:“這是什麼意思?”查道説:“吃了人家的棗子,應該給錢。”僕人説:“棗園的主人不在,別人也沒看見,何必這樣認真呢?”查道嚴肅地説:“講誠實是人應有的道德,雖然棗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既然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該給錢。”

説完,查道掛好錢,帶着僕人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