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敍文作文 > 家風記敍文(精選53篇)

家風記敍文(精選53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W 次

相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尤其是記敍文,記敍文的樣式有消息、通訊、遊記、人物特寫、回憶錄等。那麼優秀的記敍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記敍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記敍文(精選53篇)

家風記敍文 篇1

如果家是一盞蠟,那麼家風就如蠟燭的燈心;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麼家風則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如果家是一條船,那麼家風一定是它的船舵。

我的家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永遠閃着光芒。在我心中,媽媽就猶如天空中最亮的星——北斗七星,她時常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在家裏總是能看到媽媽把洗衣服的水倒進大桶裏,一開始我不懂媽媽的用意,後來才知道媽媽是想把洗衣服的水來涮拖布。有一次,在吃飯時我的碗裏剩下了許多米粒,媽媽看到了就罰我背五遍《憫農》,從此以後我再也沒剩過飯了。

媽媽很愛讀書,我也喜歡。她常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藴涵着華夏兒女的結晶”,也常常教育我要多讀書,讀好書。媽媽讀過的書似乎要比我們用的紙還要多,滿滿溢出的書,總是讓人心中有一種説不出的詩意。媽媽十分愛惜書,每一本書幾乎都有意間花花綠綠的衣裳。

在我的印象裏,爸爸是一位熱心腸的人。左鄰右舍只要有求助他的事,從不推辭;家裏呀,只要有新鮮事,就會不吝惜與鄰居分享。記得有一次,鄰居家的網線壞了,爸爸就幫助了他們。鄰居家就很感謝爸爸,直誇爸爸真是個熱心腸的人。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要求自己,弘揚民族精神。

家風記敍文 篇2

中國自古出人才,周馥家族人才濟濟,對我國有着重大影響。今天我們一起探訪周馥故里,體驗周馥家風帶來的文化薰陶。

周馥生活的那個村莊叫周村,現在也叫周馥村。

一進村口,便能看見周馥出外求學時跟媽媽告別的佇望亭。在外求學的周馥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的時候才能回來,周馥的母親能不牽掛嗎?周馥出門拜師雖對家有很多的不捨,卻更希望求得知識。所以周馥的母親佇望周馥“遠從師,含淚別”最終,周馥不負眾望,考上狀元,揮筆寫下“憶少年事”。

周村很大。在一個山坡上,我們能望見兩個孩童在打水的情景,打水的孩童分別是周繇和周繁,後來兩個人都進考取了進士。旁邊是裏湮窟,那裏的水甘甜清透,是自然的山泉,是可以喝的。這裏有景有路又有水,令看過的人都心生喜愛。

周馥的宗祠被譽為“中國20世紀建築文化遺產”。雖然現在有些簡陋,但仍能感受得到昔日的輝煌。中國建築公司與中國文化公司在一根柱子上粘的榮譽徽章,閃耀的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周馥宗祠前面的接官廳是四合院結構,中間是露天的。紅色的瓦塊,深紅的柱子,接官廳裏周馥和周學熙的畫像赫然在目。謝老師給我們講了周學熙小時候的故事,真是又好笑,又引人深思。故事教我們“做人要理智”的道理,但對一些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是不可能講得通的。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已經習慣把周村叫做周馥村。周馥村的文化遺產寶藏多得數不勝數。周馥家族世世代代,做了許多善舉,比如修建萬善橋,治理洪水等,他們謹記家規“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優秀的品德延續了6代人,創造了百年家風。謝校長説:“周馥家族每一代至少會出一位名人,他的家族之龐大、學識之廣博甚至都可以自辦一所大學了。周馥是東至的名人,也是中國歷史人物中一顆閃耀的星星!”

離開周馥村莊,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靜。周馥家族的優秀品德、求學精神、處事智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當學習周馥精神,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長大後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給後代做好榜樣。

家風記敍文 篇3

我的父母都是八零後。自從我懂事開始,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做人要勤儉節約,與人為善,禮貌待人,誠實守信。特別是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最喜歡給我上政治課,奶奶則説了又説,有時候我會煩,會反抗式的大喊:媽媽,你已經講了很多次了,我耳朵都長了呀。可是媽媽似乎沒有聽到似得,你這孩子,要懂禮貌,長輩客人來了要打招呼。這應該説是我這個家的家風。

從我記事起,我的家經常有客人,爸爸媽媽從來都是笑容滿面的招待客人,把最好的東西給客人吃,最後客人走了才輪到我們這些孩子的份,長輩客人們總會表揚我們,説我們懂事。

在我家裏,爸爸媽媽都非常勤勞,媽媽每天天沒亮就起牀做家務,等我們上學時,媽媽已經做好了早餐。我們每天都能吃到豐盛的早餐。爸爸每天早上出工作要到晚上才能回家,有時候單位領導打電話過來還需要出去加班,為了我們的家庭勞累奔波。

辛苦了爸爸媽媽,我要好好努力,認真學習,做個樂於助人的人。

家風是雨,而我們是苗,這樣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

家風記敍文 篇4

俗話説: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誠信和節儉。

從小媽媽就教導我做一個説話算話的好孩子。記得是一個暑假,因為期末成績優異,媽媽格外開心,批准我看半個小時電視,而她則去超市買我最喜歡的棒棒糖。但是,電視機裏的節目深深地吸引着我,兩個小時過去了,我仍然津津有味地看着。媽媽回來後狠狠地批評了我,我委屈地哭了起來。媽媽幫我擦乾眼淚,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做人要言而有信,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我扭過頭不理媽媽,不就是多看一會兒電視麼,至於上升到這種高度麼!媽媽還想説什麼,門鈴響了。打開門,是鄰居阿姨,手裏提着一些什麼東西,衝媽媽説:“俊彤媽,上次真是謝謝你了,這點兒東西您拿着!”“哎呀,沒事兒,既然答應了您的事情,就一定得辦到啊!這是應該的,東西我不能收……”

阿姨和媽媽在門口説着話,我並不清楚他們説的是什麼,但看到門上掛着的“誠信之家”的牌子,我又似乎明白他們説的是什麼了。

我們家不僅有講誠信的家風,還有節儉的家風呢!記得有一次洗澡前我脱掉衣服,發現衣服上破了個大洞,便隨口説:“這衣破了個大洞,扔了再拿件新的吧!”

洗完澡出來,媽媽給了拿了件新衣服,又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問我:“你知道我這件衣服穿多久了嗎?”我一臉八卦:“這件衣服我看您都穿了八百年了,還捨不得扔,是不是有什麼故事?”“能有什麼故事啊,我從小你姥姥就教我,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衣服髒了洗洗,破了補補,爛了還能廢物利用呢,哪能説扔就扔……”得,媽媽又在教育我了,我舉手投降:“我錯了,衣服不扔了,您給我補補行了吧!”“已經補好了……”媽媽説着,把衣服遞給我,嘿,媽媽在破洞處繡上了一個字,別説,還挺好看呢。

這件衣服我至今還保留着,用來時刻提醒自己:好的家風可以世世代代相傳,我一定要將我家的誠信之風和節儉之風傳承下去。

家風記敍文 篇5

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嚴謹。

有次做數學題時,我想反正就最後一道題了,我才懶的寫過程呢還不如只寫個答案。趁早去看動畫片。於是我龍飛鳳舞的寫了個答案,一溜煙跑去看動畫片了,我看的正起勁時,媽媽回來了,媽媽奇怪的問:“咦?淼淼今天作業怎麼寫這麼快”?我心虛的嗯了一聲。媽媽放下包就去檢查作業了,不一會,只聽見書房傳來一聲吼:“吳淼你給我過來”!我怯生生的走了過去,只見媽媽的臉紅彤彤的,手裏緊緊的攥着我的作業本一副像隨時把我吃了的樣子,不就是沒寫過程嗎,至於發這麼大的火嗎。媽媽説:“你為什麼不寫過程”?我氣鼓鼓地説:“幹嘛一定要傻乎乎地寫過程啊”!媽媽越發生氣了,大聲説:“給我去罰站,好好想相你做錯了什麼”!我真是氣死了,我不都寫了答案了嗎?媽媽真是小題大做。過了一會媽媽來找我了,媽媽蹲下來拉着我的手,意味深長地説:“淼淼,做每一件事都要嚴謹,就像你寫數學題一樣就算你已經心算出了答案,也要認真寫好過程,為以後打好基礎,媽媽説你明白了嗎?”這件事好像真是我做錯了,我真不應該為了看動畫片而敷衍了事。我點了點頭,然後媽媽説:“我知道你非常想看電視,但你要把作業認真完成後才能看啊!做什麼事都要儘自己的全力去做,不管做什麼都要一心一意嚴謹地去做。”我知道了,媽媽,對不起,我會改正的,我抱住了媽媽認真地説,媽媽開心的笑了笑。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教導我提醒我時時刻刻記着在學習上努力更上一層樓。

家風記敍文 篇6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説。“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説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説:“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家。她説,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記敍文 篇7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那麼守規矩三個字的真正含義又是什麼呢?就是要完成自己定下的規矩,不逾矩。

我相信每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風。媽媽從我懂事以來,就教導我:要尊老愛幼,文明處事,做人要謙虛有禮。在外面,坐公交車的時候,主動讓座;吃過的食品袋,要送到它的小屋。在學校,與同學們和睦相處,團結友善,互幫互助。

大到犯罪,小到犯錯。都是犯下了不同的錯誤。為了不犯的大大小小的錯誤,避免它們的出現,我們就應該每時每刻遵紀守法,遵守國法,遵守自己定下的家規。第二遍開始讀《哈弗家訓》我已受益匪淺。

我要把劉易斯的一句話作為自己的家訓: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富有責任感,是人生必備的品質。

我以後幹什麼事都要勇於承擔,做錯了彌補,絕不能再委委縮縮,不像樣了!

家風記敍文 篇8

家風,就是家裏的風氣。我認為一個有好家風的家,便是一個創造人才的地方。家裏的風氣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有好家風的家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父母遵守家風孩子也會模仿父母去做,這樣的孩子以後定有作為,良好的家風也會這樣,一代一代沿襲下去。

《朱子家訓》是一種家風。雖然只有寥寥百字,但字字如金,告訴了我們良好的家風是什麼。如這一句: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就是我們提到的反對那些鋪張浪費的理念。這同時告訴我們,不要過度的追求物質,應當勤儉節約。這才是優良的家風。

我的家自然也有着家風。我們家第一條便是:勤儉持家,節約一切。勤儉節約,固然重要。一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不去節約,反而鋪張浪費的話,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越來越貧困。但是需要買的還是得買。如果你買了閒置物品則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一舉兩失。

第二條,也是我認為最最重要的一條“孝敬長輩,尊敬父母,愛護晚輩”。因為這是孝道,也是做人之道,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孝是極為重要的,也有着極高的地位,俗話説的好“百善孝為先”,哪怕你博學多才,對社會有極大的奉獻,愛幫別人,如果不孝,只能做社會的。因為他連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的話,還能幹什麼呢?孝道同時也是一種做人之道。

第三條,重視學習,崇尚知識。學習與不學習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 ;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但好像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就是觀念的巨大分野。等到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這就是積累的力量。一直在我眼裏,最温馨的家庭畫面莫過於我、先生還有兩個女兒在一起,捧着喜歡的書悠閒地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中,我喜歡這樣的場景,也努力營造着。多讀書,讀好書,多讀有能量的書,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是我對孩子最常説的一句話。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着。

這些只是我們家風的一部分。 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孩子們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會經過耳濡目染接受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人生習慣,成就美好的人生。

家風記敍文 篇9

你們知道什麼是家風嗎?

家風就是家裏的規矩,簡稱家規。人説:國有國法,校有校規,那家中就有家規。

我們家有很多條家規,我都必須要牢記做到,時刻牢記的有三條,我來説説吧!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誠實。爸爸給我定下的家規是不允許我撒謊,希望我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無論貴重還是便宜,同學贈送都不行,只要我帶回家了,被爸爸看見的話準會批評我。如果需要什麼可以回家説,能買的爸媽會盡量給我買。

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勤。一年級上學時,我總是讓媽媽幫我整理書包,有時忘記帶這個、那個的,被老師批評了我還會再回家批評我媽。有一次,我聽見我媽還主動打電話給老師認錯,説是她忘記了,老師當時很嚴肅地批評了我的媽媽,“子駿媽媽,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你不能幫他完成,他能做到,讓他自己做”。其實成長不僅在學習上,也在生活的獨立上,所以媽媽相信我自己的事情我能做好,在不會中慢慢成長。

百善孝為先——孝。我們家沒有弟弟、妹妹和哥哥、姐姐,在家裏我是被爺爺、奶奶慣着養大的,家裏什麼事情我的爺爺、奶奶都會依順我,所以只要我不高興的時候,我就會對他們生氣、頂嘴,大聲吼叫。這一點,我的媽媽總是批評我,因為她説:“孝,其為人之本”,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我的媽媽就是我最好的榜樣,自從我外公走後,每天她都會給外婆打電話問候她,關心她,每週都會去看望她。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家的家風,以後我一定要努力遵守、不觸犯,做一個正能量的文明人。

家風記敍文 篇10

勤儉節約,誠實守信,自尊自愛,這就是我的家風。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是我人生第一首會背的詩,我從小被父母教導要節約。吃飯時如果掉到桌子上一粒米,爸爸都會讓我夾起來吃掉,如果沒有照做就會讓我背一遍這首詩。所以,勤儉節約是我家重要家風之一。尹明善是典型的草根創業者,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傲人的學歷,更沒有雄厚財團作為經濟支撐。他的成功完全靠自己打拼,從一個普通書商再到摩托車生產商,再到汽車製造商,一切靠努力和機遇。他不僅是讓愛生活的學習者,而且還是勤儉節約的慈善家,他不近煙酒,生活儉樸,即使身價達百萬後仍然保持勤儉作風,方便麪和盒飯幾乎是他每天的主食,別的富豪大都購買豪車,講排場,而他卻用的是兒子淘汰下來的汽車。他的節約之風讓人尊崇,他懂得飲水思源,熱心於慈善事業。”勤儉節約不是“摳”,而是該怎樣就要怎樣,有些不必要的就要省下,這就是勤儉節約。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心越充盈家庭,誠信之光越普照家庭中的每個人。誠信早已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實守信,不弄虛作假;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誠實守信,坦誠相待,不虛偽欺騙。在激烈競爭中人人都想搶佔有利位置,於是在你爭我奪中人的誠實都被撕扯的支離破碎,可是有些人面對“紅利”卻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用自己的誠實維護着競爭的公平,康德説:“誠實比一切智謀都好。”

自尊自愛,對自己尊重,對自己有愛。尊重自己,尊重別人,愛自己也要愛他人。

勤儉節約是教我怎麼生活,誠實守信是教我怎麼處事,自尊自愛是教我怎麼做人,這便是我的家風。

家風記敍文 篇11

又是重陽節,秋寒料峭。我們去給奶奶上墳,一路上草色青翠,散發出勃勃生機,這讓我更加的思念奶奶,奶奶要是活着該多好呀!到了墓地,看見墳頭搖曳的枯草,我不禁悲從中來。淚眼模糊中,想起了奶奶在世時的點點滴滴。

小時候,奶奶把我看大,陪我一起玩,給我做好吃的,我和奶奶的感情很好。後來奶奶病了,要上滄州做手術,爸爸自己陪着她,日夜無微不至的照顧,真是到了“父母病,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的地步。由於奶奶是高血壓,得先降血壓,才能做手術,所以在滄州住院就十多天。等到我們去看望她時,奶奶的臉色挺好,可爸爸急得滿嘴起了皰,連説話都不利索,東西也吃不下去了。媽媽讓爸爸回家休息,爸爸執意不肯。他不放心奶奶的病,一直堅持到奶奶出院。

媽媽和奶奶的感情也很好。她説她的持家本領都是跟奶奶學的。奶奶過日子很細,捨不得買好東西吃。媽媽就每星期給奶奶買香蕉、罐頭、糖葫蘆、兔子肉等她愛吃的東西。奶奶去世的時候,媽媽還寫了悼詞。臨出堂的時候。媽媽讀的聲淚俱下,我也泣不成聲,所有來參加喪禮的親戚朋友都被感動地落下淚來。七年過去了,這個場景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給奶奶上過紙,磕完頭,我在心裏默默禱告:奶奶,願您在地下安息,我一定會好好學習。

回到家,讀了《弟子規》,上面説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反思自己,有時埋怨父母不疼我,只疼妹妹是片面的;因為我成績不好,爸爸打我,我生氣也是我沒有盡到為人子的責任,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自己。從今以後,我不僅要像以前一樣幫爸爸媽媽幹活,還要努力學習,增長見識,讓爸爸媽媽放心,做一個真正的孝子。

家風記敍文 篇12

爸爸媽媽常常跟我説:“在家裏,尊重父母就是尊重自己,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在外面,要善待別人,幫助別人,為別人辦事時要有公平心。”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他讓我重點讀第二條:尊老愛幼,平等待人。爸爸媽媽讓我以“和睦相處、善待他人、尊老愛幼。”作為做人的目標,他們對我的教育都融進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伴隨着我健康成長。

古人説:養不教,父之過。説的是養孩子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一個人如果不把孩子教好,丟臉的是整個家庭。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回爺爺奶奶家、去外公外婆家玩,每次去的時候,他們都會買些水果、營養品回去給老人家,每一次都會告訴我:有好吃的,要先給家裏的老人吃。每次回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我都會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捏捏腿。和他們聊天,告訴他們,我經歷過的好玩的事,讓他們分享我的快樂,有時我還幫他們掃掃地、擦擦桌子、做做飯。每當這個時候,我總能聽到他們在旁邊誇我:我們家的孫女長大啦,懂事了,能做好多事了,我們可以享福啦。聽得我心裏美滋滋的。所以,一有空,我就回去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聊天、做事。

我父母還教育我們: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別人有難,要主動幫忙,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要謹記着父母對我的教育,這樣,才不會給我們家丟臉,才不會給社會帶來危害。

良好的家風,不僅能影響自己的孩子及後代,還能影響到別的家庭,乃至社會。所以,我們要讓好家風流傳下來,讓我們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家風記敍文 篇13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一名高級工程師,我父親會把“先學“作為一個口頭禪,作為一名老師,我媽媽經常會説“應該温柔“。這兩句話讓我耳朵起了繭“聖旨“也可以説是我的家風。

在我的記憶中,每個來訪者+都會看到父母微笑着,大方地接待客人。因此,它要麼是一頓又甜又好吃的飯,要麼是一頓“誰也是“上課講話。我和哥哥不問,不説話,回答問題,大人説話不打岔,飯桌上也不吃東西,所以贏得了客人的讚譽:“你的孩子真懂事。““你是知識分子,但你不一樣。“但通常情況下,我和調皮的哥哥會偶爾“犯罪。的。舉個例子,我給睡着的爸爸夾了一個髮卡,梳了兩條漂亮的辮子,於是媽媽就拿着掃帚把我們都衝到廁所或者陽台上,我能聽到爸爸的憤怒:“敢在皇帝頭上破土。“

雖然是90年代,但是由於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一些封建的教育方式來控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式,讓我和哥哥在學習上一直名列前茅。每天晚上;在家裏,沒有打麻將的聲音,也沒有震動大地的聲音,只有我和哥哥做作業的沙沙聲,還有父母翻書翻報紙的聲音。有時候,全家人都會因為一道數學題而面紅耳赤。但是畢竟是封建教育,所以出現了一切封閉政策!我們不聽收音機,假期也不出去玩。好像是想讓我和我哥變成書呆子。不會,連課外書都只能在廁所或者牀上偷看。我很想對父親説:“90年代了,是時候改變舊的教育方式了。“但怕父親威嚴,話總是咽回嘴裏。

這是我的家庭作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着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在我的家裏沉澱下來。我的家庭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記敍文 篇1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則是雨露。家風是一個家庭的良好習慣,是一種榜樣的力量,更是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今天,我也來曬曬我們家的家風。

我家的運動之風。

媽媽常説: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要身體健康就必須堅持鍛鍊。做為家庭習慣帶頭人的媽媽,除了給我們養成按照作息的良好習慣,還給我們全家引領運動之風。

媽媽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晨跑。無論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從不懈怠。而每當住校的哥哥週末回來,爸爸媽媽都會帶哥哥去體育館打球。爸爸也常説,運動是最好的放鬆方式。無論羽毛球還是乒乓球,我們一家都打得不錯呢!

而我,在媽媽的督促陪伴下,這一個暑假,每天早上都會去明鏡小學的操場上運動。跑步、跳繩、打羽毛球……,這一輪下來,大汗淋漓,這叫一個痛快!每天的鍛鍊,不僅增強了體質,還讓我明白了堅持的重要性。

我家的閲讀之風。

我們家的電腦是爸媽開網店專用的,我們家的電視基本上是擺設,更不被允許玩手機。所以,當許多家庭大大小小都玩電腦捧手機或追劇時,我們家卻都沉浸在書香中。

瞧!哥哥正專注地做《海底兩萬裏》的批註,媽媽在津津有味地捧着《讀者》,而我卻如飢似渴地一頭鑽進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説《紅飄帶獅王》裏。

我們家更有共讀的好習慣。每次哥哥看完老師指定的必讀書目,媽媽必定也要拿來讀一番,而後再選擇合適的書推薦給我看。我們家的共讀,不僅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增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因為熱愛閲讀,我已經連續幾期被評為校級“書香少年”,我們家也被評為“書香家庭”呢!

良好的家風,是一所學校,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更是一盞明燈!在這盞指路明燈的照耀下,讓我一路健康成長!

家風記敍文 篇15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得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得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得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得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得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裏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得,用爸爸得話説,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得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得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得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得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得優秀少年。

家風記敍文 篇16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特有的家風來規範和引導每個家庭成員的言行。今天,我就自己的家風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百善孝為先

孝。 這個字幾乎是貫穿了中國上下五千年。古人非常講究孝道,由魯迅的《二十四孝圖》就可以看出。儘管現代社會沒有,二十四孝,那樣誇張,但它依舊十分重要。

我的家庭也非常注重對“孝”的培養,幾乎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就給我講了許多關於“孝道”的故事,而他們也自始至終都在進行對“孝”的踐行。

爺爺奶奶總是對他們讚不絕口,並讓我向爸爸媽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人!媽媽告訴我説:孝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噴湧,它永遠在自己的內心激盪。

誠實為本

爸爸媽媽常常告誡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只有這樣,大家才願意親近你,和你交朋友!而你自身也在踐行誠實的過程中得到昇華!

於是,我開始努力做一個誠實的人:不對別人撒謊,哪怕事實對自己再不利,也要實事求是。果真,因為我的誠實和友善,大家都願意和我做朋友,而我因此也不再孤獨寂寞。

當然,誠實不一定總是不撒謊,直言不諱,有時善意的謊言更能夠幫助和挽救他人。

不拋棄,不放棄

人生難免磕磕絆絆,但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我不會選擇哭泣和氣餒;相反,我會繼續努力追求,因為我記得—不拋棄,不放棄!

陽光總在風雨後,這是父母常常教導我的一句話。他們告訴我,再遇到問題時,一味地逃避非但不會解決問題,有時還會將問題複雜化,只有迎難而上,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最實際的。

於是,我懂得了—不拋棄,不放棄!

以上只是我的家風的一部分,他們也許老生常談,耳熟能詳,但卻依舊散發出其亙古的光芒,照耀着我和我的家人,使我們的前方不再迷茫!

家風記敍文 篇17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雖然我們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可也有着讓人敬佩的家風。

可每當有人問起家風是什麼時,我們都會張開結舌,一個家的家風,裏面包含的是規矩,是一個家族的文化。我們有着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的家風。因為父母有着這些習慣,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慢慢着也有了家風。

因為爸爸很忙,所以我們去很多地方都要要坐公交車,我們登上了公交車,慢慢習慣公交車的喧譁與躁動,公交車上的人越來越多,空氣中瀰漫着一絲惡臭,有很多老人沒有座位,可別人好像沒看見一樣,可媽媽突然站起身對身旁一位公公説:“您來坐吧”。那位公公説:“不用,謝謝”。媽媽讓公公坐,公公只好坐了下來,感激地説着謝謝。

我問起媽媽,“媽媽,你為什麼要把座位讓給別人呢?”媽媽説:“這些老人年紀都比較大了,車上又這麼顛簸,要是他們摔跤了可怎麼辦呢?”我聽了媽媽的話,深刻感受到了媽媽尊老愛幼的品質,我也站了起來,把座位讓了出來。

不僅僅是媽媽有着這樣的好家風,爸爸也有着呢。

每次爸爸吃飯都小心翼翼,不把一粒米弄掉,盛飯時也只盛一些,他從來就沒有浪費過。

可有一次,爸爸看見了一個幫助貧窮地區的集團,立即捐出了三百元錢,我疑惑地想:為什麼爸爸平時省吃儉用,還捐出有幾百元呢!我把我的疑惑説了出來,爸爸笑着説:“有好多人都過着貧窮的生活,有些山區裏的孩子,他們都沒辦法上學,你説我們是不是也要對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這就是我們的好家風,雖然並不重要,可我卻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永遠記憶猶新。

家風記敍文 篇18

好家庭都有好家風。比如尊老愛幼、努力學習等等很多。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節儉。這些都是爺爺告訴我的。

記得有一回我們回老家,走進乾淨、整潔的土房子。卻不見爺爺的蹤影。等啊等,天也漸漸暗了。模糊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個人影。年邁的步伐,身上揹着一大捆木柴。走近一看,這位年邁的老人正是爺爺!我們跑過去,全家人相擁在一起。手上的冰霜也漸漸地被暖化了。晚上我跑去爺爺的房間裏,不解地問:“爺爺,你為什麼要千辛萬苦的去上山撿木柴呢?再説了,集市上的竹炭買點回來不就行了嗎?”爺爺笑了,對我説:“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之一。節儉。再説,木柴比竹炭耐燒啊。”

一回,爸爸媽媽連夜去辦事。爺爺天還沒亮便把我搖醒,把衣服遞給了我,示意我起牀。待我收拾好後,爺爺拉着我的手,朝山上的山頂奔去,剛到山頂,一個巨個的太陽進入我眼簾,温暖的太陽光籠罩整個世界。當太陽完全升了起束。像一粒金色的大球,又像一朵金色的菊花。簡直太美了!但我又問爺爺:“爺爺,為什麼不去手機上一搜照片不就行了嗎?”爺爺説:“這個嗎,親身經歷然是最好的不過了。再説了,這些照片都是別人的成果,就算再美,也是別人的成果。”我聽了恍然大悟。

一次,爺爺很早去山上收集種子。然後背上背蔞,拿起鋤頭。幹了起來,不知不覺,到了下午,爺爺早就汗流浹背了,但依然持到底。我心想:爺爺好笨呀!集市到處都有得賣的小樹苗,非得自已種!回家的路上,我疑惑的問爺爺:“爺爺,你為什麼不去市場上去買幾個小杓苗回來不就行了嗎?非得自已種。”爺爺説:“勞動最快樂!”説出來雖然隨意,但還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家風記敍文 篇19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它既對我們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又陶冶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家庭幸福、和諧、美滿、興旺的法寶。

現在讓我來告訴你,我們家的家風——勤勞、認真、奉獻。

因為媽媽工作繁忙,我是在姥姥家長大的。印象中,姥姥總是在家裏忙個不停,左洗右刷,從不閒着。姥姥每天都起得很早,為我們準備好早餐後,就幹其它活兒,尤其是拖地,她要求極高,如果有一些地方她認為還沒拖乾淨,總要重複拖。她總是説:“毛主席曾説過,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的。”在姥姥的教育影響下,媽媽、大舅都是光榮的共產黨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勞、認真地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

媽媽是一名護士,她總説她的工作與人命打交道,容不得一絲馬虎,必須認真對待每一份醫囑。而且她的工作非常繁忙,每天需要接診很多患者,即使有的患者態度不好,甚至對媽媽大聲叫罵,她依然微笑着給他們打針、輸液。媽媽説這是她該做的,她理解患者的焦躁、恐懼,願意給他們最好的護理,讓他們早日康復。下班後,媽媽總是急匆匆從小飯桌接上我,一手提着菜籃子,一手領着我趕回家。晚飯後,媽媽除了輔導我學習、整理家務,還要看書學習醫學新知識,我們倆比着學習,看誰先完成任務。

在姥姥、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學會了勤勞。在學校,我衝在前面做值日,搶着幹活;在家,我儘量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她的負擔。在學習上,我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考試,爭取用好成績回報姥姥和媽媽。

我願勤勞、認真、奉獻的家風走進千家萬户。

家風記敍文 篇20

自吟以往,反躬自省

——題記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反躬自省”是家裏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諄諄教誨,我於學習中悟家風,成長!

悟家風,知有所愧,終有所感!

“你覺得老師交給你的任務是累贅嗎?”輕輕的問句讓我剛放下的心變得沉重起來。

“還記得一直對你的教誨嗎?反躬自省,反躬自省,你需要自己明白的”説着媽媽便走開,獨留我在這裏沉思。

不久前,我和媽媽拿到了我的月考成績,刺眼的數字壓的我喘不過氣來,原本信誓旦旦要奪冠的月考,竟然以這樣的結果落幕。面對媽媽的責問,想來想去我把問題歸結到了班主任身上,是他讓我做紀律隊長,耗費了我那麼精力。但是當我説出原因後,媽媽卻只給我留下了那兩句話。

“反躬自省”是家裏老人經常在我耳邊唸叨的,之前並未多理會,四個字而已,如今細細想來卻十分沉重。我思路開始清晰,開始頓悟,我剛才只是找了一個站不住腳的所謂的“理由”,而且有意將它放大了,只想逃避,而不敢直視自己的問題,反省自己。

學習的路上有很多絆腳石,但是班主任的任務卻是對我的歷練,是助推器,我卻把它當成藉口,而不是反思自己!

“反躬自省”就是教導我要直面自己的問題,不斷的反省自己啊!

瞬間,內心的沉重都化為烏有,學習路上總有荊棘,心懷家風,便能無懼挫折,精進自我,逆風飛翔!

修身方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司馬光教子勤儉,吉鴻昌不忘父訓一生清白謙正,家風傳統始終在中國人的血脈中流淌。“反躬自省”也已烙印在我心中,融進我的血脈裏,成為了我永久座右銘

家風記敍文 篇21

家風是展示家庭的精氣神,中華上下五千年,許多遠名古今中外的名人的背後,不是都有良好的家風嗎?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風,家風或許約束了我們的行為,但是讓我們時刻牢記,伴我們度過難關。

每當遇到挫折時,爸爸的話語總在耳畔想起:“辦法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見多識廣,博採眾長,斷而敢行,辦法才會多起來。”每當遇到煩惱時,他又會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注重‘事上練’,能力提升必定‘功到自然成’”。

我的家風注重兩個詞“誠信”和“節約”。

誠信

小時候,總是因為管不住自己而偷偷玩會兒手機或平板,接着門就打開,爸爸走進來,看見我旁邊放着平板,臉一沉,問我“你是不是在玩?”我心裏不屑地想,既然你都知道為什麼還要問?但我還是撒謊了“沒有。”他倒也沒説什麼,便氣呼呼的走了。

又一次,又被發現了,我想捱罵就罵吧,於是就承認道:“我玩了遊戲。”“多久?”“挺久的吧,但都是寫完作業才玩的。”我既緊張有輕鬆的説道。沒想到爸爸居然沒有生氣,反而很欣慰的説:“沒關係,下次不要再犯了,我很開心你沒有撒謊,做人就要有良好的誠信。”那次讓我明白,誠信是非常重要的。

節約

大概是經歷了艱苦的歲月,我奶奶特別節約,當時她吃不飽穿不暖,險些被餓死,所以任何花錢的東西她都不肯丟掉,但她心靈手巧,那些不肯丟掉的廢物經過奶奶的手倒騰幾下,都能變成些有用的東西。慢慢我也養成了節約的習慣,燈不用時就關掉,能不花錢就不花錢,在奶奶的影響下,節約漸漸成為了我們家的家風。

雖然有時不理解,但不得不承認這是我們家的好家風,我從中受益匪淺

家風記敍文 篇22

我有一個平凡的家庭,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我懂得感恩,好東西一定要分享。我們家時時都上演分享戲”。

好香啊!”還沒走到飯桌前就聞到了濃濃的香味,媽媽弄了我最喜歡的鹽焗雞。外公!爸爸!吃飯嘍!”我興奮地嚷了起來。

按照慣例,我的碗裏少不了一個大雞腿。哇!香氣撲鼻,金黃金黃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拿起雞腿正準備吃的時候,突然想起爸爸媽媽平時的話:我們從小要學會孝敬長輩,從小事做起,要懂得感恩。”對啊,外公那麼疼愛我,把什麼好吃的都讓給我吃,我也應該

於是我馬上把雞腿放在外公的碗裏,説:外公,這個雞腿給您。”好孩子,你真乖!外公不吃,你吃!這可是你最愛吃的。”外公高興地又把雞腿夾到我碗裏。我推開外公的手,説:外公,我們要孝敬長輩的。”喲,我們家的小琪長大了,變懂事了,會感恩了!”媽媽笑眯眯的看着我説。我有點不好意思。

外公爭不過我,於是把雞腿夾到了爸爸的碗裏:小琪,你爸爸上班辛苦,給你爸爸吃。”爸爸也爭不過外公,又把雞腿夾到媽媽的碗裏説:小琪媽,你要上課,又要做家務,你比較辛苦,還是你吃。”我發現媽媽的眼角泛着淚光,媽媽最後把雞腿夾到我的碗裏:小琪,你正在長身體,你多吃點肉。”

就這樣,一個雞腿轉來轉去,又轉到了我的碗裏,我看看外公,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我感覺好幸福。我想了一下,拿起雞腿,用刀子把雞腿切開四份,每人的碗裏都有一塊。來,大家吃,好東西一起分享!這叫‘有福同享,有雞同吃’!”我故意拉長了語調。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分享就是快樂!我家的好家風就是要分享!我愛這個幸福的家,人人尊老愛幼,個個和睦相處!

家風記敍文 篇23

我家個家風,那便是慎重、努力地做事。

聽媽媽講,之前姥姥在一個加工廠裏工作中,那邊全是設備,能夠用於吹頭,並且那時候壓根沒有電吹風,因此 一些職工就用設備來吹頭。可是,有一個人一不小心,秀髮被捲了進來,整個兒頭髮必須被揭掉了,那可了不得,是要出人命的。這表明,大家做事要慎重,一絲不苟,要不然不良影響就很嚴重了。姥姥便是一個慎重的人,這也是媽媽一家的家風。

我的爸爸兒時住在温州文成縣的山區地帶裏。那個時候,山區地帶裏大家都太窮,因此 父親學習培訓很用功,很勤奮好學。媽媽兒時儘管住在杭州舊城區(如今的拱墅區),但也跟父親一樣,學習培訓確是很拼了命,考試常常得100分。慎重和努力,自小就在父親媽媽的身上有一定的反映。

工作中之後,慎重和努力也是在她們的身上經常可以看到。

現如今我已經是一個四年級的中小學生了。伴隨着年紀的提高,我更必須保證慎重。不慎重產生了許多 壞結果。有一次,我白塔公園,三心二意,結果被火車軌道絆了一下,正跌倒石塊上,手那時候哪個疼呀,簡直無以言表,過去了整整2個禮拜才好。再之前,我回家時,還曾由於玩酒瓶手被夾層玻璃劃破了,縫了整整五針。此後,我下決心,漸漸地改正了一些不慎重的習慣性。總而言之,做事要一絲不苟、井然有序,不可以有一點兒粗心大意。失之毫釐,失之千里。例如,小數位加一個減一個,相距可太大。這種好的習慣,我一定會終生使用。

這就是我們家的族規家風——慎重、努力。

家風記敍文 篇24

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與作風。

我們家是教育世家,到我阿姨這一輩已經是第六代教師了。長輩經常告訴我們:“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的心去感受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言必誠信,行必中正。”等等等等。其中“誠信”是我們家風之一。長輩們經常跟我們講起當年關於誠信的故事來……

我們也很喜歡聽祖輩父輩們當年的故事了。因為父母的故事裏包括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有時覺得有趣,有時又覺得傷感。“誠信”二字隨之也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中。我又聯想起了一件自己關於誠信的事情:

有一天我向何如借了一支筆,那是一支筆蓋上鑲着鑽石的水晶筆。我十分的喜歡,慢慢地心裏就有了佔為己有的念頭。可這是何如的,我不可以那麼做呀。怎麼辦?怎麼辦?突然一個主意冒了出來,我就説我把筆弄丟了,找不回來了!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我心裏暗暗竊喜。於是我馬上與何如説了這支筆被我弄丟的事情。何如十分傷心地説:“這是我最喜歡的筆!”我看着十分心疼卻又十分開心,因為何如相信了!我就一直將這支筆藏在兜裏。

一天,我與媽媽聊天中無意説起這件事情,媽媽嚴肅地批評了我,問我水晶筆還在不在,我輕聲回答:“在”。於是媽媽讓我馬上把筆還給何如,並向何如道歉,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諒!第二天一早我就將水晶筆還給了何如,並向她道了歉。何如原諒了我,還將水晶筆當禮物送給了我,我太高興了!回家我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替我開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誠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格!缺了誠信,就缺了信任,缺了信任,人與人之間就疏遠了!我以後一定得做一個誠信的人。

家風記敍文 篇25

都説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我家的家風有很多很多體現。做善事,不求回報、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人們都做到心中有家,心中有國,給我的成長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我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培養我的動手能力。剛開始是給我一些小獎勵,引導我積極主動地去幫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久而久之,就算沒有獎勵,我也養成了習慣,回到家會幫助奶奶洗洗菜、掃掃地;幫爺爺捶捶背;倒水喝的時候順便給長輩也倒一杯。

我上了學之後,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總愛邊寫邊看電視或者聽音樂。常常是作業沒做多少,就該吃飯了,拖拖拉拉的樣子讓爸爸媽媽看見了,總要嚴厲地批評我。但我抵抗不了動畫片的誘惑,每次回到家還是偷偷這麼做。有一次又被爸爸撞見了,爸爸沒有露出以往嚴肅的表情,而是温和地説:“你先看完,再做作業,我先把作業拿走,好好看。”説着,拿着我的作業和家校聯繫本,坐在沙發上檢查。爸爸這麼做,我心裏七上八下的,動畫片也沒心思看了。我忐忑地去把電視關了,坐在爸爸身邊觀察他在幹什麼。過了一會兒,爸爸説話了:“兒子,你知道今晚的作業是什麼嗎?”我了一下,總是對着家校聯繫本對照着寫作業,全部作業自己完全沒在腦子中記住。看我吞吞吐吐,爸爸又説:“你這樣寫作業,能記住多少內容,學習要認真專一。”我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從此以後,我回到了卧室去寫作業。慢慢地把字也練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不再三心二意了。

現在,我學習和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小毛病,但我知道,在這麼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中,好的家風會伴隨着我的成長,讓我成為一個優秀的小學生。

家風記敍文 篇26

俗話説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的爺爺就是我們家的寶,因為是他讓我們這個大家庭有了一個好家風。

該花的就要花,不必要的儘量不要花

爺爺經常跟我們講一件事:“那時我和你婆婆還在農村生活。有一天,隊裏晚上叫開會,那晚上的月亮非常亮,把鄉村小路照的清清楚楚。可你婆婆卻要打着電筒去,你們説她是不是多此一舉啊?”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爺爺每次用紙都撕一點點,可他為了讓我多吃一點飯,無論多貴的菜他都會買。每次給我報補習班的時候他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我想爺爺一定是覺得這應該花吧!

勞動創造財富

“勞動創造財富,任何東西都不會不勞而獲。”這是爺爺從小就教我的。他總是對我説:“珠珠,你一定要愛勞動。爺爺當初年輕的時候可是非常努力地工作,現在我們家才有現在這樣的條件。所以,只有一個勤奮的人才會有大作為。”家爺爺四十歲就下崗,下海尋找商機:副食批發、開火鍋店、賣防盜門等。直到八十歲的高齡了,仍然堅持自己洗衣、做飯,從不給兒女添負擔。我每天中午都在爺爺家吃飯,我家離爺爺家很遠,但爺爺為了讓我懂得勤奮、吃苦的道理,每天讓我徒步回。

穿着傳統

我的爺爺,總是給我們説:“在我小的時候,你們的祖母從不准我們穿短褲,所以你們穿衣服必須大方得體。就像國家領導人會見外國領導人必須穿西裝一樣,到了正規場合要穿正裝。其餘時間可以穿休閒裝。”爺爺最討厭的,就是穿着奇異的人了。所以穿着奇異就是我們家的一條禁令。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節約、勤奮、傳統

家風記敍文 篇27

我的家很温馨,有勤勞的爸爸跟善良的媽媽,他們常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要幫助人,做個善良的人。

這是從我爺爺這一輩傳下來的甚至更早的時候傳下來的,因為我爺爺等許多人愛幫助人,所以,我們的家風就這樣形成啦,而且大家都是這樣做的。

有一次,我上學坐公交車,坐到第六醫院的時候,有許多老人上車,隨後,有許多人都站着,我穿過了三位老人,把哪位腿腳不利索的老爺爺讓到了我的座位上。這位老爺爺跟我説了好多話,我並不感到厭煩,而是覺得很開心,人都有老的時候啊,我們要有愛心啊!

還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看到有一位老爺爺突然摔倒在地,我忙跑過去扶,因為要上學啦,所以心裏又着急又害怕,又因為當時急於上學去,剛剛把老爺爺扶起來,也沒看身邊,轉身跑向學校。結果,又不小心碰倒了一個路人,當時也還是非常着急,只是小聲嘀咕啦一聲“對不起”便跑走了。

沒想到,媽媽就在後面遠遠地看着我,她回頭給別人説話,沒看見我扶老人,只看見我撞倒了路人,媽媽很失望,回到到家不停的批評我,我很冤枉,我給媽媽訴説自己的苦衷,媽媽聽了恍然大悟,接着媽媽告訴我:“你的做法又讓無辜的路人受到了傷害,這不是我們家人的作風,要引以為戒啊。”

我默默的懲罰自己,半個月不許玩電腦。

自從這件事過去之後,我越來越明白,愛心要真心對待,幫助人要全心全意,一定不能漫不經心的去幫助別人。

這就我們家的家風,跟國法一樣,一點兒也不可觸犯,否則後果會很嚴重。你喜歡我們家的家風嗎?

家風記敍文 篇28

家,是温暖的搖籃。白色的牆,米色的地板,它就是我普通的家,可它給我的感覺又是那麼的特殊。走進我的卧室,每當我撫摸着爸爸從遠方帶來的書桌時,温暖總是一瞬間湧進我的心裏;每當我靠着媽媽的肩膀時,就像躺在那温暖的搖籃裏,感覺是那麼的輕而柔,温馨與舒適總是圍繞着我。家的感覺是一隻輕緩温馨的搖籃

家,是在風平浪靜的海洋裏的一葉舟。我的家是那麼的平靜,沒有洶湧澎湃,也沒有狂風呼嘯,温柔的話語總是在我耳邊徘徊,一盤磁帶中珍藏着爸爸和媽媽臨走時留下的叮嚀。我的幸福隨處可見,美麗的旋律飄揚上空,幸福也隨着波光粼粼的水一直流進我的身體裏,流入我的心田,家的感覺是一葉輕蕩湖心的小舟。

家,是樂章。我的家存蓄着天然美感的音符。那一句句話語滲入我的腦海中,就好似一縷縷的合成琴絃,奏出飄渺而又神奇的無調無聲的音樂。仔細聆聽,就如《月光曲》般舒緩;如《梁祝》般悦耳;如《命運》般震撼人心;如《小夜曲》般安謐沉靜……家的感覺就是和美、質樸的樂章。

家,是一首沒有題目的詩。它以快美的詩情,描繪着我生活的喜怒哀樂;它以本身卓越的哲理,慰藉着我心靈的空虛。我想知道詩的名字,可是隻有一縷清煙隨風飛舞,隨風而逝。家的感覺是一首無字的詩。

家,是一個和藹的長者。他的皺紋就像是家的經歷,家的滄桑,他粗糙的大手就像家的坎坷,家的艱難。在我傷心的時候,他總是不厭煩地傾聽我的訴説,在我傾吐的同時,他又用手抹去我苦澀的淚。家的感覺是一位慈祥隨和的老者。

我愛我的家!他是無限愛的無限,是月明星稀的漣漪。我只覺得家是那麼的温暖,那麼的和美。

家風記敍文 篇29

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沒有一個好的家風,培養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太好,縱使這個孩子學習好,品德也不會太好。所以一個良好的家風可見是多麼重要。

小時候媽媽就告訴我,咱們家的家風很嚴,你要好好聽話。我覺得家風一點也不好,既不能吃,又不能玩,還要守那麼多的規矩,煩都煩死了。於是,我開始厭倦家風了,甚至是討厭。

今天,老師又告訴我們,家風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於是我問媽媽:媽媽什麼是家風啊?每次吃飯時,都是爺爺奶奶先坐在桌子旁,然後爸爸媽媽們這些小輩才能坐,最後才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坐到桌子旁開飯。這些都是家風。還有開始吃飯時,只有老輩先動筷子,我們這些小輩才可以動筷子,而且,每一道菜都是爺爺奶奶先吃,後才輪到我們。這就是家風。

媽媽,家風還有哪些啊?每次家裏來了客人,與長輩聊天時,我們這些小輩只能在一旁聽着,不許插話,也不許離開,否則就是極大的不禮貌。只有在有事情況下,並且徵求了老人的同意才可以離開。這就是家風。

媽媽,還有什麼是家風啊?每次説話事,都不許帶髒字,每次幹事時,都不許多問,只要聽長輩的話就可以了。要做的謹言慎行。不與長輩頂嘴,不做氣長輩的事。這就是家風。

媽媽還有哪些家風?我要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不浪費一粒米。節約水資源,不浪費一滴水。這就是家風。

原來,良好的家風,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一生。現在我明白了,良好家風的重要性,也從心底裏對家風油然而生了一種敬仰。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家風記敍文 篇30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風格和風尚。家風,其實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道德準則。每個人家裏的家風各不一樣,正是有了家風的約束我們才能夠更加嚴格規範自己,嚴格要求自己。

我家也有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處事要公、為人要善、做人要孝。首先可能由於我爸爸的工作性質和所處工作崗位的原因吧,爸爸經常對我和媽媽説,在對待人和事上要公道,不能興一家敗一家,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個人和每件事。其次我父母都是誠實友善的人,他們經常教育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關心幫助處於弱勢羣體的人們,比如每次在大街上遇到乞討的老人和孩子不管他們是真正的乞丐還是假的,我媽媽都會給他們幾個硬幣的,我有時對媽媽説,這可能是騙人的,可是媽媽卻説,甭管是真是假,有一點肯定是真的,那就是他們的家庭條件絕對不是很好,要不然誰會讓自家的老人和孩子流落街頭,遭受風吹雨打的。再次我父母要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這一點他們也在身體力行着,每逢節假日,爸媽總會買好多好吃的,大包小包的拎着去看望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其實我家的家風還表現在其他方面,比如學習,要勤奮踏實,不能對學問來半點虛假,要不恥下問。還有在穿衣風格上,不能不倫不類,不能花裏胡哨。其實家風雖然有些約束,但是我認為正是有了家風,所以我現在才這麼積極向上,沒有學壞。不管以後是對人還是對事物,我們都要虛心,不要做一個浮躁的人。我尊重的我家風,我也會按照家風嚴格的要求自己,因為我相信在家風的樹立下,我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養成了許多好品質。

家風記敍文 篇31

中國是一個古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風俗。《孔融讓梨》《孟母三遷》兩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高尚美德。

在上幼兒園時,媽媽要求我讀一些關於“中華美德”的書籍。上小學了,老師讓我們要弘揚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到底是什麼?它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中華美德就是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尊敬師長……雷鋒叔叔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活例子,我們應該學習他那樂於助人、善待他人的精神。我明白了中華美德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只要你樂於助人你就擁有了;尊敬師長你就擁有了;節約你就擁有了………如果沒有中華美德,一個承載着幾億人民的大國就不可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脱穎而出,所以傳承中華美德是一個國家好壞的見證。

家風是一個家的頂樑柱,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和諧,守信。家庭關係和諧,融洽,這與良好的家風是不可缺的。因為家庭的教育,灌輸文明的思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它既有歷史的遺傳性,更有鮮活的現實存在。在我們的周圍,許多人都喜歡鋪張浪費。有一些大老闆,總以為自己很有錢,辦一大桌一大桌的酒席,留下很多的剩菜,有的根本沒吃,煙酒更是肆意揮霍。他們難道不知道非洲有些國家連水都沒有,更別説吃飯了。有時甚至跟狗搶東西。那一桌剩菜夠他們吃幾個星期呀!在我們學校,雖然有管理人員,但還是有同學想矇混過關,把飯壓在菜下面,隨手倒進了剩菜桶裏。我們要節約糧食,珍惜每一粒米飯。

俗話説:“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如果沒有好的家風,會影響人的一生。

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家風不能被我們遺忘,不能丟掉,要繼續堅持弘揚傳承下去。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學習。

家風記敍文 篇32

要説好家風,我家的好家風是勤勞和守時,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守時是誠信的一種表現,優秀的家風是一個航行燈、一個風向標指引着我們。

早上,不到五點鐘奶奶就起牀了,起來的時候,我也醒了,發現天還沒有亮呢!奶奶總是輕聲輕腳的穿上衣服,生怕打擾了我們的睡眠,給全家人做早飯,做完早飯,又開始忙東忙西---奶奶先用淨水把拖布涮乾淨,然後就開始擦地,再然後,用電磁爐燒一鍋熱水,讓我們全家有熱的水可以刷牙洗臉。大約到六點鐘,我的爸媽也陸續起牀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奶奶的影響下,我和媽媽也被帶動起來,早晨從來不貪牀,即使是節假日也不例外。每天早上奶奶忙着給我們做飯,媽媽忙着打掃房間,而爸爸卻在聽音樂,我在念英語。不到七點,奶奶的飯做熟了,媽媽把房間也收拾的乾乾淨淨,我更是收穫巨大,把英語單詞背得滾瓜爛熟!接下來就是我們全家其樂融融地坐在餐桌旁享受美餐了!俗話説得好啊,一天之計在於晨,早晨這段時間我還真是蠻享受的嘛!

我家祖孫三代早起不貪牀,守時更是是我家的一個良好的家風。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説,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和媽媽參加聚會,媽媽對我説,你快點,時間快到啦,我説離約定的時間還有好長時間呢。媽媽鄭重其事地對我説“咱們要提前幾分鐘到,不能讓別人等咱們。”我還戲謔道"寧教天下人等我,休教我等天下人"。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一個好家風是家庭的航行燈,是家庭的風向標,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好的學習典範。

家風記敍文 篇33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孃會時常唸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聖詔”也可以説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於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説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於是博得了客人的誇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隻髮卡,再梳兩個標緻的小辮,於是老孃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台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説是二十一世紀了,但由於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於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遊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裏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説:“都二十一世紀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於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着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記敍文 篇34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着潛移默化而重要的影響。它就像春風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潤,影響着人們。

説起家風,我認為是家裏人的一種行為,對別人熱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難時有執着性、不食言,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風。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一時的富有,也不在於財產的多少,而在於家風的好壞。家風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一家人的心靈和血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風的一家人就會懂得勤勞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標。

説真的,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能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母親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是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説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説她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導師。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家風記敍文 篇35

我們知道,好家規創造好家風,好家訓創造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它可以讓一個家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的家規體現在孝順上。父親母親經常説:“百善孝為先。”孝順長輩,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讓老人稱心如意。老人説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老人説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吃飯時,長輩沒有動筷子,我們晚輩絕對不可以先吃,等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都到齊了,才可以吃。長輩生病了,我們小孩也一定要儘自己所能,照顧老人,雖然你們可能聽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規定,但是隻要你養成了這些好習慣,你就會發現,其實它們一點也不死板,反而覺得這是必須的。

我們的家訓體現在誠信上。誠信,也是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中的一個詞,奶奶因為誠信,在她們的廣場舞隊裏,大家對她的印象都特別好。爺爺因為誠信,在他的工作單位上,交到了許多的好同事。父親因為誠信,在工作中,與他們公司合作的人日漸增多。母親因為誠信,在家裏有急事的時候,她的同事和領導也都會幫它幹活。現在,這個品質傳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學校裏,我找同學們借書,約定好了什麼時候還,一定按時歸還,絕不失約,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們一起玩,和家人約好了幾點回家,也絕不會誤點。在我看來,誠信是從每一件小事中看出來的,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

這些家風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雖然這個願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們一家八口人共同的願望。

家風記敍文 篇36

很多家中都有家訓家風,要説起我們家的家訓家風,那就是:要有孝心,勤儉節約了。

父親母親從小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是他們告訴我怎樣孝敬長輩的。

父親從小就不喜歡吃甜食,但是對奶奶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有一次,奶奶給父親做了一大碗粥,裏面放了很多糖,父親回到家後,忍住喝了下去,説道:“好吃,可真好吃!”奶奶以為父親很喜歡吃這樣的粥,就經常給他做,父親也只好忍着喝下,就這樣,直吃得父親哭笑不得。在父親的眼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孝順吧。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和傳承。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表達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同樣也讓大家珍惜糧食。記得我8歲那年的一天,吃飯時,不小心掉到桌子上幾個小米粒,當我正準備把它蹭下飯桌時,爺爺突然大聲喊道:把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了,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你不珍惜糧食是一種惡習!”從此以後,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爺爺對我説過的話:一粒米就相當於農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一片辛苦啊!

這些家訓家風,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把他們定為家訓家風,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讓我們做一個有孝心、勤儉節約的人,把它作為我們的家訓家風,共同做一個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家風記敍文 篇37

校有校風,家有家風;校有校訓,家有家訓。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裏,家裏有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和我。在我們家,父親母親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百事孝為先。”“百事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更是我們家的家風。在我們家,有什麼好吃的,都是先讓爺爺奶奶嘗,然後我們再一起分享。父親母親告訴我,其實孝順很簡單,乖乖聽話就是孝順;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順;多回家看看他們,陪他們聊聊天也是孝順。母親還經常和父親説“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問她,她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就是在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開心快樂的過好每一天。我知道爺爺奶奶最想看到的是:我平安健康的長大,在學習上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所以我一定會努力,不讓他們失望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我家的家訓。從小,爺爺奶奶就告訴我:“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最重要的是做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任何時候不可以失信於人,因為我還小,所以奶奶告訴我,只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可以説謊就夠了,不要像“狼來了”裏的那個孩子,因為一次次的欺騙山下的大人而丟掉了性命。奶奶的話我一直記在心上,因為我要做一個讓家長相信,讓老師相信,讓小朋友相信的好孩子!

正因為我們家的家風——“百事孝為先”,所以我們家“家和萬事興”;正因為我們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所以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人!

家風記敍文 篇38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和家訓,同樣,我們家也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和家訓。

我們家的家風很普遍也很簡單,就是讀書學習,每天寫完作業簽完字後,我都要繼續做家裏的作業,等把所有的作業做完以後,我就開始讀一些名著或課外讀物之類的書。而我母親遇見考試的時候則是埋頭苦學,每天學習到很晚,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等我都洗漱完要睡覺的時候還在複習,有一次,我到很晚都沒有睡着,看看錶都十一、二點了,我媽仍在複習。有時,我媽不用考試,就開始看書,看的那叫個快,簡單來説,我看一本書的時間我媽能看兩本書。最後來説説我爸,他不看書則以,一看起來那就是一本看完,雖然看的盡是官場之類的小説,但起碼也是書,而且看起書來特別勤奮。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讀書學習。

而我們家的家訓則是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就比如父母每次買好東西或好吃的都先給我吃,而我則要把這些好東西或好吃的讓給長輩先用,而長輩就會讓給我先用,我們就這樣推來推去,其實,最後誰吃也沒有什麼關係,就是禮貌性的讓一下,做人一定要有禮貌。在公交車上時,有座位先坐上,等看見有一些殘疾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孕婦時,把座位讓出來;有老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兒時,把座位讓出來。

做人就是要有禮貌,如果一個人再好但他沒有禮貌,那也不討人喜歡;相反,如果如果一個人再差,但他很有禮貌,那也很討人喜歡,跟前面一樣,做人不僅要有禮貌,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更不能缺少,在這之前學習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可見我們的家風和家訓之重要,家風和家訓是一個良好家庭的基礎!

家風記敍文 篇39

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其次是節儉,“勤”就是勤奮;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父親母親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購物。父親母親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於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父親母親工作很努力,母親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説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父親愛鼓搗他的電腦,母親不會操作時,父親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父親的同事在下班後還會向父親請教電腦問題。

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父親母親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是很好的'。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風記敍文 篇40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繫現代社會的紐帶。

從小,父親母親就教我要講誠信,不要撒謊,要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還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

母親怕我不聽話,就定了家規,總共十條。一是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二是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三是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四是要為班級做好事,五是要孝敬父母親等。

在吃飯時,不能發出聲音,而且還要長輩先動筷,我們小輩才能動筷,還有就是進房時要敲門,獲獎時不能太驕傲等,多麼的規矩。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那是個冬天,我和鄰居約定好去後山堆雪人,那天清晨,寒氣逼人,天寒地凍,最先帶來冬天信息的應該是雪了,出門回頭望望自己家亮着的窗户,只見玻璃上結着冰花,煙筒口流出的煙油子凍成了兩根黃色的冰柱。低頭一瞧,地上有殘存的積雪,白茫茫一片。環顧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沒有草更沒有花。那些枯枝敗葉早被無情的西北風不知刮到那個角落去了。我感覺真的是太冷了,就又回家睡覺了,而她卻在冰封雪地的後山等着我,她一直等到太陽紅彤彤時才回去。後來我才記起要去後山,可她來找我了,那時她臉凍的彤紅,她説:“你一點都不講誠信,你為什麼不去?”我不知怎麼解釋,只好把頭埋的低低的。

後來,我跟她道過歉了,她原諒了我,我覺得很慚愧,現在我知道不講誠信的後果。

如果不是父母對我的教育,我就會不講誠信,我覺得父母像大地一樣哺育我,使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就像一顆幼小的小草被大地哺育着。

家風記敍文 篇41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得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得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

我家得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得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得人生做奠定而堅定得基礎,踏出堅定得步伐,成為國家得棟樑之才!

記得在小得時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得時間回家,玩兒得盡興得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着急,於是媽媽就對我很認真地説:“我們是怎麼規定得時間,為什麼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麼晚才回來。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得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並向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好景不長,我得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得時候,我得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得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她得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得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得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七點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得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得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並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負擔。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麼。“家風”是一家子得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得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得後代了。如果沒有“家訓”,那麼就會把後代寵壞,只有讓他(她)知錯就改,然後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家風記敍文 篇42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不可缺少的成份。在我家的家風就是“言出必行,誠實守信”。

“拉鈎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了就是小狗……”兩個小女孩拉着手,向遠處跑去。看到這情形,不禁讓我想到了一件事……

“説好了,明天去西山森林公園爬山!”“嗯,好的,知道了,風雨無阻嘛!”

那天,我和同學約好第二天一起去西山森林公園爬山,並且商量好在車站碰面後一起出發。

回到家後,我趕緊把作業做完了,好早點完成任務輕鬆上陣,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爸爸説明天休息,一起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噢!太好了!我好久沒回家看過爺爺奶奶了,我……”,我剛準備答應的時候,想起要和同學約好要去爬山的事情,可是我又很想去看爺爺奶奶,真讓人左右為難,怎麼辦呢?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説“既然答應同學了,就不能言而無信,要遵守約定。”

“嗯,我知道,可是……”

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説:“你忘了,爸爸是怎麼教你的了嗎?做人一定要守信,失信一次,你的同學和朋友們就不再相信你了。”

第二天,我準時到了車站,看到同學已經在那兒等着了,同學見到我説:“你真守信,有你這樣的朋友我真的很高興。”我當時心裏在想,“幸虧我準時來了,要不然就會做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了。”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言出必行,誠實守信”,它一直陪伴在我身邊,伴我成長,讓我誠誠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風記敍文 篇43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説,“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老爸、老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老爸、老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着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裏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製作方法可簡單了,我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了。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後,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麼,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了。大棗餑餑上插着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了!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後,就可以包餃子了。老爸擀皮,我和老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幹了,笑眯眯地在旁邊看着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了。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着隊,等待着跳進鍋裏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後一道菜上桌後,年夜飯就開始了。和家人一起,吃着餃子,看着春晚。窗外,天空閃着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麼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麼普通而又與眾不同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着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家風記敍文 篇44

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準就是家訓,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的家教和素養,然而,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遵守,好的家風能夠薰陶出有教養的家庭成員。

我家有三大“家規”:一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二為人善良、真誠待人;三孝敬父母、尊重長輩。

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真做好每件事情,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須認真去做認真對待,從小事做起,家裏每個人都會主動的做家務。父母親言傳身教的是勤奮節儉,每個人分工明確,主動承擔,不浪費也不奢侈。是他們讓我知道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雙手來創造,有奮鬥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認真做事,那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任。

為人善良,真誠待人。在我很小的時候,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們的腦海裏,父母親教導我做人做事要誠實,要講誠信,知錯就改,不撒謊。“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所以從小我就經常會幫助一些弱小的事物,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我的奶奶因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躺在牀上多年不能自理,我的父母親從未因此而嫌棄她,對她無微不至地護理,直至她去世。這件事無疑給我們做出了好的榜樣,無形中,讓我明白,孝,不在於花言巧語,而在於分秒的陪伴,在於惺惺相惜。

在我們家,這優良的家風家訓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到我們每個家庭成員之中。無論以後學業有成走多遠,或者事業有成有多麼的成功,都始終不忘父母親的諄諄教導,忘不了已成規的家風家訓。

家風記敍文 篇45

爺爺常説:“良好的家風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人人都會養成好習慣。”

許許多多好的家風不但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而且良好的家風又是民族興旺、國家繁榮的根基。中華人民有重視家規的古老傳統,講究“孝”“道”“尊”“誠”等,隨着社會發展,應在新條件下繼承、發揚這些優良傳統。

我家的家風是“勤”,就是勤奮學習或工作。在上學之前,媽媽就經常給我講許多關於勤奮學習的名人典故,比如説:王冕學畫、牛角掛書的李密、囊螢映雪的車胤、頭懸樑錐刺骨的蘇秦與鑿壁借光的匡衡。這些勤奮學習的故事時刻勉勵着我要刻苦向上。上學後媽媽每天陪我學習、練琴,教我古詩與國學常常到十點多,媽媽正是以“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樣嚴要求,要我做到起早貪黑,不辭辛苦。按照媽媽的這個標準,我每天早上起來養成了聽、讀英語的好習慣,晚上完成作業後拉琴、看書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

爸爸忙於工作經常不能回家,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是為了我與家庭生活得更好。受到父母的薰陶,我也懂得了勤奮,看書學藝每天都非常有規律,也經常琢磨奧數與英語,而且還樂此不疲。雖然這些勤奮使我的童年少了許多玩的時間,但是讓我收穫最多的是:學習有樂趣,讀書非常充實。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現在拿到了非常多證書與獎狀。

在老家每天飯後,一張茶几一壺茶,一把藤椅幾本書,棗樹下,走廊裏,花園旁總能找到爺爺的身影。爺爺天生愛看書,因此大大小小的書櫃裏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有歷史類的、政治類的、文學類的,還有名人、偉人的專輯。因為我從小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因此得到了爺爺非常多寶貴的藏書呢。

“勤”這個好家風給了我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童年,它將伴我一路成長!

家風記敍文 篇46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家風的報道。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每個家庭都應該有自己的家風。

那麼,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呢?我深深思考了這個問題,回想起平日裏媽媽對我們的要求很嚴格。媽媽要我做事認真仔細、態度端正,在我寫作業的時候,不允許我拖拖拉拉的,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而且在寫作業時不能邊寫邊玩,不能一會吃點東西,一會喝點水的!要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後才能幹其他事情。做事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態度端正”,不能三心二意的,這不就是我的家風嗎?

另外,“勤勞”也是我家的家風。在我們家最勤快的就數媽媽了。雖然媽媽沒有上班,但不要以為這樣媽媽就沒事了。媽媽每天就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早晨早早地起牀為我們做好美味的早餐,然後叫我和妹妹起牀,還接送我們上下學。之後,還要回家收拾屋子,抓緊時間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一次,我半夜起牀上廁所時,看見媽媽房間的燈還亮着,就偷偷看了一下媽媽在幹什麼,沒想到媽媽正坐在電腦跟前認真地學習着。媽媽説勤能補拙,受媽媽的影響,我也開始刻苦學習,上課專心聽老師講課,課後認真做好作業,我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了!我還開始學着幫媽媽做家務,在媽媽有直播課時,我會主動替媽媽洗碗,收拾餐桌,並幫媽媽管好妹妹,不讓妹妹打擾媽媽學習!媽媽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我也從中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

我家的家風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家風教會我勤勞儉樸,認真學習,誠實守信,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我也會將我家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從現在起,用這些家風約束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成為對別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風記敍文 篇47

每個星期,到星期五都特別興奮,終於可以回家了。一個星期都沒入家的我,很想念父母。在家裏大大咧咧的,穿着寬鬆的睡衣,散亂着油成條的頭髮,黑眼圈重得像畫了煙燻粧的女孩。爸媽出門後,我又拿着手機躺在牀上盡情的玩耍。

父親每天都説,我一天就窩在家裏,什麼也不幹,像個不學無術的費物一樣,就只知道花父母的錢,到時候長大了也只會肯老。

有時候父親出門辦事也會帶上我,還必須帶上我,説什麼讓我出門多見識見識。我家也是個傳統的家庭。特別是吃飯的時候總是叫我們這些晚輩要去幫忙端菜,做長輩的只要等着吃飯就可以了。上桌坐的時候也要長輩先坐,不能我們這些小輩的把位置佔了讓他們沒了位置。吃飯也是要長輩們先動筷子我才能吃。

記得那次,學校剛開完運動會。我感覺自己好餓,就快暈了一樣,就沒管那麼多,直接上桌就開始吃。我的手太短了,夾不到對面的一盤我喜歡吃的菜,霸道的我卻直接挪到我自己面前來吃上了。父親看到了,拿起手中筷子就打在我的手背上。我還沒來得及反應,我的筷子就掉在地上了。我不想去撿筷子還坐在那裏鬧情緒。媽媽還説父親你讓她吃完飯跟她好好説嘛。父親説:別管她,她自己要吃飯自己去拿筷子,隨她吃不吃,這麼大了吃個飯還這麼沒規矩。就這樣媽媽也沒説什麼了。我就坐在那裏生氣,鬧脾氣直到大家都快吃好了。奶奶才過來跟我好説歹説勸我吃飯。沒辦法我本來就餓了,看到有人來勸我,我才吃飯了。

家裏的道道規矩,條條家規。正是因為有老一輩人的堅持,才使我們養成了現在正直的三觀。

家風記敍文 篇48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家風,可以影響人們。我家的家風是樂於助人。

在大年初一當天,家家都開開心心的,只有我們的鄰居張爺爺家不時傳來叫罵聲和哭聲。於是,一向“愛管閒事”的我叫上爸爸媽媽,到鄰居家去看看。然後,和我“臭味相投”的爸爸媽媽便和我到鄰居家去看看。

我們叩了鄰居家的門,人家沒開,依舊在罵。我爸就推了門,門就開了。張奶奶回過身來看着我們,説:“哎呀,小黑寶,你們來的可不是時候,我家老頭子暈倒了!打了120都沒來!”爸媽便問是怎麼回事,小回姨(張奶奶的兒媳婦)就説:“爸本之身子骨就不大好,但今天偏要做飯。正巧,我在拖地,不小心把水桶打翻,爸來時就滑倒了。”張奶奶説:“不小心?!別裝了!你分明就是看我們不順眼,故意設的局,讓我們都死掉!我告訴你,老頭子要是有什麼三長兩短,我就是拼上我這條老命也要讓你生不如死!”説着,就要上去打小回姨。我媽把張奶奶一把拽住,説:“張奶奶,我知道你難受,但別動了氣,傷了身子骨,老爺子無論是死是活都不會想讓你有什麼不好的事。”我爸也在旁邊説:“是啊!而且小回也不一定是故意的,人都會犯錯。再説,既然已經這樣了,也只能等待救助了。”看着我爸媽你一言我一語的勸着張奶奶,我跑到小回姨旁邊,説:“小回姨,你也別生氣,張奶奶也是太着急了才會這樣説的,其實都是氣話!”正説着,救護車來了,把張爺爺抬到救護車上,開走了。

於是,張奶奶和小回姨互相道歉,重歸於好,並向我們這家“和事佬”道謝。

一個家的家風可以影響一個人,所以,養成良好的家風很重要,這樣可以對社會帶來益處。

家風記敍文 篇49

家是温暖的港灣,讓你在疲勞時得到休息,家是雨中的一把傘,讓你從焦慮中得到安慰,家是勞累中的一杯茶,能讓你全身舒適……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説到家風,大家肯定會有疑問:“家風是什麼?”家風其實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和風尚;良好的家風家規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我家的家風不是一開始就定下來的,而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所領悟到的。

記得我九歲的時候,那一天,夏日炎炎,我和夥伴們在外面玩,玩得汗流浹背,後來媽媽説:“我剛做好的木蓮豆腐,你們到我家吃吧!”這時,我聽了一肚子不高興——他們為什麼可以到我家來吃呢?又不是我們家的,憑什麼?

媽媽看到我滿臉怨氣,把我叫了過去,小聲地對我説:“你要懂得分享!”在母親地一句句勸説中,讓我平靜了下來,深吸了一口氣,追上小夥伴。

可母親做的木蓮豆腐只有五份,而我們六個孩子誰也不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母親毫不猶豫,將五份全給了別人,就是沒給我。

我熱淚盈眶,為什麼沒給我!轉眼間憤怒和淚水讓我把杯子給摔了,並跑到我自己的房間,用力地把門關上。

母親送走了客人,就到我的房間裏來,耐心的對我説:“孩子,如果我給你的話,是不是別人也要這樣生氣啦?這樣他們是不是也不跟你玩了?所以,你要大方一點!通過母親的教導,讓我養成了大方和不自私的習慣。

我們家不僅大方,懂得分享,而且父母很注重“孝”字。父親經常説,“百事孝為先”,尊老愛幼已經是我的座右銘,讓我銘記在心。

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有了一個好的家風,我們才能踏出堅定地步伐,才能去展望美好的未來。

家風記敍文 篇50

説起家風,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敏於事而慎於言”這一句。年幼的我在書上看到這句時,便問爺爺:“這話是什麼意思?”爺爺告訴我:“簡單來講,就是少説多做。少説空話、大話;多做實事……”我似懂非懂,不過,它已經像一顆種子落進了我的心田。

記得有一次,老師把全班分為五組進行搶答比賽。當老師念第一道題目時,我們組參與搶答的人屈指可數,最後,自然是輸得很慘。當時,身為小組長的我氣憤地指責了他們。回到家,我一五一十地告訴爸爸有一羣“豬一樣的隊友”,爸爸卻説:“你舉手了嗎?如果自己沒做好,就沒資格責備別人。”想起課堂上我也因怕錯而猶豫不決,我的臉上似火燒一般。爸爸又語重心長地説:“記住,要少説多做。”對,少説多做!多麼熟悉的字眼!

這以後,老師佈置搶答時,我大膽地舉起手。而我身邊的人,也紛紛加入了搶答的行列。因為大家的積極參與,我們組終於拿了第一。

慢慢地,這幾個字在我心裏生了根。我發現,爸爸媽媽也正是這樣的人。他們平時都不愛説話,更多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家裏雖不富裕,但一切井井有條。對我,他們也極少責備和誇獎。考砸了,説一句:“下次努力!”;考得好,笑眯眯地“嗯”一聲。

現在,我當上了班長,老師讓我負責管理班級衞生和紀律。每當來到學校聽到書聲很小時,我沒有忙於記名字,而是拉上其他班幹部,拿起麥克風,大聲領讀;有的時候,我在過道上看到紙屑,總會毫不猶豫地撿起來……

我的家風,用“少説多做”這幾個字概括再合適不過了。今後,我會把它謹記在心,時刻鞭策自己!

家風記敍文 篇51

家風就是每個家庭的道德標準:誠實、勤奮、節約。

勤儉節約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因為我爸那一輩從小生活拮据,所以不管吃、穿、用、度都非常節省,久而久之,我也漸漸的受到了節約的薰陶,因而養成了許多優良的習慣:愛惜糧食、珍惜時間、合理用錢……

當然,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家人為了讓我養成習慣,不惜對我嚴格要求,哪怕犯了一點兒錯誤都會立即讓他們火冒三丈。所以,我也盡力地去做,默默地去忍受,因為我也知道這是優良的習慣。但是有一次我卻受到的嚴厲的懲罰。

記得有一次,吃早餐的時候,眼看要遲到了,我趕緊吃着蛋炒飯,但非常難吃,情急之下,我索性把吃到一半的蛋炒飯全部丟進垃圾桶裏,然後長舒一口氣,揹着書包揚長而去。下午放學回來時,發現爸爸坐在沙發上,陰沉着臉,喝道:“羅皓揚,過來!”我聽了不僅寒毛一豎——因為通常會有大事發生。果然,爸爸把我叫過去後,先用各種大道理訓斥我,再對我用荊條用力狂抽,並且要我發誓以後不要浪得糧食……訓完後,我不顧一切衝進卧室,捂進被子裏哭了,淚水沾濕被子,好不容易安靜下來,我又細想:“這畢竟是我不對啊,要是我不浪費糧食,他不是就不會罵我嗎?”於是,我停止了對那事的耿耿於懷,繼續努力節約,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養成了這樣不易養成的習慣。

節約,多麼普通的詞兒,但又是多麼難養成的習慣,這就是屬於我的習慣,屬於我醉可貴的品質!每當想起節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熟悉的詩則會立刻浮現在腦海中,久久不散……

家風記敍文 篇52

家風是什麼?我想那是一個家庭長期形成的風氣。要説我們家的家風,那非“書香”莫屬了。在我們家讀書就是一種風氣,人人都愛讀書。

我常常聽奶奶説,我爸爸小時候就特別愛讀書,當時家裏條件比較艱苦,根本沒有多餘的錢給他買書,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書的熱愛。爺爺奶奶也總是千方百計地省錢為他買書。每次拿到新書後,爸爸總是愛不釋手,一遍一遍地讀,一本書能讀上十幾遍。有一次,爸爸想買一套史書,這一套書大概要一百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鉅款,爸爸心有餘“財力”不足。每次路過書店,那套印刷精美的書似乎在向他招手。怎麼辦呢?爸爸看到下崗的奶奶包盒子,就讓奶奶多領些盒子,每天放學後就幫奶奶包盒子。包了一年多,終於攢夠了錢,買到了他魂牽夢縈的那套書。

我的媽媽也喜歡讀書。那時我的外公生病,家裏生活的重擔落到了外婆的身上,所以外婆很少能陪伴年幼的媽媽。此時書就成了媽媽的好朋友。她享受讀書,熱愛讀書,書讓她插上想象的翅膀,給她不算豐富的童年生活增加了無限色彩。直到現在,媽媽沒事就喜歡捧着本書讀。

在爸爸媽媽的薰陶下,我從小也喜歡閲讀。我房間的幾個書櫃裏全是我看過的書,有時我還偷偷溜到爸爸媽媽的書房中找他們的書看。就是因為我喜歡看書,也看了很多的書,所以我在班上有一個“小博士”的稱呼,同學們都説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我知道,還有很多的書等着我去閲讀,我閲讀的腳步不會停留。

我的家風,在書香中孕育,我喜歡這個家風,並且會把這個家風傳承下去。

家風記敍文 篇53

我媽是個很“守規矩”的人,對我的要求自然十分嚴格。日子久了就形成了一套煩人的“家風”。

她平時對我管得很嚴,可我偏偏又十分馬虎。我上廁所總是忘關燈,我媽沒看見就算沒發生,如果看見了就給我講道理,雖然講得頭頭是道,但我還是很煩。

有天晚上,我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一不小心誤了吃飯的時間,當我飢腸漉漉地回到家裏。我媽就給我念了很長時間的經,跟我説什麼不能去網吧,外面很危險,不要跟壞孩子學吸煙……我都煩死了。

還有上街買衣服那次,我看上了一件白色T恤,可她卻偏偏要我買黑色的,黑色衣服又熱又難看。但你猜我媽説什麼,她跟我説男孩子太帥影響學習。這句話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剛好一個女同學經過這裏,和我打了個招呼,因此這件黑衣服就穿到了我身上,我好冤啊!

當然,我也不是那種不聽話的孩子,我也有簡單地判斷是非標準的能力,比如,有時候同學請我去網吧的話,我也會想方設法地拒絕,因為不去網吧,我在班裏的視力還不錯,這多虧了我媽的家風啊!

那些要求是很老套,但這份沉甸甸的愛不管放在誰身上都能感受得到。

我的一些朋友,因為沒有家長約束,可以為所欲為。他們常常夜不歸宿,在大街上游蕩、喝酒,甚至打架。如果沒有我媽的管教,我也許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早戀的同學也是有的,他們的成績也下滑得厲害,大多成了大家的笑柄。因為有我媽給我的打扮方式和教育方法,我成功地經受住了誘惑。

我覺得就像花草需要修枝打杈一樣,一個人生來也有很多惰性和缺點,它會使你走很多彎路,這時候你就不得不接受一些你所不能理解的管束,這樣才可以健康地成長。

你覺得我家的“家風”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