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朝花夕拾五年級作文示例

朝花夕拾五年級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6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朝花夕拾五年級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朝花夕拾五年級作文

朝花夕拾五年級作文1

清晨,花香拂過,花瓣兒迎着晨風輕輕展開。凝脂般的心形花瓣上,閃爍着點點晃動的露水。花朵是如此嬌小,遠看頗有一種“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意境。只可歎此時已不再是坡公筆下“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時令,而是輕愁細淚的暮秋了。

“雖是早已無花可摘,但如果有,我還是願意在黃昏中將她摘下。雖無那冰涼露珠的滋潤,可看見殘花映着斜陽,試問,此般不是更有意義了嗎?”

寫這段話的紙片一直夾在發黃的書裏。朝花夕拾,雖然沒有晨曦裏的那份豐滿,可落花卻有種古老、素雅的美,就像溪邊浣紗的西子。花開是生命的開始,花落卻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延續。

黃昏時,眾香凋零,我如同李易安那樣“東籬把酒黃昏後”,雖無“暗香盈袖”,卻依然能感覺似乎有陣隱隱的香風,如同那陣風中夾雜着片片的花瓣,“拂了一身還滿”。

朝花夕拾,拾來的是安謐,是無心,是如水般平靜的傳説。花總是開在早晨嗎?不。想當年武則天酒後發令:“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那上林苑的羣芳竟一夜之間現身於枝頭,渲染出滿園春色,而那正是武后“欲披風氅食鹿肉”的冬季啊。

花的榮與枯,在一天中顯現。她揮動着雙翅,靜靜地從枝頭落下,暗香殘留。我在夕陽下拾起了花瓣,鄭重地夾進書頁中。

點評:很難相信這篇美文是出自一個小學生筆下。它有“凝脂般的心形花瓣上,閃爍着點點晃動的露水”的.生動,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古典,有“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的歷史,有“朝花夕拾,拾來的是安謐”的寧靜。品賞此文,含英咀華,我們一起把它背會吧。

朝花夕拾五年級作文2

這次,我是第一次讀魯迅先生的書,第一次讀散文。以前我一直在看沈石溪的動物小説,楊紅櫻的《笑貓日記》等的書。根本就沒有去看魯迅先生的書。

在《朝花夕拾》的正文前,我知道了幾件和《朝花夕拾》有關的事情。譬如,魯迅先生的原名是周樟壽,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魯迅先生是浙江紹興人;《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等的資料······

在除去小引和後記的10篇作品中,我記得比較清楚的是《阿長與〈山海經〉》和《五猖會》。《阿長與〈山海經〉》裏記敍了“我”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八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對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熱心幫助孩子解決疑難的保姆形象。儘管長媽媽有次不小心把魯迅先生最愛的隱是對鼠踩死,但魯迅先生還是很懷念長媽媽,即使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五猖會》是對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進行了抨擊,體現出了作者對其的厭惡之情。在這篇作品中,我不理解為什麼魯迅先生的父親要魯迅先生把《鑑略》背下來才能去廟會?

讀完這本書後,我認為書中大多數都是用側面描寫來反映魯迅先生年少時的生活情況,評説作者所看到的世間萬事,抒發心聲,同時也寫出了魯迅先生本人的感觸。而且這十篇作品,卻是魯迅先生“從記憶裏抄出來”的往事,唯一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

如果誰要我向他(她)推薦一本書,我會選擇《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