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设计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设计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42W 次

 教学目标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设计

1.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2. 把握关键语句、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读懂文章,体会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资源

多媒体

  预习作业

1. 课前回顾《为了忘却的纪念》、《回忆鲁迅先生》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册)。

2. 读白莽的诗《别了,哥哥》,记下自己的点滴感受。

3. 熟读文本,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1. 标题释义

学生板书并解释标题。

Ppt:序,即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或介绍、评论书的内容。有自序与他序(代序)。

  2. 问题研讨

教师预设(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代白莽写这篇序?

学生细读课文2、3、4节后回答。

参考答案:(1)白莽已“就义五年”了,“死得太快”。

(2)鲁迅先生是“有情有义”之人,白莽是他的“亡友”,他也“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

(3)白莽的诗有“别的意义”,值得“流布”。

说明:在先生笔下,白莽是个坚定、乐观而执着的青年革命者,他的家世本来不错,“第三回”出狱,不去找航空署长的哥哥,毅然决然的和“哥哥”“别了”,却来找鲁迅先生。在本文中,鲁迅用寥寥几笔,以白描手法将白莽乐观而执着的革命青年形象勾勒出来,令人印象深刻,就“像活着一样”。但这样的青年,就义时不过22岁,所以作者说“死得太快”,语言中满是悲愤与痛心。

教师预设(2):鲁迅先生在代写这篇序时,是怎样的心情?

学生快读全文后回答。

参考答案:(1)有惆怅。天气不好,冷;整天的下雨,凄凉;对于“亡友”的诗“不能”说;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本文写于1936年4月,先生卒于36年10月)。

Ppt:1936年3月2日,鲁迅的肺病转剧,体重已下降至37公斤。但一代文学大师仍笔耕不辍,3月10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得齐涵之信。”3月11日,又写道:“为白莽诗集《孩儿塔》作序。”3月13日,便寄出稿件,有言:“午后复齐涵之信并寄诗序稿。”于是乎,鲁迅“大病初愈,才能起坐,夜雨淅沥,怆然有怀,便力疾写了一点短文……”

(2)有欣慰。诵读、体会、理解第四段中的感情。

学生质疑:筛选、整合学生提出的代表性的问题。

 3. 学法小结

要有文体意识,掌握了文体知识相当于拿到了快速、准确解读文本的钥匙

学会温故知新,善于迁移旧知,解决新的疑惑,把它们串起来。

读书细致小心,标题、注释、关键词(或重复出现的)都是解读文本的切入口。

 课后作业

1. 再读《别了,哥哥》,你有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吗?请写下来。

2. 限定创作:鲁迅 凄凉 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