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诸葛孔明作文(通用8篇)

诸葛孔明作文(通用8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1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诸葛孔明作文(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诸葛孔明作文(通用8篇)

  诸葛孔明作文1

有一个人,他才高八斗,名满天下。他的故事,我们至今仍在传唱着。他是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他,就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我眼中,诸葛亮不仅忠君爱国、智勇双全,更教子有方。

忠君爱国的诸葛孔明。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诸葛亮一生为报刘备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便刘备离世后,诸葛亮仍不改初心,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写下《出师表》一文,流传千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平实质朴的语言,却能令人深切地感受到他忠贞的情感。后人叹之曰:出师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很多人不满诸葛亮的行径,但或许刘备自己也不会想到,诸葛亮为他的三顾奉献了自己大半生你的三顾,我用半生来还。这就是诸葛亮,一个忠君爱国,又令人捉摸不透的人。

智勇双全的诸葛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的智勇双全,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空城计,大敌当前,他凭借自己的勇气击退敌军,有勇又有谋。谋在他善察人心,勇在他临危不惧、从容镇定。但凡他的心理素质稍微差一点,就不能战胜。如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有勇有谋,但就由于侍从的不自然表现露出了马脚,使计划失败。一代豪杰就此陨落。而诸葛亮却与之截然相反,他不光取得了胜利,还使空城计流传千古,让自己青史留名。这就是诸葛孔明,一个智勇双全的奇才。

教子有方的诸葛孔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的教诲。诸葛亮为蜀汉兴隆的大业日夜操劳,常常夜不能寐,少有时间关心自己的儿子。为此他写了《诫子书》来教育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如今,这句话成为家家户户客厅中高挂的家训,世人口口相传。这就是诸葛亮,一个教子有方的父亲。

从诸葛孔明的身上,我们学到许多,懂得许多。他如同一轮黑夜中的明月,指引着我们的人生道路。

  诸葛孔明作文2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羽扇纶巾,身披鹤氅,飘然若仙,这便是你——一代贤相诸葛孔明。

你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实乃万古之人不及。你与玄德侃侃而谈,字字珠玑,令其茅塞顿开。你被后人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促成孙刘联盟,智胜曹操。

你智取十万箭;巧用东南风。令周郎大叹“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先帝驾崩,举国悲痛。先前刘备托孤,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此乃刘备肺腑之言,你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叩头流血,只为“效忠贞之节”,却不为皇位所动。

你征南寇,烧藤甲,七擒孟获,后人赞曰:“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街亭失守,仲达来犯,正值危难之时,你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镇定自若。却瞒天过海,空城退敌,化险为夷。后人赞曰:“摇琴三尺胜雄狮,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你不负先主重托,尽心竭力,呕心沥血,六出祁山,率军征伐曹魏。立志光复汉业统一中原,此豪情壮志,感动万千华夏儿女。杜甫在《蜀相》中赞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然而在你临终之际,依然两袖清风。你曾坦白“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此等忠诚,此等清廉,绝非常人能及。

你用睿智、贤能、忠诚、无私、清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宏伟篇章;你依法治蜀,执法如山,为蜀汉立下了卓越的功劳!不负先帝,是你呕心沥血的目标;辅佐后主,是你尽心竭力的希望;匡扶大汉,是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夙愿!

一代贤相,舍你其谁!

  诸葛孔明作文3

公元二零一一年秋八月二十三日。阴雨连绵三日不休,天公悲怆。愚好读三国,至君博学多才,,风流名士。尝慕之。今乃君之祭期,愚虽不才,愿以此文奠君在天之灵。

呜呼悲哉,哭君仙逝,悲恸欲绝;哭君仙逝,泣断肝肠。祭君弱冠,梁父长吟,自比管乐,雄才伟略。遍访深山兮以证大道,躬耕于陇亩兮而习巧工。隐忍隆中,劳之多矣。始不垂翅,终能奋翼。祭君隆中,先主三谒。促膝一叙,已定天下三分。知遇之恩,终身相报。

呜呼痛哉,哭君仙逝,江河凝滞;哭君仙逝,大地蒙尘。祭君雄才,龙腾四海,鹰啸九天。火烧博望,初露锋芒。再烧新野,贼寇仓惶;祭君气概,雄姿英发,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想君当年,羽扇纶巾,联吴抗曹。挽狂澜于既倒兮,扶大厦之将倾。舌战群儒,雅量高志;祭君智谋,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赤壁火攻,坛借东风。巧借荆州,方使皇叔有一立足之地;反美人计,西下两川,再夺汉中,而成鼎足之势。

呜呼哀哉,哭君仙逝,昊天昏暗;哭君仙逝,日月无光。荆襄易主,夷陵战败。感君之伤,哀君之痛。祭君忠节,名垂百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白帝托孤,君敢不效忠贞之节,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乎?受命以来,日不能思,夜不能寐。唯恐稍有差池而负先帝之明;祭君才智,谏阻纳质,筹略安邦。不辞劳苦,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又制木i牛流马,诸葛连弩。转战中原,六出祁山。奈何天数已定,又岂是人力所能改?天妒英才,星陨五丈原。汉祚终尽,非君之过也。

英灵之气,万代流芳;君如有灵,听我倾诉;君如有灵,魂归来兮。

  诸葛孔明作文4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说,阅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从小人书开始阅读就渐渐的伴我成长,慢慢的我也就喜欢上了阅读。最近我读了一本我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有一点感受的,决定要把它写下来。

《三国演义》是我国首部章回体小说,作者是罗贯中。阅读中,这本书向我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它讲述了从汉灵帝平定黄巾之乱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之间的百年历史。阅读中我知道了像诸葛亮一样才高八斗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样恶贯满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样“小心眼”的人。

我最佩服的人是诸葛亮,他为人正直、善良而且神机妙算,竭力辅佐刘备。他用自己的才华辅佐刘备统一了六国。他心胸宽广,曾经七擒孟获。孟获不服一次他就放一次,就这样来回了七次。终于使得孟获不得不服,并且成为刘备糜下的一员猛将。

三国期间爆发了一场人尽皆知的《赤壁之战》,也使得《草船借箭》这则故事家喻户晓。由于诸葛亮的才华横溢,也使得周瑜嫉妒在心,决心除之而后快。他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来,意欲除之,但诸葛亮不慌不忙,运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巧妙的造出了十万支箭来。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勇有谋。正是因为他,我爱上了《三国演义》,爱上了古典文学,更爱上了阅读这条逍遥之路。

  诸葛孔明作文5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我缓缓吟诵着杜甫的《蜀相》,思绪飘飞,一个两千年之前的人物,倏地跃然于我眼前。木雕鎏金,岁月涟漪,但他,永不会被历史的洪流忘记。

诸葛亮原本一介布衣,躬耕于田间。他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著纶巾,摇羽扇,能谈笑间,使樯橹灰飞烟灭。却淡泊于名利,不求闻达于诸侯,隐居隆中,只好为《梁甫吟》。时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然志犹未已,三往以求,终于草庐之中相见。诸葛亮感激他的信任重用,感激他的猥身枉屈,感激他的以友相待,遂因刘备而出山,从此受命,用行舍藏,夙夜忧叹,心系蜀国安危。怀着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隆中之对,对的是诸葛亮的韬谋伟略。先定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为鼎足之势,而构筑了图取中原的战略远景。刘备如鱼得水,隆中之对由此成为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国策。

先帝托孤,托的是诸葛亮的竭力忠贞。诸葛亮率谒先帝,涕泣:"臣敢竭肱股之力,效忠贞之竭,继之以死。"嗣子刘禅托付于诸葛,诸葛事必躬亲,率军南征,带金鈇钺、曲差、羽葆鼓吹及虎贲六十人,深入不毛之地,秋平天下乱世,蜀国于是富饶。

病逝五丈原,逝不尽诸葛亮的耿耿忠心。病故之后,命人遵遗嘱行事,秘不发丧,缓缓退军,策马收兵吓退司马懿。故有"死诸葛吓退生仲达"之说,其深谋远虑,料事如神,身死而精神不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可见一斑。

一代忠臣,智慧第一,忠心无二。天下之事,运筹帷幄,绝处逢生,扭转乾坤。其对先帝的感激涕零之心,也令后世天下人敬佩不已。故后世有云:"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值得被我们铭记。诸葛亮感激刘备的豪义赏识,遂助其成就大业;我们感激诸葛的伟大精神,所以他仍被我们交口称赞,流芳百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忱忱忠心洒平芜,一世清明在人间。历史将永远记住你,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作文6

细思古今,能人才士们在不同的时代源源不断。他们往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为他们的时代添了抹异常灿烂的光彩。

三国时期,战火硝烟席卷全国,一统天下的欲望催动着掠土无情。各路君王自是深知一将难求的道理,忙着招兵买马,求勇猛之将,寻多智之士。此时,豪杰慜士便被频频请出山。其中的代表,即诸葛孔明。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查了些许资料,发现大家对孔明的普遍观点是“神人”;然而亦有不认同的。一篇文章中称诸葛亮在“三国十大谋士排行”中竟未入前五。这或许与孔明所仕蜀国的败亡有关?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这并无法掩住孔明身上的光芒。

关于孔明的事迹,想必诸位早已耳熟能详了罢?“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即是他的风姿;“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是他的神采。逢战,非紧不慢,羽扇轻摇,答一声自有妙计,语出四座惊;遇况,非匆不乱,略思轻笑,予一个如此这般,便可破千军。不必说隆中对,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不必说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单是空城计,方是人尽皆知。字里行间仿佛回到当年,看他孔明在城楼之上弹琴作赋,悠哉潇洒之至,掩人耳目,使敌军望而却步,借对方多疑之特点,吓退敌军,守城如故,不费一兵一卒。恕我文笔略拙,竟不知如何描述这计策之妙。殊不知孔明终不是神,心里怎不惧!有说见孔明是闲适非常面不改色,内心实则紧张十分,抚琴心必不在焉,余光实是盯着敌军动静,临终曲琴弦竟断,亦将孔明吓到,冷汗流下。所幸之至,敌军已退矣……

照如此描述,孔明先生僾然是从未败衄的了;实则不然。一世神话终结在了一个地方——派关羽镇守华容道;于是,关羽把曹操放走了。若是未有此举,三国的结局怕就不是这般了罢?

诸葛孔明辉煌了一生,逝世在自己帮助建立的国度中,仿佛圆满了;但有人提出“蜀国败亡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一番理由竟无可辩驳。我深思。我想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功”亦或“失败”,不能仅凭一时一事而论;总之,不管诸葛孔明究竟是“好”“坏”,也不管那段浩瀚三国史究竟是何结果,他终归是在汩汩历史长河之中,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感叹。

叹只叹:再多锦囊神计,终是抵不得长久的历史变迁;再多神机妙算,挡不住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诸葛孔明作文7

诸葛孔明,你,在世人的心目中,永远是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总是在高空引照。你的一生总是与智慧交结着,你的一生总与忠良伴随。对!你是智慧的,你无愧是忠良的代表!但是我要说,你在关键时刻不够明智。你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即显示你的雄才大略,然而你这条龙一出门,首战——火烧博望坡,杀的夏侯敦闻风丧胆,慌不择路。此后你的才思便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似那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你手持纶羽扇,犹如一把利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知取汉中,尽显你的风采:江东舌战群儒,三气周瑜,骂死王朗,更显你的英杰。你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对刘备亦是忠心耿耿。刘备三顾茅庐恭你出山,你为报刘备知遇之恩,毕生效犬马之劳。你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不愧是一代忠良,不愧为人臣的楷模!

但,你在关键时刻又不够明智!

刘备白帝托孤,将辅国佐权的重任托付在你的身上,你毅然的扛器起这个包袱,报答刘备,兴复汉室,就是你毕生的职表,你的信念,你的追求。

你辅助刘禅,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丝毫不敢怠慢。你弘扬先帝的刘备的遗志,对刘禅谆谆教导,悔其不倦,为此自发可否多了几根?但是你可知道,刘禅是不可雕之辈,是扶不起的阿斗啊!无论丞相你进多少忠谏之言,呕多少心肺之血,都是徒劳无功,于事无补的呀!

你可曾记得,刘备在临终前对你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禅,慵慵逸逸,整天声色犬马,钟鸣鼎食,不理朝政,他病入膏盲,无药可救,难道这样的人“可辅之?”不可呀,但是国家还要继续生存,发展,壮大,百姓还要过祥和的太平生活,你就不能废刘禅而成帝业?

不,没有,你丝毫没有这么想过,你太忠心了,太“迂腐”了,你太不明智了。六出祁山,本想兴复汉室,成就霸业,可结果却因为刘禅的几句区区戏言而此失败告终。前后出师表感人肺腑,可对昏庸无能的刘禅来说,是再也普通不过了的两份表文罢了!刘禅,是国家的累赘,是人民的罪人,难道你就不能执政当权,即位成帝?

但,你始终没有这么做,你仍是扮演臣子的角色。最后,你“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啊!倘若你继承皇位,则汉室兴盛,指日可待,天下兴旺定是为期不远,人民生活也是否极泰来。思忖一下,如果你这样做,不正是对国家,对天下苍生的最大的厚赐吗?但丞相你终究没有这么做,你只为人生,为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做最后的挣扎。你没有忘记刘备的那句话,你可曾矢口道,就因为你的不明智,而导致蜀汉最终已灭亡的'命运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已纪过去,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丞相你,但在我看来,丞相你的一生,那是辉煌的又是悲哀的,哀叹你的不明智!但我还是佩服你---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作文8

他,以极强的智慧纵横天下三十载;他力挽汪澜于大汉末年;他以毕生的精力造就了一个不灭的人物形象;他,怀张良之才,子牙之能却只能含狠而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孔明。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拂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叹息良久,返归帐中。孔明不答,众将进前视之,已薨矣,寿五十四岁。”

东汉末年的一天里,一座极其普通的茅屋中,二人侃侃而谈:“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以站天时,南让孙权以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合,先取荆州为家。”话不过一席,时不过半更,这位未出茅庐的青年人竟将数十年后的天下大势分析的如此透彻,比之孙吴亦无愧矣。

当时刘备正遭大挫,不禁深感生不逢时,而诸葛亮的加入正如雪中送炭一般,在曹操部下大将夏侯惇带兵十万来剿灭兵不过三千的刘备时,,他纹丝不动,依旧身披鹤氅,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手摇羽扇,笑对曰:“对十万军马,何需精兵三千,只得关张赵三人足矣。”果不如然,临敌之时,指挥有方,调动有序,在峡谷处火烧十万曹兵,大胜而归。

自此孔明便开始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段,火烧新野、火攻赤壁、计取南郡、三气周郎、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收服姜维、骂死王郎、空城退敌、以满腹韬略与过人的胆识将气数已尽的汉王朝延续了数十年。他用计的神出鬼没,料敌的精致准确,使史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闻风丧胆,望影而逃,甚至数次在诸葛亮手下险些身首异处。

纵观孔明一生,前期似乎是春风得意,一切尽在意料之中,笑看风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然而到了后期可能是蜀国人才凋零以及司马氏的出现,渐渐败像大露:关公大意失荆州遇害、张飞鞭打士卒被刺杀、黄忠中冷箭而亡、马赵二人先后病故;自己亦病重,国力衰弱,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最后无奈星落秋风五丈原,至死后又有魏延之叛国。写到最后罗贯中不得不回归历史——蜀为魏所灭,所以只能极力渲染孔明的各种失策,其实当初从孔明追随刘备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或许是天不叫其成功吧,否则在一次司马父子与孔明的对决中,司马父子三人被前后夹困于谷中,前后有火药地雷一起爆发只待取其性命之时又怎么会有一场大雨浇灭火雷?此不外乎于人力所不能及否?

最为可叹的是孔明跟随了刘备这个碌碌之辈,无能不说又喜欢意气用事,,无奈又生下了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加速了孔明失败的宿命,无奈当时“君叫臣死,不死不忠”的思想缰绳把人们栓缚的太紧,使孔明这样的人也成为这种思想的牺牲品。

这一段历史人们自有公论,我也只能孔但孔明这位绝世奇才的宿命,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胆识,诸葛亮定然是我国历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孔明,生而不能与公交游,实人生之大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