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康莊大道的由來

康莊大道的由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導語:為什麼通向“成功”被成為康莊大道呢?小編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康莊大道的由來

康莊大道,原作康莊之衢。按照《爾雅·釋宮》的說法:“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因而“康莊大道”就是指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大路。它源於戰國時期齊宣王為稷下學宮中的學者在四通八達的大道旁修築宅第。

公元前319年,齊宣王即位。他藉助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一心想稱霸中原,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為此,他像其父輩那樣廣招天下賢士而尊寵之,大辦稷下學宮,為稷下學者提供優厚的物質與政治待遇,“開第康莊之衢”,修起“高門大屋”,政治上,授之“上大夫”之號,享受大夫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待遇。勉其著書立說,展開學術爭鳴,鼓勵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積極性,吸納他們有關治國的建議和看法。因此,吸引了眾多的天下賢士彙集於稷下。由此,“康莊大道”也被多用來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清代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六十回:“我夢裡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莊大道,馬來車往,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