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宋神宗:在夾縫中生存

宋神宗:在夾縫中生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宋神宗趙頊,初名仲鋮,宋英宗長子,北宋第六位皇帝。在他即位時,北宋雖然表面繁榮昌盛,但細細數下來,矛盾一重又一重。北宋初年,宋朝統治者由於對土地兼併採取不抑兼併態度,導致三分之一的自耕農淪為佃戶和豪強地主隱瞞土地,致使富者有田無稅、貧者負擔沉重,連年的自然災害加劇了農民苦難,因而造成各地農民暴動頻繁。軍費開支龐大,官僚機構臃腫而政費繁多,加上每年贈送遼和西夏的大量歲幣,使北宋財政年年虧空。

宋神宗:在夾縫中生存

宋神宗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皇帝,北宋的三冗嚴重消耗著國家的財力和國庫的活力,他想要興唐的盛世,就必須要變法,那麼變法選擇誰來主持呢?原來神宗早在登基之前就已經知曉王安石的政治抱負和才能,還讀過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對王安石的理財治國思想非常讚賞。並且王安石這個人性情剛直,人稱拗相公。於是神宗力排眾議,將其命為變法的總指導者。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三冗已經冗了那麼多年,牽連的貴族外戚宗親數不勝數,你要連根拔除,奪取他們得以生存的根基,必然要誓死反抗了。這變法受到哪些人的反抗呢?首先是享有特權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其次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再者,新法本身也存在許多缺點,受到正直的大臣的反對,蘇轍、韓琦、司馬光都在反對之列。對於這些所謂的正直的大臣,小編的態度並不是很好,這樣一個危機重重的朝代,想要變法必然要經歷重重阻礙,人呢,做事一開始本不就是完美的,連當代的法律都在不斷地更改和完善,那時候以王安石一己之力想出來的改革措施必然存在許多缺點,在實行過程中就能看得出來,由於王安石性格執拗,沒辦法聽進其他人一味說他新法不對的意見。

但是,沒了王安石,誰又能去主持變法呢?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就應該採取另一套辦法啊,對於執拗的人,一味地提意見、反對是不行的,要讓他自己看到自己撞南牆的後果,人都是要在失敗之後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說小編不知道應該怎樣看待那群正直的大臣,這麼淺顯的道理,卻只知一味反對,本來變法就受到多方阻撓,這下是根本開展不起來了。

人們說,沒了王安石,不是還有宋神宗麼?但是作為一個皇帝,受限的可比一個大臣更多,他要考慮的也就更多,王安石作為一個臣子,有皇帝撐腰,他可以大施拳腳,最多不過是貶官,但是皇帝呢?走到臺前之後,他母親反對他,他祖母也反對他,他妻子更反對他,天天在耳邊嘮叨,最後這個皇帝還能堅持本心麼,就算再怎麼英明,他也會基於自身利益出發。

但,事兒呢總不能一味否決到底,神宗直接繞開容易引起爭論的理財問題,而把注意力放在整頓冗官和強化軍兵保甲問題上,他首先從積弊最深的差遣制度入手,詔令撤銷只領空名的官職,原作為虛職的省、部、寺、監各官皆實際任事。元豐年間中央官制的改革,雖然侷限性很大,但表現了神宗維持新政,繼續改革的心願,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宋初以來混亂的官僚體制,奠定了北宋後期和南宋中央官制的.基本構架。但是,他實行的強化軍兵保甲措施,目的在於對外增強對遼、西夏的戰鬥力,並鎮壓各地的武裝反抗,鞏固統治。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他希望以此軍隊來徵西夏,結果西夏攻佔屯兵的永樂城,神宗的期望落空,也就失去對外用兵的想法。也正是在這一場戰事的慘敗,讓神宗的病情加重,他一生都在追求重建強盛的國家,奈何人生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在其夢想破滅的時候,他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卒於38歲,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