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蘇教版選修《項羽本紀》模擬試題

蘇教版選修《項羽本紀》模擬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3W 次

導語:下面是蘇教版選修《項羽本紀》模擬試題,歡迎大家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蘇教版選修《項羽本紀》模擬試題

 【模擬試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為秦將王翦所戮者( ) (2)獄掾( )

(3)力能扛鼎( ) (4)時不利兮騅不逝( )

(5)田父紿曰“左”( ) (6)項王嗔目而叱之( )

(7)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 ) (8)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

(9)乃自刎而死( ) (10)舜目蓋重瞳子( )

(11)自矜功伐( ) (12)豈不謬哉( )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毋妄言,族矣 (2)又不肯竟學

(3)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

(4)以故事得已 (5)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

(6)楚兵冠諸侯 (7)無不膝行而前

(8)九戰,絕其甬道 (9)項王軍壁垓下

(10)辟易數裡 (11)騎皆伏曰

(12)田父紿曰 (13)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14)地方千里 (15)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16)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17)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18)乃引“天亡我” (19)何興之暴也

3、填空。

本文節選自《 》,作者 ,字 ,是 時期偉大的 家、 家、 家。《史記》原名《 》,是我國第一部 體 ,全書共 篇,全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組成,記載了從 到 太初四年約 年的歷史。魯迅先生曾讚譽《史記》為“ , ”。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4~7題。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4、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時不利兮騅不逝 逝:流逝

B、與秦軍遇 遇:遭遇

C、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 壁:營壘

D、諸侯皆屬焉 屬:歸屬

5、下列句中加點詞詞義和用法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項王乃大驚 乃:副詞,表示承接,於是,就

B、以示士卒必死 以:連詞,承接關係,來

C、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 由:介詞,從

D、項王則夜起 則:連詞,不譯

6、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鉅鹿之戰這段文字在敘述的句式、節奏方面有何特點? 和所要表達的內容有何聯絡?

答:

(2)三個“無不”、兩個“莫敢”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表現了什麼?

答:

(3)比較項羽《垓下歌》與劉邦《大風歌》各自表現的思想有何不同。

答:

7、翻譯下列句子。

(1)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譯文:

(2)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

譯文:

(3)是何楚人之多也。

譯文: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後面問題。

蔡澤者,燕人也。遊學於諸侯小大甚眾,不遇。蔡澤見逐於趙,而入韓、魏。聞應侯①任鄭安平、王稽,皆負重罪,應侯內慚,乃西入秦。將見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應侯曰:“燕客蔡澤,天下雄俊弘辯智士也。彼一見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奪君位。”應侯聞之,使人召蔡澤。蔡澤入,則揖應侯。應侯固不快,及見之,又倨。應侯因讓之曰:“子嘗宣言代我相秦,豈有此乎?”對曰:“然。”應侯曰:“請聞其說。”蔡澤曰:“主聖臣賢,天下之盛福也;君明臣忠,國之福也。然比干忠,不能存殷;子胥智,不能存吳;申生孝,而晉國亂。何也?

然則君之主,慈仁任忠,不欺舊故,孰與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應侯曰:“未知何如也。”蔡澤曰:“主固親忠臣,不過秦孝、越王、楚悼。而君之祿位貴盛,私家之富過於三子,而身不退,竊為君危之。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之常數也。夫商君為孝公立威諸侯,功已成,遂以車裂。白起率數萬之師,使秦有帝業,功已成矣,賜死於杜郵。吳起為楚悼罷無能,廢無用,功已成矣,卒支解。大夫種為越王成霸功,勾踐終拮②而殺之。此四子者,功成而不去,禍至於此。今君相秦,計不下席,謀不出廊廟,君之功極矣。如是不退,則商君、白公、吳起、大夫種是也。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孰與以禍終哉!”應侯曰:“善,”乃延入坐,為上客。

後數日,入朝,言於秦昭王曰:“客新有從山東來者蔡澤,其人辯士。 臣之見人甚眾,莫有及者,臣不如也,”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篤,因免相。昭王新說蔡澤計畫,遂拜為秦相。

(節選自《史記 蔡澤列傳》)

[注]①“應侯”即范雎。②拮,或作“掊”,賜劍死。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應侯因讓之曰 讓:責備

B. 然比干忠,不能存殷 存:保全

C. 乃延入坐,為上客 延:延請

D. 應侯遂稱篤 篤:深厚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君何不以此時歸相印

②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頸

B、①秦王必相之而奪君位

②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先移兵擊之

C、①夫商君為孝公立威諸侯

②公為我獻之

D、①功已成矣,賜死於杜郵

②得復見將軍於此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蔡澤善抓機遇和范雎不識物盛則衰道理的一組是( )

A、應侯任鄭安平、王稽,皆負重罪,應侯內慚,乃西入秦;君之祿位貴盛,私家之富過於三子,而身不退。

B、蔡澤入,則揖應侯。應侯固不快,及見之,又倨;應侯因謝病,請歸相印。昭王強起應侯,應侯遂稱篤,因免相。

C、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商君為孝公立威諸侯,功已成,遂以車裂。

D、昭王新說蔡澤計畫,遂拜為秦相;讓賢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當蔡澤聽說范雎舉薦的人犯了重罪,馬上意識到正在鼎盛時期的范雎已開始有了隱患。深明盛極則衰道理的他,知道自己說服權臣、飛黃騰達的機會終於來臨。

B、蔡澤公開揚言要奪范雎的相位,且與范雎見面時態度傲慢,顯得恃才傲物;范雎本對蔡澤一肚子惱火,但為其辯才所折服,最終舉薦了蔡澤,顯示出其愛才的大度。

C、蔡澤極為善辯,雄辯過程環環相扣,各種人物、事件隨手拈來,他列舉商君、白公、吳起、大夫種的遭遇,目的是要范雎認清盛極則衰的道理,從而主動讓出相位。

D、秦昭王初次召見蔡澤就很賞識他的謀劃、談吐,加上應侯始終推託有病,昭王就免掉了范雎的相國官職,任命蔡澤擔任秦國相國。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遊學於諸侯小大甚眾,不遇。

譯文:

(2)子嘗宣言代我相秦,豈有此乎?

譯文:

(3)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

譯文:

【試題答案】

1、(1)lù (2)yuàn (3)gāng (4)zhuī(5)dài (6)chēn (7)yì (8)chuāng (9)wěn (10)chóng tóng (11)jīn (12)miù

2、(1)名詞活用作動詞,滅族 (2)完成 (3)陰,暗中;部勒,部署,約束 (4)故,緣故;事,事情 (5)沉船,使動用法,譯為使船沉沒破釜甑,使動用法,打破釜甑(使釜甑破) (6)超過,蓋過(7)膝,名詞用作狀語,用膝行走;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8)九,多次:絕,截斷,斷絕(9)壁,名詞用作動詞,安置營壘 (10)闢,通假字,通“避” (11)伏,通假字,通“服” (12)紿,欺騙(13)於是,在這種情況下 (14)地方,土地方圓 (15)西,向西挺進 (16)王,使動用法,讓我做王 (17)被,遭受 (18)乃,竟然 (19)暴,迅速

3、史記·項羽本紀 司馬遷 子長 西漢 史學 文學 思想 太史公書 紀傳 通史 130 書 表 本紀 世家 列傳 黃帝 漢武帝 3000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4、A (賓士)

5、D (連詞,於是,就)

6、(1)採用了句式短小、鏗鏘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雖然著墨不多,但非常有氣勢,酣暢淋漓地表現了大將風範與氣概。

(2)側面烘托。通過眾人的膽怯畏懼,側面烘托了項羽神勇過人、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這是項羽功業的巔峰,展現了他的將帥神威。

(3)《垓下歌》表現的是項羽面臨絕境之時,地厚天高,卻託身無所,一腔憤怒,萬種低迴,是一種英雄窮途末路之哭。《大風歌》是劉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亂,得勝還朝,路途迴歸故里的一種張狂之辭,但之中又隱藏著濃濃的恐懼與悲哀。

7、(1)用這來表示全體士兵都堅決拼死戰鬥,沒有一點後退生還的想法。

(2)諸侯軍隊中前來解救鉅鹿之圍的有十多座營壘,沒有誰敢派兵出擊。

(3)這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楚人呢?

8、D (篤:病重)

9、B (A. 兩個“以”都解釋為“在”;B. 笫①句“而”字表順承關係,第②句“而”字表假設關係;C. 兩個“為”都解釋為“替”;D. 兩個“於”都解釋為“在”)

10、A

11、B(錯在“顯示愛才的大度”)

12、(1)(蔡澤)四處遊學向許多大小諸侯求官,但沒有人賞識。

(2)先生曾經揚言要取代我做秦國的相國,難道有這樣的事嗎?

(3)秦昭王召見他,與他談話,非常喜歡他,讓他做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