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從不同側面觀察橙子,根據橙子的基本形狀展開想象。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橙子、畫筆、白紙、範畫:橙的聯想

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師:今天教室裡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誰?黃果子,圓圓的,切開來,香香的,咬一口,酸酸甜甜的。(猜一水果)幼:橙子!(橘子)

二、出示“橙子”

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橙子呢?(出現橙子)原來江老師今天帶來一個大橙子!小朋友都吃過橙子嗎?

幼:吃過!

師:什麼味道的?

幼:酸酸甜甜的。

師:酸酸甜甜的很有營養,我們再來看,這是什麼?(出示切開的橙子)幼:這是橙子的一半。

師:這是橙子的一半,這個橙子大大的。那麼這個呢(出示橙子吧,比剛才的小)幼:也是橙子,比剛才的小一點。

師:哦,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這個啊比剛才的要小一點,那麼這一個呢?(出示最小的一個橙子)幼:這個比剛才的還要小!

師:這個橙子一個比一個小!我們把它們分為大中小!這些橙子都有什麼特點啊?

幼:都是橫著切的!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剛才的三個橙子都是橫著切的。那麼這個呢?(出示豎著切的橙子)幼:這個是豎著切得!

師:哦,原來橫著切和豎著切出來的圖案都不一樣。那麼現在請小朋友把這些橙子畫下來好不好?

幼:好!

師;我們先畫外面的皮,圓圓的,再畫中間的圓心,最後把紋路畫下來,橫著切的橙子就畫好了,接下來把豎著切得橙子畫下來,也是先畫外面的皮,圓圓的,然後再中間畫上一條直直的線。這樣就畫好了,小朋友可以多畫幾個!(幼兒繪畫)畫好了嗎?

幼:畫好了!

師:待會兒我就用這半隻橙子來變魔術!我可是一個魔法師哦!你們相信嗎?

幼:相信!

師:開始變魔術嘍!橙子橙子變變變!看,我把橙子變成什麼啦?

幼:變成了洗衣機!

師:哦,媽媽洗衣服的時候需要的洗衣機,猜猜看我接下來還會變出什麼?(摩天輪、電風扇、耳機等)師:好,接下來是我們見證奇蹟的時刻,橙子橙子變變變,變成什麼了?

師:哦!變出來一幅美麗的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然後告訴我,在這幅美麗的圖畫上,我都變出了什麼東西

幼:摩天輪(汽車等)師;現在如果請你來當小魔術師,你還想把橙子變成什麼呢。

幼:我想把橙子變成烏龜(汽車、洗衣機等)師:現在老師給你們一隻神奇的畫筆,請你們來畫一畫,看看你們的橙子可以變成什麼。

(幼兒操作)師:都畫好了嗎?

幼:畫好了!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朋友的橙子都變成了什麼!(摩天輪、錄音機、空調外機、電風扇)

三、豐富畫面

師:小朋友的想象力都非常的獨特!現在我們再來把畫面補充一下,加上一些白雲,一些小草等,讓我們的畫面變得更加美麗吧!!(幼兒補充畫面)

四、拓展今天橙子寶寶玩得非常開心,它說下次還要和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一起玩!現在我們一起來唱歌吧!(播放音樂)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橙子是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橙樹的果實,亦稱為黃果、柑子、金環、柳丁。橙子是一種柑果,有很高的食用,藥用價值。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計算活動——神奇的水 託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不同類材料的東西。(木頭類、鐵類、塑料類、石子類)

2,初步瞭解水的神奇力量:東西放在水裡有沉有浮。

3,喜歡觀察和做水的實驗。

活動準備:

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絲螺母和分類盒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類材料

1,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看看這個盒子裡放的是什麼。這個? 幼:乒乓球、……

2,這個盒子裡的東西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呢?是塑料還是鐵?

幼:塑料

師:對,這個盒子裡的東西都是塑料做的,這是塑料類的東西。(依次分類介紹)

二、沉浮實驗

1,沉的實驗:現在老師拿出來一盆水,我們放一個鐵類的東西,看看會有什麼變化,鐵質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

幼:下面

師:對,鐵沉到了稅的下面。

2,浮的實驗:現在我們再放一個塑料類的東西在水裡,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老師請一個小朋友從塑料的東西里選一個放水裡。(幼操作)塑料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

幼:上面。

師:對,塑料的東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齊操作

師:我看到很多寶寶都在做實驗,現在老師看哪個寶寶坐得最整齊,先請他拿一個東西放水裡,然後告訴老師你拿的是哪一類東西?是沉還是浮。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說說這是什麼類東西?

幼:塑料類(依次說分類,然後分批操作)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爸爸是孩子孩子最親近的人之一,為了增進父子之間的感情,設計這一節活動課。讓孩子感受父親的偉岸,感受父親的本領,併為自己的父親感到自豪。

【活動目標】

1.能判斷、比較手的大小。

2.能說出爸爸大手的本領,為爸爸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爸爸和寶寶在家裡一起準備好材料(在A4紙的左側畫上爸爸左手的輪廓,寶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紙張的四條邊,在右下角寫上寶寶的名字),帶到班上分組擺放的各桌上。

2.每桌一個小盤,一塊抹布,盤中放一塊浸過紅顏色的溼海綿。

3.《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歌曲磁帶、錄音機。

4.幼兒用書第1冊第2—3頁。

5.儘量請爸爸來園參加活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是讓寶寶判斷比較手的大小。

2、難點是讓寶寶說出爸爸的本領,為爸爸感到自豪。

【活動過程】

1、手指律動,引起興趣。

與寶寶圍坐在一起,做手指律動操,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2、引導寶寶尋找自己爸爸的大手印。

教師出示一個大手印。

“老師這裡有一個大手印,是哪個寶寶的爸爸的?你能找出自己爸爸的手印嗎?”

“你是怎樣找到自己爸爸大手印的呢?你們把爸爸的大手打扮的真漂亮啊。”

讓寶寶從桌上的手印中找出自己爸爸的手印。

3、啟發寶寶說說爸爸大手的本領。

(1)請寶寶將自己的小手放到爸爸的手印上,比比大小。

“寶寶和爸爸,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2)鼓勵寶寶講講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領。

“爸爸的大手會做什麼事情呢?”

“爸爸的大手能做這麼多事情,可真厲害啊。”

“你們的爸爸棒不棒啊,你們的小手什麼時候能像爸爸一樣呢。”

4、手掌印畫:大手拉小手。

“寶寶喜歡爸爸的大手嗎?我們怎樣才能和爸爸拉拉手呢?”

“咱們在爸爸手掌旁邊也印上自己的小手掌吧。”

播放背景音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引導寶寶將右手手掌在海面上輕輕按幾下,在爸爸的大手旁印上自己的小手印。

5、親子活動。

為進一步讓寶寶感受爸爸大手的力量,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設計親子游戲“運西瓜”。

爸爸在場的可與寶寶一起做遊戲,不在的利用家長聯絡欄介紹遊戲規則。

【活動延伸】

1.幫助寶寶將作品貼到牆飾“大手拉小手”專欄中。

2.帶寶寶看幼兒用書,引導寶寶講講自己和爸爸的事。(泰安市寧陽鎮中心幼兒園 劉曉慧)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並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端午的節日氣息。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的畫面,理解畫面內容。

(1)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出畫面上的物品名稱。

教師:請你們仔細看看書的第13頁,誰能說說畫面上有什麼?

(2) 教師逐一介紹畫面上的內容,並引導幼兒說出各種物品的作用。

(3) 教師再次提問:什麼時候人們會吃粽子、插艾草和賽龍舟呢?

2、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1)通過提問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講述端午節的由來。

教師: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插艾草和賽龍舟呢?都是因為一個人,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講關於這個人的故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教師: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那在端午節,人們要做哪些事呢?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示範朗誦兒歌一遍。

教師:有人把端午節人們要做的事,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一遍,請幼兒邊聽邊指出書中和兒歌內容對應的圖片。

(3)引導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跟著教師朗誦兒歌。

幼兒園教案 篇5

遊戲目標

1、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2、初步做到遵守簡單的遊戲規則。

遊戲準備

皮球(幼兒人手一個)、一個小滑梯、一個紙箱。

遊戲玩法

遊戲一:追皮球

教師將紙箱中的皮球全部拋在塑膠場地上,讓幼兒追逐皮球,追到皮球后,跑回原處把皮球投入紙箱。教師可把幼兒追回的皮球繼續扔出去,幼兒反覆將皮球追回並投入紙箱。

規則:每位幼兒每次只能追一個皮球,並把皮球投入指定的箱內。

遊戲二:滾皮球

幼兒將皮球從小滑梯上滾到紙箱內,進球的幼兒就可以從滑梯上滑下來,拿到皮球繼續玩,沒進球的幼兒不能滑滑梯。

規則:在滑梯上只能滾皮球,不能扔皮球。

遊戲三:找朋友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坐下,一起念兒歌“小皮球,找朋友,找到朋友快回來”。教師將皮球滾到一個幼兒手中,幼兒再將皮球滾回來。遊戲反覆進行,隨著幼兒熟練程度的提高,圓圈逐漸變大。

規則:幼兒要嘗試滾皮球,不能扔皮球或抱皮球。

遊戲四:小豬回家

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遊戲情節可不斷髮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遊戲五:喂小動物吃飯

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鍊投擲和目測能力。

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遊戲六:我是小小傳球手

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遊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通過熟悉小熊處理“救生圈扔給誰”這一問題,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批判性。教育幼兒乘船時不能吵鬧,加強幼兒安全意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能力。

(二)情感目標

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責任感。

(三)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追求新穎和獨特,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小豬、小狗、小貓、小鴨、小雞、小熊圖片和兩個救生圈及頭飾各一。

2.實物投影機。

(二)知識經驗準備

1.瞭解會游泳的動物。

2.瞭解一些安全知識。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人法,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教師逐一出示各小動物圖片(利用實物投影機),讓幼兒認識小動物名稱。

2.讓幼兒邊觀看故事圖片邊聽故事。(小動物們今天要乘船去哪裡?它們發生了什麼事?請小朋友們聽故事)

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坐上小船後,發生了什麼事?

(二)教師再講述一遍故事,讓幼兒熟悉故事情節、角色及內容。

提問:小熊為什麼把救生圈給了小貓和小雞?這樣做對嗎?為什麼小熊不把救生圈拋給小鴨、小狗和小豬呢?你能再說出一些會游泳的動物嗎?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並說出會游泳的動物名稱,如:大白鵝、烏龜、鱷魚等。複習動物名稱與特徵。

(三)請幼兒扮演故事中角色,進行情境表演。要求幼兒學說一句話:

“快把救生圈給我吧!”也可以創造性地進行情境表演,說一句自己想說的話。

(四)鼓勵大膽表演的幼兒。小結:教育幼兒乘船時不能吵鬧,要注意安全。

四、各領域滲透

1.社會:教育幼兒遇到困難互相幫助,動腦筋想辦法。

2.科學:通過故事讓幼兒瞭解各小動物的特徵與名稱。

五、生活中滲透 教育幼兒乘船、乘車時不能吵鬧、亂跑,要注意安全。

六、環境中滲透 提供各種小動物圖片,讓幼兒找出會游泳的小動物,說出名稱。

七、家庭中滲透

1.要求家長向幼兒介紹一些會游泳的小動物,介紹其生活習性,豐富幼兒有關動物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安全,遇到問題善於思考,勇於想辦法解決。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欣賞散文詩,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意境與情感。

2、幼兒能用語言以及繪畫的方式表達對七彩的風的理解。

3、引導幼兒感受自然的美,夢神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散文詩《七彩的風》

2、能體現薩姆唯美意境的繪畫作品一幅,小女孩子熟睡的圖片一幅

3、音樂《幻想曲》

4、圖畫紙,各色顏料,彩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音樂《幻想曲》,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情感準備。

2、教師出示熟睡的小女孩子圖片,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請幼兒閉上雙眼想象畫面,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2)閉上眼睛之後,你看到了什麼?

(3)小女孩做了個七彩夢,她夢見了什麼呢?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一想。

(4)你覺得小女孩子做了一個什麼夢?請你來說一說吧。

3、教師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欣賞散文詩的意境美。

你聽了散文詩之後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4、藉助繪畫作品,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散文詩中有什麼顏色的風?

(2)各種顏色的風把哪裡變得很美?

(3)你最喜歡什麼顏色的風?

5、教師引導幼兒表達自己最七彩的風的理解。

除了散文詩裡的七彩的風,還會有哪些顏色的風呢?它又會給哪些地方帶來什麼樣的色彩呢?

6、教師請幼兒再次欣賞散文詩,進一步理解詩中蘊含的情感。

四、活動延伸

教師獎繪畫材料投放至美工區,供幼兒自由進行繪畫創作。

五、活動總結

自由繪畫環節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表達空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欣賞,風的形象在孩子們的頭腦中慢慢豐富起來,他們已經產生表達自己心目中鋒的形象的渴望。在這個時候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討論、繪畫,不僅能產生較好的效果,也會使活動內容得到很好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