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7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合集7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標題】相信自己我能行

【活動目標】

1.藉助視訊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讓幼兒懂得遇到困難時不害怕,開動腦筋不放棄,告訴自己並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動中體驗自信的力量,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勇敢面對困難,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獲取成功。

【活動準備】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視訊、“相信自己”歌曲、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觀看視訊“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討論:小動物學校裡小動物都畫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小鹿老師誇獎大家都畫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麼啦?為什麼米卡不開心呢?後來米卡成功的畫好了小飛機了嗎?他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會畫飛機的翅膀,你會怎麼辦?

二、以“戰勝困難的魔法歌”激發幼兒欣賞視訊中歌曲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跟唱。

三、觀看視訊“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討論:小動物們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為什麼不敢參加?你願意幫助小兔子勇敢地參加嗎?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師怎麼幫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嗎?為什麼?

四、幼兒牽手圍成圓圈齊唱“魔法歌”。討論: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應該怎麼辦?感受自信的力量。

六、討論:有什麼奇妙的方法怎樣讓自己變得自信?幼兒每人一面“魔鏡”,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聲音,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兒自由結伴向同伴說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七、“自信寶貝”自由結伴魔法秀: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開動腦筋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難不害怕,告訴自己我能行,勇敢嘗試不放棄,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寶貝,耶!

八、播放樂曲:相信自己,幼兒自由結伴舞蹈,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著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則,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瞭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活動重點:

在遊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並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

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大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大青蟲一條,糖果一盒。

活動過程:

匯入活動:

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匯入主題。

基本活動: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提問:

(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麼話?

(2)小雁為什麼會受傷?

教師小結:大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搶 不吵鬧

遊戲: 《大雁排隊向南飛》。

遊戲規則:教師扮大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著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遊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著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遊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

遊戲:《螞蟻搬蟲》

遊戲規則:幼兒排隊運大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

教師扮螞蟻大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大青蟲的遊戲。遊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麼?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誌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 ,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 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

結束活動: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糖果。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遊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遊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遊戲規則,沒有一個違反規則的,遊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遊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 自編故事 《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大雁媽媽要帶著小雁和大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大早,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後,聽從頭領的指揮 ,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貪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

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著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大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夥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後。

這時有一隻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大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隻凶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大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大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

小雁得救了,它慚愧地低下頭,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後一定聽您的話,好好排隊,再也不貪玩了,謝謝你和大家救了我。"雁媽媽摸摸小雁的頭,對它說:"孩子,記住媽媽的話,飛行時一定要排隊,聽從指揮,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會大聲吵鬧與輕聲講話的不同效果.知道大聲吵鬧的危害,養成輕聲講話和安靜聆聽的良好習慣。

2.瞭解一些保護嗓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一段幼兒平時大聲吵鬧的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討論大聲吵鬧的危害性,激發幼兒改變不良習慣的願望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段真實的錄音,小朋友仔細聽是什麼聲音。

師:你們剛才聽到的是什麼聲音?(亂糟糟說話的聲音、大聲喊叫的聲音、吵鬧的聲音……)你們聽到的其實就是你們平時發出的聲音,老師在你們說話時悄悄錄下的。

2.師:你們聽了這段錄音,有什麼感覺?(亂糟糟的、很吵鬧、聽了不舒服、有點刺耳、覺得煩躁、不想再聽了、耳朵裡嗡嗡嗡的響……)

小結:老師和你們的感覺一樣,我們聽了這種聲音會覺得不舒服,不想再聽了,我們把這種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雜的聲音稱作“噪音”,經常處在這種嘈雜的環境中不但會損傷我們的聽覺,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時間長了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3.師:想一想,如果你經常大吵大鬧或大聲講話,時間久了,你的嗓子會有什麼感覺?(疼、幹、紅腫、發炎、嘶啞、聲音啞了)

小結:經常大聲喊叫或長時間大聲說話、唱歌,就會感到嗓子疼、幹,引起嗓子紅腫發炎。聲音嘶啞,說不出話來,嚴重的甚至會損害聲帶,以後就永遠變成嘶啞的聲音了。因此,為了我們的嗓音不受傷害,能不能大聲吵鬧呢?除了不大聲吵鬧,還應注意什麼呢?(不長時間大聲說話,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過度……)

4.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大聲吵鬧有這麼多危害,大家以後還想不想聽到這樣的吵鬧聲呢?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吵鬧聲呢?(小聲講話,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發出刺j

耳的聲音……)

二、做實驗,引導幼兒進一步體會輕聲講話的益處

1.師:剛才我們知道大聲吵鬧有這麼多危害,應該小聲講話,可有的小朋友會說,那麼多人都在說話,我如果聲音小,別人會聽不清。果真是這樣嗎?咱們試一試。請幼兒小聲交流:現在請你們用小一些的聲音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話,看看你們相互之間能不能聽清對方的談話。(幼兒小聲交流)

師:能不能聽見?能聽清楚嗎?

請幼兒大聲交流:這次請你們大聲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話,看看有什麼感覺?

2.師:現在請小朋友比較一下哪種談話方式更好?為什麼?(小聲說話,相互之間很容易就能聽得見,而且也不吵鬧,說話很省力:大聲說話太吵了,說話費勁,聽話也費勁:有時反而聽不清,令人不舒服。)

3.小結:通過比較,我們知道當許多人在同一地點同時交談時,大聲吵鬧反而會使我們的交談變得更費力、更吵鬧,而小聲說話會使我們更清楚、更省力地進行交談,也會覺得很舒適。

4.師:現在老師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兩人距離較遠又想說話該怎麼辦?(應該找合適的機會走近一些再交談,以免影響別人。)

三、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聆聽方法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平常講話應該輕聲.特別是許多人一起談話時,更應當輕聲。那麼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應當怎麼做呢?(認真聽、不插話、保持安靜)

小結:我們在聽別人講話時,首先應該看著對方,其次應當保持安靜,不吵鬧,不插嘴,不亂動,不打斷別人,邊聽邊想別人說的是什麼意思。這樣,才是一個會傾聽的孩子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四、遊戲“你的耳朵在聽嗎”,訓練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師:下面咱們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你的耳朵在聽嗎”。遊戲時,老師會用不同大小的聲音來說話,誰聽得最仔細、最清楚.誰就會得到一朵小紅花。

老師面向集體或個人分別用大聲、小聲、氣聲等不同音量說話,請幼兒用相應的音量複述,訓練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的能力。

五、總結:今天咱們知道了大聲講話的危害,也知道了在平常生活中,應養成輕聲說話、仔細聆聽的習慣。這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希望每一個小朋友都能成為一個文明的交談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2、初步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活動準備:

汽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分成五組

活動過程:

一、 出現小汽車,設問:

1、這是什麼?你們想玩嗎?(請兩名要玩的幼兒上來)

2、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在只有一輛車,怎麼辦呢?

幼兒討論,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大家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後玩,一個一個地玩,就是輪流玩,學習詞:輪流。

3、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

知道互相謙讓,讓對方先玩。

4、還有誰想玩

請三名幼兒來玩,問:他們應該怎麼玩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地輪流玩,鞏固幼兒對“輪流”的理解。

二、小結:

我們一起活動的時候,要團結友愛,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個人玩,但人多的時候,就要輪流玩。還有的玩具一個人玩不起來,就要幾個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翹翹板、搖船,要兩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網、大金魚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玩。玩時要注意不影響不妨礙別人。

三、分組活動: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來玩,有的是一個一個人玩的,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想辦法,和別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紹各組內容:

第一組:立體新圖書(三本)

第二組:玩具小汽車(三輛)

第三組:望遠鏡、萬花筒(各一)

第四組:電動釣魚(六人玩)

第五組:小鋼琴、小揚琴(各一人)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老師觀察和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動結束後談談自己的活動情況。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雞蛋是母雞下的,瞭解生雞蛋與熟雞蛋的構造及不同。

2、瞭解雞蛋的`吃法,知道雞蛋有營養,培養幼兒不挑食得好習慣。

3、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鍛鍊小肌肉。

活動準備:

1、熟雞蛋20個幼兒自備

2、生雞蛋1個,沙拉醬1瓶

3、雞蛋吃法圖,字卡,乳膠,餐盤、餐碗若干

活動過程:

1、故事:《雞媽媽找蛋》。“雞媽媽的蛋在哪裡呢?”

2、請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覺雞蛋。

摸一摸蛋殼有什麼感覺?

看一看蛋殼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聞一聞雞蛋有什麼味道?

互相比一比誰的雞蛋大些,誰的小些?

請幼兒數一數全班有多少個蛋?

3、請幼兒剝開雞蛋看一看裡面有什麼

4、老師出示雞蛋請幼兒摸一摸,聞一聞,看一看

提問:

為什麼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雞媽媽生出來的生雞蛋還是熟雞蛋?

生雞蛋怎樣才能變成熟雞蛋?

你們吃過那些有雞蛋做成的東西?(出示吃法圖)

5、幼兒品嚐雞蛋製品及動手製作雞蛋沙拉

討論:你吃到了什麼,什麼樣子的,什麼味道的,怎麼做成的等等

6、總結:讓幼兒瞭解雞蛋是有營養的,教育幼兒不挑食。

“雞媽媽感謝小朋友們幫助他找到了蛋,送給你們一些禮物,請你們到活動區去發現吧”

區域準備

美工區:裝飾蛋寶寶

表演區:雞媽媽找蛋

數學區:蛋寶寶益智

操作區:製作蛋花

活動評價:

在此次活動的教師選擇了孩子熟悉的“雞蛋”作為本次

活動的主題,老師通過小故事吧幼兒吸引到活動中,在活動中幼兒積極性較高,每個孩子都樂於參與到活動中,活動的設計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孩子在玩中探索,孩子們通過各種感官的使用,對雞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通過孩子親手操作的過程,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中的不足:

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不夠,可適當的增加一些材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快樂,嘗試在不快樂的情況下,試圖讓自己快樂。

2、通過討論、記錄等方式,找尋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3、瞭解心情愉快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我快樂

2、小戲臺幕布。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從動物的表情上來觀察、比較。

2、你看出來這些動物的表情有什麼不同嗎?有哪些表現?

很高興的笑

皺著眉頭

憤怒的樣子

3、瞭解表情和心情的關係,並選用合適的詞來形容。

(鼓勵幼兒用多種詞彙來表達。)

喜笑顏開

悶悶不樂

愁眉不展

忐忑不安等等

二、結合動畫片,瞭解不快樂的原因,幫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快樂的方法。

1、說說小動物會因為什麼事情而快樂。

(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表述。)

2、說說小動物會因為什麼事情而不快樂。

小動物有這麼多不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如何讓他快樂起來呢?

3、你遇到過什麼不快樂的事情?

(讓幼兒傾訴自己心中不愉快的事,排解一下心情)

4、你有沒有想辦法讓自己快樂?現在,如果你再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怎麼讓自己變得快樂呢?

(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愉快的辦法)

三、遊戲:可笑的“鬼臉”

1、給幼兒提供一個小戲臺螢幕,分別請幼兒站在幕布後面。

在幕布上面露臉時,給小朋友做一個“鬼臉”,然後說:我是×××。

2、根據幼兒的興趣,變換形式反覆進行,讓幼兒沉浸在快樂的情緒中。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社會活動:誇誇我和我的好朋友

  (一)活動目標:

1.大膽地展示自己的優點,有自信心。

2.學習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願意向同伴學習。

  (二)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以及自己做的好事,並用簡單的標誌符號記載心形標誌牌上。

每小組設定一個優點展示臺。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

以參觀幼兒優點展示臺的形式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2.要求討論

討論分組交流的方法與要求。幼兒進行小結:在小組活動中,要輪流介紹,講述要大聲連貫,傾聽要認真,互相補充幼兒的雨點,最後推選一名幼兒在全班發言。

3.幼兒交流

(1)幼兒分組進行交流活動。鼓勵幼兒願意展示自己的優點和所做的好事,並能發現別人的長處,有自信心。

(2)小組交流:結合記錄圖,以“我是一名能幹的小朋友”或者是“我做的好事”

等話題,引導幼兒在小組中輪流大膽地介紹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別的幼兒可以補充,並幫助能力弱的幼兒發現自己的長處。

(3)全班交流活動:由每組推選代表結合全班的記錄圖,介紹自己以及本組幼兒的優點長處。

4.誇誇好朋友

(1)引導幼兒說一說:平時還發現哪些小朋友做了什麼好事?什麼優點是自己應該學習的榜樣?

(2)評價活動:你認為小朋友好在哪裡?要向小朋友學什麼?引導幼兒

學習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並願意向同伴學習。

教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平時要互相學習,做個懂禮貌,守紀律,愛學習,團結友愛的好孩子。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欣賞他人的優點,並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