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常見的幾種自然災害。

2、讓幼兒瞭解自然災害對人類傷害的程度。

3、讓幼兒掌握基本的避險應急措施。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抗震救災視訊資料,升國旗的flash動畫.大型圖片上畫有一小姑娘掉進40多米深的天坑. 每個幼兒一面紅旗,一顆大五角星,四顆小五角星裡 漿糊

活動過程:

一 匯入

師: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叫地震嗎?發生地震後大地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幼兒說出各種不同的地震現象後,接著觀看錄影,發生地震的那一瞬間以及地震後大地那慘不忍睹的場面.

師:剛才你們都看了錄影,你們明白什麼是地震了嗎?對了,地震屬於一種自然災害,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可大了,房子在一瞬間倒塌,大地即刻變成一片廢墟,人們在頃刻間變得無家可歸,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命將不存在;為了抗震救災.,那些戰鬥在一線的解放軍叔叔,白衣戰士和志願者都將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因為他們時刻會遭到餘震的襲擊.

師;他們為什麼不怕危險,還幫助那些受災的人們呢?

幼兒發表不同的意見.

總結:這些來自全國的叔叔阿姨不怕困難,不怕危險,戰鬥在抗震救災的一線;因為他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都是一家人,在家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不怕吃苦,不怕危險,.甚至付出生命.

二 進入主題,瞭解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性

1 小朋友,你們知道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那你們還知道哪些屬於自然災害嗎?

2 小朋友互相討論,最後列舉:水災、火災、雷電等,老師補充,海哮 、颱風等都屬於自然災害。

3 觀看錄影:洪水淹沒村莊、 大火無情的燒燬房屋、樹木、森林,雷電燒傷人等。

4 總結:小朋友看到的這些都屬於自然災害,它是人們控制不了的,災害來臨的時候我們誰也不曉得,所以小朋友們從小要學會怎樣避險自救,掌握基本的應急避險知識以及自救能力。要知道,我們的生命是很寶貴的,我們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也要保護別人的生命。

三 災難來臨時我們應該採取那些應急措施

1小朋友,自然災害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學會應急避險知識,掌握應急自救技能,我們就不會被這些災難嚇倒,那我們應該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呢?

2分組討論後請幼兒踴躍發言。

3總結: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注意先找地方躲避,最好是先躲在桌子底下,或是彎曲身子靠在牆角,再找機會逃出去,發生餘震的時候要蹲在開闊的地方,不要呆在建築物底下;當洪水來臨時,我們應該往高處跑,土房屋頂上千萬不能呆,在十分情急時,可以把床、板凳等紮成木伐子,大樹上還可以栓繩子,可以救命用。當火災來臨時,我們應該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這樣濃煙就薰不到我們,如果身上有火的話,就在地上打滾,這樣火就會熄滅。不要從樓上往下跳,栓住繩子後往下滑。當雷電天氣發生時,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離鐵的東西和電線杆遠點,以免人觸電燒傷;在打雷的時候,家裡的電器開關全部拔掉,窗戶要關閉,以免屋裡起火發生火災。小朋友要掌握這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識,在災難來臨時我們不要慌張,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把自己解救出去。同時利用所學的知識還要幫助別人。還有很多災害我們這裡是不可能發生的,像海哮、颱風等,但是我們也要了解他們的性質和應急方法。

四 面對困難,堅持不懈

1 小朋友,當我們遇到一些其他困難和災難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

2 出示畫有一小姑娘掉進40多米深的天坑的一組圖片,小姑娘是如何自救的,邊看邊講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小姑娘掉進天坑裡昏睡了幾天幾夜,當她醒來的時候,是又冷又餓又黑又怕,但是她在想辦法爬出去,可是坑壁懸崖峭壁,爬了無數次就掉了無數次。就這樣又過了幾天幾夜,她實在沒力氣了就休息一會,等有精神了,她就用手在坑壁上鑿洞做往上爬的石梯,就這樣她堅持了7天7夜爬出了天坑,當她爬到坑附近的同學家裡時,她一頭栽倒在同學的家裡,最後經過搶救,終於小姑娘得救了。

3 討論,小姑娘是怎樣自救的,在災難面前,她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4 總結:小姑娘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生命的最後依然不放棄,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活下去,活下去……一定想辦法爬出去。就是她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她堅持到最後,戰勝了困難。

五 延伸活動

小朋友觀看升國旗的flash動畫,讓幼兒知道自己出生在中國。五星紅旗代表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要愛自己的祖國,從小多學本領,長大後要建設自己的祖國。美工活動:幼兒貼上五星紅旗 ,注意五角星的位置。

活動反思:

本節課之前,我充分閱讀教材、教學用書,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備課比較充分。另外,我將錄播室的座次改成了有助於小組討論的形式,這樣,一是方便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探討;二是我在小組討論環節可以巡迴指導,關注到每一個小組,每一位學生。

匯入環節,通過播放視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進入本課的學習。

探究一體現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課程性質。本環節選擇學生真實的生活片段“體育課劇烈運動後”及對學生起外號的反應作為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知道該如何從小事上愛護自己的身體。

探究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回顧以往的經驗,從而在以往的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總結,生生質疑,生生互助,生長出新的更成體系的安全知識與技能。

探究三通過正反兩個材料的鮮明對比,凸顯出精神發育的重要性,要求學生追求精神發育,重視精神發育,守護好自己的心靈,追求真善美。

探究四也是從學生實際生活著手,讓學生暢談精神的來處,並反思這些精神到底是什麼,從而引出我國民族精神的精髓,並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經典等活動,守護好精神家園,傳承民族精神。

小百科:生命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shēng mìng。一指生物生存,生物所具有的活動能力;二指事物藉以生存的根本條件;三指命運;四指活命;五指有生命之物,特指動物;六指生活;七指生物學上認為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樹對人和動物有很多好處,知道要保護樹,樹立環保意識。

2.理解散文詩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意境美。

3.幼兒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中的句子,並樂意參加角色表演。

二、活動準備樹樁及大樹的背景圖,頭飾,圖片。三、活動過程一.教師以樹的角色匯入。

師:大家好,我是樹媽媽,很高興來到這裡,孩子們,你們喜歡我嗎?我也很愛你們。可是前不久,發生了一件令我很傷心的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1、出示樹樁及流淚的小鳥背景圖。

提問:誰能告訴我,我的朋友怎麼了?小鳥為什麼流眼淚?

師小結:原來小鳥流淚是因為大樹被砍掉了,它們無法在上面築巢,沒有家了,那我們要趕快行動起來,一起保護大自然,孩子們,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它呢?

2、出示大樹的背景圖。

師:樹樁經過人們的共同培育,慢慢的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有一位小作家也非常喜歡這棵樹,編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欣賞散文詩。

1、教師念散文詩《樹真好》,幼兒欣賞。

提問:誰能告訴我詩中說了大樹有什麼用途?(幼兒說出一個,師出示一張相應的圖片)

2、教師再次念一遍,引導幼兒用詩中的句子”樹真好”來完整的說出它的一個用途。

3、師幼共同完整地念散文詩,同時可以邊念邊表演。

4、個別幼兒表演。

師:大樹覺得你們唸的真好聽,想邀請你們到前面來表演,誰願意的?

5、教師當大樹,幼兒表演。

6、全班幼兒分組表演。

三、創編散文詩。

1、師:大樹還有很多用途,除了散文詩中說到的,你們還知道別的嗎?

2、師:我想把你們剛才說到的這些,也來編成一首好聽的散文詩,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四、環保教育師:樹有這麼多的用途,對人類和動物都有很多的好處,孩子們,我們可以怎麼保護它呢?

師總結: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能給人們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不亂砍亂伐,不搖樹,不爬樹,不著樹枝,做個保護環境的小朋友,也要讓爸爸媽媽,身邊的其他人都來保護花草樹木。還有我們要節約用紙,去超市時帶上環保購物袋,出去吃飯時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也是保護樹木的好方法,孩子們,你們能做到嗎?

五、結束活動。

師:天氣漸漸暖和了,幼兒園裡面的樹被太陽晒得火辣辣的,感覺到很渴,我們一起去給他們澆澆水,好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並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實踐。

2、培養幼兒小手肌肉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鼓勵幼兒多用筷子進餐。

活動準備:

1、筷子、盤子、飲料桶、花生、棗等食物若干。

2、錄音機一臺,活潑歡快的兒童樂曲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講故事,引出筷子。

2、認識筷子。

二、學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1、教師示範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2、引導幼兒學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夾、撥、挑、攪),幼兒嘗試練習。

3、模仿吃飯動作,如夾菜、撥米飯、挑麵條等。

4、鞏固練習《筷子舞》。

三、實踐活動,給“小動物”餵食物。

1、出示“小動物”與食物。

2、幼兒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四、結束活動

放音樂,請小朋友和小動物們一起出去做遊戲,自然結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春遊總是令孩子們興奮不已。那麼,春遊到底應該帶哪些東西呢?如果問幼兒,他們可能會說得頭頭是道。如要帶白開水、消毒溼巾等,少帶零食……可是他們的這些“健康認知”真能轉化為“健康行為”嗎?我通過和一些孩子的父母交談發現,很多孩子所做的和所說的往往脫節。他們出去玩就要帶飲料,零食更是越多越好。基於這種情況,我設計、實施了本次活動,希望幫助幼兒整理、分享相關經驗,並在幼兒的“健康認知”和“健康行為”之間搭建橋樑,為春遊活動作準備。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遊戲式、體驗式的學習對他們會更加有效,為此我創設了小熊春遊的情境,由教師扮演小熊,每位幼兒充當一種物品,共同開展遊戲活動。活動中所有的物品都裝在小熊的“大揹包”裡,由小熊揹著去春遊。同時,我們用玩具等物品搭建了一個春遊場景,在小熊春遊的過程中不斷出現不同的情景,以幫助幼兒理解不同物品在春遊中的作用。

活動目標:

1.知道春遊時需要準備哪些物品,並瞭解它們的作用。

2.樂意參與活動,嘗試用動作或語言表現自己所代表的物品。

3.體驗和教師、同伴一起為“春遊”做準備的快樂,從而積累幼兒的生活經驗。

4.幼兒學說完整話及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5.能大膽地表達對春遊中各種趣事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有一定的出遊經驗。

2.用橫幅做的“大揹包”一個,掛飾15個:蘋果、梨、香蕉、餅乾、麵包、水壺、溼紙巾、毛巾、野餐墊、帽子、太陽鏡、球鞋、風箏、球、玩具汽車。活動前讓每個幼兒掛一個掛飾。

3.佈置春遊場景。

活動過程:

1.說說“我”是誰。

師:我是小熊,你們都是誰呢?請你們做個自我介紹吧。(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自己所代表的物品,並在與小熊的互動中大膽說出“我是×××”。)

2.誰能和我一起去春遊。

(1)師:我要去公園春遊了,你們想和我一起去嗎?

(2)師:這是我的大揹包,只有對春遊有幫助的物品才能裝進我的.揹包裡,和我一起去春遊。

(3)你們都是對我有幫助的物品嗎?你對春遊有什麼幫助?(說出者跳進小熊的大揹包。)

(4)幫助表達有困難的幼兒說出自己所代表的物品的用途,並請他們跳進大揹包。

3.在情境中體驗不同物品在春遊中的作用。

情景一:揹著大揹包準備出發

師:就要出門了,我還穿著拖鞋呢。誰第一個來幫助我?(引導代表球鞋的幼兒說:“我是×××,穿上鞋球走起路來又軟又舒服。”)

師:穿著球鞋果然很舒服,走起路來又快又穩。

情景二:到達公園

師:太陽好刺眼呀,誰來幫助我?(引導代表太陽鏡和帽子的幼兒說:“我是×××,我可以幫助你遮住刺眼的陽光。”可一邊說一邊用動作表現。)

師:太陽鏡、帽子真管用,現在太陽再大我也不怕了。

情景三:來到草坪上,輕輕放下大揹包

師:多好的草地,我玩點什麼好呢?

(引導代表汽車、皮球和風箏的幼兒積極表達“我是×××”,並在小熊做出拍皮球、開汽車、放風箏的動作時表現相應的動作。如皮球跳一跳,汽車往前跑,風箏伸開雙臂做飛行狀。)

師:這幾樣玩具真有趣,我玩得好開心。

情景四:出汗了

師:玩了這麼久,頭上都出汗了。誰來幫我擦擦汗呢?

(引導扮演毛巾的幼兒一邊說“我是×××,我來幫你擦汗”,一邊做給小熊擦汗的動作。)

師:頭上沒有汗,乾乾爽爽真舒服。

情景五:口渴了

師:我真渴。誰能幫我解渴呢?(引導扮演水壺的幼兒一邊說“我是×××,請你喝口水”,一邊做提水壺給小熊喝水的動作。)

師:白開水就是好,喝了我就不渴了。

情景六:肚子餓了

師:哎呀,我的肚子咕嚕嚕叫了。誰能幫幫我?(引導扮演食物的幼兒說出:“我是×××,我來幫助你。”)

師(一邊伸出髒手一邊說):你們看,我的手這麼髒能吃東西嗎?誰來幫我把手擦乾淨?(引導扮演溼紙巾的幼兒一邊說“我是×××,我來幫你擦”,一邊做動作。教師做擦手、吃東西動作。)

師:我吃飽了,肚子不叫了,謝謝你們。

情景七:太陽落山,該回家了

師:(大螢幕上播放黃昏的畫面)天要黑了,我該回家了。先要把揹包整理好。哎呀,這些垃圾怎麼辦呢?(啟發幼兒把垃圾撿起來投進附近的垃圾箱,以此引導幼兒理解保持公園草坪的整潔是一種人人需要遵守的社會公德。)

4.整理相關經驗。

師:剛才小熊去春遊時帶的東西有吃的、用的、玩的,可真多!小熊背得累死了。現在請你們將吃的東西擺在一起,用的東西擺在一起,玩的東西擺在一起。

師:我們來看看吃的東西有幾樣,它們都必須帶嗎?用的東西有……(引導幼兒認識吃的東西可少帶,只要夠吃就行;用的東西必需品不能少;玩的東西帶一兩樣就行,小朋友可交換著玩。)

5.結束。

師: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遊了,到時候我們看看誰準備的東西最健康、最有用,不多也不少。

延伸活動:

請家長配合孩子做好春遊活動的準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寄信,瞭解寄信的過程。

2、能夠根據已有的加法口算經驗,計算出郵資。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制郵票,面值分別為1元、2元、4元、6元、8元、10元若干。

2、中國地圖一張。動物圖片大熊貓、麋鹿、馬、駱駝、金絲猴、藏羚羊等。

3、郵編、郵資表格一張。

4、信封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我們的幼兒園為什麼打扮的很漂亮?

2、對新年快到了,我們邀請動物們一起來參加我們的新年舞會吧!

3、請了誰?他們的家鄉在哪裡?(出示中國地圖)

(1)謎語:四腿長長脖子彎,背上馱著兩座山,吃飽水和草,幾天不餓口不幹,馱著重擔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風寒。——駱駝

(2)中國的國寶是誰?

(3)謎語:身披一件金絲絨,美麗聰明蹦跳跳。手是腳腳是手,爬山攀樹稱英豪——金絲猴

(4)出示圖片藏羚羊,他是誰?他的家鄉在哪裡?請孩子把藏羚羊放到他的家鄉。

(5)哪個動物的家鄉在內蒙古的?

(6)鹿馬驢牛它不像,人稱它四不像。他是誰?(麋鹿)麋鹿的家鄉在哪裡?

4、這些動物住在全國各地。有的動物離我們遠,有的離我們近。

價值分析:通過邀請動物來參加新年舞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瞭解信的特點

1、提問:我們要把邀請卡寄到動物的家怎麼寄呢?

2、出示郵編、郵資表格

(1)郵編:不同的地方郵編是不同的,但它們都有6位數字。

(2)郵資:為什麼有的地方郵資高有的地方郵資底?

3、原來寄信要有信的內容,有郵票,有郵編,還要有信封。

4、出示信封,瞭解信封

(1)信封上有些什麼?

(2)左上角的方格內寫上收件人的郵政編碼。右上角貼郵票。信封的中間寫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在信封的右下角寫寄信人和寄信人的郵編

價值分析:通過師生互動了解信的基本常識。

三、寄信

1、出示駱駝圖片,教師示範寄信

如果我要給駱駝寄邀請卡,把邀請卡放入信封內,看看駱駝的家鄉在哪裡,寫上駱駝的家鄉的郵編,收件人地址裡貼上“新疆”把駱駝圖片貼在收件人裡。下面寫上我的姓名,和我的郵編。貼上郵票。

2、集體操作

重點指導貼郵票,郵票的面值和張數可以不同,但郵資總價必須相同。

3、交流驗證:寄給誰的信,郵編對嗎,地址對嗎,郵資對不對。重點驗證郵資,算一算郵資的總價是否準確。

4、互相檢查。和朋友交換檢查。

5、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既細心有會動腦,真是聰明的孩子。

6、現在我們一起去給動物們寄信吧!將信投入郵箱。

價值分析:嘗試寄信獲得寄信的基本經驗,提高口算的能力。

四、延伸活動

在區角活動中投放寄信的材料,複習鞏固寄信。

活動反思

信件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陌生的。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通訊工具的逐漸發達,人們已經習慣用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產品代替傳統的信件模式。“寫信”對於成人來說,也是很少接觸的,更何況對幼兒來說。因此,在本次活動前,我我仔細的考慮了應該怎麼樣把“寫信”的概念傳遞給幼兒。

我首先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了自己想對別人說的話。我告訴幼兒,寫信就是把自己心中最想說的話用文字的形式告訴他人。孩子們馬上說:“我們不會寫字啊!”我說:“那有什麼好辦法來解決嗎?”他們嗎,馬上反應過來,可以“畫信”啊!於是我引導幼兒用畫信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語言。由於幼兒對畫信的方式還是有點一知半解,因此,我先給他們做了個示範,畫了封信。他們很興奮地說:“我們也想來試試!”於是,我自然的引出了幼兒自主繪畫的環節。

本次活動中,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配合我的教學,都願意來說說自己想畫的信得內容。他們的繪畫效果也不錯,非常有想象力。

在活動的最後,雖然先畫好的幼兒在等待的時候有點鬧,但是經過我的制止後,都願意安靜的等待沒有畫好的幼兒。在所有幼兒都完成自己的“畫信”任務後,我們進行了欣賞幼兒作品的環節。孩子們都能大膽主動的介紹自己畫的內容。雖然呈現的畫面與他們畫之前所說的內容有點不同,但是都很漂亮。他們有的畫了邀請好朋友去動物園的信;有的畫了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的信;有的畫了想給爺爺奶奶捶背的信,畫面內容生動有趣。

本次的美術活動有點超時。下次要特別注意美術活動的時間控制。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綠色、親綠色、種綠色讓幼兒感知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境。

2、幼兒以自身的肢體語言體現綠色植物的美,體驗快樂的情緒。

3、激發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慾望,培養幼兒親近自然參與環保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各類綠色植物、綠色背景、綠色地毯

2、動物家園樓盤

3、彩色種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1、看綠色

老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一玩!

老師:啊,這兒的空氣真新鮮呀,原來這兒有那麼多的綠色植物!有綠色的—,有綠色的—,讓我們在這兒玩一玩吧!幼兒自由玩耍。

2、親綠色

老師:玩得真開心呀,我和小草、小樹成了好朋友,我也想變成一棵小草,你想變成小草、小樹嗎?

小草、小樹們一起來跳舞。

3、種綠色

老師:小草、小樹們有點累了,休息一下吧,咦,這兒有一座動物新村,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老師:這隻小鴨告訴老師這兒什麼都好就是沒有綠色,那怎麼辦呢?我們來為它們栽些小樹、小草吧。

教師與幼兒一起栽樹。

4、結束活動

和小動物們再見,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