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各部位夾球側行的方法。

2、增強動作的協調性,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隻球、籮筐四隻、螃蟹頭飾一個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跟著螃蟹媽媽一起運動(側著慢行,雙手平舉、快行、踢腿等)。

2、練習沿著線慢慢地側行、加快速度側行。

二、探索練習

1、請螃蟹寶寶嘗試運瓜(球),但不能用到大鉗子(手)2、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範。

3、幼兒再次練習。

三、合作運瓜

1、幼兒嘗試合作運瓜。

提示幼兒運的時候步子要整齊,不能讓瓜掉下來。

2、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範。

3、再次練習。

四、遊戲運瓜比賽

五、結束

1、放鬆運動

2、請幼兒將瓜搬回家。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感受用繩子玩遊戲的樂趣。

2、練習鑽、跳、爬、平衡動作。

3、培養幼兒合作的意識。

活動準備:

1、長繩若干場地

2、音樂:《動起來》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玩遊戲,在玩遊戲前我們要來做做熱身運動。(放音樂,幼兒隨老師一起做一些活動前準備動作)

2、"變變變"遊戲.(超級變變變,你變我也變,變成了什麼?變成~~)把孩子帶入準備好的場地中。(小橋、山洞、小路)對幼兒進行鑽、跳、平衡練習。

二、匯入活動: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一個好玩的地方去,去的地方會經過小橋、山洞、小路。小朋友去的時候一定要聽指揮.。特別是過小橋、鑽山洞、走小路時要按老師的要求做。

2、用神祕的口吻告訴幼兒:

師:剛才你們看到的小橋、山洞都是用什麼做的啊。

生:繩子。

師:"小朋友,這些神奇的魔法繩。它最喜歡玩遊戲了,你願意陪它一起玩玩遊戲嗎?"你先想想看怎麼和它玩?想好了,就找個空地方玩一玩吧。"(教師留意,小朋友和繩子玩的是什麼遊戲。)

三、個體探索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玩法。(多介紹幾種不同的玩法)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和繩子玩遊戲的?

幼兒回答並示範,組織幼兒一起練習。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鼓勵幼兒介紹不同的玩法,或一種方式多種玩法。)

四、合作探索

1、幼兒自主合作探索,感受多人玩的樂趣。

師:大家玩了好多種繩子游戲,開心嗎?

師:剛才大家是一個人玩一條繩子,都有那麼多好玩的方法。現在我們試著幾個人一起玩,看看有沒有更有趣的玩法,好不好?

(幼兒開始合作探索新的遊戲方法)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有合作意識。

2、請幼兒介紹玩法

五、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殘留農藥的危害,知道幾種祛除農藥的方法,懂得保護自己的健康。

2、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想辦法獲取知識。

3、喜歡與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瞭解有關殘留農藥的危害,並掌握幾種祛除方法。

2、物質材料:各種水果蔬菜、兩塊展板、幼兒手頭資料。

3、活動鋪墊:本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幾種祛除農藥的方法,所以把了解農藥危害放在活動前的鋪墊部分,請幼兒收集了農藥危害的資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殘留農藥會使人腹痛、腹瀉、消化不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後請幼兒回去後繼續收集祛除農藥的方法的資料。

活動過程:

1、鞏固已有知識:

請小朋友觀看上一次活動佈置的展板,鞏固關於殘留農藥危害的知識,請兩個代表解說一下小朋友的資料。

2、瞭解幾種祛除農藥的方法:

(1)請小朋友小組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說一說自己瞭解到的方法。

(2)幼兒自由展示資料,相同方法的資料同時貼上到展板上。總結出四種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熱。

(3)組討論:認為哪種方法最好。

(4)組派一名代表說出自己組的想法,其他組進行評價。(例如:第一組認為去皮辦法好,農藥祛除徹底,其他組有的幼兒持反對意見,認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幼兒持支援意見,認為桃、芒果可以直接剝皮,不存在危險等等。

關注點

A、關注幼兒能否積極參與討論

B、關注幼兒評價時是否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實踐中加深對幾種方法的理解

(1)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每種方法都有適合與不適合的水果蔬菜,應根據每種蔬菜水果不同特點選擇不同方法。

(2)請各組幼兒按剛才選擇的方法,選擇適合的蔬菜水果,並說一說自己選了什麼,其他組評價。

(3)教師小結:有些蔬菜水果可以用多種方法祛除農藥。

4、健康食品餐盒

請幼兒選擇適當工具與方法,嘗試為各種蔬菜水果祛除農藥,經過加工後互相隨意品嚐。

活動建議:

1、活動組織指導方面:教師也可將收集工具列為單獨的一次活動,請幼兒專門收集這方面的資料討論交流。

2、活動延伸拓展方面:

(1)相關經驗的延伸與拓展:可向綠色食品、環保等方面延伸。

(2)一日生活有機滲透的延伸與拓展,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注意飲食衛生。

(3)家園互動:可請幼兒家長到園裡來,品嚐幼兒親手製作的健康食品。

活動反思:

目前很多家庭存在孩子勞動時間不多、父母包辦一切或不恰當地進行勞動教育等問題,這很有意思,家長把一個正常人需要做的事情都解決了,留給孩子的除了吃飯、上廁所、學習,再無其他,如果可以,甚至家長希望吃飯上廁所都替孩子代勞。長時間脫離現實生活,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了應有的創造力,個性和人格的發展亦得不到完善,這樣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獨立意識也得不到增強。

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我決定給幼兒直接的經驗,“以蔬菜水果”為框架,以“生活即教育”為基點,根據我們資源的特點,來圍繞“蔬菜水果變乾淨”開展了一次活動。

他們通過參與活動,知道了水果蔬菜的種類很多,還知道不同的水果蔬菜有不同的祛除農藥的方法。但上前面介紹自己盤子的蔬菜、水果與回答問題時,有的孩子表現的不夠自信,有的孩子回答問題聲音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完善,多數幼兒能大膽地說,這就需要我們做教師的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多讓這些膽小的幼兒鍛鍊,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認真的做事態度。

縱觀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他們的發展是整合的,學習是快樂的。活動中他們一直沉浸在體驗,發現、成功的快樂之中。

事後,通過反思我覺得,一堂生動出色的教學活動,他首先是要能夠有效的開啟幼兒們的創造之門、心靈之窗的,做為教師的我在工作中還需要不輟進取,把話語權交給孩子們,我們老師只作為一位引領者,引領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們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而不是佔用了孩子們的想象空間。

由於我的粗心,沒有考慮孩子們裝蔬菜水果的盤子小,導致孩子們端著上前面介紹時,蔬菜水果總是掉地上,這都是實踐後的經驗,我會及時改正,做事考慮周全,及時總結經驗和孩子一起快速成長,這不論是對以後教學工作的開展,還是對其它方面的學習研討,都是終身受益的!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五官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缺一不可。但幼兒對五官的瞭解並不多,部分幼兒平時不注意保護自己的五官,有些家長反應,幼兒在家裡遙控器不離手,睡覺時遙控器放到枕頭下邊,有的已經戴上了眼鏡。還有的幼兒衛生習慣不好,允手指、挖鼻子,一年級有一個女孩,把裝飾品的小鈴鐺塞到了耳朵裡,老師,家長急得團團轉,小女孩一動不敢動,鈴鐺在響。想盡了辦法,最後醫生取出來的。他們年齡小,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我們老師必須做好幼兒的五官保健教育。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五官的各部分名稱,瞭解五官的位置。

2、情感目標:幼兒通過親身體驗,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3、技能培養:瞭解五官的作用,掌握保護五官的方法,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瞭解五官的作用。

難點:懂得保護五官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面小鏡子,一個棒棒糖。

2、打擊樂器、遮眼布、裝玩具的袋子。

3、香水、汽油、醋、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律動:小手拍拍,眼睛在哪裡,小手指出來。

小手拍拍,鼻子在哪裡,小手指出來……

二、基本部分:

幼兒照鏡子引出課題。說出臉上都有什麼?(眼睛,鼻子,耳朵,嘴,舌頭。)

這節課我們認識:我臉上的寶貝

教師出示圖片眼睛(你們認識我嗎)?

1、請小朋友把眼睛捂上,說說感覺?

師:眼睛有什麼作用?(眼睛是看東西的)

2、遊戲:每組四名小朋友到前面來,眼睛用遮眼布蒙上,向前走摸裝玩具的袋子。

幼兒說出感覺?(很痛苦,很黑,看不見老師,做事困難,成了盲人……)

師:如果真的成了盲人會怎樣?(不能讀書,走路碰樹上,看不見美麗的家園來了等)

師:在生活中遇到盲人怎麼辦?(幼兒想象,互相交流)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瞭解一些危險的.事,知道有危險的事不能做。

2. 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 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4.增強安全意識,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情景表演、圖片、投影、操作等方法讓幼兒瞭解生活中的一些危險的事,知道有危險的事不能做,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2、難點:能獨立的進行思考、分析、判斷畫面上所發生的事是否危險,並將危險的事按照在家裡、在幼兒園、在馬路上進行分類,從而培養幼兒的思維力、判斷分析能力及按標準進行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危險畫面掛圖三幅、投影儀、銀幕、投影片、紅綠燈指示牌;

2. 危險畫面圖片若干、“小心!危險”大圖表一張、剪刀、膠水、彩筆、塑料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通過情景遊戲來引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隨小星星旅遊團一起去郊遊,小朋友們排隊上車,在車上要注意安全,頭和手都不要伸出車窗外, 雙手扶好把手.(組織幼兒排成兩隊在老師的身後邊開車邊念兒歌“大汽車,跑的快,小頭小手不能伸出車窗外”這時扮演交警的老師亮出紅燈)

老師:小朋友們,紅燈亮了,我們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時要小心,交通規則要牢記”)現在綠燈亮了,我們可以出發了。

(有兩名幼兒在馬路上踢球玩,老師做緊急剎車狀,兩名幼兒發現汽車開來,呆立在馬路上)

老師:哎呀!真危險,小朋友們剛才咱們差點就撞到這兩個小朋友,他們在馬路上踢 球玩,危不危險?(幼兒:危險)對了,在馬路上踢球玩是非常危險的。

老師:我們繼續出發吧。(帶領幼兒來到滑梯、攀登架處)到站了,請小朋友排隊下車玩時注意安全。

(幼兒玩一會兒滑梯就組織幼兒排隊)

老師:小朋友們小星星旅遊團就要出發了,請小朋友們排隊上車準備出發。(帶領幼兒回教室)

(二)基本部分:

1. 出示三幅分別是在馬路上、家裡、幼兒園發生的危險的事的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什麼是危險的事。

老師:剛才小朋友一起坐大巴車去郊遊,都非常注意安全,現在請你們看看這三幅圖上的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

幼兒:有個小朋友玩滑梯時從滑板的下面往上爬,坐車小朋友把手和頭伸出窗外,有一個小朋友在陽臺上踮著腳、有一個小朋友在陽臺上跪在板凳上往下看。

老師:他們這樣做危不危險呀?(幼兒:“危險”)對了這些都是危險的事。

2. 第一次演示投影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在家裡、在幼兒園、在馬路上會發生的危險。

老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在家裡、在幼兒園、在馬路上做了一些什麼事(老師一一出示投影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後提問)

提問:(1)剛才這些小朋友他們在幼兒園做了一些什麼危險的事?

幼兒:有的小朋友邊吃飯邊講話,有的小朋友玩沙子把沙子扔到另一個小朋友的身上和眼睛裡,有的小朋友用樹枝當槍扎到另一個小朋友的眼睛。

(2)剛才這些小朋友他們在家裡做了一些什麼危險的事?

幼兒:有一個小朋友在自己到開水,有一個小朋友在家亂跑,把裝熱湯的鍋撞翻了,有一個小朋友坐在小椅子上把身體向後

仰,有一個小朋友在玩廚房裡的爐子,有一個小朋友用手揀剛落在地上的鞭炮。

(3)剛才這些小朋友他們在馬路上做了一些什麼危險的事?

幼兒:他們在馬路上踢球玩。

3. 第二次演示投影片,加深幼兒對危險的認識,讓幼兒懂得自我保護。

老師:剛才小朋友們說出了許多在家裡、在幼兒園、在馬路上發生的危險事,我們再來看看還有沒有沒說到的危險事(老師再次演示投影片,補充幼兒沒有說到的危險事)

老師:小朋友剛才說的這些事和老師說的這些事都是危險的事,那有危險的事我們能不能去做呢?(幼兒:不能)對了我們小朋友在家裡、在幼兒園、在馬路上都要注意安全,有危險的事我們一定不能做。

(三)結束部分:

老師:今天小朋友們知道了哪些事是危險的,可是小班的小朋友還不知道,讓我們 做一幅“小心!危險”的大圖表,告訴小班的小朋友好不好。

1.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用彩筆給圖片中危險的事畫上圓圈;一組幼兒將圖片中危險 的事剪下來按照在家裡、在幼兒園、在馬路上的分類貼在大圖表上

2. 發給幼兒材料,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們真能幹,做好了這幅“小心!危險”的大圖表,現在就讓我們把這幅圖表送給小班的小朋友們吧(老師帶著幼兒一起離開教室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教給他們一些處理緊急情況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防險、避險的能力,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中,通過“說一說、練一練、演一演”,讓學生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危險就在我們身邊。一旦遇到危險知道應該如何去做,才能把危險降到最低限度。

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認識了三個重要的求助電話,並瞭解了使用的要求。然後通過討論書中幾種情境,使學生懂得了躲避危險及遇到危險後的自救方法。最後討論兩個典型事例,讓他們明白了遇到危險要向人求救,求救的方法一是及時通知大人,二是使用三個求救電話。

教學中,我適時補充了相關安全常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教學效率。

本節課,我創設了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增強了安全意識,接受了安全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