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精選29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精選2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精選29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好情感。

2、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冬天的景象,感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豐富的活動材料,如:泡沫顆粒、彩筆、膠水、各類紙張、松枝等。

2、範例畫《在冬爺爺的懷抱裡》

3、播放背景音樂《堆雪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說對冬天的印象和感受;冬天有那些開心的事兒?

2、出示範例畫《在冬爺爺的懷抱裡》,請小朋友欣賞並說出這幅畫畫了哪些事情?用了哪些材料?

3、引導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各組幼兒要按整體構圖分工合作,選擇材料,完成畫面。

評改:

孩子們小組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4、展示作品:請每組派一個小朋友給大家講講他們的作品。

結束部分:

表揚鼓勵小朋友的進步並把幼兒作品佈置到歡迎冬爺爺主題的'牆飾上。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教學活動中都非常積極,在做畫環節中孩子們都很興奮,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但在做畫過程中也有個別組發生爭執的現象,都想按自己的想法來佈置畫,經過老師的指導,孩子們握手言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故事內容

2.進一步瞭解大豆的廣泛用途,產生探索豆類植物的好奇。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故事、各種生活中的豆製品、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匯入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麼?(出示蛋糕)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特殊的生日patt,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是誰過生日?

師:(出示圖片:老豆爺爺)今天是老豆爺爺的生日,豆子寶寶們想給爺爺個驚喜,想把爺爺所有的子孫都叫來,可是豆寶寶們不知道家族中還有誰?於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小朋友。

師:小朋友猜一猜,除了豆寶寶外還會有哪些是老豆爺爺的子孫?(討論)

二、初步欣賞故事,結合圖片欣賞故事。

師:有一個有心的豆寶寶也在努力的尋找,它在網上找了很多老豆爺爺的子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為什麼小豆不讓他們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

三、帶著問題再次欣賞故事。

師:為什麼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為老豆爺爺過生日呢?

師小結:原來啊肥皂、油漆、輪子、帽子都是用大都做成的,都是豆爺爺的子孫,所以來給老爺爺過生日。

四、故事表演,活躍氣氛。

1、理解故事,帶領幼兒討論:小豆長大了能做什麼?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大豆做成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小豆呢?我們來邊聽故事邊表演吧。

3、 教師小結:大豆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而大豆做成的食物品種更是繁多,比如:豆腐、豆皮、豆腐腦、臭豆腐、豆芽菜等,他們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豆類食品,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更高!更壯!更漂亮!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區域中觀察、比較已投放的各種豆類,如:綠豆、扁豆、豌豆、蠶豆等,瞭解其用途。

2、收集有關大豆用途的資訊。

小結及反思:

幼兒對農貿市場很陌生,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買菜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買菜,因此,我設計了《農貿市場真熱鬧》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更多蔬菜的種類,營養與價格,同時讓幼兒自己去買菜,自己問叔叔阿姨菜的價格等等。幼兒非常感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愉快的社會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本次活動很滿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天氣漸漸轉涼,風兒也從浮躁轉為涼爽了。為了體驗和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聯絡結合幼兒的喜好,特別設計了這樣一節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膚覺,視覺,“聽覺於感官感受風。”

2.知道製造風的方法。

3.體驗和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聯絡。

活動準備:

風車、風箏、肥皂水、吸管、扇子、碎紙片、塑料袋、電風扇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摸一摸,抓一抓四周,讓幼兒體會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引導幼兒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風。

(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可以看見風造出來的效果,風吹過來,有什麼樣不同的感受,運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面板感覺風的'存在。)

3.操作活動,請幼兒思考風是怎麼來的,如果沒有風,我們可以製造風嗎?如何製造風?(幼兒自選材料,製造風。)

4.活動後,讓幼兒互相分享剛才製造風的方法,並進行比較。

5.請幼兒想一想後發言:風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利用風可以進行那些活動。-

6.總結:通過畫面介紹風的功能。

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表情娃娃面具哭、生氣、笑各一個。輕音樂,畫紙,油畫棒若干

活動目標

能積極交流討論生氣時怎樣使自己變得開心。

感知哭、生氣、發脾氣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初步懂得處理消極情緒的方法,逐漸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活動過程

1、演示表情娃娃,匯入活動。

(1)依次將表情娃娃的面具帶上並取下。

(2)提問:剛才老師帶了什麼表情地面具,說一說,一般在什麼情況下可能出現這樣的表情。

2、幼兒自由討論併發言

(1)提問:經常生氣好嗎?它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

(2)小結:生氣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當遇到讓我們生氣的事情時,我們要學會改變自己,努力讓自己從生氣中走出來,變得開心和愉快一點。

提問: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開心呢?

小結: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 事情,這沒關係關鍵是要善於將自己從不開心的狀態中解救出來。

3、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剛才討論的結果

(1)提示語:剛才小朋友說得真好,現在老師想請你們把剛才說的畫出來,張貼到走廊上,讓爸爸媽媽和被的小朋友也知道生氣,傷心對身體不好,當遇到傷心生氣時,怎樣做才能使自己變得開心起來。

(2)幼兒作畫,教師播放背景音樂並巡迴指導。

4、幼兒互相欣賞作品,請部分幼兒介紹作品,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建議

1.收集一些幼兒開心微笑的照片張貼活動室的矮牆上,佈置成一幅燦爛的"笑臉牆"。在活動室門口設定一個情緒表,準備笑、哭、生氣、鬱悶等不同的`表情娃娃卡若干,請幼兒每天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相應的情緒娃娃卡片插在自己的名字袋中,增進幼兒對自我情緒的認知。在美工區佈置作品展示牆,請幼兒想同伴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說說讓自己不生氣、變得開心的辦法。

2.請家長隨時提醒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對孩子的不良情緒注意疏導。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什麼蛋是什麼小動物生的。

2.在認識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製作蛋沙拉的過程中形成文明的好習慣,享受生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每位幼兒家長聯絡好,請他們幫忙從雞蛋、鴨蛋、鴿子蛋和鵪鶉蛋中任選一種蛋帶一隻來園。

2.幼兒人手一隻盆子、一隻碗和一隻勺。

3.教師自己也準備一些各種蛋特別是鴿子蛋和鵪鶉蛋。

4.準備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醬。

5.一隻明爐、鏟子、油、鹽、味精、料酒等調味品,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一.挑蛋。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蛋,請你們挑一隻你喜歡的蛋,然後說說你挑了一個什麼蛋?它是誰生的?

幼:我挑的是雞蛋是雞媽媽生的……

二.摸蛋。

1.師:現在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別人的蛋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顏色深。

2.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蛋你見過那些?

教師總結:小朋友帶來的各種各樣的蛋。他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們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認識蛋清和蛋黃。

1.師:你們知道這些光滑的蛋殼裡到底藏了些什麼東西呢?我們開啟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師介紹磕蛋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並提醒幼兒要注意衛生。

3.幼兒動手磕蛋,教師在旁協作指導。

4.幼兒個別回答。

教師總結:不管什麼蛋,裡面都有黃顏色的叫蛋黃,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後才叫蛋白。

四.教師現場煮蛋。

1.師:今天老師來為小朋友們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嗎?

幼:好。

2.教師邊炒蛋邊提問:

1)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湯。

2)師: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還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點心呢!你知道那些點心裡有蛋嗎?

幼:蛋糕、蛋卷、蛋黃派。

延伸活動:製作蛋沙拉。

3.師:我們一起來學做好吃的蛋沙拉,並開一個“蛋的party”吧!

4.師:介紹製作蛋沙拉的方法,和應注意的方面。

5.師:好,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去參加“蛋的party”吧!(舞會音樂響起)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沙拉。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各種QQ表情,初步瞭解QQ表情在網路交往中的運用。

2、根據情景選擇適合的QQ表情,瞭解合適的情感表達方式。

3、在遊戲中體驗、表達各種情感,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自制歷險圖人手一張。

2、若干QQ表情。

3、每組一份QQ表情(裡面有各種表情貼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QQ聊天,激發興趣。

通過線上QQ聊天,初步瞭解QQ表情在網路交往中的運用。

教師:聽,這是什麼聲音?你們有沒有聽過這種聲音嗎?你們知道這種什麼是代表什麼意思?

教師小結:QQ和電話一樣都是用來和別人說話、聊天的。

(二)播放Flash動畫,引出主題

1.根據Flash動畫,進行猜表情活動。

播放第一段動畫,根據情景選擇合適的QQ表情。(掉到洞裡會是什麼表情?)請2—3名幼兒來學一學,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也會有這種表情?

(環節簡析:QQ表情既動態又誇張可愛,非常迎合幼兒的"口味"。讓幼兒根據情景猜測、選擇QQ表情這個環節能給幼兒帶來"玩"的感覺,還能調動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引發他們體驗、表達各種情感。同時遷移到實際生活中,什麼時候我們也會有這樣的表情,鞏固驚訝、恐懼這兩個表情)

2.通過Flash動畫感知QQ表情的趣味性播放第二段動畫,根據所播放的動畫,講述故事內容。有一隻小猴子爬到樹→要去摘蘋果吃→因為吃了太多的`蘋果嘔吐了)師:這裡可以用什麼樣的表情表示,請你來貼一貼。

(環節簡析:讓幼兒根據動畫講述故事內容比前一環節更加富有難度,提升了幼兒的已有水平。好玩、生動的情節也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3.根據Flash動畫,猜測故事。(驚恐→看到大灰狼)播放第三段動畫,根據QQ表情的變化,創編故事。

師:請你觀察動畫,如果是你看到了大灰狼,你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呢?你看到大灰狼之後你會做什麼呢?(小組討論)(環節簡析:根據QQ表情的變化,猜測、創編故事比前二個環節增加了難度,既調動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發展了幼兒的想像力。)

4.運用Flash動畫,引出各種QQ表情(QQ大轉盤)播放第四段動畫,讓幼兒感知QQ表情的多樣性。

(環節簡析:這樣的結尾很快樂,還能給幼兒展現出更多的QQ表情,同時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

(三)自制QQ表情歷險圖

1.教師介紹要求

(1)幼兒集體觀看大曆險圖,發現問題師:這一次請小朋友看一看,你發現了有哪幾個困難?說一說。

師: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玩大曆險,請你從大曆險的圖上選取一條路線來走。

(2)面對這些困難,QQ的表情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師:遇到你自己選擇的困難,想一想解決的辦法。你的QQ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為你的歷險圖編一個好聽的故事。

2.小朋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環節簡析:本次自制表情歷險圖是活動的高潮,也是鞏固環節。讓孩子們在玩一玩中體驗到QQ表情的多變性,從而聯絡到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應該怎樣表達)

(四)結束活動

協助小朋友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垃圾分類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素養,是一座航標。保護美麗環境,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為努力推進學校垃圾分類工作,號召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學習和實踐中,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近日五華區三所學校積極開展了“垃圾分類”的主題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倡導垃圾分類理念,營造良好的環保氛圍,五華區瑞和實驗學校開展了“垃圾分類眾參與”的主題班會。各班圍繞“垃圾處理的現狀”“垃圾是錯放的資源”“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等方面展開積極討論和分享學習。

同學們開動腦筋巧妙設計分類垃圾桶,編排了生動有趣的垃圾分類小品,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垃圾知識搶答小競賽等,搶答環節中大家熱情高漲、氣氛活躍,紛紛發出倡議,從身邊做起,為我們的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本次活動,瑞和實驗學校的同學們學會了正確分類和合理處理垃圾,不僅增強了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明白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更培養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以實際行動做好垃圾分類。

為了落實“環保從娃娃抓起,從身邊做起”的科學環保生活理念,更好地宣傳垃圾分類對環境的益處,五華區第三幼兒園自開學以來積極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的相關活動。老師們把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日常教學中,耐心向幼兒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紙類(報紙、傳單、雜誌、舊書、紙板箱等)、金屬(鐵、銅、鋁等)、橡膠及橡膠製品為可回收垃圾,而廢舊電池、電子產品、燈管燈泡、過期藥品、日用化妝品等為不可回收物品,還親自帶領幼兒們自行進行垃圾分類,增強了幼兒們垃圾分類的意識。

同時黨員們積極發揮帶頭作用,把各類垃圾進行分類打包,聯絡回收公司回收,並把回收的費用用於購買綠植樹苗進行種植,這種變廢為寶的'方式不僅減少了幼兒園的碳排放量,更讓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種植在孩子們心裡。

通過垃圾分類的環保教育活動,讓全體教職工在思想和行動上將垃圾分類落到了實處,使幼兒懂得如何去處理生活中的垃圾,並能加入一起保護環境的隊伍中來!讓我們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更多的人,共同建立美好的家園!

五華區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的共青團員及少先隊員在學校團委書記和大隊輔導員的帶領下,到校外開展了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利用校門外的“垃圾分類”設施向大家講解垃圾如何分類,接著學校團委書記對未規範投放的垃圾進行糾正拾撿,讓大家更直觀地知道垃圾擺放的正確位置。

在黨員同志的帶領下,大家來到了四類垃圾分類投放垃圾桶前,孩子們按照老師的講解,把生活中使用完的物品(如用完的電池、過期的藥品、使用過的紙板箱等),進行正確的投放。看著潔淨的環境,孩子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中隊的隊員們通過收集材料的方式,在校內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先行保護環境,我能行”的中隊活動,以自己喜聞樂見的方式分別介紹了垃圾的危害、垃圾回收後的再利用及如何進行正確分類。小隊員們在輔導員的帶領下,第一次接觸“垃圾分類”這一領域,通過活動,少先隊員們的環保意識得到了提高,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也更加清晰,相信在以後的生活中,一定能為其他中隊的少先隊員們做好榜樣,成為垃圾分類小能手。

學校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垃圾分類”主題教育活動,提高了廣大師生的環保意識,樹立了“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的理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促使大家能夠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積極爭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和行動者,為我們美麗的地球家園奉獻一份力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⒈人的一生是個美麗的過程,通過談話、觀賞課件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遠大的理想。

⒉教育幼兒珍惜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活動重點:

感知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動準備:

製作課件、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短片

播放短片,教師講解:

⒈教師:動畫片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呢?(小種子)教師:它又學小鴨子又學小猴子是為了幹什麼呢?(尋找自己的理想)

⒉小種子通過不懈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嗎?還長成了花,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它很開心的笑了。在它尋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它的什麼精神呢?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再欣賞一遍:應該勇於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做一個堆社會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燈片

出示一系列“美麗人生”的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如:生日照,結婚照等。

引導幼兒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

三、播放幻燈片:

請幼兒欣賞教師的“美麗人生”。

老師也有我的美麗人生,小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分享嗎?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

⒈最後由:“而今後老師還會有很長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繼續去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理想。”引出: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會是什麼樣?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⒉集體討論。

⒊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給幼兒分組:

把自己的理想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完了,如果願意,可以講給身邊的老師聽。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菜場裡有品種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們買菜和賣菜的地方。

2.能大膽地參與買菜活動。

3.對菜場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大膽地參與買菜活動。

活動準備:

1.與幼兒附近的菜場聯絡,取得對方協助,對菜場環境進行了解,確定幼兒參觀路線和參觀與活動的地點等。

2.每位幼兒準備1元錢,共買菜時使用。

活動過程:

一、參觀前的談話。

提問:我們吃的各種菜是從哪兒買來的?菜場裡面有什麼?人們是怎樣買菜和賣菜的?(幼兒根據經驗交流)

二、現場參觀。

1.觀察菜場的大門、標牌。

2.引導幼兒觀察菜場有許多食品攤位、知道食品攤位都是分類擺放的,如:魚、肉、雞蛋、豆製品、蔬菜等,人們到這裡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菜。

3.重點觀察蔬菜攤點,加深對蔬菜的認識。

三、學習買菜。

1.引導幼兒觀察顧客是怎樣買菜的,營業員是怎樣賣菜的,他們怎樣說,又是怎樣做的。瞭解買菜的過程。

2.鼓勵幼兒與營業員交流。用1元錢買回自己想吃的蔬菜。

將幼兒分組,教師分別帶領幼兒到不同的攤位上,讓幼兒自主買自己喜歡吃的蔬菜。

四、嘗試互相交流。

相互觀察各自買回的蔬菜,交流買菜過程及回家後準備怎樣燒自己買回的蔬菜。

活動反思:

為了豐富孩子對蔬菜的認識,我們和孩子一起去菜場參觀。孩子們認識、瞭解了更多的蔬菜。菜場上的蔬菜可真多呀!孩子們一邊仔細地觀察,一邊還不停地說著、問著:“我知道這是芹菜?”“我知道這是青菜!”通過參觀菜場, 他們發現了各種各樣不同的蔬菜?在認認說說中積累了一些蔬菜特徵、名稱的.初步經驗。

通過參觀菜場,孩子們認識了菜場,知道菜場是買菜和賣菜的地方。觀察到市場的人和食物、豐富了孩子們對蔬菜的認識,提高了他們的觀察力和問題意識。並瞭解菜場中物品擺放和人際交往的特點,促進了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嘗試進行垃圾分類。

4、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懂得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6、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製作一張家裡垃圾記錄表,認真填寫。

2、蒐集並瞭解有關於垃圾分類的知識。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個、幼兒分類用的生活垃圾、幼兒分類用的小垃圾箱。

4、分類垃圾箱大掛圖、垃圾分類圖片。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說說生活中的垃圾。

師:孩子們,韓老師給大家佈置了任務,請大家記錄這幾天家裡產生的垃圾,你們完成了嗎?(完成了)快把記錄結果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

1、小組交流。(拿著記錄表,互相說說)

2、個幼介紹。(誰想把記錄結果說給大家聽聽?)

小結:每天我們的家裡會產生許多垃圾,主要有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廚餘類、有毒有害類垃圾。這麼多垃圾你們平時是怎麼處理的?(放到垃圾箱裡;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類放進垃圾箱”師說:你在哪兒看到分類垃圾箱的?)

二、問題思考,商討垃圾處理方法。

(一)認識垃圾分類標誌。

師:韓老師這兒就有兩個垃圾箱,我們!

1、提問:仔細觀察,你們發現了什麼?(顏色、標誌)(找兩三個孩子說)

這是什麼標誌?

可回收物是什麼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麼意思?

2、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這是可回收標誌,這是不可回收標誌。回收以後經過特殊處理能再為我們服務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這樣的垃圾應該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應該扔進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二)討論垃圾分類方法。

師:咱們記錄的垃圾要跑進哪個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來,然後和旁邊的小夥伴說說

1、幼兒小組討論。(引導孩子說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說花圈的,再說不花圈的)

2、提問:誰願意把討論結果介紹一下?

3、個幼回答。

小結:哦,原來廢紙類、塑料類、金屬類、玻璃類、織物類是可回收垃圾(把分類圖片貼過來);廚餘類、有毒有害類是不可回收垃圾。(貼圖)(配課老師收走記錄表和筆)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類意義。(讓孩子多說,讓家長重點解釋)

師:咱們剛才分的特別好,韓老師特別佩服你們!為什麼要將垃圾分類處理?

1、幼兒自由回答。(師表揚:你真是個蒐集資訊的小能手!)

小結:(結合圖片)如果垃圾不分類處理,大量的土地會被垃圾佔領,水源、空氣都會受到汙染,地球就會變成一個垃圾場;如果垃圾能被我們很好的.回收再利用,可以節約好多資源。廢紙類垃圾回收後,可以減少大片樹木被砍伐;易拉罐的回收,可以做成好多鋁製品;玻璃瓶回收後,可以製成很多新的玻璃製品……

四、實踐操作,試試進行垃圾分類。

師:好處多大呀!咱們班裡就有垃圾,快行動起來把垃圾分類!(垃圾要擺放到教室周圍)

1、幼兒操作。

小結:區域活動時,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些這樣的分類垃圾箱,將它們擺在家中、擺在我們的小區裡,用來提醒我們的爸爸媽媽,提醒身邊的人,將垃圾分類處理,環保小衛士們,行動起來!

活動反思:

“垃圾”是環保教育中首選的教育資源,教師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幫助幼兒體驗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可見,周圍生活中的資源,我們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為幼兒園的教育資源,生活處處是教育。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1

目標

1.共同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情景,瞭解幼兒園中部分成員(保健老師、廚師等)的工作及其與自己的關係.萌發互愛的情感。

2.觀察照片、錄影、圖表、實物等,選擇有用的資訊大膽交流。

準備

有關幼兒園生活情景的數碼相片,營養食譜,燒飯用的大、小鏟子,白大褂,白鐵盒,畫筆,畫紙。

過程

一、經驗回憶

1.師(出示本班幼兒活動的數碼相片):照片上都記錄了哪些我們在幼兒園度過的`快樂時光?

幼1:我們舉行升班儀式,陳老師扮成了小兔子。

師:剛開學的事還記得,看來那次狂歡你們印象挺深刻的。

幼2:那次我們還宣誓、唱歌到舞呢!

幼3:我們和劉老師在做遊戲。

幼4:我看到丫丫和小易在吃飯。

師:瞧她倆大口大口地,吃得多香!

幼5:這種咖哩飯很香,我也很喜歡吃。

師:對呀,幼兒園的飯菜特別香。

幼6:還有陳老師在草地上給我們講故事!.

師:幼兒園裡快樂的事可真不少。唱歌、眺舞、開party,和劉老師做遊戲.聽陳老師講故事。你們喜歡到幼兒園來嗎?喜歡陳老師和劉老師嗎?

幼:喜歡。

2.師:幼兒園就像快樂的大家庭,除了陳老師、劉老師,還有誰呢?

幼1:還有看門的馬師傅。

幼2:我還採訪過燒菜師傅。

師:噢,你們每天吃的可口的飯菜就是他們燒的。

幼3:我採訪過林老師,我很喜歡她。

二、重點解讀

1.解讀保健老師的工作

(1)師:你們一口氣說了這麼多,今天我們要重點來說說幾個人。他們是誰呢?(出示白鐵盒、白大褂)我先提供兩件東西,看看你能不能猜出來。

幼1:醫生吧?

幼2:是周老師,她每天都穿這件白大褂。給我們吃藥時她就拿著這個白盒子。

師:你觀察得還真仔細,到底是不是呢?(出示大屏照片。)

(2)師:周老師平時在幼兒園都做些什麼事情呢?

幼1:中午給我們吃藥。

幼2:我們如果不舒服可以去找她。

幼3:每天早晨給我們發牌子。

師:對,在幼兒園每天最早迎接你們的不是陳老師或劉老師,而是周老師。周老師為什麼要給你們發牌子呢?

幼1:我拿的一直是紅牌子,周老師說我很健康。

師:那還有其他顏色的牌子嗎?

幼2:還有綠顏色的,我拿過一次,那次我咳嗽了。

師:原來不同顏色的牌子代表身體的健康狀況不同,這樣可以提醒我們注意誰身體不好,需要多多關一心。

(3)師:周老師還做一些什麼事呢?

幼:我還看到她經常用電腦。

師:你們知道她在打什麼嗎?(幼兒搖頭。)

師(出示營養食譜):這是什麼?上面有什麼?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2

生活中垃圾隨處可見,為了讓孩子瞭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懂得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青雲幼兒園中班組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開展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培養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

1、認識垃圾分類標識及分類標準。

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還有哪些垃圾是有毒的?通過認識不同的垃圾,讓幼兒知道有些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從而知道變廢為寶,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老師們提供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三種不同小垃圾桶,讓幼兒自己動手分一分,把不同的垃圾放到相應的垃圾桶裡,讓幼兒在實踐中區分垃圾桶的顏色和相應的標誌。

2、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孩子們認識了垃圾分類標識,知道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接著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垃圾分類”宣傳旗,同時讓孩子們參與設計“垃圾分類手抄報”。孩子們有的手持著自己製作的小旗,有的舉著垃圾分類宣傳報,向來接他們的家長宣傳家庭垃圾分類訣竅。

3、垃圾變廢為寶。

為了增強幼兒節約資源的'環保意識,師生們一起收集舊材料,將收集來的廢舊盒子進行包裝、裝飾,製作成精美小禮物送給同伴。將廢舊報紙捲成各種小魚形狀,再新增花紋,貼上眼睛、魚鰭、魚尾,一條可愛的小魚就呈現了。巧妙利用各種廢舊物品做成自己喜歡的玩具,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活動內容,而且營造了優美豐富的教育環境,開發了幼兒的想像力,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讓幼兒瞭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並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青幼組織了一次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活動,讓孩子們開展大掃除,清理、分類校園裡的垃圾。孩子們將枯樹葉扔進了不可回收垃圾桶,將午點吃剩的果皮扔進了餐廚垃圾桶,將塑料瓶扔進了可回收垃圾桶……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放學後,孩子們還不忘和爸爸媽媽分享垃圾分類知識。

通過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孩子們知道了垃圾分類標識及分類標準,並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自覺地進行垃圾分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 瞭解常見車輛的名稱及作用,並按不同類別分類。

2、 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記,在遊戲中學習運用。

3、 能隨音樂合拍地創編動作。

4、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懂得遵守規則。

活動準備:

1、 卡車、自行車、小轎車、麵包車、摩托車、人力車等車輛標記小卡片若干,請幼兒自由選擇一個標記貼在胸前。

2、 把活動場地設計成馬路,貼上各種交通標記。

3、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認識各種車輛,並分類

1、 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名稱及用途

“呀?工廠裡一下造了這麼多車子!你是什麼車?有什麼用?”

2、 車子進入停車場,按標記分類停放

“我們一起停到停車場去吧?停車場在哪兒呢?”(認識停車場標誌)

“請車子們進入停車場後找到自己停的地方。”

車子聽音樂駛入停車場(活動室)按標記停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兩大類:機動車又可以分成貨車、客車、摩托車三類)

二、 通過開車遊戲認識交通標誌

1、 帶領車輛駛上馬路,沿途認識各個交通標誌

“車輛們請注意了!上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我們出發了!”

“看!前面路口有一個牌子,這是什麼呀?”……(按順序認識了:禁止鳴喇叭、紅綠燈、人行橫道、禁止超車、禁止非機動車道、環形道、轉彎等交通標誌)

三、 韻律活動:車輛加油

1、 進入加油站(音樂室)

“車輛開了那麼多路,沒油了怎辦?”

2、 提醒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創編加油動作

“車子們先看看你的油箱在哪兒?你怎麼用你的`身體動作來表現加油?”

3、 聽音樂創編檢修車輛的動作

“油加好了!我們再檢查一下有沒有哪個地方壞了,需要檢修?”

4、 用動作表現高興的心情

“車輛檢修好了,油也加滿了,我們一起高興高興吧!”

四、 複習交通標誌

按原路返回,複習鞏固交通標誌的名稱及含義

“車子們!我們又可以出發上路了!我們按原路返回。”

五、 結束

車輛返回停車場停好,休息。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4

設計意圖:

班裡正在進行“迎新年”的主題活動,孩子們在裝飾自己班的活動室前參觀了大班活動室,對大班活動室的窗花產生了興趣。

窗花在我國的迎新年習俗中代表著對新年的美好祝願。我決定將這一幼兒感興趣而又不太熟悉的內容納入集體教學活動,讓幼兒感受美、欣賞美,並初步學習表達美。

在欣賞感知的過程中,我以屏風窗花匯入活動,讓孩子初步感知窗花,體會紅色窗花所蘊含的意義。然後,我讓幼兒欣賞各種特殊的藝術窗花,讓幼兒說一說、猜一猜、動一動,使幼兒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中。接著,我讓幼兒欣賞窗花藝人的作品,初步瞭解窗花的製作過程,使幼兒對窗花藝人產生敬佩之情,從而萌發製作窗花的願望。

整個活動以情感為主線,不僅使幼兒感受了窗花的美,對窗花這種民間藝術有了初步的瞭解,還促使幼兒關注生活中的美,形成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目標:

1.欣賞、感知各種各樣的窗花,瞭解窗花的多樣性。

2.樂意表達對窗花的理解,體驗人們貼窗花迎新年的傳統過節方式。

準備:

1.物質準備:

(1)各種鏡框窗花(如十二生肖、放生橋、福字、老鼠、魚、菊花等),貼在屏風上的教師剪的窗花若干,磁性板上的窗花(用卡紙做一個窗框,貼上“年年有餘”與“福”字窗花,以紅絲絨布遮掩,兩邊懸掛紅色鞭炮,渲染喜慶氛圍),“窗花世界”背景圖(貼上十二生肖、放生橋、公園等剪紙圖)。

(2)《敲鑼打鼓迎新年》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3)自攝陳爺爺剪紙的錄影片段,剪刀,練習紙。

2.經驗準備:

參觀大班活動室,欣賞蘇繡,認識“福”字。

過程:

一、初識窗花

1.馬上就要過年了,老師剪了許多窗花,我們開啟窗戶看一看吧。(出示屏風窗花讓幼兒欣賞。)

2.這些窗花是什麼圖案?它們都是什麼顏色的?(幼兒欣賞窗花。)

3.為什麼窗花都是紅紅的呀?(紅紅的窗花能給我們帶來喜氣和好運,所以過年時我們用紅紅的窗花迎接新年。)

4.你在哪裡也看到過窗花?

二、欣賞藝術窗花

1.欣賞“老鼠”窗花。

(出示“老鼠”窗花)這張窗花講了什麼事?你看了覺得怎麼樣?(五隻老鼠在敲鑼打鼓放鞭炮。)

2.欣賞“年年有餘”窗花。

(1)有張窗花是老師送給大家的一份新年祝福,祝大家年年有餘。你們猜猜是哪一張?(教師出示“年年有餘”窗花與兩張“福”字窗花,讓幼兒猜測哪張是“年年有餘”窗花。)

(2)你怎麼猜出來的?

(3)好多好多魚兒在一起,快快樂樂,美美滿滿,就表示年年有餘。我們一起來說說這句好聽的話。

3.欣賞“福”字窗花。

(1)這張窗花是一個字,你們認識嗎?

(2)一個“福”字代表什麼意思呢?

4.欣賞其他型別的窗花。

(1)想不想看更多的'窗花?老師帶你們到“窗花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

(2)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窗花世界”,讓幼兒自由觀賞交流,特別引導幼兒關注窗花“十二生肖”與“放生橋”的藝術美。

三、認識窗花藝人陳爺爺

1.你們知道這麼多窗花是誰剪出來的嗎?是我們朱家角一位很有名的陳爺爺剪的,他在全國剪窗花比賽中還得過金獎呢!陳爺爺本來要來幼兒園教大家剪窗花的,可是不巧,陳爺爺生病住院了。不過老師拍了一段錄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了不起的陳爺爺。

2.幼兒觀看錄影,教師引導幼兒關注陳爺爺剪窗花的過程,讓幼兒感知窗花的美,激發幼兒學剪窗花的願望。

四、學剪窗花

1.一張普通的紙在陳爺爺的手裡很快就變成了一張美麗的窗花。陳爺爺是怎麼剪窗花的?他先做什麼,再做什麼?他剪窗花的時候動作、神態是怎麼樣的?

2.快過年了,老師也想請大家用窗花把我們班的活動室打扮一下。我們一起來剪窗花,好嗎?

3.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剪窗花,老師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剪窗花的紙,你們只要沿著上面的花紋剪,一會兒就會變出美麗的窗花。

4.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要求: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剪下的紙屑先放在桌上,活動結束後再整理。

(2)幼兒剪完後,師幼一起用剪紙作品裝扮活動室。

延伸活動:

1.區角中投放剪窗花的紙樣及手工紙,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學剪窗花。

2.佈置窗花垂簾,讓幼兒欣賞、感知窗花對稱、鏤空的特點,體驗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

反思:

“窗花”是“快樂的新年”主題活動背景下的一次集體教學活動。它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從審美目標出發,引導幼兒感知窗花的色彩美、圖案美、寓意美,是一次美的薰陶與教育。

其二,從當地人文資源出發,幫助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幼兒對民間藝人的敬佩之情及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其三,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體驗,激發幼兒對新年的企盼之情。

同時,我在以下方面進行了實踐:

一、精挑窗花式樣,力求創造豐富而兼具藝術美的“窗花世界”,引導幼兒欣賞屏風上的窗花、鏡框裡的窗花、牆面上的“窗花世界”,層層拓展,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發現窗花獨特的藝術美。

二、巧妙利用視訊材料,使幼兒掌握製作窗花的要領,萌發製作的願望與興趣。

三、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提供了製作窗花的輪廓圖,給初次剪窗花的幼兒以有力的支援,有助於幼兒獲得成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5

一、活動名稱:

自我介紹

二、活動目的

1、相互認識,從小培養幼兒對小朋友、家人、老師有禮貌的好習慣。

2、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名字,培養幼兒的自我 識及口頭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小熊布絨玩具一個

四、活動過程

集中活動:寶寶們把你們的'小手伸出來和老師一起來拍拍手

活動流程介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個親子游戲,社會活動《自我介紹》,語言幾款《兩隻小象》,音樂活動《好孩子》,美術活動《月亮姐姐的女朋友》體能活動《小兔拔蘿蔔》。

1、匯入活動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歲半,願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嗎?也來和大家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吧”。

2、展開活動

請這位小朋友過來介紹自己(介紹過程),ⅩⅩ很棒,媽媽們鼓勵下,ⅩⅩ歡迎你,(依次介紹到最後)

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請媽媽帶自己的孩子相互認識一下,握個手交個朋友(認識過程,老師巡迴指導)

3、結束活動

現在請媽媽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們的這個社會活動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禮貌,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

五、活動延伸

媽媽在以後帶小朋友出入公共場所時,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六、活動評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問題匯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裡面先要說什麼?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麼?

在別人家裡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麼?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麼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裡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遊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佈置“家”進行遊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7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

2、在活動中,感受與同伴一起辭舊迎新的喜悅。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並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舊掛曆、新掛曆、布做的“龍”二"三條。中華風俗CD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身體縮成圓柱形狀,併發出被點燃的爆炸聲“砰”的聲音,請幼兒猜猜:“老師剛才表演的是什麼?”

問幼兒:“鞭炮聲讓你想到了什麼?”

2、音樂遊戲:敲鑼打鼓放鞭炮

師:“過年了,除了放鞭炮,還有什麼呀?”(出示圖片)

隨音樂做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動作。

3、換掛曆:欣賞新掛曆上的圖畫,翻開第一張,念一念上面的字,瞭解一月一日是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4、生肖年的`祝賀:瞭解今年是什麼生肖年。

問:“今年的生肖是什麼呀?”“明年是什麼呀?”

欣賞當年的生肖圖案。模仿拜年的情景。

5、教唱歌曲《恭喜恭喜》

師:“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唱新歌”。

6、耍龍燈。

老師在小朋友唱歌時出示“龍燈”引起幼兒興趣。

問:“這是什麼呀?”“它有什麼用呀?”

“我們也來耍龍燈好嗎?”

請幼兒來跟著音樂耍龍燈二"三次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做音樂遊戲的同時,感受到元旦活動其其中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五、活動延伸:

師:“我們小朋友一起跟著龍燈去給其他小朋友拜年去。好不好?”

(帶幼兒隨著歡慶的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特殊的電話號碼(119、110、120)感興趣,在活動中感知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樂意學習撥打特殊電話並正確描述情境,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海報背景圖三幅,正面分別寫著110、119、120,背面貼有雙面膠的卡片若干,活動記錄表張。

2、自制課件,不同的電話機、手機。

活動過程:

一、感知辨別

1、引出特殊的電話號碼

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不同的電話機和手機。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時發現,家裡的電話號碼有8位數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有11位數字。黃老師還知道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只有3位數字,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使用的`,你們知道是哪三個號碼嗎?(110、119、120)

小結:我們班有小朋友知道這三個電話號碼。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個數字,這樣記起來容易,撥起來也快。

2、配對遊戲

課件中出示房子著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場景圖與三個電話號碼,請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

師: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著火了。/有人生病了。/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師:發生這樣的危險和緊急情況該撥打什麼電話?房子著火了該打哪個電話?

幼119。(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操作課件,將號碼119與著火的房子相配。)

師.原來,發生了火災要打火警電話119。那有人生病了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120。(根據幼兒回答操作課件,110與病人的圖片配對失敗,120配對成功!課件中響起歡呼聲、)

師.這次對了。原來有人突然生病或受傷了要撥打急救電話120。那馬路上有人打架要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配對成功。)

師:對l如果有人打架,周圍的人可以打報警電話110。

拉拉(幼兒喜歡的卡通形象、天線寶寶拉拉j.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知道為什麼說這三個電話是特殊的電話號碼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幼.因為這三個號碼是三個數字的。/因為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時用的。/因為這三個號碼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師:哦,我也有一個理由,這三個電話號碼在我們國家的每個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時我們不能隨意撥打這三個電話。拉拉,我們說得對嗎?

拉拉小朋友和黃老師都說對了,告訴你們,之所以說這三個電話特殊,還因為它們都是免費的。好了,現在我們起跟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做個“誰不見了”的遊戲吧(教師播放課件,先同時呈現三個號碼.點選讓其中一個突然消失,請幼兒說出消失的是哪個號碼,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熟悉並記住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

拉拉、黃老師,你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這麼快就記住了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那麼你們會用這三個電話號碼嗎?

二、模擬實踐

1、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師:拉拉問我們會用這三個號碼嗎?你們會嗎?讓我們試試吧

師:(播放課件,幼兒園大門口的真實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門房間著火了。看,這裡發生了什麼事?誰願意來打電話?

師:記得要像上次火災逃生演習一樣快,要不小火很快就會變成大火。(播放課件,出現電話的影象,請一個幼兒用真實的電話機邊說邊拔119。幼兒撥完後,課件裡的電話鈴響起,消防員出現在畫面中。)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9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充滿了愛的故事,字裡行間瀰漫著濃濃的親情。作者以他獨特的思維和想像力,讓兩隻兔子相互表達著自己的愛,不管小兔子是怎樣靈感疊出地表達,而大兔子總是輕而易舉地超過它,因為,它對小兔子的愛超過一切。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故事是由小兔子開始的——猜猜我有多愛你。如果我們的孩子也能象小兔子這樣,那有多好!

本次活動,我們試圖沿著營造——體味——抒發——回報的脈絡,將幼兒與父母之間原本具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讓每一個孩子既能在充滿愛意的氛圍中成長,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關愛他人(首先是父母),讓孩子因愛而感動,為愛而行動!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作品中小兔子與大兔子之間愛的情感及愛的表達方式。

2、培養幼兒愛家人,愛老師,愛同伴的情感。

3、鼓勵幼兒運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動作表達對周圍人的.愛。(包括父母、老師、夥伴)

活動準備:

1、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PPT。

2、幼兒自帶一個小禮物。

3、彩色愛心卡片,黑色記號筆。

4、大海、樹、山、月亮、星星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表達愛的慾望

小朋友,能說說你們愛誰嗎?有多愛?誰愛誰多一點呢?

(引導幼兒用很、非常、最等形容詞來表達自己愛的程度)

師小結,匯入故事:說了這麼多,我們都想把有多愛說清楚,能不能說的更清楚呢?有一隻小兔子和一隻大兔子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一起來欣賞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

二、欣賞作品,感受愛的氛圍

⒈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⒉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作品。

(1)小兔子要上床睡覺了,它緊緊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問了什麼?(要大兔子猜什麼)

(2)小兔子和大兔子是怎樣互相表達愛的?

誰來說說小兔子有多愛大兔子?大兔子呢?幼兒可邊做動作邊回答。

教師總結:小兔子希望自己比大兔手臂長,比大兔子跳得高,跳得遠。它們都在竭盡全力地愛著對方。

三、拓展思維,遷移作品

1、師提問:在生活中有沒有像大兔子一樣愛你們的人呀?他們是怎麼愛你的?

2、說一說,我對爸爸媽媽的愛。

當我們愛爸爸媽媽的時候,可以大聲說出來,還可以用擁抱、親吻、贈送禮物、送鮮花……

3、說一說對老師、同伴的愛。

教師出示大海、大山、大樹、星星、月亮等圖片,先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到臺前來選擇其中一張圖片用自己的語言和動作來表達對老師的愛。再請部分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同伴到臺前來互相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對對方的愛。

4、同伴之間相互贈送自己的小禮物。

5、操作活動:愛心卡

小朋友們將父母的愛和孩子的愛分別畫在兩種顏色的愛心卡片上進行展示,體現孩子與父母之間相互的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家鄉土特產,嘗試給土特產分類。

2.知道家鄉物產很豐富,產生作為山東人的自豪感。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家長帶幼兒參觀農貿市場或超市,幫助幼兒填寫調查表一份,協助收集實物特產。

2.各地土特產圖片,如:樂陵小棗、煙臺蘋果、肥城桃子、萊陽梨、章丘大蔥、濰坊風箏、菏澤牡丹等(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1.瞭解家鄉的土特產,引導幼兒觀察收集的土特產實物,瞭解各地土特產的名稱及外形特徵。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是土特產嗎?你認識哪些土特產?你知道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土特產?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小結:土特產指一個地區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如農產品(水果、蔬菜)、紡織品(衣服、布料)、工藝品(風箏、泥塑等)。

2.知道山東的土特產很豐富,感受土特產的不同,嘗試對土特產進行分類並記錄。

(1)觀察分享幼兒的土特產調查表,說說土特產都有哪幾類。

(2)出示各種土特產圖片,鼓勵幼兒有序地將特產按照顏色、名稱、作用、食用方法等標準分類擺放,並嘗試記錄。

(3)相互交流自己的收穫,說說自己是怎樣分類擺放的,理由是什麼,如:分類標準是水果、蔬菜、糧食,或吃的、用的、玩的等。

3.欣賞兒歌誇家鄉,進一步瞭解各地土特產。

活動延伸:

特產自主品嚐會,請幼兒品嚐、欣賞土特產,初步感受特產的不同。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開放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尋找和介紹家鄉的特產、讚美家鄉的特產、推銷家鄉的特產等活動,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有關的特產知識,充分讓孩子感受到了家鄉的美麗與富饒。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一、對各種職業帽子具有探索興趣;

二、能夠認真觀察廚師、醫生、警察、建築工人的帽子;

三、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並能通過帽子分辨出;

【活動目標】

一、對各種職業帽子具有探索興趣。

二、能夠認真觀察廚師、醫生、警察、建築工人的帽子,並能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

三、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並能通過帽子分辨出人們從事的不同職業。

【活動準備】

物質:

廚師、醫生、警察、建築工人的帽子(數量與幼兒相當),家長資源(廚師、護士、建築工人、警察)。

心理:

認識幾種較為常見的職業,如醫生、警察等。

活動重點:

知道有些帽子可以代表職業

活動難點:

知道警察帽子的共同特點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跟老師打招呼

2、小朋友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一家帽子商店,看看那裡的帽子,你都見過嗎?它會是給誰戴的呢?

3、集合:

孩子們,這裡的帽子可真多,是給小朋友們戴的嗎?那是給誰戴的呢?來,咱們坐下來說一說。

二、展開

1、商店的帽子是給工作人員戴的。

過渡:

你看到了什麼樣的帽子?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去把你認識的帽子拿過來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幼兒一:

這頂帽子什麼顏色?像什麼?會是給誰戴的?戴上看看,像不像?誰還看到了不一樣的帽子?(選擇4名幼兒)

安全帽的引導語:

這頂帽子是給誰戴的?你摸一摸、捏一捏,什麼感覺?很結實,建築工人戴上它有什麼好處?這是建築工人的安全帽。

區分護士與醫生的帽子。

提問:

這裡的帽子到底是給誰戴的?

小結:

這裡的帽子是給廚師、警察、護士、建築工人這些工作人員戴的。

2、帽子代表不同的職業。

引導:今天,帽子商店來了幾位顧客,歡迎他們。

家長:小朋友們好!

幼兒:叔叔阿姨好!

(1)引導:

這些叔叔阿姨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你知道這位叔叔是幹什麼工作的嗎?(廚師站中間)我來變個魔術你就知道了!閉上眼睛,變變變,他是一位?從哪裡看出來的?這頂帽子告訴我們叔叔是一位廚師!

請小朋友猜一猜這位叔叔是幹什麼工作的?我來幫他選一頂帽子你就知道了。他是一位?(建築工人)

小結:

你們瞧,帽子能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幹什麼工作的。

(2)還有兩位阿姨,這位阿姨是一位?這位阿姨呢?她們應該戴什麼樣帽子呢?誰來幫她們選一頂合適的帽子?你想幫誰選?他們選得對嗎?

提問:

小朋友們仔細看,這幾位叔叔阿姨的帽子一樣嗎?

小結:

不同的工作有不一樣的帽子,帽子能告訴我們人們是幹什麼工作的。謝謝叔叔阿姨,歡迎你們下次再來。(家長下場)

3、同一種職業,也有不同樣式的帽子。

(1)男女不同

過渡:剛才小朋友們為警察阿姨選擇了一頂這樣的帽子,其實,警察還有很多種帽子,你們瞧,我有一個魔術盒,只要我們一起說它會變出各種各樣的警察帽子。

一起說“魔盒魔盒,變變變”,出示男警察的帽子,這兩頂帽子一樣嗎?這頂帽子是誰戴的?是男警察的帽子。

小結:

男警察和女警察的帽子樣式不一樣。誰想戴上試試,一幼兒,他應該戴哪一頂呢?

(2)四季不同

一起喊“魔盒魔盒,變變變”,出示棉帽、夏帽,一下變出了兩頂帽子,這頂帽子很特別,你覺得會是什麼時候戴的?誰來戴上試試,感覺怎麼樣?這是警察的棉帽,有了它,就算是下雪,警察叔叔也不會怕冷了。

小結:

不同的季節,警察的帽子也不一樣。

(3)接到報警電話,警察馬上要執行任務去了,戴什麼樣的帽子呢?“魔盒魔盒,變變變”他們就會戴上這頂作訓帽去執行任務。

(4)你們猜我的魔盒還有帽子嗎?請一位幼兒當魔術師,一起喊“魔盒魔盒,變變變”,你們見過這種帽子嗎?誰戴這樣的帽子?(交警)

課件小結:

男警察和女警察的帽子樣式不一樣;不同的季節,警察有不同的帽子;執行任務時的帽子和平時戴的不一樣;交通警察的帽子和普通警察的帽子也不一樣;警察的帽子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只要你仔細看,你會發現它們有相同的地方,(手指暗示)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

帽子上都有一個標誌,指一指,在哪?這是警察的帽徽,(ppt)只要看到了帽徽,就知道是警察的'帽子。

(5)發現帽徽上的祕密。

你們看帽徽上有什麼?一共有幾顆星?在哪裡見過這五顆星?在我們中國的國旗上,也有這樣的五顆星星,看到這五顆星星我們想到了中國,有五顆星的帽徽會是哪個國家的警察才有的?

小結:

這種帽徽是我們中國人民警察的標誌。

小結:

原來,帽子上還有這麼多的祕密!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帽子,同一種工作,帽子也有不同的樣式和作用。

4、有的工作沒有帽子。

提問: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我也喜歡,我是一名老師,老師應該戴什麼帽子呢? 小結:原來,有的工作有特別的帽子,有的工作是沒有帽子的。

三、結束:

幼兒自主選帽子

過渡:

接下來,我們來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吧,我想扮演護士,你想扮演誰?你呢?到帽子商店去選一頂合適的帽子吧!選好了嗎?誰在小醫院工作?站到這邊來,讓大家看看像不像?小警察在哪裡?站到這邊,給大家敬個禮吧!敬禮!小建築師在哪?小廚師?讓大家看看像不像?

大家都選好了帽子,走,我們回到班裡到區域去玩遊戲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2

活動目標:

1.學習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2.體驗籌備節日的愉快。

準備:

製作拉環、摺紙、面具、綵球等材料,汽球和彩燈若干。

活動與指導:

1.說說怎樣讓教室變漂亮的想法。

2.提供製作材料,示範一兩種不太熟悉的作法,其他熟悉的`請幼兒回憶製作要領。

3.確定製作內容後,分組製作。

4.將作品佈置在教室周圍,井襯以彩汽球,和彩燈等物,烘托節日氣氛。師生共同欣賞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故事懂得,不能憑自己力氣大就欺負弱小者,無論什麼人都要禮貌謙讓。

2.提高判斷是非的能力。

準備:

《小熊讓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圖一張,人物貼絨: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獅子)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出示小熊貼絨,介紹小熊的人物特點:長得胖胖的,力氣很大很大。今天就講一個關於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讓路》

2.教師演示教具並講故事。(故事見附錄)

3.提問:

(1)故事叫什麼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

(2)為什麼小熊欺負小兔、小羊、小猴,而不敢欺負大獅子?他這樣做對嗎?

(3)力氣大就可以欺負人嗎?大獅子的力氣比小熊大,為什麼他就不欺負人呢?

(4)大獅子給小熊讓了路,為什麼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們猜他心裡怎麼想?他明白了什麼?以後他會怎麼做呢?

4.小結:故事告訴我們,不能憑自己力氣大就欺負弱小的人,無論什麼人都要懂禮,講謙讓、說話要和氣。

5.結合幼兒日常表現,教師請幼兒自己想一想有沒有欺負人的現象,今後打算怎麼做?請大家互相監督和幫助,做一個禮貌、謙讓、受歡迎的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之後該怎麼辦,瞭解如何正確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後不要害怕,要大膽、禮貌的向他人尋求幫助。

二、活動準備:

故事內容圖片,PPT

三、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今天趙老師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小朋友幫幫忙。

2、師:我們一起聽聽它遇到了什麼問題。(出示PPT)

(二)分段講述。

幼兒觀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師:鼠先生遇到了什麼問題?

2、師:鼠先生為什麼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為鼠先生迷路了)

3、師:鼠先生應該怎麼辦?幼:可以問警察,可以做記號等。

觀看故事後半部分:

1、師:那最後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幼:找到了。

2、師:鼠先生是用了什麼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兒:問了許多的小動物,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與幼兒角色扮演。

(三)經驗遷移。

1、師:鼠先生迷路了之後是通過問路的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們小朋友一個人在外面迷路了該怎麼辦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當給予提示、指導)

2、小結:迷路後可以使用的辦法有,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電話號碼、父母手機號,打電話給家人;向路上的行人問路;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

3、我們回家後可以問問家長還有什麼好辦法,下次活動時大家在一起進行交流。

(四)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們高興的擁抱在一起,那我們也很開心,我們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嗎?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2、使幼兒明白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3、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2、ppt課件:水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活動

1、教師拿著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麼感覺我們喝的`是什麼水

二、瞭解自來水的來源。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出示自來水淨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淨水過程

2、江河裡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裡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把江河裡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淨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通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開啟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係。

1、ppt課件:水的作用,瞭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課件: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麼就不能生活。

3、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1)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2)水的用處那麼多,我們就應怎樣節約用水

(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提示幼兒講出:

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立刻關起來

四、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2、水對人體有好處,對人們也有很多用處,所以,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節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

3、記住國家節水標誌,以及世界愛水日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5

活動來源:

“汽車”是我班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之一,他們不僅知道各種型別的汽車,還知道汽車的許多功能。為了使孩子們對汽車知識更廣泛、更深入地瞭解,我們特別開設了主題活動“小汽車博覽會”。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實際操作等活動,拓展了關於汽車的知識,特別是其中的社會實踐活動——“我是小司機”,更把本次主題活動推向了高潮。在實踐活動中,孩子們為了當好小司機,開始到馬路上實際觀看成人是怎樣做司機的,並收集了各種交通標誌,如左轉彎、右轉彎、限速、慢行、禁止鳴喇叭等。因此,“標誌”成了幼兒討論最多也最感興趣的話題。於是,教師以此為契機,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誌,初步瞭解常見標誌的用途,並能對其進行分類。

2.大膽設計生活中的標誌。

活動準備:

1.佈置場景(各類標誌的'展覽)。

2.白紙;水彩筆;透明膠帶。

活動過程:

一、參觀標誌展覽

教師把幼兒帶到展覽區。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個展覽。參觀前,要觀察從哪裡進入展覽區?從哪裡出去?(入口處和出口處都有明顯標誌)參觀中,請小朋友不要大聲喧譁、擁擠;參觀後,請大家自行回到座位。

二、根據參觀內容進行討論

1.你看到了什麼?

教師重點介紹幼兒不熟悉的幾種標誌。

2.你在哪裡見過怎樣的標誌?

3.幼兒猜想標誌用途,之後教師講解。

4.對標誌進行分類活動。如交通類、文體類、安全類、天氣類等。

教師根據幼兒分類活動進行總結,並調整不正確的分類。

三、幼兒標誌設計

1.幼兒創意設計(分組討論),可以為什麼地方設計標誌?設計出什麼樣的標誌?

2.自己創作標誌。

3.展示自己創作的標誌。

4.幼兒到實際場所(幼兒園內)貼上。

活動延伸:

利用社會實踐活動觀察和了解更多的標誌;開動腦筋設計生活中常見處所的標誌,並通過自己的瞭解或設計來開展一個小型標誌展覽,提高並鞏固幼兒標誌方面的常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前,孩子們主動要求父母帶自己到各種場所去尋找標誌,並用相機拍攝或用圖畫記錄或用文字描述下來。在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與教師、同伴的互動,積極主動地探索和尋求答案,並能創造性地去表現和表達自己所知的各類標誌,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使自己的經驗得到提升。在活動後,孩子們不僅鞏固了原有的知識經驗,還養成了良好的觀察周圍事物、關注圖示的好習慣。有一位媽媽說:每次去超市都是她帶著孩子去貨架尋找需要的東西,現在不同了,孩子總是拉著她去找東西,原因是孩子學會了看超市的吊牌和圖示。這真正體現了“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幼兒教育理念。

活動評析:

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標誌,這些影象標誌比抽象的文字更易引起孩子的興趣,活動中問題的設計是循序漸進的,能提高幼兒的推理、判斷能力,對標誌的分類又能發展幼兒的思維。最後展示貼上標誌增強了幼兒動手操作的積極性。

在活動延伸中,讓幼兒利用社會實踐活動觀察和了解更多的標誌;開動腦筋設計生活中常見處所的標誌,並通過自己的瞭解或設計來開展一個小型標誌展覽等,這都能達到提高、鞏固幼兒標誌方面的常識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6

一、活動目標

1、明白人的本領大,能製造出各種小工具,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能大膽嘗試,培養他們的操縱潛力。

3、通過觀察和操縱小工具,明白小工具的名稱及用處。

二、活動預備

1、每組:新彩色鉛筆、畫片紙、各色正方形蠟光紙、汽水、半成品娃娃傢俱若干。

2、小工具:板手、卷筆刀、釘書機、剪刀、錘子等各若干。

3、小工具展覽會。

三、活動程序

(一)教師由桌上的物品介紹引出,提出題目請幼兒思考解決的方法。

1、這是一隻新的彩色鉛筆,想一個甚麼辦法才能讓它畫出畫來呢?

2、這幾張小畫片紙要是能成為一本小畫書,大家都能夠翻著看該有多好呀,怎樣做呢?

3、這張小床是娃娃家中小娃娃睡的,這上面還有幾顆釘子沒有釘下往,我們怎樣辦呢?

(二)操縱、討論

1、幼兒分組進行操縱,由徒手引發尋覓工具幫忙。

2、幼兒討論,明白小工具名稱與用處,老師操縱示範。

(1)喲,這張紙變成了美麗的窗花,是誰想的好辦法?用甚麼幫忙的?這叫甚麼?剪刀還有甚麼用?

(2)這本小畫書用甚麼方法釘成了?釘書機還有甚麼用?

(3)這張小床釘好了,小娃娃又能夠睡覺了,是誰釘的?

(4)誰把汽水瓶蓋子打開了,用了甚麼?板子還能夠做些甚麼?

(5)這兩隻筆能夠畫畫了,是誰做的?用了甚麼?(卷筆刀)平時老師用甚麼來削鉛筆?(刀子)小朋友用刀子輕易划著手,卷筆刀的`刀片躲在盒子裡,所以它很安全。

3、幼兒再一次操縱,嘗試剛才沒有用過的小工具。

4、小結:剛才我們用來幫忙的這些板子、錘子、剪刀、釘書機、卷筆刀,用起來省時間、省力氣、又方便又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名字,叫小工具。

5、啟發幼兒想想平時還見過哪些小工具?它們都是誰製造的?

人們還能動手動腦製作出更新的小工具,幫忙大家做很多事情,人的本領真大呀!

(三)參觀小工具展覽

四、活動結束

1、總結

2、評價

五、活動延伸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理解水平潛力的發展,對人的本領大的熟悉,他們首先是從四周簡單的事物開始的,隨著幼兒熟悉的進步,明白人能繼續改造、創造,並在小工具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製造出了新一代用品,以到達更省時、省力、輕巧、方便、安全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7

活動目標

1.學習結交朋友的方法。

2.懂得關心和尊重他人才能被他人喜歡或接納。

3.體驗不被他人喜歡和被他人喜歡的不同心情。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鼓勵和引導幫助幼兒大膽交朋友;

活動難點:理解交朋友的方法和道理。

活動準備

創設情境和小雞的'“家”;

讓一個幼兒扮演小雞,一個幼兒扮演小鴨,教師扮演雞媽媽;

雞鴨頭飾。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老師:今天我請大家看一個故事表演《小雞交朋友》,請大家看看小雞是怎樣找朋友的。

二.典型活動和評議

情境表演

1:老師:有一天,小雞在家很悶,出去找朋友玩,它來到池塘邊,看見了小鴨,就叫:“小鴨,小鴨,一搖一擺,快來!跟我一起玩。”小鴨生氣地不理它,一搖一擺地走了。

問題:

1.大家說說,為什麼小鴨不跟小雞做朋友?

2.小雞沒有找到朋友,它的心情會怎樣?

情境表演

2:雞媽媽對小雞說:“你知道為什麼找不到朋友嗎?你平時不關心別人,還取笑別人,別人怎麼會喜歡你呢?

老師:小朋友,你們能幫我想個辦法嗎?小雞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幼兒發言……

雞媽媽對小雞:你聽到了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多看到別人的優點,對別人要尊重,親切有禮,別人才會喜歡你,才會願意跟你做朋友,不尊重別人,誰願意和你交朋友呢?

老師:小雞再去找朋友,在池塘邊又見到了小鴨,對小鴨說:“小鴨小鴨本領強,游泳捉魚樣樣棒,小鴨請跟我一起玩好嗎?”(小鴨高興地答應小雞,兩人手拉手在音樂聲中跳舞)。

老師總結:

1.雞媽媽給小雞說了什麼道理?

2.後來小雞為什麼能交上朋友?現在小雞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三.讓幼兒嘗試交朋友

1.幼兒學習與小雞小鴨交朋友;

2.幼兒在班上找朋友。

老師:你們都找到朋友了嗎?請把你交朋友的方法告訴大家好嗎?

教學反思

此活動能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目標,提問有層次,簡練,在情景中能體驗出情感,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故事引入,通過聽和說的練習,教師和幼兒的互動,氣氛活躍,由淺入深地幫助引導幼兒理解和學會交朋友的道理和方法。學會關心和尊重他人,禮貌待人,讓幼兒體會到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歡。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8

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PPT課件: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它們?

歡迎它們和大家見面,出示水稻、小麥的圖片,我們請這兩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小麥: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麥,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兩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糧食。

2、糧食來之不易

中班社會禮儀教案《愛惜糧食》含PPT課件

(2)下面請小麥來和大家說一說。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PPT出示麵包、包子、油餅、麵條、餃子、燒餅等食品的圖片。)這麼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係怎麼樣?

(3)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晒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3、怎樣愛惜糧食

(1)請小朋友講一講你們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2)那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對待糧食呢?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都非常優越,加之受社會上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等壞風氣的影響,在幼兒園裡幼兒挑食、剩飯的現象十分普遍。針對這種情況,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瞭解糧食來之不易,體驗成人勞動的艱辛,養成不挑食、不浪費、愛惜每一粒糧食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9

活動目標:

1.認識禁止吸菸標誌,知道它所表示的意思。

2.瞭解吸菸對人們的危害,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看錄象引出標誌

教師提問:

1.這個叔叔在幹嗎?

2.他來到了什麼地方?

3.為什麼不讓這個叔叔進幼兒園呢?

二、觀看PPT,瞭解煙對人們的危害。

1.吸菸好嗎?為什麼不好?(生病、咳嗽、……)

2.我這裡有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小結:吸菸有這麼多的害處,所以我們要禁止吸菸!

三、認識禁止吸菸標誌

1.這是什麼標誌?

2.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小結:(用圖示範)一根點燃了的香菸表示在吸菸,加上一個紅色的斜線表示不能、禁止吸菸的意思。

四、學做環保小衛士,尋找被亂丟的菸頭

吸菸不僅對我們身體不好,而且還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汙染。所以,讓我們變成環保小衛士,在幼兒園尋找被大人丟棄的菸頭,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境。

活動延伸

如果你周圍有人在吸菸,如你的爸爸、爺爺、或者客人,你會怎麼做呢?我們想什麼辦法幫助提醒他們,使他們不吸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