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金秋十月,桂花飄香。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今天上午我們實驗幼兒園大班組邀請了爺爺奶奶和退休老師們在教室裡,祖孫兩代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共慶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弘揚民族文化,讓傳統美德深入孩子們的心靈。我們大班組的老師們精心策劃了一場“祖孫攜手歡度重陽”的聯歡活動。每個孩子都請來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老少攜手,共慶佳節。

孩子們準備了許多精彩的節目,有彈鋼琴、集體舞《娃哈哈》、《北京的金山 上》、《閃閃的紅星》《我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等。爺爺奶奶看著這些可愛的小寶寶們都笑得合不攏嘴,好像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爺爺奶奶們也不甘示弱, 也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有合唱、講故事、歌舞表演等等。爺爺奶奶們的精彩表演得到了小朋友的熱烈掌聲。孩子們還為爺爺奶奶剝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糖,吃瓜子。祖孫倆你一口,我一口,笑容盪漾在整個教室裡。

最後,孩子們獻上了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和一聲聲稚嫩的真情祝福,還在老人的臉上印上了紅紅的脣印——“爺爺、奶奶我愛你!”把整個“重陽節”活動推向了高潮!

今天,孩子們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感受著愛,並學習著付出自己的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大班社會教案:我想知道上小學的事情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為自己既將成為小學生感到自豪。

活動重點: 用清楚、簡潔的語言講述有關上小學的事情。

活動難點: 歸納整理談話內容。

活動準備: 活動前幼兒已經與父母交談過有關小學的話題。

活動過程:

1、表達想法:

“我們已經在家和父母一起交談了自己想要了解有關上小學的事情,你想知道些什麼?請你用清楚、簡潔的語言告訴大家。”

(1)幼兒在小組內暢談自己的想法。

(2)請部分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2、歸納彙總

“我們是否可以將大家的想法歸納為幾個方面?”

(1)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大家的想法:

有關生活方面、有關學習方面、有關人際交往方面。

(2)依據歸納的問題,教師與幼兒一起分別做好記錄。

活動二: 活動名稱:我要上小學了 活動目標: 學習表現背面人的行走動態。

活動重點: 表現出背面人的`動態。

活動難點: 表現出人行走的四肢變化

活動準備: 繪畫用紙、水彩筆、剪刀、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回憶參觀小學的情景:

“你在小學裡看到了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

2、討論:

(1)“你會買怎樣的書包?什麼式樣?什麼顏色?”

(2)教師演示背面背書包人的動作,重點是人行走的四肢變化。

3、幼兒表現:

(1)幼兒作畫,教師提醒幼兒要將人畫得大一些。

(2)幼兒用剪刀沿著人物的外輪廓線剪下(要留白色的邊線)。

4、分享:

(1)欣賞同伴的作品。

(2)介紹作品的內容,為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而感到自豪。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經過世代的沿襲,在過年時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貼對聯,貼窗花,穿新衣,吃團圓飯,放鞭炮,鄰里、親友互相拜年,長輩給晚輩壓歲錢,吃餃子……幼兒感受過過年的熱鬧氣氛,但對過年的來歷並不瞭解。結合我班正在實施的主題活動"家園攜手 快樂新年。",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參觀展覽、觀看課件、繪畫創作等形式,幫助幼兒瞭解過年的來歷,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在活動中感受過年的歡樂氣氛。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瞭解"年"的來歷,知道我國過年的幾種習俗。

2.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過年熱鬧、喜慶的氣氛。

3.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通過欣賞故事,瞭解"年"的來歷,知道我國過年的.幾種習俗。

活動難點:

充分運用各種感官感受過年熱鬧、喜慶的氣氛。

活動準備:

h:《年的來歷》

2.收集有關過年的各種慶祝活動的圖片(貼對聯、福字,放煙花,買年貨,穿新衣,壓歲錢,拜年,包餃子,放鞭炮,全家團聚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等)。

3.音樂:《喜洋洋》。

4.幼兒操作材料: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參觀"過年"圖片展,瞭解我國過年的幾種習俗。

1.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一個展覽。大家可要認真、仔細地看。

(播放圖片及背景音樂DD《喜洋洋》)

2.師:圖片上講的是?大家在幹什麼呢?誰看出來了,今天我們參觀的展覽的主題是什麼?(引導幼兒說出過年)

二、看課件,瞭解過年的來歷。

1.師: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可沒有過年這個習慣。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人們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請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2.師: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看一段有趣的動畫。(幼兒看課件前半部分,瞭解人們害怕的原因。)

3.師:原來人們是怕"年"這個怪獸。你們有什麼好辦法來對付"年"這個怪獸呢?(幼兒討論,發表意見與想法)

4.師:大家想的辦法都不錯,但最後到底是誰的好辦法戰勝了"年"呢?我們一起來繼續看下去,看看是誰幫助了這些人們?(白鬍子老爺爺)

5.師:白鬍子老爺爺是用什麼辦法對付"年"這個怪獸的呢?為什麼他用這些辦法?

教師小結:怪獸"年"最害怕紅色、燈光、響聲,所以白鬍子老爺爺用穿紅衣服、貼紅對聯、放爆竹、點燈的方法來對付它。從此以後,每年過年的時候,人們會穿紅衣服,貼紅對聯、紅福字,放爆竹,亮燈,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守歲。過年的風俗就由此而來。

三、根據生活經驗表達過年的熱鬧氣氛。

1.幼兒用畫的方式將知道的活動記錄下來。

(1)師:現在,過年的慶祝活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熱鬧。過年了,大家是怎麼慶祝的?(幼兒圍繞自己剛才參觀時看到的內容並結合自身的經歷講述。)

(2)師:過年真熱鬧!你最喜歡哪個活動呢?請你把它畫下來。(幼兒操作)

2.師:這些活動,有……(好吃的),有……(好看的),還有……(好玩的)。

3.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加入展覽,幼兒第二次參觀過年圖片展。

師:每個人都把自己過年時最喜歡的活動畫了下來,我們班的圖片展覽更豐富了。帶著你的朋友回教室去參觀吧!

活動延伸

1.將"年"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2.美工區:製作對聯、鞭炮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初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想辦法戰勝困難,體驗與朋友團結合作成功後的喜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看過《哈里波特》,理解有關巫婆、隱身衣、仙女等有關情節。

物質準備:有關課件及場地佈置,隱身衣(在鉛化紙中間剪出兩三個洞供幼兒頭部從洞中鑽出,件數為幼兒總人數的一半左右)、蔬菜湯、長柄勺(給普通長勺的柄接上一根棒,長度以幼兒用喝不到湯為準)。

活動過程

活動前給幼兒額頭貼上動物貼紙(類似頭飾作用)。

1.教師以獅王的身份出現:小動物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你們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請幼兒自由講述他為什麼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此時,幼兒的回答僅是xxx一直給我好吃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或者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之類。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帶著問題邊遊戲邊思考。)

2.(播放課件)一巫婆坐著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我看見前面森林裡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正愁我的長生不老藥沒原料呢!”

師:天吶!我們被森林裡的老巫婆看見了,她要把我們製成長生不老藥,怎麼辦?

(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躲起來,有的說我們一起把老巫婆打跑,還有的說請仙女來幫忙……幼兒已進入了魔幻情景。)

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麼辦?

3.師:我知道森林的那邊有一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出發吧!前面有一條小溪,我們必須跨過去才能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林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現我們。

4.(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動物們彆著急,我為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於是,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現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全體幼兒跳過後,來到幾鍋蔬菜湯前。

師:小動物們真能幹,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前面就是仙女的家了。

(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你們跳過了小溪,可還有一個難題在等著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喝完鍋裡的湯才能來我這裡。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幼兒紛紛拿著長柄勺喝湯,但怎麼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麼辦?”最後,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後的喜悅。)

6.集體討論、小結:朋友是什麼?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弱勢人群的需要,並知道幫助他們。

2.初步瞭解手語,知道手語的作用。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幸福拍手歌》、圖片一套、視訊《千手觀音》

活動過程:

一、看錄影,引入活動

1.播放第一組圖片,讓幼兒觀看。

引入:小朋友隨音樂(幸福拍手歌)進入活動室

師:小朋友,看你們這麼高興、這麼快活,多幸福呀!可是你們知不知道在我們的身邊還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可能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聽不到鳥兒的歌聲,還有的手沒有了、腳沒有了,他們的學習、生活都很艱難。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來觀看這樣的一組畫面。小朋友們,仔細觀看(幼兒觀看第一組殘疾人的生活畫面)。

師: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大家看到的是一組肢殘人的生活畫面。肢殘人是沒有手和腳,只能座在輪椅上的,那我們再來看一組殘疾人的生活畫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開啟盲人的生活畫面)

2.播放第二組圖片,讓幼兒觀看

師:剛才我們看的這一組是什麼人的生活畫面(幼兒回答)

師:為什麼是盲人呢?誰先來說?(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對了,眼睛看不見,走路依靠一根棍子的是盲人,那還有嘴巴不會說話,而且耳朵也聽不到任何聲音的又是什麼人呢?(幼兒回答)恩,小朋友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看見了這些殘疾人,你們心裡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師:是啊,我們在座的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你們想一想,這些殘疾人和我們健康人相比,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呢?

二、瞭解殘疾人的生活,激發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出示視訊一個)

觀看後提問: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殘疾人該怎麼幫助他們?幼兒自由答。

三、用手語關愛聾啞人

1.引出手語

師:小朋友想的`真周到,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孩子,想了這麼多辦法去幫助他們。那如果你們要去幫助那些聾啞人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方式與他們交流呢?

師:對,因為她聽不到、也說不出來,只好用手做動作和別人溝通,這就是聾啞人說話的語言,叫做手語。

2.學習簡單手語

師:小朋友,你們能看懂手語嗎?老師做做看,你們來猜猜。(教師做幾個手語,如你、你好、我、我愛你、謝謝、爸爸、媽媽等)

師:現在讓我們小朋友也來學一學吧!(幼兒跟著老師學手語)

師:孩子們,你們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手語動作,以後遇到聾啞人的時候,就可以用學來的手語來與他們對話了。

四、欣賞《千手觀音》

小結: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有了你們的幫助,這些殘疾人就不會太傷心了,通過努力與別人的幫助,好多殘疾人還參加了我們的春節晚會:

1.《千手觀音》的圖片

師:她們都是聾啞人,什麼都聽不到,但她們卻跳得非常好,她們真棒。

2.錄影《千手觀音》

五、《感恩的心》,學習殘疾人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

小結:他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們堅強與克服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感謝大家,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感恩的心》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感謝大家,感謝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棉花製品,創設棉織品商店,棉桃。

棉花生長各階段圖片,農民在棉田勞動的場景錄象。

活動目標

瞭解棉花製品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觀察棉花,瞭解棉花的特徵。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欣賞童謠《棉花》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童謠,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好了,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麼啊?"(棉花)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棉花嗎?(看過)師:今天老師就帶領我們小朋友走進棉花的世界。

二、認識棉花

1.觀察棉桃。

(1)認識棉桃師:"看,這是什麼,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師:"看一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師:"哦,外面硬硬的殼,裡面是白白的,這個呀就是棉桃,棉花寶寶就在棉桃裡面。"

(2)將棉花捻成線師:"老師要把棉花寶寶拿出來,小朋友再來看一看這個棉花,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看看什麼感覺?"師:"小朋友說棉花白白的,軟軟的,真舒服,裡面還有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籽。"師:"老師告訴你們,棉花寶寶還會變魔術呢,看,慢慢的,她變成了一條棉線。"(老師邊演示邊說)"真神奇,我請小朋友來試一試。" 小結:棉花白白的,軟軟的,它裡面的纖維很長,所以我們能把它捻成長長的棉線,棉花裡面還有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棉籽。

2.觀察整株棉花。

師:"認識了棉花,那老師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棉花生長在什麼地方嗎?"師:"哦,那我們來看看是不是呢?"(出示棉花圖片)師:"棉花長在一種小小的植物上,這種植物叫棉株。棉株像棵小樹,莖杆上長著小枝,小枝上長葉,先結棉鈴,後開花,花謝後結棉桃,棉桃成熟裂開,吐出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配以圖片講解)

三、瞭解棉花的用途

(1)棉花有什麼作用師:"你知道棉花有什麼作用嗎?和小夥伴討論一下。"總結:棉花全身都是寶!棉絮軋掉棉籽後就變得又輕又軟,可以做棉衣、棉被,還可以紡紗織布。棉籽可榨油,棉籽餅可做飼料和肥料。棉花杆可以造紙、當燃料,棉花根可以做藥。看來棉花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真的很重要。"

(2)請小朋友說說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也是棉花做的?

四、瞭解體驗農民伯伯

瞭解農民伯伯是怎麼種棉花的,知道農民伯伯很能幹,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

師:"棉花的作用這麼大,你知道棉花是誰種出來的嗎?"(農民伯伯)

師:"種棉花也是需要技術的,那麼聰明的農民伯伯是怎麼種棉花的呢?我們接下來就看一段關於種棉花的故事。"

總結:春天的時候,農民伯伯把棉籽種在地裡,當長出小棉株後,就要不斷的鬆土、施肥、除蟲。小棉株長大後,還要整枝,去掉多餘的枝葉,使棉桃結的又大又多。到了秋天,才可以收穫。農民伯伯種棉花可真不容易!"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新朋友棉花寶寶,回去後小朋友們找一找家裡還有什麼東西也是棉花寶寶變成的。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目的:

1.瞭解塑料袋和紙袋埋在地下的不同結果。

2.懂得塑料製品會汙染環境。

準備:

一個月前,帶領幼兒在園內挖兩個坑,分別將一隻塑料袋和一隻紙袋埋在地下,並做上記號。

過程:

一、現場觀看實驗結果。

1.一個月前,我們一起把塑料袋和紙袋埋在了地下,你們猜它們現在會有什麼變化?

2.教師帶領幼兒根據記號找到掩埋處,挖出埋在地下的紙袋和塑料袋,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紙袋已有點腐爛,但塑料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麼?

3.教師小結:在自然界中,蟲類和其他微生物會使紙袋慢慢分解腐爛,而塑料袋卻不容易分解腐爛,它會在土壤裡“睡”上許多年,而且還會產生有害物質。

二、瞭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場、水果店、快餐店、麵包房等。)

2.帶領幼兒到附近的菜場、超市、水果店等處觀察塑料袋頻繁使用的情況。

3.帶領幼兒到附近的多處垃圾房觀看塑料袋的丟棄情況。

三、回園談話,初步瞭解塑料袋對環境的汙染。

1.看到人們每天要用那麼多塑料袋,你是怎麼想的?

2.使用塑料袋有什麼危害?(會影響環境、汙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統計當天家中使用的塑料袋數量,並向父母瞭解這些塑料袋是哪裡來的,裝過什麼。

2.要求每個幼兒第二天帶家裡用過的塑料袋來園。

3.在以後的日子裡,有意識地數一數家中一個星期或一個月要扔掉多少塑料袋或其他塑料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