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5篇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4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錦集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一、 活動目標:

1、理解單數、雙數的意義。

2、認識10以內的單數雙數,發現單雙數之間的規律。

3、能在生活中尋找10以內的單雙數。

二、活動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認識10以內單雙數。

2、活動難點:能尋找生活中10以內單雙數。

3、指導要點:在數數中能辯別10以內單雙數。

三、活動準備:

10個彈珠,幼兒用書:《猜猜我是誰》。

一、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第22頁,向幼兒提問:

(1) 開心的彈珠是怎麼樣排列的?(兩個一組)

(2) 哪幾個數量的彈珠是開心的?()

(3) 哪幾個數量的彈珠是不開心的?()

(4) 觀察圖中10行彈珠的排列,你發現了什麼?(單數後面是雙數,雙數後面是單數;前後的單雙數一定相差1)

反思:由於大班孩子在生活中對單雙數已經有了一些大概的瞭解,概念不清晰,但是意思都能理解,所以在此環節中多數幼兒都能找出單數和雙數,通過形象的排列和擬人化的語言,最後大多數幼兒都能理解單數和雙數的含義:就是兩個一組有朋友的數就是雙數,單個沒有朋友的數就是單數。整個環節幼兒參與願望很強、興趣很高、效果很好。有幾個年齡小、能力差的幼兒理解能力稍差,需要調整目標、加強引導。請幼兒讀出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變色鳥的故事內容,學習詞語:漂亮、五顏六色;

2.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嘗試完整的回答問題;

3.通過表演和遊戲,體驗模仿故事角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變色鳥花花的紙偶;白色小鳥;羽毛紅黃藍綠黑紫若干;小鳥掛飾若干;小的紅花、綠樹、綠草、黃花若干、背景圖一張;掛圖35號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出示變色鳥紙偶。

師:今天教室裡來了位小客人,它的名字叫做花花,我們一起跟花花問好。

師:花花的羽毛看起來是怎麼樣的?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變色鳥的羽毛(五顏六色、漂亮的)。

師:其實花花原來是一隻白色的小鳥,因為它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所以羽毛才會變得很漂亮。你們想不想知道它發生了什麼事情啊?

師:現在我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請你們豎起小耳朵,聽一聽花花的羽毛怎麼會變色呢?

二、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圖示教具,講述故事第一段(第1-3段)

師:猜猜看小鳥花花發生了什麼變化?(吃了黃果子後提問)

師:花花第一次吃了什麼顏色的果子啊?它長出了什麼顏色的羽毛?

幼:花花吃了紅色的果子,長出了紅色的羽毛。

師:第二次它又吃了什麼顏色的果子?長出了什麼顏色的羽毛呢?

幼:花花吃了黃色的果子,長出了黃色的羽毛。

師:花花吃完紅色的果子和黃色的果子後,又吃了什麼顏色的果子啊?吃完果子後它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幼:花花吃了藍色的果子,長出了藍色的羽毛。

師:現在小鳥花花的身上有哪三種顏色的羽毛了?

幼:花花的羽毛有紅色、黃色、藍色三種顏色。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的說。

2.教師出示圖示教具,講述故事第二段(第4段)

師:你們猜猜花花還吃了哪些顏色的果子,羽毛變成哪些顏色了?(除了紅色、黃色、藍色,還加上了黑色、綠色、紫色)

師:為什麼花花身上有那麼多顏色呢?

幼:花花什麼顏色的果子都吃。(五顏六色)

3.教師出示掛圖,完整講述故事

師: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的羽毛落下來後,大地變得怎麼樣了?

幼:大地開出了許多紅花、大地開出了許多黃花、天空變成了藍色、田野和山坡長出了綠色的小樹和小草。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的說。

師:花花的羽毛五顏六色的很漂亮,藍色的羽毛落下來,天空就變成了藍色;黃色的羽毛落下來,果園裡會掛滿黃黃的橘子,田野裡還會開滿很多黃色的油菜花。想想花花還會有什麼顏色的羽毛落下來,大地上還會有什麼顏色的變化啊?

三、幼兒欣賞故事,進行表演、遊戲

師:現在我要請幾個小朋友當一當小白鳥和變色鳥花花一起做遊戲,把自己也變成漂亮的小鳥。桌子上放了不同顏色的羽毛。小鳥可以飛啊飛,故事裡提到白鳥的身上長出了紅色的羽毛,那小鳥就要去拿紅色的羽毛貼在白鳥的身上。

教師播放錄音。

師:白鳥的羽毛現在都是五顏六色的,羽毛落到地上,大地也變得很漂亮了。我要請小鳥們上來貼一貼紅花、黃花、小草,把大地裝扮的很漂亮。

教師請幼兒玩遊戲。

故事:

有隻白色的小鳥,在藍藍的天空上飛呀飛。

他飛到了一棵張滿紅果子的樹上,吃了一個紅果子,好香好甜啊!白鳥的身上長出了紅色的羽毛。

他又飛呀飛呀,飛到了一棵張滿黃果子的樹上,吃了一個黃果子,好香好甜啊!白鳥的身上長出了黃色的羽毛。他又飛呀飛呀,飛到了一棵張滿藍色果子的樹上,吃了一個藍果子,好香好甜啊!白鳥的身上又長出了藍色的羽毛,這隻白色的小鳥現在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變色鳥。

變色鳥的身上除了紅色、黃色、藍色,還加上了黑色、綠色和紫色。變色鳥吃個不停,這個顏色的果子也吃,那個顏色的果子也吃,什麼顏色的果子都吃。變色鳥吃了各種顏色的果子,身上長出了各種顏色的.羽 毛。變色鳥飛呀飛呀,紅色的羽毛飄落下來,大地開出了許多紅花;黃色的羽毛飄落下來,大地開出了許多謊話;藍色的羽毛飄落下來,把天空染成了藍色;綠色的羽毛飄落下來,田野、山坡上長滿了綠色的小樹、小草……藍天下的大地,有紅花,有黃花,有綠綠的樹林,有彩色的田野,看起來比什麼都美麗!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理解懶惰蟲的含義,並感受和表現歌唱中的弱起節奏。

2、藉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歌曲中的幽默。

3、初步形成勤勞、不依賴他人的生活態度。

活動準備:

1、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教師站在圓圈裡。

2、幼兒用書:《懶惰蟲》。

活動過程

1、在遊戲的情景中,引導幼兒感知歌曲《懶惰蟲》節奏並聽教師念兒歌。

教師邊念兒歌,邊按這首歌曲的節奏依次無摸幼兒的頭:“你是小小雞,你是小小雞,你的衣裳真美麗-------”。兒歌唸完,教師給最後一個被摸到頭的幼兒帖上紅花。

2、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歌詞的內容。

教師故意停頓片刻,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後按歌曲節奏念歌詞給幼兒聽。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是懶惰蟲,為什麼懶惰蟲到處都是痛?

教師邊唱歌曲邊玩點懶惰蟲的遊戲,歌曲唱完後,教師問最後一個被點到的幼兒:“你願不願意做懶惰蟲?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語氣表示:不願意做懶惰蟲。

3、學唱歌曲,並學玩“點懶惰蟲”的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邊學唱歌曲,邊玩點懶惰蟲的遊戲,教師對不願意當懶惰蟲的幼兒給予正面的肯定。

請個別幼兒當小老師,大家一起唱歌曲,玩遊戲。

4、引導幼兒仿編歌詞歌曲。

教師:你們都不願意當懶惰蟲,那我們就一起來唱不當懶惰蟲好嗎?那我們怎麼樣才不是一個懶惰蟲呢?

教師將幼兒所說的內容串成歌詞,然後帶領幼兒一起完整地唱歌曲《不當懶惰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浮力是一種看得見的神奇現象,比如我們的船可以浮在水上,泡沫也是,我們可以通過這種簡單的科學教案讓小朋友們瞭解一下科學的魅力,讓他們喜歡科學。

1、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鹽水的浮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前期幼兒經驗: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

2、人手一個雞蛋、半杯溫水、一根筷子、糖、鹽、味精、水、抹布、臉盆。

3、大記錄紙一張。

4、死海的錄影。

【重點】有序進行實驗。

【難點】瞭解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教學過程】

一、猜測沉浮的物品

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浮起來?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沉下去?

對於幼兒答案中提到的有現成的,教師進行實驗。

二、實驗猜測

1、提問:如果把雞蛋放在水裡是沉還是浮起來呢?

2、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解讀。

3、當場把雞蛋放進水裡驗證:雞蛋沉入水底。

三、幼兒進行實驗

1、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

2、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測,並記錄猜測結果。

3、把幼兒分成三組,一組給予鹽、一組給予糖、一組給予味精,並告知幼兒。

四、揭示實驗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表,分別讓不同實驗的幼兒回答實驗結果,並幫助幼兒進行記錄。

2、教師進行實驗:臉盆裡裝水加鹽攪拌,雞蛋浮起來

3、實驗後得出結論,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雞蛋浮起來。

五、拓展活動:死海的祕密

提問: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

教師播放PPT,介紹“死海的祕密”。

2、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浮力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學習文彥博樹洞取球的故事,能克服困難積極動腦解決問題。

2、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猜想與動手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

3、技能目標:能嘗試與同伴合作利用浮力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4、創造力目標:喜歡探索身邊感興趣的事物,能夠大膽提問、大膽質疑激發創造靈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文彥博取球》的故事。

2、物質準備:課件、盛有水的大盆、塑料盆、貝殼、紙片、紙盒、石子、鐵釘、鐵盤、塑料繩、絲帶、海綿、木頭、橡皮泥、乒乓球、大塑料桶、大平盤。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1、觀察浮萍、圖片,瞭解自然界中一些物體可以浮在水面上。

這是什麼?你在哪裡見過浮萍?

這種植物生活在池塘中或是湖水中他的名字叫做浮萍。

2、出示各種物品圖片,請幼兒猜想什麼東西能浮起來,什麼東西能沉下去?

(1)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有哪些物品可以沉到水底?

(2)出示我的猜想以及浮沉等符號標誌,請幼兒選擇一種物品猜想它能浮在水片上還是能沉到水底,按標誌選擇相應的位置放好。

3、請每位幼兒選一種物品猜測它們能浮上來,還是能沉下去並根據標誌選擇合適的位置。

二、幼兒操作實驗,並將結果與猜想進行對比

1、提出實驗要求:

(1)記住實驗結果,結束後進行對比。

(2)做浮沉實驗前怎樣做才能不溼袖子?

(3)當幾個小朋友都想用一種材料該怎麼辦?

(4)怎樣才能讓實驗桌保持乾淨整潔?

(5)做完實驗應該怎樣做?

2、幼兒分組實驗,教師指導。

3、將自己的實驗驗結果與實驗猜想進行對比調整。

三、通過文彥博取球的故事引出問題,幼兒動手嘗試操作解決

1、講述《文彥博取球》的故事,並引發幼兒用自己剛學到的本領幫助故事中的小朋友解決困難。

2、教師指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的問題。

3、幼兒分組利用浮力原理進行取球實驗。

4、引導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揭曉故事結尾,向大家介紹文彥博是一位中國古代聰明睿智好孩子的典範。

四、延伸活動中國古代有個文彥博,今天我在咱們班裡也找到了許多"小小文彥博"鼓勵幼兒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解決生活中的更多問題。

3、幼兒園水的浮力教案:神奇的浮力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探索實驗,認識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感知“沉”和“浮”的概念。

2、聽清實驗要求後,再進行操作,體驗探索實驗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每組一艘大船、一艘小船模型、探索記錄表、勾線筆、課件、橡皮、空瓶、回形針、泡沫球、石頭、花片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活動

教師提問:你們坐過船嗎?船是在哪裡航行的?那你們知道為什麼船能在水面上航行呢?

(二)感受浮力

1、教師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好嗎?

2、教師示範,並提出要求:先把船放在水裡,輕輕地用一根手指去壓船,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力度,不能把船壓沉,然後感受一下手指上有什麼感覺。

3、幼兒操作(一)

交流:當你用手指壓船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小結:原來當船在水面上時,會有一股從下面往上的力托住它,這種力就是浮力。

4、教師提問:當我們的手指用力越來越大的時候,浮力會有什麼變化呢?

5、幼兒操作(二)

要求:輕輕地用一根手指去壓船,並且逐漸增加手指的力度,注意一定要控制住力度,不能把船壓沉,然後感受一下浮力有什麼變化。

交流:當你的手指用力越來越大的時候,你感覺浮力有什麼變化?

小結:在船不沉下去的時候,壓下去的力越大,浮力越大。

6、教師提問:當用同樣的力去壓兩艘大小不同的船時,感覺到的浮力會是一樣嗎?

7、幼兒操作(三)

要求:請你分別用一根手指同時去壓大船和小船,請你感受一下浮力是一樣的嗎?

小結:當用同樣的壓力去壓大船和小船,大船所受的浮力大,小船所受的浮力小。大船的體積大,排水量大,所以所受的浮力也大。

(三)哪個沉,哪個浮

1、教師提問:水可真神奇,能讓小船穩穩地浮在水面上。那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裡,都能浮起來呢?

2、出示材料:橡皮、空瓶、回形針、泡沫球、石頭、木塊

3、猜測並記錄:有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放在水裡會浮起來?

4、統計猜測結果

5、實驗探索這些物品的沉浮現象

要求:兩人合作進行,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操作;探索一種材料後要及時記錄,然後再探索另一種材料。

6、交流

小結:當物體的重量大於水的浮力時,物體就會下沉,如橡皮、回形針和石頭;當物體的重量小於水的浮力時,物體就會上浮,如空瓶、泡沫球等。

(四)延伸

1、出示雞蛋,猜測:雞蛋放到水裡,是浮還是沉?

2、請一位幼兒上來操作。

3、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只要往水裡放一件寶貝,並讓充分溶解,雞蛋就會像小船一樣浮起來。(出示鹽和糖)猜猜會是哪一件寶貝?

4、請你們回家也去試一試,明天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愛心毯的來歷和意義。

2.與同伴合作制**心毯,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碎布若干,“愛心”紙板,膠水。

2.幼兒用書第5冊第20~24頁。

3.《美工》第25頁。

4.掛圖(《花布旅行記》)。

5.語言CD(《花布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花布旅行記

1.出示花布,引出故事

有一塊花布,看見過她的人都說她很漂亮。她有一個美好的心願,要要成為一條漂亮的花裙子。她的心願能實現嗎,讓我們來聽一故事吧!

2.出示掛圖,邊看掛圖邊故事。

(講故事至“我成了一塊沒人要的小碎布”)小花布的心願實現了嗎?為什麼沒有實現?她被剪去做成什麼了?小花襖、布娃娃分別送給了誰?小花布越剪越小,還能做成花裙子嗎?她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如果你是小花布,願意被老奶奶、阿姨剪走嗎?

如果是你,你會用剩下的小碎布做什麼?

3.講完故事

小花布最終被做成了什麼?她喜歡現在的樣子嗎?為什麼?

4.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翻到幼兒用書第20頁。一起講故事。

為什麼大家稱它為“愛心毯”?你喜歡這個名字嗎?

二、我們的愛心毯。

1.介紹制**心毯的材料。

我們也收集了很多小碎布,請每個小組進行合作,大家一起把碎布拼起來,做成一張美麗的愛心毯。

2.幼兒分組,制**心毯。

3.請每名幼兒說一句表達自己愛心的話,教師收集整理,記錄在愛心毯的下方,幼兒之間也可相互交流。

活動延伸:

請幼兒完成《美工》中“愛心毯”的操作,剪剪、貼貼制**心毯:沿輪廓線分別剪下愛心和碎布方塊;將碎布方塊撕成小片,隨意貼上在愛心中。引導幼兒將愛心毯的輪廓剪的細緻些,碎布撕得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