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彙總9篇

【精華】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幼兒園優秀教案範文彙總9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由來:

戶外散步時,兩名幼兒為魚池內螞蟻爬上葉子這一現象發生爭論,並圍繞“螞蟻會不會游泳”討論不停,這一爭論引起許多小朋友的好奇。為滿足幼兒對螞蟻探究慾望和好奇心生成了此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通過不同材料,創設不同情境,激發了幼兒探究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螞蟻,培養幼兒自己尋找科學答案的能力,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2、培養幼兒喜歡對身邊現象大膽猜想、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3、鼓勵幼兒在活動中互相幫助、友好協作。

活動準備:

1、小碗、水、小棒、石頭、紙等。

2、螞蟻較多的場地。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帶著問題參與實驗並尋找出答案。

難點:幼兒運用多種現場材料救助螞蟻。

活動過程:

1、討論:螞蟻會不會游泳?

教師七次有的幼兒認為螞蟻會游泳,有的說不會,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呢?

幼:小螞蟻不會游泳,它停在葉子上是求生呢!

幼:螞蟻會游泳,不然它怎麼會游到葉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見,並且爭得面紅耳赤,不過多數幼兒贊同螞蟻會游泳的看法。

2、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幼兒帶著疑問拿著小碗開始進行探索。

“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我們怎麼樣才能知道呢?”我問幼兒。小朋友說:“我們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裡呢?”我反問,幼兒說:“拿個小碗吧。”於是幼兒帶著疑問拿著小碗來到操場上迫不及待地開始實驗了。他們將螞蟻輕輕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螞蟻會怎樣。

幼:小螞蟻爬得太快了。

幼:是呀!它們和在地上爬得一樣快。

幼兒全神貫注地關注自己碗中的螞蟻,並且邊觀察,邊和旁邊幼兒交流著……我問幼兒這樣看,能知道小螞蟻會不會游泳嗎?幼兒說,“不行,碗裡沒有水。”我又問:“那怎麼辦呢?”幼兒輕輕地說;“我們在碗裡放上水就知道了。”於是……

3、把螞蟻放在裝水的碗中再次觀察尋找答案: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

教師引導幼兒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後再觀察螞蟻的活動。看著,看著,一名幼兒激動地把小碗舉到我面前說:“老師你看,小螞蟻會游泳,它們正在水裡快樂地扭動著身體呢。”

另一名幼兒揮著手招呼旁邊小夥伴:“快看,我的螞蟻會潛水,它們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螞蟻在水底爬呢。

於是,幾個幼兒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小螞蟻肯定會游泳,你們看它E水裡遊得多自在呀,再看水,有點像放大鏡,螞蟻變大了,看它的身體有六條腿,嘴像鐮刀一樣,眼睛小小的,沒有睫毛。”

之後,多數幼兒激動地呼應起來:“我們贏啦!小螞蟻會游泳。”

這時一名幼兒皺著眉頭說:“我的螞蟻不動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話,提醒了其他幼兒。於是,大家紛紛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螞蟻,似乎都不動了。最後,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螞蟻都倒出來了。

4、引導幼兒一起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看到螞蟻快要死了,我們小朋友都把螞蟻和水倒出來,幫助螞蟻逃生,那如果螞蟻在湖中、海里落難了,又沒有辦法把水0出來,咱們應該用哪些辦法落水的螞蟻呢?

幼:上次在池塘裡我看見小螞蟻爬上了葉子,往水裡放些葉子,螞蟻不會累也不會淹死了。(隨後孩子們開始找葉子往裡放)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葉子怎麼辦呢?你們再仔細想還有沒有別的好辦法來救助小螞蟻。

第二輪的探索活動開始了,幼兒有的放小石頭(讓螞蟻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紙,有的放木棒……

幼兒:老師,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把一根長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頭在水裡、一頭在外面,螞蟻順著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對於這個建議,大家都比較贊成,於是,幼兒再次投人救助螞蟻的活動中。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師:螞蟻剛到水裡是什麼樣子的?

幼:能夠自由自在地游泳。

師:螞蟻在水裡待了一會兒之後又是什麼樣子的?

幼:做掙扎,然後動作就慢了下來、運動小了。

師:如果放進一片葉子(紙、棒等)會怎樣?

幼:螞蟻會自救。

師: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回去後,通過上、看圖書等方式尋出答案。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此次探索活動源於幼兒一次意外現象的發現,產生了“螞蟻會不會游泳”的疑問。由於問題是幼兒在活中發現的,所以幼兒探索時興趣濃厚。老師能適時引導,通過猜想、動手實驗、驗證猜想,使幼兒從剛開始以自我為中心的無依據猜想到根據客觀依據進行猜想,培養了幼兒求真的學習態度和科學。

2、活動中的不足:

幼兒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發現螞蟻在水中待一會兒後,活動越來越少。由於怕螞蟻死,於是就把它們放生了,為了保護幼兒純真的愛心,因此探索活動也就此停止。因此,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幼兒還是沒能通過本次實驗找到科學的答案,最後只能引導他們通過上查資料、從書中尋找答案。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遺憾。

主要內容:

1、質疑:到底該不該拿小螞蟻做實驗?

有的教師認為:如果可以這樣實驗,幼兒以後對什麼發生興趣,就對什麼進行探索、實驗,那麼,是不是會有很多的小動物會喪生或殘疾?可以通過一些資料、影像來解答幼兒的疑問。

有的教師認為應該讓幼兒去探索,當幼兒發現螞蟻不能在水中待長時間,他們也是有愛心的,立刻便把螞蟻放生了。這不是一次愛心教育的契機嗎?

2、幼兒獲得知識的過程,是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要親自動手的機會,但是也要重視愛心教育。

只有幼兒親自參與探索,才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這次不讓幼兒實驗而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或看一些資料,幼兒只是對螞蟻有一些膚淺的瞭解。但通過幼兒自己探索、實驗,他們可以從中尋找出答案還可以瞭解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利用幼兒的好奇心理,引發幼兒為探索確立目標。尤其所探索的內容是從幼兒的疑問中來,所以幼兒的探索興趣濃厚,以至於每個幼兒都能夠參與其中。

幼兒對萬物都感興趣,充滿了好奇,教師應該鼓勵幼兒進行探索,還要相信幼兒有能力探索出答案,不能因幼兒小或其他原因阻止幼兒。但在有一定難度的探索活動進行前,老師要講出注意事項,如在探索螞蟻到底會不會在水中游泳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如果螞蟻在水中不會游泳,快死了,我們該怎麼辦?”從而讓幼兒心中樹立愛心意識,必要時候還可以請老師幫忙。

綜合評析:

“發現問題——猜想——實驗驗證——發現新的問題”這一過程和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相一致,幼兒發現池塘裡螞蟻爬上葉子,便對這一現象產生興趣,紛紛就螞蟻會不會游泳進行猜測。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親自拿實驗工具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在此過程中,又延伸出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由此可見,教師這一選題對幼兒有意義,不僅培養幼兒科學的探究,而且也培養了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本活動很好地體現了預設和生成的結合,事先預設的目標本來是通過觀察探索並尋找螞蟻到底會不會游泳這一答案,但當幼兒發現螞蟻在水中快死的時候都把水倒出來時,教師馬上引導幼兒探索救助螞蟻的好辦法,並了相應的材料,雖然沒有實現預定的目標,但生成的活動對幼兒發展有更大的價值。

小組合作反思緊緊圍繞“該不該拿小螞蟻做實驗”這一問題展開,中心突出,研討較深入,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表達出充分的理由,形成鮮明的兩種對立觀點:一方認為只有親身實踐,幼兒的認識才會更深刻,所以應該讓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小螞蟻探究。另一方則認為,不能因為幼兒對什麼感興趣就對其進行探索、實驗,否則會有很多小動物喪生或殘疾。通過深入探討,大家最後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應支援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究,但在必要情況下,教師應在之前做一定的價值判斷,並對探究內容做一定篩選。不僅有聚焦的問題,又有交鋒的過程,最後又形成一致的認識。這是一個觀點碰撞及同伴互助的過程,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和研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各種各樣的鐘表,知道它們的不同外形特徵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探索各類鐘表的構造,對各類鐘表的動力來源感興趣。

3、能積極表達探索的結果,並延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外形各異的機械鐘錶、電子鐘錶、光能鐘錶佈置成"鐘錶展覽會"。

2、停止走動的鐘表(沒有動力源)若干以及電池、發條旋柄等若干。

3、實物投影儀一臺。

4、座鐘、掛鐘、手錶等標記卡,機械錶、電子錶、光能等標卡。

5、幼兒人手一個可拆卸的小鐘,人手一個小框子或小盒子。

6、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兒歌匯入,引出鐘錶。

1、教師朗誦兒歌《太陽和小兔》,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小兔和太陽真是好朋友,小兔每天看著太陽,太陽到哪兒了它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可是,有一天太陽沒有出來,小兔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了?怎麼辦被?(引發幼兒討論,知道鐘錶可以看時間)二、參觀《鐘錶展覽會》,感知各種各樣的鐘表,發現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教師:用你的眼睛看一看、用你的小手摸一摸、用你的耳朵聽一聽,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幼兒分散觀察)。

2、教師:鐘錶展覽會上有哪些鐘錶?它們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鍾是什麼樣?表是什麼樣?

3、教師:為什麼要造各種各樣的鐘表?它們有什麼用處?這些鐘錶適合在什麼場合用?

4、教師小結:

①座鐘一般適合放在桌子上、櫃子上,方便我們觀察瞭解時間。(出示表示座鐘的標記卡)

②這些鍾適合掛在牆壁上,我們叫它們掛鐘或壁鐘。掛鐘節約空間,不佔地方,掛鐘的面積比較大,站在遠處也能看清時間,(出示表示掛鐘的標記卡)。

③手錶和掛錶(懷錶)比較小,可隨身攜帶,方便人們隨時觀察瞭解時間。(依次出示手錶、掛錶等標記卡)三、探索鐘錶走動的祕密,學習根據不同的動力源為鐘錶分類。

1、教師:為什麼這些鐘錶會不停地走動?(把幾隻鐘錶放在視訊展示儀上,使鐘錶指標走動或數字閃爍陳為特寫畫面)你知道鐘錶走動的祕密嗎?

2、教師:是什麼給了鐘錶不停走動的力量呢?你想揭開鐘錶走動的祕密?

3、幼兒操作活動,鼓勵幼兒開啟一些鐘錶的後蓋觀察(或教師開啟後蓋,讓幼兒觀察鐘錶的內部構造)

4、幼兒講述自己發現的祕密。(把幼兒開啟後蓋的鐘放在視訊展示儀上展示給幼兒觀看,知道幼兒鍾裡面有電池,是點給了它轉動的能量;有的鐘表是通過上緊發條帶動零件轉動的;還有的光能鐘錶,能通過外表的光線提供能量是鐘錶轉動的)

5、教師邊總結邊演示相應的鐘表:鐘錶的種類很多,儘管它們都有鐘面,但是,在鍾裡面藏著各自的祕密。像這些用發條使轉軸帶動鐘錶的我們叫它機械錶(鍾),靠電池帶動的叫電子錶(鍾),靠光線帶動的叫光能表(出示各類鐘表的標記卡)。

四、遷移經驗,操作實踐。(擺弄,對於孩子探究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

1、教師:這裡有一些鐘錶停止不動了,你們有什麼辦法讓它們"複習"嗎?(出示電池、發條旋柄等,這個環節也可以放在延伸活動或者區角活動進行)

2、幼兒操作活動,提醒幼兒將拆卸下來的不見放在筐子或盒子裡。

五、引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索習慣。

1、教師:今天我們大家都做了一回鐘錶大師,知道了鐘錶有座鐘、掛鐘……(教師的手指標記卡片),我們還發現了鐘錶肚子裡面的祕密,它們有的是機械的,有的……(手指標記卡片)2、教師:關於鐘錶,你們還有什麼問題?

3、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引導幼兒關注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鐘表,如:防水、夜光、指南針……等功能。

4、教師:在很早以前,人們沒有製造出鍾和表,當時的人們是怎麼計時的呢?鐘錶上這麼多數字、短線有什麼用呢?我怎麼看時間呢?以後,你們還想造出什麼樣的鐘表呢?請大家一起幫我尋找答案哦!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主題:

解析這一階段,孩子們的心情特別激動,他們即將離開幼兒園,他們既有對幼兒園對老師、阿姨、同伴的不捨,又有對小學這個地方的好奇與憧憬,三年的朝夕相處構成了人生初始最動人的畫面。因此,我們在大班的最後一個階段設計了"我要上小學"的主題活動,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們對小學能有所瞭解,學做一名出色的"小學生"。本主題將從幼兒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選擇有利於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內容,讓幼兒感受自己漸漸長大了,即將要成為一名小學生啦;同時積極發現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知道做小學生還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我們應幫助孩子做好準備,順利渡過這一轉折,為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主題目標分析:

1.熟悉、瞭解如何愛護和正確地使用學習用品。

2.逐步習慣獨立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用品。

3.初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嚮往當個小學生。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主題環境創設:

1.主題牆"我和書包做朋友""我眼中的小學"。

2.各種小學生的圖片與圖書及學習、生活照片。

3.將書包等文具帶到幼兒園來體驗上學的樂趣。

4.收集各種名片、紀念冊及製作的材料,並瞭解一些有關的知識。

5.在平時記錄一些同伴的電話。

6.準備畢業典禮的節目。

社群與家庭資源:

1.給幼兒準備一隻書包、文具盒、鉛筆、尺等文具用品。

2.向幼兒介紹一些小學生的生活及行為準則,讓幼兒有心理上的準備。

3.按時讓幼兒睡覺、起床,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4.教幼兒寫自己的名字、地址、電話號碼,為些畢業紀念冊作準備。

5.在帶孩子報名時,參觀一下將要學習的校園。

主題反思:

隨著畢業典禮的結束,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老師、朋友在幼兒園中留下了最美好的照片後,我們的主題活動也結束了。

本次主題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捨、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為成人蔘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了想要為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第一階段--走近小學,我們組織幼兒參觀了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實驗室等場景,並通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瞭解,逐漸萌發了我想上小學的崇敬、興奮的心理。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為幼兒提供了一系列小學的材料、背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曲、畫面等等為幼兒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工作。

第二階段--離園時刻,隨著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捨: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麼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麼的難以忘懷;對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麼的難捨難分,孩子們開始從對小學的模擬到一次次認真地模擬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為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得想要為孩子們做點什麼。帶著對孩子們的不捨,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都是以情感、友誼、親情為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通過多樣的方式為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小百科: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少數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針對小班幼兒平時在行為習慣上存在較強依賴性的特點,選擇了此故事作為“隱性示範”的方式和手段,將小動物跌倒後自己爬起來的情節遷移到平時生活,使幼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樂意嘗試“自己來”。活動堅持直觀和操作的原則,讓幼兒在直接的觀察、比較中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內容,充分體驗“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成功感和樂趣,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認同和理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節,並在情緒體驗中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有興趣地學講故事《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套故事背景圖和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和小猴貼紙。

2.自制兩本小圖書《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3.毛絨玩具三套(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和小猴各一個)。

4。教師在區域中創設具有明顯大小不同的幾組動物,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看一看、比一比、講一講誰大誰小、誰胖誰瘦、誰力氣大誰力氣小等。

5.Flash動畫片,投影機。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起幼兒回憶並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跌倒過,跌倒了你會怎麼辦?

引導幼兒各自表達自己的經歷和解決方式。

2。邊播放Flash動畫邊講述故事。

師:剛才有些小動物也在這裡跌倒了,我們來看看是誰?它們是怎麼做的?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幼兒完整地看完動畫。

3.分段傾聽,感受故事情節。

結合故事內容採用誇張的動作和語氣引導幼兒感受四隻動物互相拉對方,可是最後都跌倒在地的有趣情節。

4.幼兒分小組操作演示,體驗情感。

幼兒自主選擇毛絨玩具,教師引導幼兒相應演示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先後爬起來的情境,充分感受“一二三,自己爬起來’’這句話的含義。隱性地引導幼兒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來,不用別人拉,併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5.個別操作,聽聽講講。

放故事磁帶請幼兒按故事情節把小動物貼上在故事背景圖中,讓幼兒再次體驗感受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並學講“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故事。

【活動延伸】

1.提供圖書《一二三,自己爬起來》,幼兒可以自由地邊看邊講。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跌倒不哭鬧,自己爬起來。

【設計評析】

在“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教學過程中,有全班性的集體討論――關於小動物跌的討論,有幼兒小組的合作與交流――結伴演繹故事情節,有幼兒的個別思考和操作――用圖片貼上完整的故事。在集體教學中適當增加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的機會,將使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和速度,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瞭解七巧板的有趣,能大膽想象,用七巧板擺出各種圖案。

活動準備:

七巧板、剪刀

活動過程:

引起玩七巧板的興趣。

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正方形。提問:這是什麼形狀?是由哪幾個形狀組成的?

知道七巧板是由7塊形狀板組成的,可以拼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出示“七巧板房子”,觀察、討論是如何拼的、還能用七巧板拼出什麼。

幼兒操作。

用剪刀沿實線將操作材料剪成七巧板。

擺一擺,拼一拼。

相互欣賞、交流。

向同伴介紹自己用七巧板拼了什麼、是如何拼的。(鼓勵大膽想象、積極拼擺的幼兒)教後感:這節課上下來,覺得孩子掌握的不是很好,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很容易出錯,我想:這節還需要再上一節課,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掌握。

教後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對七巧板很感興趣,並能大膽想象,用七巧板擺出各種圖案。孩子對這節課興趣高,掌握的快.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目標:

1.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2.訓練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各種動態的蝌蚪。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供給一盤黑色顏料及抹布、黑色油畫棒、課件、多媒體、教師範畫。

2.知識準備:在區域角內提供小蝌蚪的事物供幼兒觀察。

 重點分析:瞭解並學習手指點畫的特殊技法。

難點分析:通過手指壓印和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觀看《小蝌蚪找媽媽》的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1)小蝌蚪長得什麼樣子?引導幼兒說出“圓圓的大腦袋、細細的長尾巴”。

提問:(2)它們在水裡幹什麼?“在水裡游來游去找媽媽。”

過渡語: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我也很喜歡小蝌蚪,所以我把它們畫下來了,你們看――

二、展開

1.教師出示範畫,介紹作畫材料。

提問:桌子上有黑色的顏色和黑色油畫筆,這樣能畫畫嗎?

小結:我們用手指蘸色的方法來點畫小蝌蚪的身子,再用黑色的油畫筆為它新增上小尾巴。

過渡語: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仔細觀察老師是怎麼畫的,先畫什麼,後畫什麼。

2.教師示範畫,並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示範畫一隻小蝌蚪:先用手指輕輕的蘸一點顏色點在畫紙上,一個小蝌蚪的身體就出來了,然後用黑色油畫筆為它填上細細的`小尾巴,不要太長,這樣一隻可愛的小蝌蚪就畫好了。

(2)示範畫多隻小蝌蚪:如果我想畫3只小蝌蚪,我先點畫上3個小腦袋,再添畫上尾巴。你們看這3只小蝌蚪在做遊戲,這個小蝌蚪躲在水草裡,這幾隻小蝌蚪藏在荷葉下··········

提問:我先用手指點畫的什麼?又用油畫筆填畫的什麼?

過渡: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3.請一名幼兒上前示範,教師指導。

(1)當幼兒點畫完小蝌蚪的腦袋後,提問:小朋友的手指髒了該怎麼辦?

引導幼兒學會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拿畫筆添畫小尾巴。

(2)提問:如果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遊,那它小尾巴的方向應該怎麼填畫?

引導幼兒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添畫小蝌蚪的尾巴。

過渡語:瞧,這個小朋友畫得又好,手又幹淨,我們一起給他鼓勵一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畫出可愛的小蝌蚪?下面就看一看哪個小朋友畫得又好又幹淨。

4.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播放輕音樂)

(1)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遊的蝌蚪。

(2)蘸顏料壓印後,需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再拿筆添畫。

(3)作畫姿勢正確,大膽作畫,仔細操作,保持畫面乾淨。

延伸活動

觀看課件《小蝌蚪找媽媽》,可以請小朋友自己來講一講小蝌蚪的故事,也可以分角色進行遊戲表演。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走,跑、鑽和平衡的動作,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的能力。

2、讓幼兒在遊戲中發揮自我,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活潑勇敢的品質。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道具:樹若干棵,小矮人裙子12條,老巫婆扮演者一名,籃子12個;

器材:矮凳若干,長梯一個,拱形門5個,泡沫墊若干,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小矮人出場。

教師: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過大家都不用傷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蘋果樹,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但是,神奇的蘋果樹在很遠的地方,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可能還會遇到老巫婆呢,你們怕不怕?不怕,因為我們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蘋果樹!

2、小矮人先走過窄窄的石頭路,然後一起來到樹林,尋找蘋果樹,在沒有找到的情況下,繼續鑽過山洞向前尋找。

3、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矮人們四處尋找避雨的地方,雨停了,雨水把小路淹了,小矮人要想辦法走過去,利用石頭搭成小橋,然後走過小橋,終於找到了蘋果樹。

4、小矮人摘到蘋果後,高高興興地往回走,當沁到樹林時,遇到了老巫婆,最後小矮人們想方法,互相團結協作,把老巫婆趕走了,然後把蘋果送給白雪公主吃,治好了她的病。

【遊戲規則

1、幼兒能有秩序的參與遊戲,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在奔跑過程中注意不與同伴碰撞。

教學反思:

遊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遊戲,讓孩子在健康遊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2、在猜測中,學習推理、提問的方法。

活動準備

立體圖形的盒子(正方體、長方體[有兩個正方形]、長方體[全部是長方形]三稜柱),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小禮物若干,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幾何圖形找朋友》

1、複習幾何圖形名稱

2、遊戲《幾何圖形找朋友》

玩法:一個立體圖形找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它們之間要有關係。找到朋友放在墊子上回到座位上。

●第一次遊戲

----提問:誰和誰是好朋友,它們有什麼關係?

●第二次遊戲

---提問:一個立體圖形只能有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嗎?

:這些幾何圖形中,有的立體圖形可以找到一個平面圖形做朋友,有的立體圖形可以找到兩個平面圖形做朋友。

二、遊戲《猜禮物》

玩法:禮物藏在幾個盒子中的某一個裡,不能走上來看,不能用手觸控。但是你可以問我問題,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猜對了禮物就歸你。

規則:

1、不能上來看,也不能摸盒子,只能問問題。

2、我只能回答你“是或者不是”

●第一、二次遊戲:教師藏禮物

----提問:可以怎麼問呢?(引導幼兒問:禮物是藏在XXX的盒子裡嗎?)

●第三、四次遊戲

師:這次請一個小朋友來藏,誰願意來猜?

-----提問:哪一個肯定不是的?

:立體圖形的罐子上面有平面圖形,只要問問上面有什麼平面圖形,就能夠猜到禮物藏在那個罐子裡。

●延伸:今天我們試著在三(四)個罐子中間猜糖果藏在哪?我還有一些禮物,如果藏在更多的罐子裡,你能夠用今天的方法猜出它藏在哪裡嗎?

教師通過“猜禮物”這樣一個遊戲設計,主要將目標定位在圖形的認知上。我們知道大班幼兒對於大多數平面圖形或立體圖形基本上都是能夠認知和說出圖形名稱的,是不是兒童能夠叫得出這個幾何圖形的名稱就表明兒童對這個圖形的特徵就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呢?老師們,讓我們帶著以下兩個問題,一起來探討吧!

拋問:

1、你認為教師要幫助兒童對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關係,加強認知重點應關注什麼?

2、如果第二環節,不用“猜禮物”的提問方式表徵圖形之間的關係,還可以採用怎樣的活動形式進一步體驗圖形之間的關係?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認識空間方位,獲得相關的經驗,是幼兒園大班數學教育的內容之一。針對這樣的內容,活動要如何設計才能既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符合他們喜歡挑戰的年齡特點,又豐富幼兒識別空間方位的經驗,引導他們運用空間方位的經驗來解決問題呢?經過反覆的思考與實踐,我設計了"麗麗的房間"這一活動,結合大班幼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為麗麗佈置房間的情境,運用部分線索的方式,引導幼兒通過推理、判斷,最終解決問題,實現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照片的多個資訊進行分析、組合,還原房間的整體佈局。

2.在操作中能不斷比對照片,尋找相關資訊和參照物,正確擺放傢俱的位置。

3.在討論中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大膽提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1.教具:三張不同角度的部分傢俱陳設圖(圖1~3),一張全部傢俱陳設圖(圖4)。

2.學具:將貼有門(綠色長方形積木)、兩個窗臺(貼有花臺的小積木)、紙質鍾等標記的長方形盒子當作房間,裝在筐子裡的傢俱模型人手一份(放在幼兒座位下方)。

活動過程:

一、進入遊戲情境

1.問題匯入。

師:麗麗是一名大班小朋友,媽媽決定為麗麗一個人準備一個房間。麗麗的房間是什麼樣的呢?我這裡有她房間的模型,我們一看。

2.教師出示貼有門、窗、時鐘標記的"房間",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就是麗麗的小房間,她的房間是什麼形狀的呢?綠色積木表示門,這個花臺表示窗。麗麗的房間有幾扇門、幾扇窗呢?(一扇門、兩扇窗。)

二、觀察照片,瞭解房間裡的陳設及其位置

1.教師提出觀察任務。

師:媽媽幫麗麗把小房間佈置得很整潔,她還給房間的每個角落都拍了照片。麗麗的房間到底佈置成什麼樣了?裡面都擺著哪些傢俱呢?我們一看。

2.教師出示圖1~3,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裡有3張照片,你能從這些照片裡看出麗麗的房間有哪些傢俱嗎?

3.教師引導幼兒從照片裡獲取有關傢俱的資訊。

師:你說的X X(傢俱)在哪張照片上?還有哪張照片上也有?這樣傢俱到底有幾件呢?有兩張照片上都有這樣傢俱,你怎麼認為只有一件呢?(從不同角度拍了同一樣傢俱。)除了這樣傢俱還有哪些傢俱呢?它們各有幾件?

4.教師引導幼兒思考房間的整體佈局。

師:每張照片只能看到房間的一個角落,到底麗麗的整個房間是怎麼佈置的呢?這些傢俱都分別放在房間的什麼位置呢?你們能不能對照這些照片把麗麗的整個房間佈置起來呢?

三、佈置房間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現在發給你們每人一個"房間",你們要先在筐裡找出麗麗房間裡的"傢俱",然後再把它們佈置到"房間"裡去。擺放"傢俱"時可對照照片,爭取一下子就能全部擺對。

2.幼兒從座椅下方拿出筐子挑選傢俱模型,教師提醒幼兒仔細對照照片挑選傢俱。

3.幼兒根據照片在"房間"裡擺放"傢俱",教師關注幼兒擺放的情況,尋找幼兒出錯的地方。

四、交流與驗證

1.展示個別幼兒的作品,教師引導幼兒對照照片進行觀察、分析。

師:這是一位小朋友佈置的麗麗的房間,你們覺得這個房間佈置得對嗎?哪裡不對?你覺得××(傢俱)應該放在哪裡呢?你是怎麼知道這個××(傢俱)就是放在這個位置的呢?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照片上的資訊,共同討論傢俱應該擺放在哪裡才正確。

五、調整傢俱的擺放位置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照片再次調整自己的操作結果。

師:每個人仔細檢查一下自己佈置的"房間",是不是每件"傢俱"擺放的位置都和照片上一樣?如果有不一樣的地方就想一想怎樣調整才能和照片上一樣。

2.教師個別引導幼兒對照照片調整"傢俱"的擺放位置。

3.教師出示圖4(傢俱擺放全景圖),引導幼兒驗證。

師:這是媽媽佈置的麗麗的房間,請你們對照這張照片檢查一下自己佈置的房間對不對。

教學反思: "麗麗的房間"這個數學活動,經過反覆實踐與修改,終於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在欣喜之餘,我也反覆思考:這樣的教學內容在設計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活動中採取怎樣的策略才能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呢?對此,我有幾點體會與。

第一,從貼近生活的內容入手,創設富有挑戰性的情境

良好情境的設定,不僅可以幫助幼兒醞釀積極的情緒,還能激發幼兒主動積極的思考與探索。對於大班幼兒而言,教師設計情境時不僅要結合他們的生活實際,還要考慮到他們喜歡挑戰的年齡特點。

大班幼兒即將面臨小學的生活,家長們開始重視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很多孩子已經或即將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因此,創設一個按圖紙佈置房間的情境可以引起幼兒共鳴。那麼如何讓這一情境富有挑戰性呢?考慮再三,我將原先的一張完整設計圖改為三張房間區域性傢俱擺放的照片,這樣幼兒無法從一張圖紙上就獲得傢俱品種、數量以及擺放的資訊,而是需要對照三張照片,經過不斷思考、判斷,才能獲得正確的資訊。這樣的設計安排不僅增加了活動的挑戰性,還能讓幼兒在不斷尋找、比對的過程中學會收集有用資訊的方法,激發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