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五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五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發現磁鐵能吸鐵製品的特性。

2、能初步嘗試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且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3、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記錄表,道具圖片。

2、操作學具:磁鐵、積木木頭類:積木 塑料類:尺子 紙類:餐巾紙 鐵製品:曲別針、釘子,夾子

活動過程:

1、 匯入猜謎語,出示磁鐵,引入活動通過看ppt來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並具體講解

2. 做實驗 磁鐵寶寶找朋友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磁鐵寶寶是來找朋友的,它想與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過做實驗來讓小朋友知道磁鐵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寫。

3. 總結通過實驗釘子、曲別針,夾子是磁鐵的好朋友。磁鐵有磁性,能吸起像釘子、曲別針這樣的含鐵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積木這樣的木製品、紙巾這樣的紙製品、尺子這樣的塑料製品、玻璃球這樣的玻璃製品。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由於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現、比較,整節課情緒高漲。幼兒樂於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事物規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磁鐵特性這一環節,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於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現的規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後的總結。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範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節混淆起來,不會填寫表格。此外,應將遊戲探索磁鐵特性這一方式延伸到今後的玩磁鐵的活動中。

小百科:磁鐵: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鐵能夠產生磁場,具有吸引鐵磁性物質如鐵、鎳、鈷等金屬的特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意的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塑料袋(每人一個)、卡紙裝飾物、彩筆、雙面膠、剪刀(每人一把)、教師製作的範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塑料袋的用處,告訴幼兒塑料袋不僅有多種用處,我們還可以跟它做遊戲。

2、欣賞教師範例,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飾塑料袋。

3、幼兒自由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激發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說說我們裝飾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樣玩?如:可以套在頭上當頭飾, 可以拴上長長的繩像放風箏一樣玩等。

5、引導幼兒拿自己製作的玩具,與同伴進行遊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用塑料袋做成什麼?請幼兒收集塑料袋,在手工區繼續開展創造性活動,並告知幼兒廢棄的塑料袋不能亂扔,要保護好環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既是一次由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又是一次很有教育價值的園本教學活動。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們要讓幼兒能夠廢物利用,讓廢棄的塑料能夠利用起來,通過各種來利用塑料,儘量減少塑料在生活中的使用。

小百科: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1、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喜歡探索沉與浮的祕密,體驗實驗成功的快樂。

準備:

1、器具準備:水桶若干,一次性杯子每人一個,小盤子、毛巾、黑板

2、食物準備:清水、熟雞蛋每人一個、糖、鹽、味精若干、勺子

3、課件準備:《死海不死》

4、經驗準備:幼兒收集各種物品,並實驗在水中的沉浮

一、分享:"沉與浮

師:前階段我們去找了找物體的沉與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發現,哪些物體能浮在水面上,哪些會沉下去?

幼兒經驗分享:各種物體的沉與浮進行介紹,並幫助將物體按沉與浮大致分類。

小結:物體在水中會產生浮力,浮力越大,東西可以浮在水面上,比如木頭、塑料等;浮力越小,物體就會沉下去,比如鐵質材料,磁鐵、回型針,小鐵圈等。

二、實驗:雞蛋浮起來

(一)觀察沉與浮

1、雞蛋在清水中的沉浮

師:我也帶來了一樣東西,看看它在清水裡會怎麼樣吧!

(教師將雞蛋放入清水中)

提問:雞蛋放在清水中怎麼樣?結果:雞蛋沉了下去。

2、變魔術:"雞蛋浮起來"我今天還帶來了一個魔術,看看這是什麼?教師出示一份水(鹽水)

,這是什麼?放入熟雞蛋,結果怎麼樣?雞蛋浮起來了。

重點提問:猜猜為什麼雞蛋會浮起來呢?(幼兒進行猜測)

過度語:其實我在水裡加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猜猜它會是什麼?

(如果幼兒答不出,教師則出示鹽、味精、糖)我加的`神奇的東西是這三種調味料裡的一種,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變個小魔術,讓雞蛋浮起來呢?

(二)實踐沉與浮

教師引導幼兒閱讀

PPT中的實驗要求

要求:

1)在一次性杯子中加入半杯清水

2)將雞蛋放入水中

3)在杯子中加入一種調味料(適量)

4)用吸管進行攪拌,觀察結果

1、幼兒按要求進行第一次實驗幼兒邊介紹,教師在黑板上進行統計結果,並交流實驗結果

重點提問:你在水裡加了什麼,你的雞蛋怎麼樣了?

得出結論:在水中放入鹽可以使雞蛋浮起來,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如果幼兒操作實驗都不成功,則由教師示範加入各種材料繼續實驗)

2、幼兒第二次實驗

幼兒換水後共同在水中放入鹽,進行攪拌,再放入雞蛋,觀察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提問:為什麼鹽水可以讓雞蛋浮起來?

小結:加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浮力越大就可以使雞蛋浮起來。

(如果幼兒還是說不出,則直接出現死海的祕密視訊)

三、死海的祕密

師: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在鹽水裡會怎麼樣呢?

幼兒觀看課件,瞭解死海能使物體漂浮的成因。

小結:生活中充滿著科學的祕密,只要你認真去觀察和發現,也能發現有許多有趣的祕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品嚐月餅,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知道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全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3。初步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瞭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月餅的製作方法

2。月餅及切月餅的塑料小刀

3。音樂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1。教師:歌曲裡唱了什麼?八月十五是什麼日子?

這一天人們一般怎樣慶祝?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我國過中秋的習俗。

二、觀察並瞭解月餅。

1。請幼兒將各自的月餅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月餅是什麼形狀的`?聞一聞,月餅是什麼味道?

2。幼兒自由交流並討論:

你吃過的月餅是什麼味道?月餅餡裡都放些什麼?

3。課件—月餅的製作方法

讓幼兒觀看月餅是怎樣製作的。

三、分享月餅。

1。請每組推選四名幼兒嘗試將月餅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口味的月餅,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中秋節的晚上帶孩子賞月、吃月餅,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知道蜜蜂與蜂蜜的關係。

瞭解蜂蜜的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用處。

認識養蜂行業。

活動準備:

"社會":《養蜂人家》。

掛圖:《蜂蜜是怎麼來的》。

有關養蜂的小知識。

蜂蜜、可做果汁的蔬果,如胡蘿蔔、黃瓜等。

活動過程:

將蜂蜜放在碟子裡,請幼兒嚐嚐味道,然後猜一猜:

--這是什麼?

--你們知道它是哪裡來的嗎?

觀察掛圖《蜂蜜是怎麼來的》,介紹蜂蜜的由來。

--蜂箱是養蜂場裡養蜂的'地方。

--收蜜時,採蜜人先戴好面罩開啟蜂箱蓋;然後用噴煙器噴一噴,讓蜜蜂飛走。

--再取出一片片蜂巢。

--用刷子刷下還留在蜂巢上的蜜蜂。

--最後將一片片蜂巢放到機器上旋轉,把蜂蜜甩出來。。

--流出來的蜂蜜,經過處理,就可以裝瓶上市了!

大家一起來榨果汁啦!

--請幼兒選擇一中事先準備好的蔬果,放入果汁機,加入適量的水,蓋好蓋子,開始榨果汁。

品嚐果汁,並進行比較。

--把榨好的果汁倒出來,請幼兒品嚐,說說是什麼味道。

--加入蜂蜜後再請幼兒品嚐,並說說又是什麼味道;加蜂蜜前後哪一種更好喝。

--大家一起享用好喝的蜂蜜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