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大資料時代的讀後感

大資料時代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大資料時代》這本書主要描述的是大資料時代到臨人們生活、工作與思維各方面所遇到的重大變革。

大資料時代的讀後感

引言提出了大資料將給生活、工作于思維帶來重大的變革。一個例子是2009年H1N1流行病毒背景下谷歌通過檢測檢索詞條,處理了4.5億個不同的資料模型,通過預測並與2007年、2008年美國疾控中心記錄的實際流感病例進行對比後,確定了45條檢索詞條組合,並將其用於一個特定的數學模型後,預測的結果與官方資料的相關係數高達97%。按照傳統的資訊返回流程,通告新流感病毒病例將有一到兩週的延遲。

對於飛速傳播的疾病,資訊滯後兩週是致命的。而谷歌運用大資料技術,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過海量資料分析得出流感所傳播的範圍,為世界預測流感提供了一種更快捷的預測工具。此外,我聯想到原淘寶董事長馬雲通過大量資料分析得出2008年經濟疲弱,為其商家提前做好迎接經濟危機提供了時間緩衝。

關於大資料在商業領域的應用, Farecast公司是一個成功的典型範例。該公司由奧倫·埃齊奧尼創辦,利用機票的銷售資料來預測未來的機票價格,旨在幫助使用者在購買機票方面做出預測,並對機票價格走勢預測的可信度標示出來供消費者查考。Farecast系統利用近十萬億條價格記錄預測的準確度達75%,使得使用Farecast票價預測工具購買機票的旅客,平均每張機票節約50美元。而處理如此多的資料離開了大資料技術將無法進行。

也正是由於我們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資訊化時代,人們擁有了如此多的資料,才提供給我們利用大資料的分析處理手段,創造新的價值。也許有人以為我們大資料時代的還未來臨。其實大資料技術早已滲透到我們中間,它被應用在垃圾郵件的過濾,XX技術平臺,谷歌翻譯以及輸入文字的自動糾錯等。

文中提出的一個觀點是,預測是大資料的核心。其實從過去的時代人們就利用掌握的資料進行各種分析,從而對經濟等各方面進行預測、矯正。只是進入了大資料時代人們掌握的資料爆炸性的速度在增長,從而資料的儲存和分析資料分方法成了釋放大資料能量的關鍵。

大資料時代是資訊化社會發展必然趨勢,我們只有緊緊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在技術上、制度上、價值觀念上做出迅速調整並牢牢跟進,才能在接下來新一輪的國際競爭中擺脫受制於人的弱勢境地,才能把握髮展的方向,衝破與西方國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