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的作文四篇

讀後感的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讀後感的作文四篇

讀後感的作文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我國有許多優秀、經典的傳統少兒劇目,如《三打白骨精》、《沒頭腦和不高興》、《武 鬆打虎》……它們用不同的形式來演繹,有的是皮影戲,有的是水墨畫,有的是木偶劇,這些劇目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幼兒剛升人中班,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臺詞應簡短,以重複結構為主,句式要簡單,這樣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記住臺詞。動作則以模仿為主,採取集體做動作的形式,這樣可以照顧到能力弱的幼兒進行表演。

根據幼兒的興趣可以逐步增加表演的內容,使情節更有衝突,內容更飽滿。也可以結合班級的情況,適當增加一些新的角色和劇情。有感而發:

依據我們的課題《旨在發展幼兒多元智慧的特色遊戲活動設計與實踐的研究》,本學期,我們把遊戲的重點放在了遊戲劇本的研究之上,各年級按照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側重點的進行不同型別遊戲劇本的研究,今天我認真的閱讀了《半夜雞叫》這部優秀的、經典的少兒劇目的改編,我深受感觸。

陳老師呈現給我們看的《半夜雞叫》的劇本,經過了她的歸納和整理,羅列了九個方面的內容,在劇本組織和實施中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的。在保留傳統劇本中的優點同時,我們要加入符合幼兒年齡特徵、幼兒喜歡的、家長好奇的新的內容和模式,從而來革新我們的教育理念。一個遊戲劇本,不是簡單的讓幼兒把一個戲劇呈現在我們面前,家長理解、老師理解,而忽視幼兒,那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在接觸劇本之前,往往對劇本中的很多東西都沒有認知,比如《半夜雞叫》到底是為了彰顯什麼含義,幼兒完成遊戲劇本表演後有沒有對社會和現象增加了認識和理解,那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不急於呈現幼兒劇本的表演,我們應該從九個方面逐步入手,由淺入深,慢慢的讓幼兒融入的遊戲表演之中。在遊戲表演中,孩子可以通過自己假扮成另外一個人,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從而讓幼兒從多方面瞭解社會,接近社會,等到他以後走入社會的時候,就不會只從單一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了。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誰的旋律,將誰纏繞?誰的淒涼,讓誰斷腸?縱有萬般真情,都會瀰漫在暗淡的黑夜中。當思念化成灰燼,我彷彿看到了蘭芝的無奈,當世界依然縈繞在你的臉頰,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順入流。於是乎,我感慨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許仲卿與蘭芝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在後人眼裡不過是過眼雲煙,什麼山盟海誓,什麼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話。

一朝為情死,萬念皆下情啊!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痴心,都將成為虛無。即使是無 ,也要固守愛情的忠貞不渝。“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哪一種”今生今世的諾言,亙古不變。

蘭芝啊!汝何所懼?即使黑暗中的愛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會驅逐一切。從古至今,“不守婦道,紅杏出牆”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堅強,只要自己做過的,都會無怨無悔。千般戀愛萬種情,一切盡在不言中。縱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寧死不再嫁,只為仲卿對你許下的承諾,你的專情,你的專一,讓我傾佩。

仲卿的愛,枝頭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悽慘。你愛蘭芝,愛的無怨無悔。你對她許下的“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的誓言,讓我置身在封建社會看到了你的執著,看到了你對愛情的追求。但在當時,你的“孝道”未免對蘭芝有些殘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將蘭芝置身何處呢?我也許不是你,不能體會你的心情。蘭芝只是一個女人,作為一個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己最愛的人手裡的一紙休書。如果在現代,我相信你對蘭芝,一定是不離不棄,對嗎?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時間在老去。那時的花開,那時的剎那芳華,我們目光集聚,沒有別離!青山依舊在,真情萬古存。棒打鴛鴦,說到底就是一種現實的罪過,這種罪過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來不及陪你一世,來不及問你什麼是永恆,甚至還來不及哭泣,你就這樣悄然而走,頭也不回……

君淚盈,妾淚盈,

洛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無論是充滿神奇的古埃及,還是讓人神往的古印度;無論是魅力無窮的中國,還是藝術氣息濃厚的`古希臘……無不讓我激動,感嘆!而《尼羅河的禮物》這本書又一次帶我穿越時空,感受歷史,讓我充滿童趣的世界受益匪淺。古老的人們,憑藉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多麼了不起的歷史啊!

古埃及在公元前 3000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人們把他們的國王尊稱為法老。在那個充滿血與淚的奴隸制時代,古埃及人每天都被神話包圍著。自然界的河流和沙漠都是他們的神明。在古埃及,人們認為,太陽的起落是因為太陽神划船橫跨天空;他們頭上的蒼穹在正午為女神納特所支撐;他們還期待死後能受到豺狼頭人身的沙漠之神阿努比斯眷顧,象徵著人們死後來到陰間接受審判,度量亡者良心以分辨在生前所做的好事、壞事之多寡;還有那牛頭人身或戴牛角髮飾的女神哈托爾,掌管繁榮、生育、青春和美貌……

在眾神之中,古埃及人最崇拜的是太陽神,人們認為太陽帶來光明、溫暖,帶給世界萬物生命,所以古埃及人的重大活動都以太陽神為中心。人們相信生命就像太陽一樣迴圈反覆,永不消逝。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古埃及人死後很重視保管軀體,因為他們相信,人的生命沒有消失,只不過到了另一個世界,而保管好完整的軀體是在等待生命像太陽一樣迴圈到這個世界以期待復活。這也就是木乃伊的由來。古埃及人無論生前還是死後,都會重視一樣小小的辟邪物——聖甲蟲,其實聖甲蟲在我們這裡叫蜣螂,俗稱“屎殼郎”。蜣螂在古埃及人眼裡是神奇而神聖的,當它們把糞便推成一個個小球的時候,這便和古埃及人眼中的太陽神聯絡在一起,迴圈,永不消逝,於是蜣螂也就成了聖甲蟲。

至高無上的法老是太陽神的兒子,他們在死後為了能很好的保管好軀體,以等待復活。所有要修建存放軀體的建築,這也是最早金字塔了。最早的金字塔比較簡單,古埃及語稱作“阿斯塔巴”,就是板凳的意思,說明早期的金字塔不高。但是隨著法老權利和財富的越來越集中,他們攀比的慾望也就越來越大,也就形成了後來高大雄偉的金字塔了。矗立在尼羅河西岸開羅附近的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觀中體積最大,儲存最完整的了。大金字塔為法老胡夫於公元前 2500 左右所建,佔地 13 公頃,相當於 12 個足球場。還沒有被中世紀歐洲大教堂的尖頂高過之前, 3800 多年來,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即使在高層建築不斷出現的今天,人們見到後也會歎為觀止。

在這樣一個神祕的國度裡,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一座座高大雄偉的金字塔,無不讓我感到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才智。但是一個個未解之謎,也成為激勵著我努力學習的動力,我相信將來一定能去探索世界未解之謎,為保護人類的文化遺產而奮鬥。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讀完理查德。福提寫的《生命簡史》,我對人類、萬物及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了和以往完全不一樣的認識。

這本書描述了生命進化的40億年的歷程。在與自然的抗爭中,偉大的生命一步步從海洋走向陸地、從低階走向高階,在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上,繪製著絢麗多彩、光輝照人的歷史畫卷。

書中列舉的一些事實令我震撼。水蒸汽得以凝結成水滴,這些水滴通過不斷彙集凝結而形成了原始的淺海。這不禁讓我慨嘆自然之神奇,一定條件下,矛盾可以共生,孕育偉大生命的搖籃。還有更令我吃驚。“生命初期環境由於中世紀的人們描繪的地獄一般,那是一個熾熱的充滿強酸的世界,大氣層中幾乎沒有氧氣,硫磺從火山迸發出來,同時還伴有隕石慧星激烈的碰撞。”多麼恐怖的情景,現存的所有動植物在那樣的環境中絕對沒有辦法生存。然而,45—38億年前,我們最原始的細胞(這裡稱為細菌也許更合適)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頑強地吸取養分,利用能量,掙扎著生存,一點點進化。這真是一首浩翰的生命史詩呵!還有一個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說法,做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而為我們所不屑的蛆蟲,在幾十億年前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都是一個個小小的平凡的細胞而已。我們所蘊含的元素是完全一樣的,這讓我對一切生命都充滿了敬畏,我們不應小覷任何生物,正如莊子所講:“天地與我共生,而萬物與為我一。”“存在即合理”,自然的法則從不偏袒任何生物,只是時間馴服了整個世界上不斷進化、變異的生物。

穿梭於生命演化的歷程,感受著自然的神奇,有時,我的腦海會冒出泰戈爾的句子:“我的主,你的世紀,一個接著一個,來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這種對生命的熱愛,幾乎成了一咱信仰。合上厚厚的書,望著窗外鱗次櫛比的大樓,看著路上甲殼蟲似的汽車,我不禁啞然失笑。如果說生命的演化史是個時鐘,那麼藍藻大約出現在凌晨兩點,無脊椎動物大約出現在上午十點左右,人類則像灰姑娘一樣,在整個戲劇即將終止的十二點的前一分鐘才登上舞臺,可是我們才幾秒的時間就以極大的加速度將地球造成一個以人類為主的世界,這是應悲哀,還是應慶祝?

我不再對自然環境的不斷惡化而緊張,因為我彷彿看到人類滅亡後,自然又以自己的行事發展,細胞、組織、軀體、動物……那些哭喊著:“救救我們的自然母親”的人員是不懂的,自然有什麼好拯救的呢,它沒有什麼感情,更不會因為某種生物的滅亡而停止自己的發展。真正該被拯救的恐怕是冒昧的人類吧!

可是人類有情,誰也不願看到浩翰的人類文明、人類科技被自己的雙手毀滅。根據生物進化理論,在人類滅絕後,要上億年的時間才能再出現像人類一樣智慧的生物。

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生命簡史》,想想吧,我們就是這億萬生命的集合:在身體裡面,流淌著他們的汁液,凝聚著他們的活力,保護著他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