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走馬》有感範文

讀《走馬》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5K 次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題記

讀《走馬》有感範文

第一次看見“席慕容”這個名字,便無緣由地喜歡上了這個名字。三個普通的漢字組合起來卻有別樣的魅力。念時只覺口齒生香,似乎無需與她的文字相逢,單單就是名字,就有一股濃濃的詩意撲面而來。第一次覺得,漢字竟是這樣妙不可言。

讀《走馬》是讓人震撼的,明明同樣是文字,在席慕容的糅合下,文字的背後沉澱了一種朦朦朧朧,卻是烙印在靈魂深處的鄉愁。而在這樣一股力量下,文字只是媒介。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亮的笛/總在沒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確實模糊的惆悵/彷彿霧裡揮手告別/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歌的旋律,詩的情感,卻讓我不由地想起“鄉愁,這支永遠也唱不盡的悲歌”。

蕭乾的好友定居美國數年,擁有被許多美國人所神往的別墅。但她卻依然像個孩子一樣渴望著故鄉一枚小小的棗核。老舍到過巴黎,住過倫敦,領略過繁華的都市,體會浪漫的國度,但依然念念不忘的終究是北京。那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早已印在心上。這份情,既使執念,也是此生不改的深愛。故加利福尼亞州再明媚的陽光,也抵不上老北京四合院中午後的半縷光。

因為愛著,所以特別珍惜對故鄉、對兒時的回憶。故鄉在心中,也是那般美好神聖而不可侵犯。席慕容身為蒙古族貴族後裔,卻鮮有蒙古族的記憶。她只記得,兒時逃難顛沛流離,從此闊別家鄉數十載。她的鄉愁是根的浮萍,她更不知道應當愁些什麼,所以,她的鄉愁更多的是無奈、無助甚至也有三分委屈和迷茫。

故鄉是每個人心中最脆弱的琴絃,不輕易撥動只因未曾遠離。一旦離開故土,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漂泊,鄉愁總是密密地織上心頭。因為深深愛著,所以故鄉的一切總是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

我也曾離開過故鄉,但這僅僅是半個月不到的工夫,也釀不出什麼思鄉之情。在這一旅途中,卻總覺得那些奇景陌生而遙遠,遠遠地確實讚歎不已,但終究有著幾分疏離,不知家鄉的草木來得親切溫暖。或許,這也是一種對家鄉的偏執吧。

至此,我才隱隱地感受到許多文人騷客久唱不息的“鄉愁”,可惜少年仍不知愁滋味,也只能通過詩文對別人的人生窺視,以求知得一二。

然而,“思鄉”確實是恆久不斷的歌,因為那是根,是魂,是我們的心最深的執念。不然,又豈會言“月明是故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