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1

安迪極聰明,而且勇敢。他曾為所有參加戶外勞動的獄友們爭取一瓶冰凍的啤酒,他也在利用自己的理財特長獲得了獄警的信任後用監獄的廣播給所有人播放義大利音樂,他還每週寫一封信給州長以期改善監獄的圖書館,他更是創造了 3 個月將一個文盲教成大學生的奇蹟,儘管成績只是 C ……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

我的腦海浮現一幕幕場景,我彷彿看到那瓶啤酒開瓶時濺起的飛沫中有著歡樂,當所有人停下腳步聽音樂時整個監獄灑滿陽光。歡樂和陽光,這兩種在監獄裡最不可能見到的東西,卻在那些時刻在肖申克中矛盾地具備,這就是安迪的魔力。

只是典獄長的隨口一句:“真正的救贖就在聖經裡。”安迪僅憑一把小小的榔頭,真正得到了救贖。誰說他不是聖使呢?你看,連上帝都在保佑他呵。

安迪離開了肖申克,離開了美國,渡過了“沒有回憶的海洋”,來到了他夢想的地方,沒有回憶的芝華塔尼歐。

“假釋?說笑呢。”就是這樣一種態度, red 最終獲得了假釋。他來到那顆榕樹下。

“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Red ,親愛的 red ,你走了這麼久的路,一定很累了吧,麻煩你再走一程。”

Red 走了,安迪為他鋪好了所有的路。只有老布上吊的那根樑上所刻的那句“ red 也來過”證明了他的存在。

最後一幕,是兩個生死之交的擁抱,多麼美好。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2

在這個世界上,苦難很多,我們總會面對多次絕望,總會遇到許多個我們認為再也邁不過去的坎,但是你要記住,只要活著便可堅持,只要堅持便可獲得最後的救贖。

提起《肖申克的救贖》,總是感覺異常的沉重,在電影中所看過的畫面也開始一幀一幀的清晰的展現在自己的眼前,含冤入獄二十年,安迪最終在地獄般的肖申克監獄,憑藉著自己的理性,希望救人救己,最終穿越重重的苦難逃出生天,完成了自己的救贖之路。在鋼鐵般的監獄高牆背後,我們無法想象這裡的生活有多麼的可怕,這裡不僅是一個剝奪自由的地方,也是一個毫無尊嚴的地方,更是一個互相踐踏的地方,在這裡的許多人,在漫長的牢獄生活中,已經逐漸忘記了生而為人的樣子,他們已經被徹底的體制化,如行屍走肉一般,毫無半點生氣。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無法想象安迪曾經經歷了多少次苦難,又有多少次瀕臨死亡,但是作為監獄高牆之下依然具有熱血的一員,安迪二十年如一日,從未放棄過對自己的救贖。

我敬佩安迪的救贖之路,我相信我們任何一個人,只要擁有了安迪這種始終不渝的救贖決心,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邁過去,再笨拙的人兒也能變得出色,畢竟堅持本來就是最大的救贖,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本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我們前進,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並不是環境的艱難,而是我們那顆不堪一擊的心靈,是我們自己決定放棄,這也是為什麼在多年的工作中,身邊的人兒,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的原因,因為有時候並不是我們的工作不好,事實上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容易,只是有的人願意堅持,而有的人遇到挫折便輕易放棄。

堅持便是最大的救贖,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安迪的救贖精神為前進指引,咬定青山不放鬆,不向困難妥協,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選擇,堅持自己的工作,堅持自己的人生,直至成功!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3

“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這是瑞德在老布獲得假釋卻故意犯罪後說的話,一段被高牆禁錮幾十年的囚徒的客觀發言。有感慨、有厭倦、有無奈,但更多的是一種淡然,對牢獄生活趨於平定的不可思議的木訥。

正如瑞德的預料,老布在痛苦掙扎後選擇了離開,離開這個不屬於他的世界。在監獄裡置身50年的老布已經把自己深深融進了肖申克,卻被冷酷的獄官放了出來,如此高齡的人像新生兒來到外面的世界,處境是極其艱難的。他已經沒有精力沒有能力再將靈魂從肖申克監獄抽出,融入這個新世界了,所以他選擇自殺。囚徒們早已習慣了沒有自由沒有希望的監獄生活以及那裡的一切,不再奢望有所改變,甚至害怕改變,害怕被拋入那個曾經無比嚮往的外界。

當然,也有例外,安迪·杜弗蘭。“有一種鳥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他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用那“600年也挖不出隧道”的石斧日日不懈掘出逃生隧道,雷電聲中用石塊砸破下水管道,邊嘔吐邊匍匐爬過500碼長的惡臭下水道……這隻心懷希望併為之不懈地努力的鳥,最終實現了翱翔於廣闊藍天的夢想。他是那樣一個睿智和堅毅的人,是自由與希望的化身。

而老布和瑞德等人,早就被暗黑的監獄生活所體制化,認為希望是痛苦的深淵。“希望是很危險的,它會讓你發瘋,在這種地方,千萬不要有這種念頭。”假若沒有安迪,恐怕瑞德也會步老布的後塵。

現實社會,人們也都生活在無形的高牆之中。最初的堅如岩石、豔如玫瑰的年輕人,帶著獨有的個性和理想,走進社會集中營。經過幾年的洗禮,被模式化、體制化。無法適應者,開始上網搜尋相關的處事哲學、職場規則等經典語錄惡補,以實現在江湖中行走自如。其實,融入的同時也就失去了自由和自我,成了大多數人的複製品,身處高牆而不自知。與監獄生活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抗拒——習慣——依賴。

越長大,就越向世俗靠近,社會的萬有引力,將我們一點點自由落體。 從兒時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到少年的大大書包小小煩惱,再由青年的闖一闖到中年的趨於保守,最後老年時已不再敢有奢求,一心一意地把餘下的日子平平淡淡地過完,每一天都是無比平常的油鹽醬醋。年少的志氣一點點被生活的枯燥消磨殆盡,那顆渴望自由充滿希望的赤子之心漸漸被潛藏於陰暗角落。

我們是不是該慨嘆一句:“老了!確實老了!”

“人生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仔細想想,為什麼我們不能真正活一次,而不是麻木絕望地走向死亡。怎麼過都是一生,怎麼偷懶也總忙碌著,到不如把封鎖的熱情釋放出來,我們還都年輕,何必表現的如此適應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橫衝直撞的馬里奧,未必不會吃到代表勝利的超級蘑菇。

瑞德最後在安迪的鼓勵下重新面對世界,擺脫了對監獄體制的依賴,在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面前與安迪深情相擁。芸芸眾生中的你啊,看到那樣明亮的藍色,是不是再次點燃了希望之燈,展翅欲翱翔於自由天空?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4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在被誤判為無期徒刑之後,在近乎絕望的監獄之中,利用將近20年的時間裡,用一把小石錘挖了一條隧道,走向了自由和光明。整部片的主題是希望和光明,我們從中看到了主人公堅韌不屈的意志和持之以恆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影片中人物個個特徵鮮明,在鯊堡這座剝奪人希望和自由的監獄裡,一眾人組成了一個小社會,在這裡演繹各自不同的人生。從每個人的身上我們都能感悟良多,這也許就是這部影片成為經典的原因。

安迪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他的成功源自多個方面的因素。

“用信念點亮希望的火把”。安迪並沒有殺人,但是卻被冤枉,判為無期徒刑,等於將自己一生交給了沒有生機和希望自由的監獄。但是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聽天由命,他堅信自己是無辜的,利用獄友的幫助開始了漫長的越獄之旅。在即將與獄友瑞德告別之前,他說“我要的.只是一艘小船,一間小木屋,在太平洋邊過自由的生活,19年的牢獄生活,我的這點要求並不過分。”從一開始進入監獄直到最後,他對自由的渴望的這種信念絲毫未減,這也是支撐他走到最後的精神動力。在那個風雨交加的雨夜,在骯髒的下水道中經過500碼的爬行之後,當他脫掉那件囚衣,仰天大笑的時候,那幕場景是如此地震撼人心,19年的努力,日日夜夜的堅持,終於成就夢想,走向自由!人生有些東西當你擁有的時候你(堆雪人作文)並沒有發覺它多麼可貴,但是當你失去之後再重新獲得之時你才會倍感珍惜。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5

主人公 安迪被冤枉入獄,從銀行副總裁淪落到階下囚,安迪沒有任何的抱怨!安靜的忍受和適應著監獄的生活,得到了一個一把小鐵錘,朋友開玩笑說假如你想用這東西鑿出一個洞越獄,最起碼需要600年,最終安迪用了20年逃了出去!是“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最好例子!這件事讓我想到了知識改變命運,安迪不但利用了地質的知識,還有壓力,還有自身的毅力,當他千辛萬苦的爬出那個隧道時,他脫掉上衣,把雙手舉起,彷彿在說,我終於自由了!我想假如是我,我一定會大聲啊啊的喊喊的

瑞德在他是那麼想要獲釋的時候一次次的失望,最後當瑞德不再想要出獄了,這時候反而卻被獲釋了!就像人生一樣,很多時候越是執著的東西反而總是得不到,當你放下的時候反而得到了!

電影中那個監獄的圖書館老管理員,在監獄待了大半輩子,被獲釋卻捨不得離開,甚至持刀威脅希望自己可以被留下來!沒辦法還是出獄了,老人適應不了外面的生活,竟然選擇了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人是怕改變的動物,就像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痛苦的,他卻害怕改變,不敢去承擔改變後的很多責任!他寧願就這樣繼續痛苦的生活著……

電影叫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給自己設定許多的圍牆,阻止了自己的快樂!我們的人生課題就是學著去釋放自己,整合自己,找回本來的自己!找到自己原本就擁有的內在力量,學會幸福的能力!

讀《肖申克的救贖》有感6

二十年的漫漫長途,五百碼的匍匐生活,一次靈魂的救贖,造就了一部不朽之作。

灰色的高牆隔開了人類的另外一個世界,高度強調的紀律捆綁著人們的身體和思想,監獄帶給人們恐怖的並不是管教和束縛,而是在這種高強度的環境下對人心理甚至生理上帶來的征服,就像老布、就像瑞德。善良的老布因害怕離開監獄,甚至不惜通過在監獄中犯錯來抵抗假釋,走出監獄的鐵門後居然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是多麼的不可理喻,但那樣的環境下就這樣發生了。瑞德與老布相近,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報告就無法順利地去衛生間,瑞德自己說過:“監獄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在監獄裡有自己的地位,有自己的組織,在監獄裡呼風喚雨,神通廣大,一旦離開監獄變成了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塵土。

習慣的力量真的很可怕,他像是一個有著溫存老人外表的魔鬼,它與時間為伴,在漫漫的歲月裡,將希望的激情消磨殆盡,只剩下空洞的絕望和麻木,瑞德甚至告訴安迪,有希望才危險,希望會把人逼瘋。

所謂的救贖,並不單指安迪本身,他不但拯救了自己,還拯救了他人,讓瑞德明白了追求自由和希望的可貴。這就是所謂的強者自救,聖者渡人吧。二十年間安迪沉默著盡力維護自己應該保有的一切。為了大家爭取更好的待遇,他幫助獄卒們逃稅甚至幫典獄長洗黑錢。他堅持不懈地為囚犯們爭取人權,竟真的在陰暗的不見天日的監獄建起一所圖書館,然而安迪終於從一個年輕人口中得知當年的真相卻在向典獄長提出申訴的時候遭到殘忍的回絕,他被捲進金錢的洪流,不惜殺掉那個年輕的犯人來將安迪永遠留在肖申克。這一殘暴至極的舉動終於讓安迪放棄了通過法律踐線重獲自由。

就在那個暴雨傾盆、閃電劈開天空的夜晚,在汙水與雨水的雙重沖刷下,他們以一種驕傲的姿態重獲自由。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但陰影最終遮不住陽光。在故事情節的安排裡,雖然陰暗接蹱而至,就在安迪越獄的前幾天,瑞德甚至擔心安迪會自殺,但是他沒有,最終,黑暗中那縷希望的光透過重重障礙折射出七彩的斑斕。

整個故事裡最令人感動的是安迪對待自由和希望的堅持與嚮往,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都沒有放棄對希望的信念。這一種精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他讓我明白,在現實的生活中,即使黑暗籠罩了一切,也要帶著希望,把它當作引路的燈火,勇敢而堅強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