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西遊記》讀後感2600字

《西遊記》讀後感26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西遊記》這一本書的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下面是關於《西遊記》讀後感2600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西遊記》讀後感2600字

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中,《西遊記》可以算是最為聞名中外的著作了。它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

《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寫的。《西遊記》寫了唐僧師徒一路上吃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到達靈山佛地取回三藏真經的故事。作品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社會的矛盾,歌頌了孫悟空、唐僧、沙和尚以及豬八戒不畏強暴戰勝困難的頑強精神。《西遊記》內容奇異,情節起伏,構思精密,描繪生動,展現給我們一個奇異詭祕的神魔世界。同時作品運用通俗易懂又豐富多彩的語言,刻畫了一系列老少皆知的人物?同時作品馳神運思,出奇制勝,在情節曲折多姿之物中,有幻中含理,奇中寓情。活躍在這個幻想世界中的千奇百怪的人物,他們所演出的石破天驚的話劇,則讓人躺瞠目結舌,驚歎不止。在西天路上一場接一場的惡鬥,有體現著善與惡的衝突與鬥爭,滲透著濃厚的生活情理。書中寫孫悟空?歸正?,宣揚佛法無邊,稱頌賢軍統治,表現出了作者的思想侷限。

作者吳承恩是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懷安山陽(江蘇淮安)人。他生於一個有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科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吳承恩傑出的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經的經歷為藍本,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整理、構思最終寫定。作品藉助神話人物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改變現實的願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賢神明”的王道之國的政治理想。小說藉助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經歷的八十一難折射出人間現實社會的種種情況。小說想象大膽,構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採用人、神、獸三位一體的塑造方法,創造出孫悟空,豬八戒等不朽的藝術形象。全書組織嚴密,繁而不亂,語言活潑生動且夾雜方言俗語,富於生活氣息。主題上衝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豐富了作品的現實內容,具有民主傾向和時代特點。作品諷刺幽默。呈現出不同於以往取經故事的獨特風格。

《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通嚴肅的批判巧妙的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美國大百科全書》認為它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法國大百科全書》說:“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從19世紀開始,它被翻譯為日、英、法、德、俄、等十來種文字流行於世。

其中主人公有四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唐僧師徒三人,真是辛苦啊!一步一步的走完了十萬八千里。路上是多麼辛苦,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受盡了艱熬!孫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可是,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被白骨精陷害,使師傅“唐僧”對悟空有了誤解,把悟空徹底否決了,悟空悲痛到極點。豬八戒和沙僧一路上也是為師傅拼命打妖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最終“工夫不負有心人”,唐僧師徒終於取得了真經!

在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樂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裡,還自封“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就是林語堂說的“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後的悟空,戴上了金箍圈,從我行我素變得行為規範、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正當用途,他一路保駕師傅到西天取回真經。雖然他兩次因受師傅氣回到花果山,但是又因為擔心師傅安危回來護駕。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範之間的衝突”。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讒言。他常常想害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段中他的特色最為突出。他有許多的缺點,但是一點也不讓人覺得他醜惡,因為他是吳承恩塑造的最為成功的戲劇人物。他雖然沒有孫悟空的超常本領,但也是一個下凡人間的天蓬元帥啊,我敢打保票,他對師傅的`忠心程度也就百分之七八十,但是他也在取經路上立過大功。林語堂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

我覺得唐僧這個人物書中描繪的有聲有色,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氣餒,而是一定要取得真經!電影《大話西遊》中最搞笑的就是唐僧了。在《西遊記》中也差不多,他永遠嘮嘮叨叨,吩咐徒兒做這做那,但自己卻很懦弱、迂腐,最大缺點是心腸軟,沒有豐富的社會經驗,會因人妖不分而把孫悟空趕走。而且動不動就紛紛落淚,魂飛魄散,騎馬坐不穩翻個跟斗跌下馬鞍。但是他卻有堅強的意志,不為財色所迷惑,不為死亡而征服,在徒兒的幫助下最終取得真經。成功者身上所具備的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在唐僧身上都有體現。

單憑沙僧的言語就知道他是一個老實人。他永遠服從他的上級,對師傅的忠心程度可真的是百分之一百。他平時少話,但是在為保護師傅而戰鬥時卻顯得很勇敢。他挑著最重的行李不緊不慢地走在上級後面,卻沒有一句怨言。對八戒,他也是一味地忍讓。他的這些特點都反襯出孫悟空的玩劣,豬八戒的斤斤計較和唐僧的嘮嘮叨叨。

八戒是普通人的化身,他自私,他嘮叨,取經路上一遇到不順利的事情就想著要散夥回家。他好女色,當年做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還不知悔改,一見漂亮女子就眼睛發亮,忘記捉妖重任。他懶惰,髒活累活都推給沙師弟,欺負老實人。他愛撒謊,可笨嘴拙腮又說不圓;他還時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大師兄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裡。他雖然缺點很多,但是到關鍵時刻毫不含糊,幫助同伴退敵,力保師傅,最終得以修成正果。

沙僧默默無聞,憨厚老實,更像一個配角。但是若沒有他的任勞任怨,故事也無法繼續。他在四人小團體中起到了平衡作用。沒有他的取經之路,悟空、八戒肯定鬧得不可開交,沒到西天就先把師傅氣得精神分裂,吐血身亡……

總之,《西遊記》的各個角色,不分大小,都將人類的秉性做了最集中的概括。這正是《西遊記》能被各類人群所接受的原因。

我們學習的成果,就是我們要取得真經,有些人像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懶惰,對任何事情都是草草了事,沒有一點耐心。有的人像沙河尚,誠懇老實!對任何事都不敷衍了事,總是一點一滴的學佛法的精深和奧妙!有的人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特別聰明,對學習有很好的興趣,回到家,老是把當天所學的複習一遍,沒有學的預習一遍,鞏固一下知識。如果大家都像唐僧、孫悟空和沙河尚一樣,有對學習堅定的決心,就會像他們一樣,“取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