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優秀範文:讀《剽牛》有感大綱

優秀範文:讀《剽牛》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今天讀了沈石溪的《剽牛》。小說寫了一位十五歲的少年剽殺家牛番迪的故事。

優秀範文:讀《剽牛》有感

番迪與少年相處十五年,對少年有恩在身。關於他們的相處,小說有這樣的描寫:

“阿媽上山割豬草時,就用一隻竹樓把你拖在背上,番迪結實的背以及搖晃的步子像只最好的搖籃,搖你進入甜美的夢鄉。你五歲後,阿媽下菁背水鑽林子砍柴就不帶你了,把你託付給番迪。它會走到你面前,自動跪伏在地,讓你抓住它的角,爬上牛背。只要你在它背上,它總是將四條腿一點點彎曲,有一點點直立,動作輕柔平穩,就像冰山慢慢浮出海面。它從不會拖著你去鑽荊棘爬陡崖,它總是挑選平坦的路,漫步田邊地角,從來也沒有摔疼過你。”

少年為了表現男子漢剛毅勇猛的性格,為了表現頑強的鬥志、蓬勃的生命力和硬漢子式的膽魄氣概,就是要對這樣一頭家牛實施剽殺。主人要殺一頭家牛大概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對於一個八十年代以前的農家來說,誰家沒有養過牛呢?誰家沒有殺過家牛呢?誰家的牛不是為主人辛苦勞累了一輩子呢?那一頭牛又逃脫了最後被宰殺的命運呢?

小時候,家裡經常養羊,年關是羊的鬼門關。每要宰殺的時候,母親就會流淚。在長期的餵養中,羊總認為人是充滿善意的。它總會對人用眼神,用尾巴,用身體對人表達自己的感恩,表達自己的親熱。它那裡知道人餵養它的目的是為了將來的宰殺呢?豬羊一刀菜,餵養就是為了吃肉。就和種菜一樣,播種、管理、收穫都是為了讓它成為人們的食物。對牛來說,牛比羊悲慘得多。它吃的草,幹最累的活,最後還要被主人宰殺,成為食品。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它是畜牲!

即使它有高貴的情感,有比人更加善良慈悲的心腸,有比人更講仁義的德行,它也難逃畜牲的命運。大概人就是這樣想的,大概這就是少年剽殺番迪時,毫無同情,毫無憐憫的原因。

番迪被剽殺的原因僅僅在於人的殘忍嗎?我想也有它自己的原因。在少年對它無情剽殺的過程中,它有兩次可以把少年置之死地,但它都沒有這樣做。當少年笨拙地剽殺,把番迪捅得的千瘡百孔,又把鼻繩砍斷後,少年精疲力盡的倒在地上,只能等待受死的時候,番迪卻停止了攻擊。小說寫道:

“你驚訝地睜開眼,老牛番迪低著頭四肢彎曲,一副標準的公牛抵架的姿勢,兩支銳利的角離你胸脯僅一公分遠,仍然是氣勢洶洶的衝擊狀,仍然是那雙佈滿血絲彷彿要從眼眶裡蹦出來的眼珠子。但它卻凝然不動,象座雕像。”

“它不忍心扎死你。面對一刀一刀剮割它的仇敵,它寬恕了,它剋制了,它沉默。”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最後當少年“骨頭象散了架,身體軟得象一團稀泥。”的時候,番迪為了安慰主人失敗而損失的自尊,竟然自伏於主人的屠刀之下,以盡忠心。番迪“四肢彎曲,龐大的軀體跪倒在你面前”。“當刀尖刺穿軟肋時,番迪渾身一陣抽搐,但沒有掙扎,沒有站起來,也沒有睜眼。”

看到這裡,我真要懷疑作者作寫內容的`真實程度。如果世上真有這樣的人:對一個對他有恩的人,他不僅不感恩還向自己舉起了屠刀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甘願把自己扮演成一個無怨無悔,任人宰割的角色嗎?這樣的角色是應該被我們視為窩囊廢,還是應該視為有情有義的聖人呢?而小說中的番迪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十五歲的少年為何如此殘忍呢?老牛為什麼如此仁義,使仁義都變質成蒼白的軟弱了呢?我總認為與二者的關係有絕對干係。那麼二者是什麼關係呢?少年是主人,番迪就是奴僕。如果二者是主奴關係,我便想起了歷史上的岳飛和韓信。兩個人都為主人立下了汗馬功勞,兩個人都是主人向自己舉起了屠刀。臨死當前,兩人都有置主人於死地的能力,而二人都沒有這樣做,都甘願站在了一個任人宰割的位置。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就是為了獲得一個忠義的美名嗎?難道就是為了避免一個不忠不義的惡名嗎?我覺得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我覺得當一個人一直做主人的時候,主人就會認為他的高貴是天經地義的,就會忘記他的高貴是因為受到了奴僕的恩德;當一個人一直作奴僕時,他就會認為奴僕的卑賤也是天經地義的,他會忘記自己的前生原並不是一個做奴僕的坯子。

中國封建社會的皇位世襲制度和封建專制,已經太久太久了。在這個久行制度的蔭罩下,人們習慣認為主子就是主子的命,奴婢就是奴婢的命,這是不可更變的現實。還是美國人聰明,最早廢除了皇權終身,民主選舉總統的先河,所以它也迅速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一個國家就一個人認為自己是王子,所有的人都認為自己只佩做一個奴僕的話,那麼,這樣的民族恐怕是很難雄踞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長久地以一種姿態做人做事是很危險的。人應該常常換位思考,和換位實踐,才能保持自己恆常的人性,否則就會喪失人性,使美好的人性變黴變質。可愛的兒童,將來變成了一個不肖子,往往是父母永久溺愛的結果;一個精心製作的制度,將來變得毫無用處,而且弊端百出,往往是制定者長期墨守成規,不會因時因地變通的結果。

時代在發展,環境在變化,不管是人還是法典制度,只有不斷更新,因時而變,因地制宜,才會有恆常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