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員工讀《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三篇

員工讀《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導語:每個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物件。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總是想在抱怨中尋找一種安慰,我們不想承認,自己過得很消極,總是在逃避。。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員工讀《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三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閱讀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閱《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裡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裡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2】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的心裡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著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也在自己手上帶起了紫手環,心裡卻怎麼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己有何有用之處……

但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裡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裡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而這本書裡的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與我們做到的。

紫手環在我的手上來回互換,這讓我很不安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內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滿。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像根本沒有自制力,我非常恐懼的面對這個結果,我改怎麼辦?但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種不安的心情,可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局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裡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既然喜歡抱怨,那也就想辦法讓他悶在心裡不能說出來“在還沒有說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話語”這樣“你的紫手環已經從讓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的工具,變成你的話語在說出之前要穿越的過濾器”。有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

剛開始看書的時候,是因為有個朋友告訴我,看書能夠提高一個女人的內涵及修養,所以我想我也應該改變一下現在庸俗的狀況了。

提到《不抱怨的世界》,第一眼看見,說實話沒什麼感覺,在我還沒有任何反應的時候它已經在我手裡了,既然這樣,那就瞭解瞭解它好了。

在看完第一節的時候,我就被這本書有所吸引,但不能說深深的,以前對這種幾百頁都是“講道理”的書,可以說是很排斥,我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哪裡吸引了我,讓我有要把它看完的衝動,也許是因為它所講的道理正是自己身上發生的,所以會對它感興趣。

這本書主要就是鼓勵大家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抱怨生活,利用生活中的材米油鹽,反應當代人的生活狀況,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承認自己是個愛抱怨的人,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的“傳播者”,紫手環。

作者威爾.鮑溫和大家玩了一個遊戲,而這個遊戲的主角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紫手環,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大家把紫手環戴在手上,一旦你發現自己抱怨了,那就把紫手環從這隻手移到另一隻手上,一直重複,記錄一天你所移動手環的次數,看看你到底是不是個愛抱怨的人。如果你可以做到堅持21天不抱怨,那麼,你就成功了,不要小看這個遊戲,告訴你,這是個挑戰,不信,你試試。有人問,為什麼非得是紫手環,說實話,紫手環只是這個遊戲的象徵,其實它沒什麼意義,你可以隨便一個手環,甚至是隨便的一個東西,只要在你抱怨的時候可以移動,提醒你的東西都行。當然有人會說,這根本就沒什麼用,那麼你就錯了,在你移動紫手環或其他東西的時候無形中就分散你的注意力,而人的正常反應都是覺得自己又抱怨了,所以想要停止這列行為。而時間一久,習慣也就形成了,沒有誰會喜歡滿腹怨言的自己。

現在讓我們用用數學計算一下,假如每個人平均抱怨20次,乘以中國的13億人口,得出的結果就是中國每天都有26億次抱怨,這只是一天,如果是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呢?在者如果是全世界呢?要是我們都停止抱怨,那麼世上將消失多少怨氣,真是個壯觀的數字。讓人有點不可思議。

愛抱怨的人是不招人待見的,這個道理想必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我要告訴大家一句拉丁文“Uva Uvam Videndo Varia Fit”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顆葡萄樹看見另一個葡萄樹變色,就會跟著變色。換句話說,也就是一顆葡萄樹會讓另一顆葡萄樹也跟著成熟。這就是所謂的曳引作用,不要小瞧曳引作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如果宿舍裡有一個人心情不好,那麼整個宿舍裡都是壓抑的氣氛,你的個人情緒會影響你身邊的每個人,像這樣的人,我們不自覺的就會反感,討厭,誰會喜歡讓自己不開心的人呢?所以說,抱怨很能影響一個人的人際關係,你每天拉著的那張臉,會讓別人看著都難受。不要不相信,你試著換位思考一下,你喜歡每天都唉聲嘆氣的人嗎?你喜歡每天都看到沮喪的臉嗎?如果你也不喜歡,那就試著玩玩我們的紫手環遊戲,讓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眼裡的“怨婦”。

在者,抱怨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在你不斷髮牢騷的時候,你的身體潛意識就進入一個消極的狀態,整個身體都是死氣沉沉,你覺得你的身體能好在哪?有的人總是每天說自己這疼那疼,那麼你就會發現,你越說它就越疼,而且發作平率就會越高,現在咱換一下方式,如果說今天我們一天都在幹自己最喜歡的事,那麼你還會感覺不舒服嗎?說到這裡一定會有人說,誰不想每天都幹自己喜歡的事,問題是說可以就可以嘛?是,現實的社會不得不讓我們每天為自己不甘做的事而忙碌,但是,這就是你的個人態度問題,就看看你會不會調整,願不願意調整自己的心態了,當然想要調整的話就得先學會不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