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育學讀後感

教育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7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學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學讀後感

教育學讀後感1

許久不寫讀後感了,估計有十年了。因為總覺得文字傳遞的是自己最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最真實的感情,而不是為了應付任務。最近幾年看的書不少,最多寫批註。這次作為作業,估計是不合格的,但至少我還堅持了自己的初衷,即寫自己想寫的。不管字數多少,別人如何評論。

這個暑假,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我專心致志、別無旁騖地只讀了兩本書,即《教育學》、《心理學》。讀來感觸不多,卻極深。那就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真的有必要定時重讀教育專業教材。

首先,教材提供了教育專業的系統知識。作為一名教師,教育學、心理學是必讀的,但是也都是在職前學習的。工作以後,便亟不可待而有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了。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10年前學《教育學》與《心理學》時,似懂非懂,死記硬背,其實並沒學到多少。從內心來說,也沒多大興趣。因為在實習時,發現學到的東西能真正運用到的少之又少。工作後,學習的時間被日常的瑣事很快就吞噬了。最初,還沒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但隨著教學年齡的增長和對自身要求的不斷提高,就發現自己所積累的經驗總是找不到貼切的理論依據;就發現自己的很多做法無法得到進一步提升,甚至發現自己寫論文時的語言都和教學論文不在一個話語系統。如今重讀《教育學》、《心理學》,似乎一下思想輕盈起來,突破沉重的大量事實線索的身龐,有了質的飛躍。書中的教學理論和原理幫助理解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原理和現象,從而解決了很多問題。例如,學習了杜威關於“教育即生活”的理論,才把家裡塵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翻出來閱讀,才理解我負責了兩年的探究性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的淵源出自於哪裡,才明白這門課程的真正意義和應該遵循的原則。大師的智慧使我深深震撼,早在近100年前,他的思想就初見端倪。其對於教育的闡述“教育應使學校中知識的獲得和在共同生活的環境中所進行的活動作業”直至今天仍影響著我們的教育行為。實踐經驗的積累具有片段性和不穩定性,重讀《教育學》、《心理學》卻使我把平日裡有意識積累起來的問題和片段分別擊破,成為解讀教材的生動案例。而規範嚴謹的語言使我迅速把握教學研究類的文章的語言,為下一步做教學研究的反饋奠定作最基本的準備。

其次,教材提供了教育專業最權威、最經典的知識。暑期胡慧閔教授的一個建議我很受用。她建議我們只看最經典的教育知識讀物。確實,如今的教育書市真是熱鬧非凡:什麼《跟孔子學做教師》、什麼《不跪著教書》、什麼《孫子兵法》……名字就很奪人眼球,於是很多老師就把已經很有限的業餘時間中的讀書時間貢獻給這些書了。因為很多老師認為這類書都是同行優秀的經驗,具有更大的可供實踐借鑑的意義,操作性強、見效快。事實上,這些書都只屬於同一種類,只是從不同的方面來表述,或者表達的方法各有不同罷了,讀一本和讀三本沒多大區別。讀此類書,老師們仍始終在實踐的.圈子裡打轉,無非是圈子大小和漂亮與否的問題。《教育學》、《心理學》等教材發揮的功能不同,因為它們經過太久歷史的積澱,經過太多教育者的檢驗,亦如經歷過煉火的真經,字字璣珠。也舉一例:以往對加德納的多元智慧論,總不削一顧。總認為他對智慧的劃分並不是那樣無懈可擊。相對於賽斯頓的能力群因素說和層次結構理論,確實有突破。但除了這七種智慧外,沒有第八種、第九種……了嗎?此次讀《心理學》,才理解多元智慧的重要思想,其實在於對人多方面發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我命運的重要性的強調。原先對於該理論的偏見,完全是源於自己對該理論的不完整、不正確的理解。

今天的我,捧起《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生時代的心情已完全不同了。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使我讀這些文字一點不顯枯燥。就像與智者求學,又像與老友交流,甚至像與知己邂逅,那樣興奮那樣激動。只可惜,身邊想到捧起這兩本書的老師並不多。我到圖書館查閱過資料,我們學院藏書中權威的《心理學》不足10本,最新的版本是20xx年,距今已有9年;《教育學》共5本,最近的版本是1996年。這裡並不是說版本越新越好,只是當初在圖書館借閱北師大出版的《新編教育學》,拿到手裡是一本泛黃的書本時的場景始終無法忘記。

估計從來沒有人寫教材的讀後感,但是讀後感,很清楚地表明文章的性質。以上,確實是我研讀《教育學》、《心理學》以後的感受。

教育學讀後感2

談到《教育學》,我似乎一點都不陌生,上師專時作為一門課程來學,參加工作後又培訓過一次,升本科時還培訓了一次。次數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認為並沒有能真正把教育學的理論運用在實踐當中,參加工作十年了,面對一個個教育難題,自己還是無所適從。為了讓自己對教育這門科學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間,我又一次捧起這本《教育學》,細細地品讀,希望它能給自己以新的啟示。

翻開這本顯得有點陳舊的書,又看到那個問題,"教育學是什麼?"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為什麼要進行這樣一種社會活動?原來人類要生存和發展,社會要延續和進步,就必須將社會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使之逐漸完善起來,並把更成熟的經驗傳給下一代。教育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與社會共同存在、共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範疇。看到這裡,我心頭湧起一種強烈地自豪感。因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為一名教師,自己感覺是無尚的光榮。面對這樣一個神聖的職業,自己真的應該投入整個身心去認真地工作,不僅僅是投入精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愛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孩子們,使他們健康成長。想想平時的自己,也曾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為在新課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講課而彷徨,甚至有時會產生一種逃避的心理,現在覺得真不應該,自己今後要打起精神,帶著神聖的責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著往下讀,這本書又從中國教育的現狀、學生素質及培養、課程、教學以及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等幾方面進行了論述,使自己對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又得到了一次回顧,在讀的'過程中,自己也產生了一些對教育這門科學的新認識:

一、教師要解放學生,解放自己。

書中有一段話寫得特別好:"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一絲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開啟過一處美不勝收的精神世界的門,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其激動不已的讀物,從來沒有執著地思考過某一個問題,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令自己樂此不疲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體驗,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造的燦爛文化發出過由衷的讚歎......那麼,他(她)就肯定沒有受到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話語告訴我們,原來良好的教育講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縛,不是鉗制,它需要釋懷,需要解放。這就意味著,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可是現在教學的現狀是,學校似乎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引學生去感知這個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點放在對成績的要求上,不僅要排名次,而且對優A率及達優率也要排出來。老師們為了讓學生出成績,不停地加班加點,佈置的作業也很多。學業生每天疲於應付,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消化所學的知識,學生的思想和身心難得自由,天長日久,學生整天到晚都處在心事重重、焦慮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許,他們小小年紀,但已經開始有了嚴重的厭學情緒。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學生淹沒在題海戰術裡,不要再讓學生寫作業寫到很晚。我們不妨給學生一個美好而輕鬆的童年,和孩子們同讀一本書並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引導他們學會體驗愛,這樣,學生會很快樂,而我們自己也會工作得很快樂。

二、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以往的"教師中心論",容易造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彼此關係的緊張,而"學生中心論"又削弱了教師的職責,對學生成長同樣不利。其實,在現代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主體間性"。這種關係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評判。這就特別需要教師具有寬容、溫厚之心。努力減少一些苛責、失望和冷漠,增加幾分理解、信心和親切。努力從學生哪怕是極細微的閃光點上,分享滿足、愉悅和歡樂的情緒,能選擇最恰當的教育時間、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的教師才會獲得學生的尊重,教學工作才會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進行。這一點就需要我們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讀《教育學》,給我以新的啟示,其實人就是在不斷的讀書中進步,讓我們繼續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