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推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推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1

最近,暑假裡我讀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內容十分精彩、有趣。

令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天,蕭紅和他的祖父來到田野裡。祖父給田地鋤草,蕭紅看到很多玫瑰花,就去摘了一些玫瑰花。一邊給爺爺的帽子上插花,一邊笑。祖父聞到了玫瑰花的香味說道:“我家的玫瑰花真香,哪怕十里路都聞得到。”聽到爺爺如此誇張的說自家的玫瑰花,蕭紅情不自禁的開懷大笑。

從這段故事裡,我可以體會到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多麼的'無憂無慮,另外也讓我感受到她是那麼的天真可愛。但是我又為蕭紅的英年早逝而惋惜,像她這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作家若還在人世,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多的優秀作品。

蕭紅的童年生活也讓我憶起了我的美好童年生活。記得10歲時,我和姐姐在一片雪白的草地上打雪仗。當時我們打得不分勝負,兩人臉上都洋溢位燦爛而快樂的笑容。雖然過去了好久,每當回憶起,我的心田間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暖暖的快樂感。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同學們讓我們好好珍惜上帝送給我們最美好的時光——童年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2

拿起《呼蘭河傳》,美麗的插圖將我深深吸引了,開啟,我彷彿走進了蕭紅的童年。

――題記

大作家,應該都是幸福的吧!我帶著這個想法,走進了蕭紅的童年。

我向大街上走去,呼蘭河這個小城,可真熱鬧啊!街上做買賣的吆喝聲,孩童的'歡笑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圖――然而,一陣哭泣聲打破了這和諧的風景。一個小孩玩著玩著掉進了大坑裡!這大坑極其危險,掉進去了很難上來,越掙扎越深陷,一個好心人連忙將小孩子拉了上來,而一些過路人只是回頭看了一眼,又轉了回去,一切好像沒有發生過。這要是現在,一定有一群人幫忙,或是早就將這個坑填了,枉絕悲劇的發生。由此看來,呼蘭河的人們,似乎不太願意參與別人的事,似乎都很冷漠。

走著走著,到了“祖父的園子”,我左看看右瞧瞧,園子裡的一切果真那麼自由:白蝴蝶、黃蝴蝶在空中嬉戲,玩累了便在隨處可見的小野花上小憩一會;倭瓜和黃瓜想開花就開花,想結果就結果,不開花不結果也沒關係;小蕭紅可以看著祖父種菜,也可以拿個黃瓜啃,可以朝天澆水,也可以躺在草地上享受這短暫而美好的自由……

在呼蘭河這小城中,我看到了人們的冷漠,命運的不公,同樣也看到了蕭紅幸福的童年。書中寫盡了她對家鄉的回憶,對童年的挽留,儘管她不知道最後祖父的園子怎麼樣了,左鄰右舍還在幹什麼,火燒雲是否會一會兒變出馬來,一會兒變出狗來……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呼蘭河城,一個不繁華、不富裕的地方。那裡的人們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讀著讀著,總覺得十分安靜,他們為了活著而活著,像木頭人一樣。

這本書似乎把我們帶到了過去,那個灰色的世界。人們的無知與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個12歲活潑可愛的女孩。就因為太大方不貼合那裡的`規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團圓媳婦,生病後婆婆又想了很多辦法讓小團圓媳婦好過來。我都不明白這個婆婆到底是厭惡小團圓媳婦還是可憐小團圓媳婦了。越往後讀情緒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為她憤憤不平。為什麼要打她生病了為什麼不去醫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當時的迷信與待人的冷漠構成的。他們的迷信害得小團圓媳婦生不如死,最後還是被燙死了。作者寫出了對當時社會上迷信做法的諷刺。

透過這些,也反映出了我們此刻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們吧!這些來這不易。

再說說馮歪嘴子吧!他雖然是個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樂觀,他一生肯定都是快樂的。他雖然受到別人的嘲笑,但並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當時的人們都是這樣,那再也不會有像小團圓媳婦那樣的杯具了。

當作者寫到結尾時,讀著讀著總覺得很淒涼。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些東西似乎已經不在了,似乎又在回憶她和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又在懷念在這兒的種種時光,那裡的歡樂,那裡的悲傷。

《呼蘭河傳》記載了蕭紅童年時的歡樂與悲傷,感觸與同情。

呼蘭河傳讀後感4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後,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的特別,跟別的小說明顯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無知,對生活一點都不積極!我非常的不喜歡他們。 此文圍繞著呼蘭河邊的小村莊來寫,開始寫了村莊裡的大泥坑,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好的家禽都死在了裡面,可是周圍的人們只是在想怎麼躲開它,而不是怎麼解決它,哎,真是替那時候的人們悲哀啊!思想簡直是太落後了,一點都不積極向上,好像天天就是為了活著才活著的! 還有一個跟我一樣大的小姑娘,本來是同樣的十一二歲,我還在上學,她卻早早的給人當了媳婦,而且被她的婆婆又打又罵,還被用熱水燙了三次,最後一次被活活的燙死了。好好的童年就這樣失去了,我真的開始痛恨那個社會了,要是我在那個年代,我不瘋了才怪呢! 糊糊塗塗的'年代,簡簡單單的歲月,一點色彩都沒有的日子,讓我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為我們的現在慶幸、自豪吧,我們應該好好把握現在,擺脫那種年代的愚昧,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加油努力!

呼蘭河傳讀後感5

這一週我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說。全書共分為七個章節,主要講了蕭紅小時候生活在呼蘭河小鎮上發生的童年趣事,主要人物有祖父、馮歪嘴子、小團圓媳婦、有二伯。每個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讓我像是在看一幕幕的小話劇。

呼蘭河小鎮裡的人們既有善良的一面,又有醜惡的一面。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時,內心十分氣憤,為她感到惋惜。我十分痛恨那些把小團圓媳婦壓下水,使她不停掙扎、生不如死的'人。小團圓媳婦僅僅12歲就被買去當老胡家的童養媳,沒有家人疼,甚至還要遭受那些無緣無故的打罵。12歲,這本是個無憂無慮的年齡,可小團圓媳婦卻要拼命幹活,最終還被跳大神的謊言害死了。真是讓人覺得可憐啊!

看完此書,我聯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三毛流浪記》。在呼蘭河小鎮裡,也有不少與三毛一樣的社會最底層人物,飽受了那些高階人物的折磨,真讓人揪心啊!

作者蕭紅細緻地把那個本不熱鬧卻有趣的呼蘭河小鎮描繪了出來,還介紹了很多東北民俗。這裡有放河燈,有跳大神,還有逛廟會,每一個場景都描寫得那麼鮮活,那麼有趣,展示了呼蘭河小鎮多彩的一面。

呼蘭河傳讀後感6

《呼蘭河傳》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代表作。蕭紅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小說描寫了蕭紅寂寞的童年。

在蕭紅童年的記憶裡,每天都過著差不多的生活:拉著老祖父玩,到後花園玩,看看花草、昆蟲,去小後房裡翻翻東西。除了節日,或哪家跳大神,一般很少出去。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她祖母死了,小團圓媳婦死了,馮歪嘴子有女人了,有小孩了,似乎都對她沒有什麼影響,只不過能去看個熱鬧罷了。

這本書在藝術形式上比較獨特:它雖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敘述了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一個整體。十分耐人尋味。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小團圓媳婦的.經歷。她才12歲就被接去做團圓媳婦,還因為長得高大就得說是14歲。剛去沒幾天,就被她婆婆打了,一打,就打了一個月。又請大神,大神叫她當跳大神的,所以又請了不少二神,想各種偏方把她從大神那裡要回來。又是這個,又是那個,後來,把她活活作弄死了。可見,當時那裡的人們是多麼迷信,多麼愚昧而蠻橫。

著名文學巨匠茅盾先生曾這麼評價《呼蘭河傳》: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呼蘭河本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城,這裡住著普普通通的人,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就是這些平淡的生活被蕭紅匯聚在一起,變成了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呼蘭河傳》。

這本小說中我最喜歡的是祖父的園子,祖父就像那僅剩的一縷陽光,溫暖著作者幼小的心靈,在這園子裡,作者就像那園子裡的倭瓜,黃瓜,玉米,蝴蝶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成長;在這個園子裡作者的世界絕不是那房子裡的狹窄世界,而是寬廣的;在這個園子裡作者的笑聲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會感到震耳。在這裡,“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童年永遠是最純真,最美好的歲月。

看到作者寫的祖父的園子後,我腦海裡就會浮現出我姥爺的小菜園。姥爺沒事的時候就去他的菜園忙乎,我有時間也跟著他去。在小菜園裡姥爺幹什麼我就學他幹什麼,總跟著他後面轉,我總喊著我幫您幹。其實我和年少時的蕭紅一樣,經常給姥爺添亂,也犯過很多的錯誤,把韭菜當野草連根拔,不小心踩到剛剛發芽的小菜苗……但姥爺從來也不批評我不埋怨我,還總是誇我乾的好。這個小菜園如蕭紅筆下的祖父的園子一樣伴隨著我長大。

蕭紅生活在一個灰暗的時代,唯一一縷快樂的陽光,就是祖父給她的。而我的童年,如同海灘上五彩繽紛的貝殼,閃爍著,美麗著。

呼蘭河傳讀後感8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最近,我喜歡上了被作家茅盾高度評價的蕭紅的《呼蘭河傳》,因為它,我慢慢走進了蕭紅小時候眼中的家鄉,位於黑龍江省的一個偏遠小城———呼蘭河。

女作家蕭紅就出生在黑龍江省的呼蘭河畔,她半生漂泊,命運多舛,年僅31歲就去世了。但她寫下了許多讓後人讚不絕口的著作。寫於1940年12月的小說《呼蘭河傳》,是她的最後一部著作。

在這本書裡,蕭紅介紹了家鄉呼蘭河的景色、習俗和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呼蘭河的景色優美,習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兒、放河燈等,都讓人感到十分稀奇。

蕭紅的童年,雖苦多樂少,但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像後花園和儲藏室,都是小蕭紅的“天堂”。在這裡,我們能感受到小蕭紅的活潑、淘氣和快樂,也能感到慈祥的外祖父對她的愛。在她不幸的童年中,這種溫暖是十分可貴的。

《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呼蘭河一帶的風土人情,“看”到了童年時期可愛的蕭紅,更讓我瞭解了偏遠地區人們的迷信以及各種陋習的可怕之處。

我喜歡《呼蘭河傳》這本書。

呼蘭河傳讀後感9

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昨晚一口氣讀完了一本上世紀40年代的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書——《呼蘭河傳》。這本書被著名作家矛盾評為: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悽婉的歌謠。作者蕭紅用灰色、輕鬆和真實的筆調描繪出了她小時候在祖父家呼蘭河所經歷的.種。種事情,在蕭紅的筆下,我看到了蕭紅和她那和藹的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看到偏遠閉塞的生存環境必然帶來小城物質生活的原始落後的生活環境,過著清貧安康的日子卻又擺脫不開封建迷信的影子。

但讓我尤為深刻的畫面就是:小團圓媳婦的遭遇讓我感到憤怒,一個還處在天真無邪年紀12歲的姑娘被老胡家因封建迷信愚昧無知的行為活活折磨死了,又是捱打,又是被當眾脫掉衣服,抬入滾燙的熱水中,人們用手按住她的頭,用熱水往頭上澆,這樣折磨了三次,折磨一次昏一次。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上,終究扛不住這般折磨,在最青春的年華告別了這“沒人情味”的世界。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還沉浸在這灰色的畫面中。但又反觀我們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更應該學會生活,懂得感恩,內心存留著一份屬於自己的小美好。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一本書。裡面講述了呼蘭河小城的故事,裡面講了那裡多麼冷,冷的大地都有許多裂口。冷得像一把刀子一樣。把人的手都凍裂了。人們覺得生活中最大的樂趣,竟然是一個吞噬人的泥坑。

裡面有一些主要的人物,比如: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一個很天真的女孩,十二歲因為長得高,所以說自己十四歲。她經常被婆婆虐待,生病了都用各種迷信偏方治病。最後被活生生給虐待死了。他是一個非常可憐的人物。因為虐待死了一個人,她家的奶奶婆婆很快就死了。家裡的人都走了,這個家漸漸被人給遺忘了……。

有二伯:有二伯是一個很古怪、勤勞、又倔強的老人。他地位非常低,連廚子都敢奚落他。他喜歡和動物、東西說話,和人卻一句話沒有。有一次他和一塊磚頭說了半天話。他喜歡別人叫他有二伯、有二爺。有二伯真是非常古怪啊。

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一個敢於打破常規的人。他勇於追求美好和幸福;他爭取做人的權力,試著改變自己的'命運;堅強而有勇氣。他身上閃爍著時進步的光輝。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份獨特的回憶。每一段回憶都是回不去的時光,不管這段記憶是美好還是不美好,都回不到原來的時光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珍惜自己的曾經時光。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開學時,我利用業餘時間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它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幾個小故事。

豆腐在當時是一種奢侈品。晚餐吃一塊豆腐會很棒。有些貧困家庭買不起豆腐。他們孩子的夢想是開一家豆腐店。即使一個人失去了所有的錢,也寧願破產也不願買豆腐吃。這顯示了窮人的悲慘處境,他們一輩子都是這樣生活,過著節儉的生活,甚至連豆腐都買不起。

舊社會的女性生活非常悲慘。廟會上,老爺廟的人很虔誠,但娘娘廟的人根本不尊敬皇后,只崇拜她一點點,為的是向她要兒孫。這也反映了當時女性是多麼的無足輕重。

這本書還講述了一個小團圓的媳婦的故事。她很好,但她受到了折磨、毆打、責罵和虐待。她的心裡真的很委屈。她想回家,但人們說她體內有鬼。她想驅鬼。所有民間療法都無效。最終,她被迫在熱水中“洗澡”,並被折磨致死。作者通過小團圓的媳婦反映了黑暗、落後、愚昧的社會生活中女性的不幸命運。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三個故事只是這本書的.一個縮影,但它們表達了女作家對舊社會的無知、落後和黑暗的不滿和憤怒。蕭紅是當時社會上一個難相處的女性精英,但很多女性生活得很艱難。與舊的和新的相比,社會有所改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女孩不受歧視。我們應該珍惜美好的生活,女孩應該加強自己,讓自己更強大。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在劉老師的推薦下,我們全班同學在寒假都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既有意思又可悲涼的小說。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大作家蕭紅的作品,她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生命幾乎都用在了寫作上。她小時候雖然悲苦,可她從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抗爭。她的一生中,發表了《生死場》、《砂礫》等作品。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第三章。因為這一章講述了蕭紅與她那善良、慈祥、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祖父在一起的一個個美好故事。一開頭書中就講了祖父的園子,一讀到這裡,我就不自覺的融入其中,好像自己也在那個美麗的園子裡了。園子裡的蜻蜓是金色的、螞蚱是綠色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那裡是如此的美麗,我好想一直在那個園子裡玩耍啊。

我不僅喜歡那個充滿聖靈的大園子,我還喜歡蕭紅的祖父。他快七十歲了,可他仍然保持一顆和作者一樣的童心,和他孫女一起快樂的玩耍、一起讀詩、一起哈哈大笑。讓作者對她的童年充滿了幸福的回憶。

這一章節給我的啟迪是: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用童年一樣純真、善良、寬廣的胸懷來面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翻開《呼蘭河傳》這本書,灰暗的天空,市民的是非,把讀者的眼睛緊緊牽住。

走進城鎮,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著,平靜的好像西湖的水面。從城鎮的深處傳來嬉戲的笑聲,那正是從作者和祖父的後花園中傳出來的。作者的生活十分豐富,也十分孤獨,從作者的祖父那兒獲得了一絲歡喜。祖父是一個和藹可親、善良的人。有時卻會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捧腹大笑,也有時候會哭鬧。“祖父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樣,他只長大了身軀,卻沒改變過他那顆和善的心。”

但有些呼蘭河城中的人卻十分可恨。胡家的團圓媳婦,見人也不知道羞,剛到老胡家就吃三碗飯……寫出了小團圓媳婦的不小心,婆婆開始“教導”了,沒想到她卻“病”了。於是封建社會中的市民開始想餿主意了:“請狐仙,腦神鬧鬼,畫符,用燙水燙……”

但小團圓媳婦被這些“醫生”治死了。馮歪嘴子身上還有希望,王大姐死了,馮歪嘴子把自己的孩子養大,艱難得生活了下去。

人生活下去靠的是什麼?是意志。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寒假裡,我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要屬小團圓媳婦的那一段了,那可真不是一段好的`回憶。

小團圓媳婦常被她的婆婆打,因為小團圓媳婦只有十二歲可卻像十四歲那麼高。等她把小團圓媳婦打病了,就花五十吊錢給雲遊真人來醫。後來可憐的小團圓媳婦被她折磨死了,太不像個婆婆樣了!

我覺得小團圓婆婆才真是愚昧無知。她太可恨了,把小團圓媳婦折磨死了還認為婆婆打媳婦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麼不妥,小團圓媳婦有這樣一個婆婆真是不幸啊!

我看到過一個新聞。一名初一的女學生家裡,只要她做錯了事,她的媽媽就會卡著她的脖子解氣。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也是拿她來出氣,幾乎每天女孩都是鼻青臉腫的。警方發現時,女孩已經被打死了。於是警方給這位媽媽判了刑。

我很幸運,爸媽從沒打過我。我想和各位父母說:“別總輕易打孩子們,給他們一些認識錯誤的時間,這樣家暴孩子太可憐了。”我也替小團圓媳婦感到悲哀,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滿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祖父一天都在院子裡邊,我也跟著他在裡面轉。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後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採一朵倭瓜花,捉一個綠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兒,線頭上只拴著一條腿,螞蚱不見了。”

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裡一揚,大喊著:

“下雨囉!下雨囉!”

“白雲來了,一大團一大團的,從祖父的頭上飄過,好像要壓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

這本書,讓人讀著讀著,就不禁沉浸在逝去已遠的'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裡;讓人看著那個淘氣又活潑的小姑娘,看她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裡一揚,大喊著:“下雨囉!下雨囉!”;看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著了;等著,等她醒了,看她又鬧出什麼好玩的來……

這本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茅盾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這本書的作者名叫蕭紅,她31歲的時候,便離開了人世。在她彌留之際,她曾是那樣的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