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頒獎典禮觀後感1

星期六上午,我觀看了河南省慶祝第個教師節暨最美教師頒獎典禮。晚會上,我認真學習了一些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蹟,這些教師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感覺自己與這些優秀教師相比還有差距。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學習優秀的教師的心得體會

  一、關愛學生,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

這些優秀教師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於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母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於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我們應當學習優秀教師以學生為動力,以育人為首的精神。語文老師必須具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不僅要規範學生的行為,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對每一個學生都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時時處處觀察學生,瞭解學生,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解決。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必須努力做到。

要牢固樹立教師的光輝形象,通過學習我有著很深的感觸,發現與這些優秀教師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有時覺得工作壓力很大很累,現在我卻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充實的,意義是深遠的,職業是幸福的,要做到愛校如家,愛生如子,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時時以“愛心、耐心、細心”,去關心每一位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責任,教育學生子是我們的神聖事業。對學生我們既要愛又要嚴,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是作為一名老師必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三、教師必須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勵學生。

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蹟,我進一步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地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激勵和讚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覺到在學校裡比在家裡的還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

以後,我會更加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

  頒獎典禮觀後感2

今晚,我含淚看完了中央少兒電視臺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典禮,十位獲獎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麗。這讓我不僅懂得了孝心是美麗的,看到了他們面對苦難時堅強地撐起整個家,用實際行動孝敬長輩,孝敬父母,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這些獲獎少年的美德使我感動了,頃刻間眼睛溼潤了,晶瑩的淚花奪眶而出。

放學後,我特意給我班的孩子佈置了一份作業,就是觀看少兒臺和中央臺直播的尋找最美少年的頒獎典禮節目。希望我班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都想他們那樣勇敢堅強。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太感人了。當同齡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來自父母的寵愛時,有一群孩子早早地擔起了家庭重擔。孝心少年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落淚。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著血濃於水的親情。這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

12歲,正是孩子們無憂無慮的時候。可12歲的邵帥卻面對著一個連大人都會皺眉的抉擇。為照顧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母親,休學到北京為母親捐獻骨髓。最終在醫生勸說下,媽媽同意了接受移植兒子的骨髓。邵帥少年捐髓救母,孝心感動社會!

17歲的龍花是湖南鳳凰縣的苗族女孩,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和兩個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選擇了放棄學業,勇敢擔起一個家。然而,龍花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這朵開在吊腳樓裡的堅強小花用她的樂觀照顧著家庭,用她的堅持守望著夢想。

6歲時黃鳳爸爸意外摔傷高位截癱,媽媽離開家。11歲時她推著400斤的鐵板車把爸爸帶到上海治病。連續10年,她獨自照顧爸爸,給他餵飯、翻身、按摩、換尿片。風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棄!16歲的她說:委屈時看見我爸笑,就沒事了。

貪玩調皮,本應是13歲少年的特質,而命運卻沒有給文龍這樣的機會。沒有父親的相伴,他每天掃地、做飯,照顧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媽媽。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他說他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要讓媽媽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成都女孩路玉婷一邊上學、一邊騎車送機票以維持家用。這個“奔跑女孩”的高中生上個月迎來變故:母親離世……堅強獨立樂觀的玉婷,孝敬長輩,勇擔家庭責任,自強不息、陽光向上,看似柔弱卻一直迎著苦難堅強飛奔。

在家庭陷入困境時,她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咱家我頂著。”自此,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擔子,成了家裡的頂樑柱。“生活雖然苦了點,但是,只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過風風雨雨……”賣燒烤的小女孩高雨欣這樣說。

重慶忠縣的吳林香六歲時父母離異,2011年母親被檢查出肺癌晚期,繼父外出打工,小林香成了唯一的勞動力。小林香本來不愛笑,但是從媽媽病了之後,她便總是用笑容面對媽媽,逗她開心。雖然媽媽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依然微笑著生活。吳林香,逆境中她始終微笑。微笑著坦然面對生活,不拋棄,不失望,堅強地面對逆境。

我想說,你們的孝心感天動地,你們的故事如燦爛的小花一樣璀璨,聽著主持娓娓動聽的講訴,催人淚下,苦難沒有壓垮你們,你們用脆弱的身軀書寫大寫的孝字,大寫的人字。你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是你們讓家庭充滿溫馨,洋溢著濃濃的愛。你們的孝心雖不驚天動地,但濃濃的親情,偉大的精神卻感動神州,你們都是好樣的!愛的指引,帶我們眾裡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頒獎典禮觀後感3

隨著時間的交替,歲月的更迭,《感動中國》已經走過了十三個春秋,無論是多年前的《感動中國》還是如今的《感動中國》,每一個人物都令人感動不已,每一個事跡都催人淚下,每一個人的品格和精神,都是當下社會所珍視和敬仰的。

今年的《感動中國》,38歲的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王峰火海救人的事蹟讓無數觀眾淚奔。2016年5月18日凌晨,王峰所在的村中的一處民宅突發大火,王峰發現火情後,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而他自己則被燒成了“碳人”,最終在醫院因肺栓塞而搶救無效離世。如果說王峰第一次衝入火海救妻兒是親情使然,第二次衝入火海救老師和學生是責任使然,那麼第三次衝入火海救鄰居和其他人就是其淳樸善良、俠肝義膽的人性光輝,正如頒獎詞所言:他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他高貴的靈魂浴火涅,他在人們心中永生。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也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雖有助於社會的正常運作和推動經濟發展,但同時也需要有一種能夠打動人們的精神力量,需要有一種能根植於人類靈魂的道德力量,需要有一種樂於奉獻、敢於擔當、立志進取、永不過時的榜樣力量,來與時俱進地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傳遞正能量,而《感動中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具備這樣的力量。他們或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或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亦或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他們用行動書寫著屬於國人的風骨和驕傲,他們的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脊樑,也是人生價值的導向。

面對繁華與紛繁,《感動中國》讓我們能靜下心來思考,“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怎樣去做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我想,每個人都能從感動中國中找到答案,《感動中國》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有一天它要長成參天大樹,且枝繁葉茂。

這個社會需要家國情懷,需要真善美,歲月靜好只因有榜樣前行。《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每一個人物都是在社會上豎起一個學習道德、崇尚道德的時代標杆,都是在弘揚一種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許我們一生都無法感動中國,但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無論我們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或風光,或平庸。《感動中國》每一次都會淚流滿面,感動滿懷。每一次結束的時候,我們都會收穫許多感動,而每一年將要開始的時候,我們期待感動已經在路。2017,砥礪前行,向榜樣致敬!

  頒獎典禮觀後感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在“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儀式中”,我徹底領悟了什麼是孝。

在“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活動中”,有這麼一位女生,讓我記憶猶新。她叫李佳,眉山人,她的媽媽患上了白血病,急需進行骨髓移植。可是上天就要捉弄人,讓李佳的媽媽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當李佳得知自己和媽媽又非常相似的骨髓時,她毫不猶豫地決定為媽媽捐出自己的骨髓。但醫生告訴她,她和媽媽體重相差較大,還不能移植。於是她開始了自己的增肥計劃,並向自己身邊胖一點的同學請教,一向不吃肥肉的她為了媽媽開始大口大口地吞嚥它們。她的媽媽害怕拖累她爸爸,用放棄治療的方法強迫李佳的爸爸,和她離婚,並且一直瞞著李佳。但是李佳最後還是找到離婚證書,並且將他們放到抽屜的最下層,她說:“爸爸和媽媽雖然離了婚,但爸爸依然照顧著媽媽,從來沒有想要離開過這個家,他們只是名義上的離婚,但不是真正的離婚。”她很希望爸爸和媽媽能和好,當她重新穿上她媽媽給她買的裙子時,看著略微有一點繃緊的裙子,她說她一點也不後悔。

通過李佳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孝”。“孝”不僅是中國傳統美德的體現,也是個人品德的一種體現,我們應該學會堅強,學會勇敢,學會獨自面對困難,不能在什麼方面都依賴於長輩。他們終有一天會離開人世,我們應該在他們還活著的時候,好好孝敬他們,多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減輕他們的負擔。原來我還為了一些小事就和父母發起衝突。現在我要努力學習,等學有所成之後,來報答他們,贍養他們,讓他們過上無憂無慮、內心滿足的生活。

白巖鬆說過,“孝”是一個小孩兒揹著一個老人,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證明“孝”的意義。

  頒獎典禮觀後感5

在教室裡和學生收看感動中國的頒獎視訊,和學生一起淚流滿面。寫下自己的一些凌亂的想法。

看到這些人令人心疼的“執拗”的時候,你可以想見,他們的生活中一定充滿了“聰明人”的冷嘲熱諷,一定充滿了“精明者”的好言相勸,或者是“忙碌者”的熟視無睹,說不定還有“別有用心者”的威逼利誘。生活並不沒有因為他們是好人而變得仁慈,而我們更多的人往往就是“聰明人”“精明者”“忙碌者”“別有用心者”當中的一個,悄悄地躲在殘忍的現實後面,充當著現實的“無名幫凶”,以製造悲劇的方式來催生一個好人帶給我們所謂“感動”。

給自己一點勇氣,就像吳菊萍伸出雙手,就像胡忠夫婦選擇高原,就像美麗的.張平宜留守在麻風村,就像朱光亞把最好的人生默默無聞地獻給了大漠荒灘。做一個好人!

如果感動會隨著淚水一起被擦乾,如果感動不能讓我們的行動有所轉變,

那麼我不願看到你流淚的臉。

我們的生活需要這樣的好人,更需要媒體對我們身邊的感動進行正向的報到。不能把所有關注的點都盯著黑暗,生活的幸福感需要用感動帶來的溫暖來營造,需要用善良的力量來創造。讓我們的心裡多一些陽光和善意,少一些勾心鬥角吧。

從絞盡腦汁把人往壞處演繹的後宮吃飽了撐的輪番搶男人、搶女人、搶權力、搶金銀的齷齪劇情中把自己解脫出來,從絞盡腦汁放大家庭矛盾、挖掘陰暗心理的所謂“金牌調節”婆媳矛盾、婚內婚外的唧唧歪歪的雞毛蒜皮中把自己解放出來,從沒完沒了、亂七八糟、你恨我更狠、你奸我更奸的互相算計的諜戰中解脫出來,清清爽爽輕輕鬆鬆地做一個陽光善良的幸福的追夢者。

  頒獎典禮觀後感6

今天觀看了“尋找最美的鄉村教師”頒獎典禮,他們的感人事蹟給我的內心深受震撼,在觀看的整個過程中,我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淚流滿面。

一位位平凡而又偉大又淳樸的鄉村教師,他們飽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辛酸,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等,但他們留了下來,當然,有也要感激這些老師背後默默支援他們的家人,這樣的鄉村教師們默默無聞的、日復一日的、年復一年的在偏遠的農村工作,不知是什麼樣的力量在支援著他們,是愛,是因為他們非常愛這些孩子們,他們的心裡裝著的全是鄉村的孩子們,這些鄉村老師在艱苦的教學環境中,立足平凡的崗位,堅守教師的職責,不為名利、默默奉獻的職業情操,關愛孩子的熾熱情懷和麵對困難樂觀豁達、永不服輸的人生信念,深深地感染了我。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蹟,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想象我們的學校,我們身邊的老師們,一波又一波的離開我們的農村學校去享受都市生活,我就在想,我們學校比那些鄉村學校還艱苦嗎?他們是不是拋棄了農村的孩子,當了農村教育的逃兵。

其實鄉村的學生是非常可愛、非常淳樸的,鄉村的孩子從出生家長給他們灌輸的思想——走出大山,再加上艱苦的自然環境、落後的生活條件,練就了孩子們有超強毅力、超強的忍耐力和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努力工作,甘做基礎中的基礎,爭做基礎中的塔尖。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價值,為基礎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