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5篇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5篇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

上午是在鄭師附小,聆聽了陳樹傑教授做的報告:《遵循認知規律 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接著是金水區教研室段立群從教研室的層面講的《提升課程實施質量 服務學生的能力發展》,最後是文化路一小馮淑英老師從學校層面做了報告。

下午,又轉戰到續三路小學,聽了邢青雲、蘭志偉和畢瑞霞三位老師進行的現場授課。

作為一名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者,對於專家們的報告,我還是覺得只是報著聽聽的態度,理論再好,如果不去親自實施,還是隻能停留在理論的層次上。所以,對於現場課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這三節的授課老師,都是綜合實踐活動陣地的堅守者,都值得我學習。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蘭志偉老師上的《我的書包》的分組課。有以下幾點是讓我回味的:

一、教學目標針對性強。

授課的班級是三年級的學生,是初步接觸綜合實踐活動的年齡,培養他們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們愛上這門課程是第一位的。在這節課上,蘭老師充分做到了這一點。

上課伊始蘭老師總結了上節課的工作情況,學生們在上一節課提出了四個有研究價值的問題:1、書包的`歷史。2、書包的各類。3、與書包有關的故事。4、書包與我的身體健康。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分組。

分組的時候,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興趣。首先讓四名同學做引導員拿著四個問題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在分組的時候,播放了音樂,要求邊去參加自己喜歡的組一邊拍著手。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學生初次分組興奮度過高,難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樂停止時找好自己的組,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分組的時候,是要依據研究問題來分組的,這也是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分組方法。

二、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

老師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的意識,在這一個環節體現得特別清楚。當學生們都找到自己要參加的組後,蘭老師還又一個一個地問了四位引導員是不是願意研究自己拿到的問題。因為四位引導員是隨機拿問題的,果然,()有一個引導員就說自己不願意,而要去研究“書包與我的身體健康”這一個問題,並且把引導牌交給老師,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隊伍中去了。使分組真正做到了是依據學生的興趣而定的。

因為學生參加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小組,工作起來是一定會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為興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廢的現象了。

三、該教時教。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在這節課上體現得特別充分。當學生們依據興趣分好組後,老師讓學生們發現此時分成的小組有什麼問題。學生們很快便看出來:有的小組人多,有的人少。然後老師又讓學生去試著解決:人數多的問題怎麼解決?學生又很快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組內再分組。

此時,老師又播放了一段視訊,是高年級的學生在介紹分組時的注意事項。我覺得這段視訊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因為在這裡分組的規律是由高年級的學生來講的,這會比單純地讓老師來講分組的注意事項,更能引起孩子們的認同感。事實證明效果確實不錯,很快,人數多的組又分成了兩個小組。

四、課上小遊戲,起到大作用。

這節課上的小遊戲的設計有兩處,第一次是在上課前,數手指的遊戲,讓學生明確了:“聽好要求是做好事的關鍵。”因為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上課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傾聽,通過這個遊戲,說出老師伸手指的數和手指表示的數,就讓學生明白了傾聽重要性。

另外一個“八爪魚”的遊戲,更是讓學生們初步感受到了小組合作的意義。

當學生們依據自己的興趣分好組後,讓學生做這個遊戲時,我聽到周圍有聽課的教師說:“這時候應該讓學生們分組來研究自己的問題了,還做什麼遊戲,做遊戲和開展活動有關嗎?”我覺得是很有關係的。因為這節課面對的是三年級的孩子,初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的孩子,他們還沒有經歷過分組,還沒有感受到合作對於活動能夠正常開展的重要性。通過這個遊戲,孩子們就意識到了,小組合作要有組織者,分工要明確,團結協作才能成功。

通過這一天的學習,有理論,有實踐,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感受到了這群綜實人的堅持。在這次會上,得到訊息是評定職稱也要有綜合實踐活動這一科了。這一訊息真是讓我感到震驚。

因為上學期,負責我們片區的牛紅老師就給我打過好幾個電話,問我關於綜合實踐活動證書的事,還說我們金水區準備上市裡反應,開闢綜合實踐活動職稱,我覺得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職稱怎麼會是我們老師所能決定的事呢?也就沒有在意。沒想到今天得到訊息這事已經快批下來了。真是佩服綜實人的意志呀!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2

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在中國這塊大地逐步展開,綜合實踐活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和難點。作為擔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對於這門新興的學科也有著很多疑惑,在擔任綜合實踐活動初期,我覺得這些活動真的“浪費”了學生不少寶貴的課餘時間,根本就是可有可無的科目。但是當逐步深入瞭解綜合實踐活動後,才真正知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所在,綜合實踐活動是要讓學生去“做”,去探索,去經歷,去感受,在“做”,探索、經歷和感受中,使學生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認識水平得到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鍊與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從而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

不過說實在,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確實不容易,因為它是一門新興學科,很多人對它都不太理解,很多老師和家長都覺得學生沒必要浪費那麼多課餘時間調查研究語、數、英以外的東西,有時間還不如多做幾道練習題,多背幾個單詞,所以一般都不支援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由於家長和某些老師的錯誤理解,導致學生也認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根本就學不到知識,而且浪費時間,調查與否又有什麼關係,最後索性什麼都不調查,什麼都不記錄了。不過會有誤解也是正常的,所有新事物的出現必然要面對很多挑戰,遇到很多阻力,而且阻力越大改變就越多,也變得越更完善。新事物對於人們是有一個適應和學習過程,往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慢慢接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肯定會從孩子身上看到綜合實踐活動為我們帶來的喜人成果。

我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已經兩年了,經過兩年的不斷了解和學習,我覺得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綜合實踐活動比其它的學科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除了讓學生掌握到知識,開闊視野,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還讓學生得到鍛鍊的機會,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就如在《媽媽的節日》一課中,我指導學生怎樣瞭解自己媽媽,先從調查媽媽基本情況和心願開始,很多學生經過調查後都說媽媽心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到好成績,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學校,希望孩子能快快樂樂等。以這個調查結果,我引導學生仔細回想各個同學的媽媽心願的物件都是誰,同學們一致都說自己。從這個小調查結果中,學生切身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接著我播放了一些關於母親節的動畫,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母愛,感受母愛的偉大。從而想到自己應該怎樣報答母親的'關心與照顧。想一想母親節自己應該有什麼行動等。經過這次活動後,我特意在母親節過後做了一個小調查,調查中有80%以上的學生表示,在這一活動前從來沒有在母親節送過禮物給媽媽,但是在活動後,就決定了要在母親節送一件禮物或者做一些家務讓媽媽高興一下。也表示,如果不是這實踐活動,他們從不知道媽媽的年齡,媽媽喜歡吃的東西等。通過了調查,我知道學生從這次的體驗活動中,在情感上已經得到了昇華,對生活也有所感悟。

我覺得綜合實踐活動,不單單是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活動的過程應該也是師生,生生相互學習,相互瞭解,共同提高的過程。例如在《追擊雙休日》這一活動中,我指導學生調查小組裡同學對雙休日的時間安排,讓他們從調查中加深同學間的瞭解和同時也加深對自己的認識。還讓學生記錄自己雙休日做過的事情,討論雙休日該做什麼等。讓學生經過討論彙報,學會正確地對待雙休日,合理地安排雙休日時間,讓雙休日過得更有意義。而我也在這次活動中瞭解到學生在校園以外的情況,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為以後的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打下了基礎。還有,如在《瞭解剪紙》這一活動中,一開始我對剪紙的理解非常顯淺,就以為是拿剪刀和紙,隨便剪剪就是了。但是通過與學生一起調查研究,一起尋找資料,一起動手做做,讓我知道了剪紙不只是剪,還有刻。知道了剪紙的分類和內在含義,還知道了很多關於剪紙的故事等。現在我和學生們都對剪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還開展了一次剪紙展覽,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剪紙。在這次活動中,不僅學生的能力提高了,我的知識也豐富了很多,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我覺得,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是有利沒弊的。當然,它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可能還不太完善,許多方面還在進行探索和研究。要很好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必須深入學習,認真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精神實質,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讓孩子們從這一課程中獲得更多新知識和獲得更多鍛鍊的機會,以達到全面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3

社會實踐這個詞我早有耳聞,無疑就是學生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可是當我真正經歷過一次時,我才發現之前那種想法很幼稚、可笑,因為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中認清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我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的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能從中學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真實的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從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的確,感性認識到隻身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檢驗才知道其正確與否,同樣,只有在實踐中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絡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這次短暫而充實的實踐將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作用、過渡作用,將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

社會實踐告訴我,在新經濟時代學生應當具備創新觀念和掌握成熟技術的能力,善於經營和開拓市場,富有團隊精神等素質。要有嚴密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於探索理性、情操、才智、體質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並立於不敗之地。我們要時刻與外界社會保持同步發展做到與時俱進,不與社會脫節,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學習好知識,運用知識,時刻牢記,虛度年華就是作踐自己。與此同時,多多與社會接觸是很必要的。如果我們想接受時代的挑戰受到社會的`歡迎,就抓緊時間好好地充實自我。不僅要學好各門學科,還要廣泛地吸收各領域的知識,努力提高綜合素質。

一路的艱辛與微笑,雖有所收穫,然所學是開始,新的考驗和抉擇要奮鬥不息,請不要讓我們年輕的時光留下太多遺憾!在這短短的暑假實踐我碰過壁,受過累,流過汗,但是我卻成長了,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此次社會實踐告訴我:“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用我們充分的準備,去面對不知的過程,迎接滿意的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4

20xx年11月28日,我赴xx參加了"xx城市圈"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會。全新的課程理念,全新的學習內容,使我獲益良多。我是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可以說對綜合實踐活動課並不陌生,尤其是對研究性學習理解也並不缺乏,但是這次觀摩,使我徹底改變了以往的看法,對新課程的實施,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讓我認識到初中階段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學生成長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潮流,她不僅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同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真開展與落實也有助於其它學科的教學,下面我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注重聯絡生活實際,深入學生生活世界

xx市xx區街道口小學許明老師指導的《食品包裝的學問》一課,立足實踐,讓學生收集、研究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包裝,並讓學生歸類發現,初步認識食品的保質期、生產日期等資訊及其重要性。xx市實驗小學付步雄老師指導的《xx市桂花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一課,通過讓學生實地考察xx的桂花基地和桂花企業,瞭解xx桂花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情況,並且與外地進行比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議。這兩節課無論在主題的選取及方案的設計上都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把學生由課堂上牽引到課堂外,讓學生把學習帶到生活中去學,不僅獲得了知識資訊,也愉悅了身心。所以我作為一個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以後在課題選擇上,也要多注重聯絡生活實際,深入學生生活世界。

二、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一般來說,選擇和確定主題時,教師應把學生放在首要地位,基於學生學習需要、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主題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能夠圍繞主題深入開展下去的重要保證,也是該門課程有別於其它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xx市xx中學的李老師在《水汙染及其防治》一課中,用電腦演示了大量關於水汙染的精彩畫面,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直觀教學形式,一下子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他班上無論是平時言行表現優異的`學生,還是有個性缺陷的學生,無論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成績平庸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他們喜好的方式來獲取有關課題探究的資訊。活動中他們學會了攝影,學會了採訪,學會了與人合作,學會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方法。通過聽李聰老師的課,讓我明白了,原來優秀的學生優點都是一樣的,在教師心目中不優秀的學生也各有各的長處,我們要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要學會為那些學生創造讓他們發揮各自長處的平臺,或許在綜合實踐課的開展中,就能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一個學生,發現一個學生,塑造一個學生,從而為社會多輸送一個有用人才。

三、制定可操作性計劃,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這幾節綜合實踐課的內容都取之於學生生活實際,樸實、真實、質實,不搞花哨,容易操作。不象有些公開課場面巨集大感人,讓人"看著感動,想著激動,回來卻一動也不動",根本難以實施。相比之下,這幾節是更切合農村中小學開展的綜合實踐課。通過這次學習,我個人認為,綜合實踐課在農村中小學開展與落實也不是非常困難的問題,只要我們在一線的老師在課題選定與把握上注重實踐性,制定可操作性計劃,圍繞身邊資源開展教學,相信綜合實踐活動也會開展得有聲有色,並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立,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亮點之一,是以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的新型人才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對學生髮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所以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教師,通過這次觀摩與學習,任何人都會覺得任重而道遠。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5

6月11日至18日,我有幸參加了XX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培訓。這次培訓主要以理論講座為主,期間,我聽取了五六位專家的講座,覺得收穫不少,在此談談自己一點心得:

廣州二師範許XX教授的講座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的講座生動有趣,以自己獨特的眼光與學識深刻剖析了中西教育的不同。他認為:中國教育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先將成人的經驗告知學生,讓學生按已有成功經驗去學習、實踐,學生雖然可以從教學活動中獲得知識,但人的思維卻被禁錮了。而西方教育是一種嘗試教育,先讓學生嘗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然後在解決難點中積累經驗,最後得出結論,這才是真正的研究性學習。許教授還舉了很多教育的例子指出我們教育的一些弊端。比如:現在很多學校在如火如塗地搞國學教育,讓孩子們搖頭晃腦、熱情洋溢地背誦《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它不但培養不了學生的好好奇心、想像力和創新能力,反而會抹殺了這些能力,對學生的損害是很大的。其實,背誦《弟子規》等,無非是傳承中國傳統的道理、倫理準則,背誦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而不是讓孩子們毫無領會地背誦這些枯燥的文字!

聽了省教育廳綜合實踐教育黃XX博士的講座,我陷入了沉思:當前,很多中小學以應試教育為主,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基本處於邊緣化的位置,得不到領導應有的重視。雖然,也有些學校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流於形式,所做的一些活動以第二課堂形式呈現,參與的學生也只是少部分人,不能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我們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突破口,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校要發展,辦學就要有特色。特色教育不是如何提高學生考試成績,而是著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聽了黃博士的講座,我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不但要做好本職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而且還要努力推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的開展,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得到更廣泛更有力的支援與發展!

在教學中,我常常為缺少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而犯愁,在聽了黃XX博士和周可楨教授關於課程資源開發的講座後,我覺得自己受益不少。他們詳細闡述瞭如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資源的開發這一問題,對於我今後在學校活動主題建設方面應該幫助很大。深圳大學李臣博士的“綜合實踐的鄉土味”講座則從如何融合當地鄉土文化方面來挖掘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強調綜合實踐主題開發要立足於本地資源,要結合當地的特色文化。只有融合當地的土文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短短的八天綜合實踐理論學習,讓我對綜合實踐活動的認識與理解提高了更高一層。當然,這次培訓,我還認識了很多來自全省各地的同行,在平時的聊天與活動中,我與他們結下了難以忘懷的友誼。同樣,班主任陳老師細膩的關心,周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我對他們產生懷念與感激!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6

今年,我初次教授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之初,作為一名教師,我感覺也很茫然,不知如何運作,既沒有可供學習的資料,又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前幾天,我校的王秀江老師培訓歸來,為我們做了二次培訓。

1、課程內容的開發。經過這次的培訓學習,使我感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要依據以下幾條原則:

(1)重視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三條邏輯線索。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要以學生實踐經驗發展為核心,圍繞學生與自然的關係、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學生與自我的關係三條邏輯線索進行。

A親近與探索自然。自然維度的課程內容包括各學校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狀況開展的對自然的體驗、欣賞、學習、探索與行動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這些活動旨在使小學生髮展探究的興趣,瞭解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養成對自然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比如,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開展有關垃圾等環保方面的主題,也可開展有關愛護大自然等方面的主題活動。比如我們可開展 “每人認養一棵樹,小樹和我共成長”的大型綜合實踐活動,於3月份啟動,引領學生走入社群,蒐集有關植樹、護樹、養樹的有關知識,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參與實踐,打算通過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有環保意識,力爭通過一個學生的行動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群。

B體驗與融入社會。通過參觀、訪問、實際參與、探究等活動,瞭解社會現象,瞭解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體會自己與社會、與他人的關係,養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培養服務社會的能力。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敬老院去參觀、訪問、瞭解老人的情況及政府對他們的關心,開展慰問演出活動,這既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又是一種社群性服務活動。

C認識與完善自我。通過暢想、感悟、交流、體驗、行動等活動,瞭解自己的能力,興趣、情緒、價值觀等個性品質,學習生活技能,養成自理、自律、自省的習慣。

(2)努力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四種課程資源。

A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B從教師對活動提供指導的實際出發,發展教師的愛好和特長,開發教師的教學潛能。

C從學校對活動提供幫助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重視利用學校的資源,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學校的辦學特色。

D從社群和當地社會環境支援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利用社會性資源和網路資源。如地處沙那水庫附近的學校,可開發以沙那水庫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活動;地處農村的要考慮農村的實際,地處城鎮的要考慮城市的實際 。

(3)充分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六個特點

第一、強調綜合性,著眼學生整體發展。綜合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特徵,它是由學生所面對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決定的。這裡的綜合性包括目標的綜合、內容的綜合和方法的 綜合。綜合實踐活動超越嚴密的知識體系、分門別類的學科的界限,著眼於學生的整體發展。

第二、注重實踐性,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去做、去探索、去經歷、去感受。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得到增強,認識水平得到提高,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從而促進其發展。

第三、展示生成性,重視學生可持續發展。綜合實踐活動是師生雙方在其活動展開過程中逐步建構生成的課程,而非根據預定目標預先設計的課程,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深化,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生成。

第四、體現開放性,引導學生融入生活。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課程領域,它具有開放性,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課程內容上,儘管規定了四大指定領域,但對不同地區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班級和不同的學生而言,其具體的活動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活動的具體主題是開放的,它由學生所處的社群背景、自然資源以及學生的現實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關聯,只要 是學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選擇的活動主題均可作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第五、強調自主,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他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和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方案和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第六、注重地方性,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學校活動課程開發在使用範圍上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內容上致力於加強學校與社會或社群發展的聯絡,充分利用社群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財力資源,確立有利於學生了解社群、接觸社群、關注社會,為促進社會發展盡心盡責的活動主題

(4)從學科課程的學習內容中選擇主題,這也是一條很有效的渠道。

新課改以來,各學科都注重知識的綜合運用,每個科目都安排有學科綜合性學習內容,這些均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出現。另外各科的學習內容中有很多需要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調查、訪問、觀察的內容,我們要有發現課題的慧眼,注重學科之間的整合。比如,科學課本中有植物的一生、飼養小動物、品德教材中“父母恩情深似海”等都可以做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2、對綜合實踐活動課型、教學模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瞭解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型很多,比如選題指導型、方案設計型、專題研討型、設計製作型、家庭體驗型、社群實踐型、成果交流型等等。綜合實踐活動雖然沒有固定的上課地點,沒有統一的教學內容,沒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就實施而言,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廣大教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但綜合實踐活動一般還是要按以下步驟實施: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是:提出問題,確定活動主題;構成活動小組;制定活動方案以及準備必要的工具和條件。(活動方案包括的內容主要有:活動的主題或課題、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具體目的和任務、方法、活動的具體過程、任務分工、保證條件等)

第二階段:活動的實施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按著制定好的活動方案,運用一定的方法(調查、考察、收集資料、討論、服務、宣傳、公益活動、生活實踐、勞動、技術設計、製作),蒐集文獻資料和第一手資料,進入實際的活動場景,進行具體的活動操作,獲得實際 的實踐體驗。這是整個課程實施中最核心、最活躍、同時也是最艱難的階段。

第三階段:總結交流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任務:整理活動過程中獲得的資料、經驗、結果和感受,形成對問題的基本看法、問題解決的基本經驗,發展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總結交流的內容有:活動的過程與方法、結論、收穫、經驗等。成果的表達方式有:口頭材料、實物、圖片、音像製品、簡單的書面材料。交流的方式應多樣化:如辯論、研討、展覽、牆報、刊物、網頁、小報等。

第四階段:拓展提升階段。提出一些課後進一步思索探索或需要延伸訓練的問題,以激發學生探索和求知的慾望,引導活動向縱深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會在自我分析、自我總結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校本培訓。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7

xx年5月25日,XX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年會,在廊坊十五小召開,我有幸參加了這場既是比賽又是輔導的活動。活動期間,觀摩了16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優秀教師的說課比賽,領教了執教老師紮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別具匠心的活動設計,自然親切的教學風格,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聆聽了XX市教育局張佔國主任和上屆河北省綜合實踐課一等獎獲得者----老師的精彩點評,使我深受啟迪和教誨。

本次綜合實踐課活動是以《課外閱讀》為主題,聆聽16位教師的精彩說課後,我正確區分了語文與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模式,懂得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課題的生成、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過程基本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確定主題和子課題,制定活動實施方案。第二階段:實施階段。第三階段:活動總結展示階段。還可以按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三個維度: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開發系列活動主題,既有新鮮感,又有連貫性。

在本次說課活動中,十六節課異彩紛呈,專家和老師的講解更是讓我們茅塞頓開,耳目一新。《故事長廊》、《誦經典美文潤美德少年》、《走進昆蟲世界》、《戰火中的童年》、《神奇的課外閱讀》《暢遊書海愛上閱讀》、《我讀書 我快樂》、《走進童話王國》、《我愛讀書》、、《揚帆書海墨香童年》、《讓孩子愛上讀書》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知識、經驗進行自主的活動。讓教育走出了課堂,讓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學生的親身經歷,自主體驗、感受,實現了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的目的。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使兒童的發現、研究、探索的慾望得到滿足和釋放的最佳途徑。綜合實踐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開放的時空中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增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實際體驗,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指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自然生活中提出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在學生的生活中來,越是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貼近社會現實,學生就越有興趣和能力去完成探究活動。

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今後,我們將深入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拓寬課程內容面,拓展資源領域,整合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是關鍵角色,有活力、有激情、有創新的指導藝術才能有效推動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與成果的推廣,逐步使活動走向課程,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具備一名優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資質。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8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緊密貼近學生自身生活與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和探索,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全新課程。在活動中,學生通過實踐,不僅增強了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學習了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了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增進了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了社會責任感。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幾點體會。

一、重視對事物的觀察和發現

觀察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獲取正確的、真實的、清晰的表象,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基礎。學生對周圍一些常見社會事物和現象的觀察,常常是不仔細、不全面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鼓勵學生分析觀察的結果,指導學生在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和互相交流中,體會到觀察的真正樂趣。如在《包裝的學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各式各樣物品的包裝,觀察它們的形狀、顏色、材質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活動,最後總結出正確的結論。

二、重視對事物的質疑和想像

質疑,能使學生養成尋求新知識和探究新問題的能力與慾望,而豐富的想像則是創造的翅膀。所以,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及求知慾旺盛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敢於思考和敢於提出問題,並不斷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如在《保護家鄉河》的活動中,通過觀察、調查、訪問,最後得出河水被汙染的原因:1.人們的衛生意識不強。2.工業的急速擴張。這時,有學生提出:“從電視上看到,有的地方經濟很發達,可那裡的河水依舊是清清的,這是為什麼?”通過質疑、辨析,我們又發現了一個社會問題:有關部門管理是否到位。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教師可以藉助投影、錄影、多媒體等媒介,激發學生豐富的想像,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實現認識能力的飛躍和思維能力的突破。

三、重視對活動的綜合與實踐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指運用知識和能力培養的綜合性,還體現活動資源開發的綜合性、研究主題之間的自然關聯性與活動環境的有機統一性等方面。比如研究《計程車的現狀》這一課題,學生就要聯絡到數學、交通、經營等一系列的知識.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之中,學習並運用了這些知識,從而提高了能力。反之,學生如果把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指導實踐生活,對培養學生也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如《和爺爺奶奶對話》這一活動中,有的教師設計了調查表格,像“爺爺奶奶小時候的吃穿住與學習”、“爺爺奶奶小時候和現在印象最深的事”、“爺爺奶奶最大的希望”等等。學生獲取這些資訊以後,教師與學生一起整理分析,使學生明白,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好好學習,孝敬父母和長輩。如果活動進行到這,那麼當屬成功之舉。

四、重視活動中的自主與合作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也要重視合作學習,不能顧此失彼。自主性、能動性是創新的特質和動力。假設一個人沒有一點主見,事事跟著別人,那是多麼的沒有意義。合作是現代社會對人提出的重要素質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主與合作,本質上是不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如對《亂停亂放車輛的原因與對策》的研究,可以由某一個學生獨立地、自主地確定課題,但是接下來的研究,由於個人的能力有限,開展合作學習會更加好。同時,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幫助,不僅可以碰撞出思維的火花,而且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重視對活動的指導和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強調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活動獲得經驗,但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不能成為學生活動的旁觀者,而應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帶有普遍性和重要性。例如指導學生如何獲取有效的資訊,像怎樣上網搜尋、怎樣對紛繁複雜的資訊進行處理、怎樣比較和整理資訊、怎樣寫出有意義的文字資料等。當學生有一定成果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重視評價活動的過程,更要關注實踐的結果。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9

在還沒去德育基地的時候,我曾想:去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就是去吃苦,訓練又很辛苦,不去還好。可當2月27日去到那裡的時候,就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說實在的,對我來說那裡簡直就是個天堂,雖然要訓練,也很辛苦,但我很開心,很快樂。因為這是我人生當中第一次住宿,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自己靠自己,這樣的感覺真的好棒。

在德育基地裡,這裡的指導老師給我們上了六門課程,教會了我們很多在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例如:三防訓練課、素質拓展課、心肺復甦課、、、、、等等。讓我受益無窮。

還有在這五天四夜裡陪伴我們的兩個指導老師:陳老師和賴老師。他們嚴格的訓練讓我們班在週五上臺表演得很精彩。在我們犯錯的時候總會把一些大道理講給我們聽,教育我們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雖然只有五天的時間,但我對那兩個指導老師有了感情,愛上了德育基地,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真想再去一次,再去熟悉一下在那裡的感覺。在不語堂吃飯的時候,總會有一個指導老師在上面指揮著我們,並且在飯前讓我們全級學生誦讀餐前用語。還記得,第一次在那裡吃午飯時感覺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同時又有一點煩,因為在那裡吃頓飯都要做那麼多的東西。當到了3月2日在那裡吃最後的一頓午飯時,我安靜地聽著指導老師說話,真的`好想哭啊!因為這次是在德育基地裡聽他講話,最後一次吃那裡的飯,最後一次讀餐前誦語,最後一次坐在40號飯桌上吃飯,最後一次在不語堂。真的好不捨,好不捨啊!但眼淚還是不爭氣的流了出來,當時我真的好想哭個痛快,可是意識到自己要堅強、要勇敢,就像《衝出亞馬遜》那部電影中的王暉一樣,雖沒有他那麼的偉大,但像他那樣堅強,勇敢就夠了

還記得我們的口號:“服從紀律,聽從指揮,熱情參與,確保安全。”我們的校訓是:“合作,競爭,共贏。”我們的聲訓是:“體驗,感悟,超越。”

德育基地!我愛你!真的好想再去看一次那裡全部的指導老師,再聽指揮官說一次:“快樂蹦蹦跳,今天你跳了嗎?”再去那裡升一次旗,唱一次國歌。可這些都只會是泡沫,也只能夠想象,也只能做夢了。希望那裡的全部指導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事業順利。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0

綜合實踐課是一種經驗課程、實踐性課程,是一個沒有文字教材,有待於師生在活動中開發,通過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生性課程。因此,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一、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為了打破“孩子們被關在單調書本知識裡,整天見不到生活的陽光”這一現象,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學生,拆掉學校的“圍牆”,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真正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辦學理念。

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課程改革的出發點就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強,而這種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需要自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學生自主地活動,積極探索,教師可能只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活動的主人還是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為學生的自主創造活動提供了可能。

三、促使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沒有現成的內容,學校在開發和實施這一課程時,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異和學校不同,給學校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校在國家課程改革總目標下,根據師生特點和需求,根據學校教育資源和學校傳統優勢,確定一些“領域”或“活動主題”最終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1

11月19日在區教研室的精心組織下,在黃橋實驗小學我有幸聽取了覓渡中學錢文宗老師、新城小學吳江老師以及另外兩所學校的張嘉、時苗老師四的節優質綜合實踐課,通過聽取學習讓我這個初涉綜合實踐大課堂的新兵對該學科有了全新的認識,初步瞭解了綜合實踐活動如何定位與開展系列活動,同時,也明確到了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意義。下面就將我對該學科淺談幾點認識。

一、生活是最好的課程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本質上講,是一門基於生活實踐的課程。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的文化環境都為我們的課題提供了資源。綜合實踐活動要善於挖掘生活社群蘊涵的課程資源和研究課題,使學生將自己成長環境作為學習的場所。因此在主題的設計上要將所謂的熱點關注問題,化解到平時的生活中,顧及學生的實際,緊密聯絡生活。如開學第一課,教師一開始就以與黃橋當地相關的魚贊篆體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鄉土文化融入到課堂中,這便於激發學生對黃橋歷史的探索。3D技術初探抓住3D電影的流行,以製作3D眼鏡切入,既能很好地吸引學生,又能讓學生對3D技術充分了解,更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探究、發現,學生能夠親自獲得對社會、對自然和對自我的認識和體驗,這種認識和體驗是學生在課堂裡、在書本里不能獲得的。

二、看到了授課教師的新角色

聽了幾節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課,使我深切地感受到,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的課程。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設計者、策劃者,又是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導演者、領跑者,更是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者。綜合實踐活動課堂展示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歡樂,不是教者滔滔不絕的演說。教師要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創情、激情、融情,學生能夠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中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彙報課,教師和學生換位了,學生是課堂的主宰,教師是配角,是聽眾、觀眾。

三、綜合實踐課程更需要評價的激勵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內容、活動方式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因此它更應注重評價的內容、手段。課堂中,我們必須時時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努力傾聽學生的發言,從學生的'話語中及時地提取有價值的資訊進行評價,給予肯定,讓其他同學也能從中效仿,繼而發散思維激發興趣,提高參與性。在這四節課堂中,四位老師都非常注尊重學生,對於他們的回答無論對錯始終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鼓勵與評價,因此在課堂中學生始終面帶笑容,對於課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一句句激勵性的評價語,就如同一把把鑰匙,開啟孩子們的一扇扇慾望之門,對於學生興趣的高漲和求知慾有著很大的影響。

陶行知曾說過: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這次的聽課,使我真正的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教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實踐活動中我將充分調動每一種課程資源的積極因素,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具有更大的空間,也收穫更多的喜悅!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2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嶄新的課程走到了教師與學生的中間,它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徹底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活,讓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共同發展、共同創造。那麼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需要把握哪些關鍵環節,針對本案例,談談自己的幾點認識與體會:

一、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指導”作用的再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作為教師,不言而喻要參加活動的全過程,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該怎樣定位?慣常的觀點是指導者、引領者、幫助者。這無可厚非,但在實踐中,或許是出於對學生能力的不信任,我總感覺到是指導有餘,引領不足,幫助基本無從談起。,這實際上就是要真正把握“指導”意義的問題。我著重說明的是:指導決不能演化成替換,幫助不能蛻變為“親躬”,要知道,以前我們的教學,過多地去關注教師怎樣教,很少去關注學生怎樣學,結果造成兩者割裂,實際結果與教育目的背道而馳。這次新課程改革的新生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我以為,正好是聯結兩者的橋樑,它既注重教師的教(指導),更注重學生如何去學(實踐體驗),如果過份偏向哪一極,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實踐活動,因此我想表達的是: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教師決不能趨廚代庖。打個比方來說,小孩要玩沙,教師只能把他引領到沙灘上,至於在沙灘上怎樣玩,那完全是小孩個人的事情,最多,當他堆的沙人不好看時,在旁邊提出一些建議,但決不是叫你去幫他堆,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充分的享受 體驗,在體驗中領悟真知,有人說:只有親身經歷的才難以忘懷。在本案例的實施過程中,我是懷著這樣的認識來定位我的身份的。

二、研究性學習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大放光彩。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就在於它的綜合性,表現在知識面廣、層次多、跨學科的內容比較多,因此我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特點就要求研究性學習應為其基本的實施形式。我們可否這樣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就是研究性的學習,因為任何一項活動,都少不了這樣一些環節:確定課題、制定方案、進行研究、得出結果,這是與研究性學習的實質內涵是一致的。本案例中設計的六個小組活動,哪一個小組不需要進行研究性的學習能得以完成?正因為需要研究問題才能得以解決,學生在合作研究的過程中活動就比較充分,很多觀點、觀念、習慣在研究的過程中得以糾正、補充、更新,知識不再是靜態地呈現,被動地接受,而變成動態地展現,主動地吸納。有感於美國的一道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導師說,你去調查一下,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人文景觀,有哪些旅遊資源,然後撰寫一份研究報告,三個月後交來,如果合格,你就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了。這本身就是一個以研究性學習為特徵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學習在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豐富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現實體驗和經驗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個人以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研究性學習的本質上。表現在實踐中,就是學生對參與這種綜合性活動的興趣高、熱情濃,積極性強,學生在這種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鍛鍊的能力,增強的素質,這是一般的學習形式遠遠不能比擬的。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迅速提高教師對資源整合的能力。

就以本次案例活動為例,涉及化學、歷史、政治等眾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對於初二年級的學生來講,知識的儲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不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收集大量相關的知識,並對之進行梳理、分析、篩選、研究,就是非常必要的。在具體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深深感到,提高教師對資源整合的能力,將是多麼必要。於是我鄭重地提出這個論題。以前我聽到過這樣一種論調:認為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的特點就是太綜合,這種特點要求任教這門課程的教師的素質也必須要全面、綜合(即是要精通多學科、多層面的知識)。而這樣的教師實在太少,因此這門課程遲早要夭折。在指導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我也確實感到個人胸中的墨水太少,特長太單一,真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我們要承認,具有這種綜合素質的人才確實是太少,但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不可能等到這些具有綜合素質的人都齊備的時候才開設啊,那我們眼下又怎樣才能應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挑戰呢?我覺得,提高教師對資源的整合能力是一大捷徑(因為資源好找,但對資源進行整合只能在實踐中培養提高)。這是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理論相通的。經常聽到有的教師抱怨,收集了與活動相關的各種知識、材料一大堆,究竟該怎樣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和材料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他們往往感到束手無策。因此我認為,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任教教師的資源整合能力,實在是迫在眉睫。

四、制定規則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的保證。

眾所周知,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讓學生做出來的,是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經驗重組的活動,一般經歷的時間都比較長,少則幾個周,多則上月,而且頭緒多、涉及面廣。要讓學生在調查、訪問、資料收集、演示、操作、表演、交流與討論、反思、創作、體會中進行學習探究;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其調查研究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嚴格的規則、規定等規章制度作紀律保障,那顯然是不可能的。針對本案例中各活動的開展要求,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活動特點、活動步驟,以及學生在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現象,制定了較為完備的規章制度,並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嚴格遵守。比如:活動三,我就制定了以下的紀律要求:

①務必注意安全,一切工作以安全為前提;

②儘可能收集第一手資料;

③取樣分析一定要準確,合乎規範;

④注意不要與相關單位及其人員發生衝突;

⑤要堅持客觀、公正、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

我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我認為人們在做任何一項活動中都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響活動的正常進行,況且在這種長時間的複雜活動中人也是會有惰性的,如果沒有細緻、具體的要求,只是讓學生完全自主的活動,結果很可能就是一場鬧劇,學生在互相影響的混亂中任意放縱自己的個性,使活動無法按既定方案進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將無從談起,教師的作用也會因此而變得蒼白無力,教學實效便會是零,甚至對學生還會產生負面影響。“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實踐證明:由於課前對活動要求設計得周到具體,才使研究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生不僅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也表現出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和對他人的寬容、忍讓,致使自己的道德品質與合作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因此我認為,活動規則的制定,是綜合實踐課程活動課程順利實施的保證。

五、不斷完善對學生的評價,是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必要因素。

綜合實踐課程的評價一定要及時,有針對性,對個別小組的評價有助於其他小組活動質量的提高,也讓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去進行實踐。因此在這節課上,我的評價過於籠統,沒能更具體化。例如80年代小組的同學在整個展示過程裡做的最好,使用了先進的方式,而且總結的具體,突出了時代的特點。應該具體評價一下。所以在今後的綜合實踐課上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導與評價,更多的參與到活動中去,更好的體現教師評價的作用。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因其“綜合”而對教師、學生要求甚高,但只要我們認真地探索,在研究性學習中必定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益,為課改春天的早日到來做好奠基性的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3

我參加工作已經有十四年了,雖說已經不太年輕,但對於綜合實踐活動課來講,起初,我就覺得自己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知從何入手。一來,自己從不曾靜心研究過這門課的教學;二來,作為一門新生課程,也確實有太多細節需要探究。儘管這樣,我還是充滿熱情地參加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委託專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與實驗”專案子課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我認為,這是個機會,一個讓我真正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機會,一個挑戰自我的機會。通過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與培訓資源庫(上)》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體會更是頗多:

多少年來,中小學學校生活過於封閉,學生的成長經歷被侷限在學校的圍牆之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封閉的學校教育活動,導致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缺乏充分的整體認識和理解。在資訊化社會、學習化社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全方位的特徵,學校教育尤其應該具有開放的教育觀念和開放的教育視野,超越學校空間對學生成長的侷限性。而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更是一門以直接經驗獲得為主的課程,它與以間接經驗獲得的學科課程不同。學科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前人已經經歷過且已經抽象化、概括化的經驗,學生並沒有與前人同樣的經歷和時代背景,因而不可能直接獲得前人的經驗,所以要通過教師的教和其他教育中介的幫助才能間接認識和接受,因而在學科課程中,教師的“教”是一種很重要的知識傳授方式。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要主張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對客觀事物和自己的生活的感知與直接認識,它更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與個性化知識的發展,強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不能像學科教學那樣去“教”綜合實踐活動,但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承擔的指導工作、組織與管理學生開展活動等職責是不可推卸的。

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該擔任的角色: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著、組織者、參與者、管理者、協調者、評價者、研究者和開發者,有時甚至可以是學生活動的旁觀者,因為不是所有的學生活動都需要干涉的。既然明確了自己的角色,那我們就因該通過學習和實踐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徵,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要達到社會和學生對這些角色的期待與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做好以下準備:

第一、要有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適應的課程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它比任何一門課程都更需要教師有相應的課程意識。首先,它要求教師切實轉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科本位”的課程觀,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觀念是很難落實好這門課程的。其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發展需要,興趣和愛好。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在活動中發展。再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生產意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是一種預設課程,它比任何一門課程都強調過程,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生成活動主題,在活動中發展,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成也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第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求教師具有資源意識。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現實,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主題,開發利用廣泛存在的課程資源,那種寄希望於依據某一“教材”來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慣性行為,可能是與新課程有距離的。

第二、要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在這一課程中的地位。

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的地位有必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合作式的師生關係。這種師生關係在義大利瑞吉歐幼教模式裡被形象地稱為“打乒乓”這一“打乒乓的過程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學習,共同探索,共同研究的過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師生關係也是如此,既不是學生中心,也不是教師中心,教師和學生是平等合作的關係,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也強調教師的引導和支援,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要提高自身素質,發展自身能力

作為一線教師需要“規劃與設計的技能,組織、管理與協調的能力,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如果我們再聚焦到教師指導所需要的能力,再具體一些,那麼以下四種能力是教師做好指導所需要的:

1.問題預測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預測,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有效地給予點撥,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深入。當然,要做到充分的準確地預測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師以積極的、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出現問題,在不斷的設計、實施、指導過程中提高預測能力。

2.觀察能力。綜合實踐活動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這是教師指導有效性的基礎。

3.對話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蹲下來,認真傾聽學生的觀點、想法,以合作伙伴的身份與其進行交流。切忌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確定或轉移話題,切忌變成簡單的告訴。

4.組織交流的能力。在組織交流討論時,教師應該創設一種民主的活躍氣氛,並注意運用引導性提問,促進學生討論的深入進行。特別是總結性的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反思自己及小組的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並通過討論在協商中找到解決辦法。

總的來說,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我們課題小組將本著認真的態度,紮實地開展學習研究——總結——實踐——再學習研究的綜合實踐活動。我相信學生的未來不僅僅在家長手中,他更深藏在教師和紛繁複雜的大社會中。但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全面推進其道路雖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課題小組會一直努力鑽研下去,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實驗研究”順利有效地進行開出一條陽光大道。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4

每個人都有一段難忘的時光,每個人都有人生的第一次,每個人都經歷過風雨的洗禮;如果你都擁有了這些美好的回憶,那麼你的人生就是完美的。而這個卻恰恰被我給遇上了,這就是我剛經歷過的社會綜合實踐活動。

**少年素質教育培訓學校 — 這到底是個什麼地方呢?這會是一場奇妙而又充滿意義的軍隊生活嗎?坐著車— 聽著歌 —唱著歌,還可以吃零食,在車上的時間裡好愉悅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目的地。我揣著一顆無比激動的心情下了車,過了一會兒,我們變成了小軍人,也從現在開始,社會綜合實踐活動開始啦!

有一種娛樂活動是野炊。第二天,我們便乘著車去香山戶外拓展基地野炊,由於天公不作美,一大早上就下起了雨。讓原本快樂的'心情添了一絲憂愁。在一個很大棚子裡,有很多灶臺,做菜用具也都有,隨著教官的一聲口令,野炊開始了。我們這一組分工合作,男同學生火,女同學切菜和炒菜。就這樣,我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的合作。

有一種情感是感動。第四天,我們舉行了一場感恩主題活動,勵志·感恩 — 我長大了啦。從這個活動中,我收穫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父母不容易,他們在外面努力賺錢,就是為了讓我們吃好,睡好、穿好;老師不容易,他們用心地教育,給予我們知識,就是為了要讓我們為社會作出貢獻;教官不容易,他們為了讓我們能成為一名更棒的軍人,每天辛苦的訓練把自己的嗓子喊嘶啞了;身邊的人為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付出點實際行動呢?

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結束了,我很懷念那段日子。在那段日子裡,我經歷過風雨,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不接受風雨的洗禮,怎麼會進步?不在風雨中闖蕩,怎麼會成功?我也想說,這何嘗不是一次有意義的“旅行”呢?

綜合實踐活動心得體會15

今天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了XX市XX實踐綜合學校。

下了中巴車我們陸續來到了集合地點“宣教室”,因為我們班是最後一個到達目的地的,所以開堂會議要等一下我們,過了一會兒,我們四班的全體學生終於把自己的書包給整理好啦。

會議開始了,主席老師說:“這次實踐活動我們各大學校的同學都來了,你們是XX市少年游泳學校的五年級學生,過幾天六年級的學生也會來,而這次你們將會體驗到農村的生活,我先來說說你們這次的課程,A班(五一班)將會是學習心肺復甦、陶泥。D班將會學習花藝、心肺復甦。”我們班人聽到上心肺復甦課時都嚇死了,有可能有人體模型呢?

第一節課開始了,夏老師帶著我們到了花藝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大桌子上擺放著一堆美麗的花朵,我們陸陸續續的坐在了位子上,在位子面前的桌上分別擺放這一些盒子,盒子裡擺放著一些剪刀啊,老虎鉗呀,還有一些線,那在大桌子面前的老師說這些線名字叫QQ線,彈性很高,老師上課了,老師教我們了先做外框,然後用一種搞怪的材料‘絲襪’做成了一片片五顏六色的花瓣,最後組成了樣子向真的花一樣的`絲網花!後來我們按照老師給我們的步驟也來做一朵花,我做的花還可以,已經算的上二流絲網花了。

後來,就開始中午吃中飯了,因為吃中飯時是以小組一起吃,所以我把我帶的螃蟹和牛肉分給他們吃,老師搶了許多吃的呢,嗚嗚嗚。不過我還做了一些肉丸雖然不好吃,ON我居然自己說出來了!

後來將是擴充套件練習,就是玩玩啥那些幼兒園玩的東西,還挺好玩的最後將是我們恐怖的心肺復甦啦!再次跟著夏老師來到了實驗樓,一進樓就發現了一個房間裡躺著許多具“屍體”!好嚇人啊! 坐在位置上我都忍不住腳在發抖。後來老師教我們了怎要救那些短暫昏迷的人,一、十指緊扣,手底按住昏迷著胸口中間(胸外),然後擠壓50次,來回做3次。二、把昏迷者的頭部轉向旁邊,然後用左手捏住昏迷者鼻子,再用右手托住昏迷者下巴,然後嘴巴對著昏迷者的嘴,將前面呼吸的氣吹到昏迷者的肺裡,吹2次,如果還沒有清醒過來來回也做3次。就行了。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這次的實踐心得:這次活動可以讓我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每個擴充套件活動都是一個小遊戲,是要運用好頭腦思維,就能成功!而那些課程也讓我們對未知的大自然瞭解更多,可以讓我們抓住迷失的知識,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在農業中卓著成長,瞭解大自然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