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精選數學週記九篇

精選數學週記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K 次

精選數學週記九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我們該怎麼寫週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週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數學週記九篇

數學週記 篇1

今天晚上,我和賈若琛、陳子赫、趙相辰一起到龍湖公園賣報紙。

開始分組了,我和賈若琛一組,陳子赫、趙相辰一組。馬上行動!我和賈若琛先沿著左邊的路一邊走一邊大聲喊:“電視報!下週電視報!”不到一分鐘,我們組就賣了兩份,而他們連一份也沒賣出。

後來,我們就一個一個地問。如果是男的,我們就叫叔叔或者哥哥,如果是女的,就叫阿姨或者姐姐,就這樣,經過努力,我們賣完了手中的報紙。而陳子赫他們組才賣了4份,我們就幫他們一起賣。

所有的報紙終於賣完了。大夥一起分享勝利果實。我們一共批發了23份邯鄲廣播電視報。每份批發價是8角,零售價是1元,賣1份報紙就可以賺2角錢,全部賣完我們一共賺了4元6角。趙相辰賣了2份,分得4角錢,陳子赫賣了5份,分得1元,我和賈若琛賣得最多,一共賣了16份,分得3元2角,我們一人1元6角。真高興呀!

叔叔為了獎勵我們,帶我們去吃了刨冰。吃完刨冰後,我們依依不捨地告別了。不過,下個星期四我們還要一起去。

數學週記 篇2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資料:“一張厚度為0·01釐米的紙對摺30次之後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呢?”

這個資料無論怎麼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通過對摺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峰嗎?但是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釐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釐米。接著,我又把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釐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摺30次之後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而且還是後者的10多倍。

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資料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數學週記 篇3

“ 3.141592653……”哦,這是神馬情況,都半個多小時,哥哥怎麼還在這兒唸叨著這些數字,什麼3.1415926我都快聽會了。咦,慢著,這不是“圓周率”嗎,哥哥背它做什麼。我帶著疑問來到了哥哥的房間。

我問哥哥:“哥哥,你背圓周率幹什麼?”“沒事幹,揹著玩兒唄。我剛才只用了二十多分鐘就把‘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背會了, 現在我可以在十秒內背出來呢!”哥哥得意地說。聽了哥哥的話,我十分不服氣,於是就跟哥哥打賭說,我一定會在十五分鐘內把圓周率小數點後30位背會。

東西要有方法,如果我要像哥哥那樣死記硬背的話,估計半個小時我也背不會。為了能背得又快又牢,我決定用諧音來記。我家有一本書上面就有圓周率諧音記憶法。我找到了那本書,書上是這麼寫的: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兒樂(26),我三壺不夠吃(535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626),死了算罷了(43383),兒棄溝(279)。

這是寫一個酒徒在山寺狂飲,醉死山溝的情景。

我先把這篇文言文背了下來,用了3分鐘,又開始根據這些文字的諧音背數字,可是在背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字的諧音讀不出數字來,比如:我三壺不夠吃的“夠”是用來表示9的,可是“夠”和“9”並沒有諧音關係,於是,我只好繼續觀察,看看有沒有其它的規律。

看著看著,我發現“我三壺不夠吃”的“夠”和“兒棄溝”的“溝”是諧音,都是用9來表示,“酒殺爾”的“殺”和“殺不死”的“殺”都是用3來表示,“死了算罷了”的兩個“了”和“算”也都是用3來表示……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點一點地記,不一會兒就背會了。為了能背得更熟練,記得更牢固,我還邊背邊寫,寫了十遍以後,我覺得我記得已經挺熟練的了,我拿秒錶測了一下,我只用了6秒就把這30位數背了下來。

我來到了哥哥的房間,哥哥不屑一顧地說:“是不是背不會,來認輸呢?”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氣把30位數一個不落地背了出來,哥哥見我背得這麼熟練,不敢相信地說:“天啊,你才用了十分鐘就背得這麼熟練,太厲害了吧!”看著哥哥那吃驚的表情,我開心地笑了。

數學週記 篇4

長期以來,對教師教學的要求強調領會教學大綱、駕馭教材較多,因此教師鑽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學生思維活動較少,因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過程的教法也少。學生對知識的獲得一般都要經過主動探究,小組合作,主動建構過程。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讓感到數學好學,把學數學當成一種樂趣,真正做初中數學的小主人。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分層次、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使我們的學生能夠主動地、獨立地學習,達到新課程要求標準。具體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是長期艱鉅的任務,抓好學法指導對今後的學習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一、引導學生預習,細心讀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到: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別重視課堂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預習前教師先佈置預習提綱,使學生有的放矢。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加強互助學習,共同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差生的自信心外,更應該充分利用優等生這個教育資源,進行好生差生配對,這也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它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關注了差生的發展,構建了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的,和諧的學習環境。同時它也彌補了教師課後輔導時間不足的缺陷。

三、課內重視聽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新生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因此,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

四、指導學生思考

數學學習是學習者在原有數學認知結構基礎上,通過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由於這種工作最終必須由每個學習者相對獨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對學生要進行思法指導,教師應著力於以下幾點:使學生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在思維方法指導時,應使學生注意:多思、勤思,隨聽隨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於大膽提出問題;善思,由聽和觀察去聯想、猜想、歸納;

五、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但不是爛做搞題海戰術,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

六、指導學生記憶初中數學教學反思週記作文。

教學生如何克服遺忘,以科學的方法記憶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很有益處的。初中新生由於正處在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識記知識時機械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就不能適應初中學生的新要求。

因此,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指導,這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必然要求。

數學週記 篇5

隨著悅耳的上課鈴聲響起,教室裡頓時安靜了下來,因為今天要進行數學考試。

試卷發下來了,同學們都拿起鋼筆低下頭來開始答題。教室裡非常安靜,只聽見“沙沙沙”的寫字聲。我看了一下試題,嗯,很容易,就開始答題。每做一題,心裡就想起媽媽對我說的話:一定要細心,一定要細心。不知不覺地做到了第四大題,忽然聽見了周圍同學“嘩啦嘩啦”翻卷子的聲音,壞了,又比別人慢半拍了,於是我加快了做題的速度。

到最後一題了,我看見“挑戰臺”三個字,心想:這一定是道難題,要不怎麼會叫挑戰臺呢?我仔細反覆地念著題,腦子裡飛快地思考著:這種型別的題好像在哪裡見過,當時是怎麼做的呢?太好了,我想起來了!我很快地做完了這道題。鬆開鋼筆,我發現手心裡出了很多汗,好緊張呀。等我剛把卷子檢查完一遍,就下課了,我把卷子交了上去。

同學們在班裡一起談論剛剛結束的考試,有的高興,有的後悔,有的嘆氣,還有的面帶笑容,有的直搖頭……

數學週記 篇6

我發現,現在愛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的爸爸也不例外,他最近買了一輛山地自行車,每天騎行鍛鍊身體。

一天我發現,爸爸在自行車上安裝一個像電子錶一樣的東西。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是什麼呀?”爸爸神祕地說:“這是一塊碼錶。”“碼錶?這有什麼用處呢?”我感到很迷惑。爸爸說:“它的作用可大了,可以量出我每次騎自行車的路程有多長?”“騙人,這塊表又不是尺子,怎麼能量出騎行的路程呢?”爸爸見我刨根問底,乾脆就放下手中的工具,耐心地講解其中的道理。爸爸說:“車輪是圓形的,它的周長決定於車輪的直徑,這個你在今後的數學中會學到的。車輪在馬路上向前滾動一圈,就相當於前進了一個車輪周長的長度,滾動兩圈就用周長乘以2,三圈就乘以3。”“我知道了,車輪滾動的圈乘以車輪的周長就是騎行的路程。可是你騎車時是不是還要數車輪轉動的圈數呀?數忘記了怎麼辦?”“哈哈,不用人工去數的'。你瞧,在車輪的鋼絲上和車子的前叉上各有一個小黑塊,車輪每轉動一圈,它就記錄一次,通過導線傳到碼錶的大腦裡,碼錶就非常聰明地計算出距離了。”

我終於認識了這個神奇的碼錶,高興地說:“原來生活中也可以學習到許多數學知識呢!”

數學週記 篇7

今天,天氣日常晴朗,我跟老爸的心情也很美麗,老爸約我一起玩了拿硬幣的遊戲。桌子上放20個硬幣,二人輪流拿而每次至少要拿1個,最多拿4個,拿到最後一個硬幣的算輸。

開始玩遊戲了,我跟老爸每人開心的拿著硬幣,可是不論是我先拿還是老爸先拿,我總是拿到最後1個硬幣。我很困惑,就問老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老爸笑著告訴我,所有的硬幣先減去最後一個硬幣,即為20-1=19(個),然後除以1到4的最小和5,就是19÷5=3餘4。就把餘數4個拿掉,接下來不管對方拿幾個,自己都拿與對方之和為5的數量就一定贏。

我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去試了下,最後的結果果然是如此,原來遊戲中也藏著這麼大的奧祕啊!今天,我受益了!

硬幣遊戲不僅讓我愛上了數學,也懂得了數學的很多奧妙之處,今後我要努力發掘更多有趣的數學遊戲!

數學週記 篇8

一星期的工作結束了,伴隨著本週工作的結束,我的感受頗多,現列舉幾點:

1、 在教學工作中,真正做到了鑽研教材,弄清每課中的重難點,結合教學中的重難點來設計練習題,從而真正做到有講有練。在 金老師夜班工作時,設計一些中等難度的練習題讓孩子來做,第二天批閱後講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2、 在夜班工作中,對每一件小事都當作大事來辦,就像校長常說的:“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的確,當老師把這件事重視起來了,孩子也對每一件事都上心了,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3、 在班級管理上,仍然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們班學生普遍比較淘氣,話比較多,今後要繼續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繼續加強,儘量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養成一個較良好的習慣。

4、 我自身的習慣養成上,最重要的是不能懶,眼到,手到,同時也要心到,這樣每件事才能做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勤快的人,不懶惰,不虛度光陰,每一天都要過得有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自己近日工作的簡單總結和反思,如若有比較淺薄之處,還望領導多多批評指正

數學週記 篇9

5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我們的數學課程即將結束了,在複習的過程中我的收穫很多,還有一些困惑。

我覺得平移和旋轉很有趣。因為用一個圖形依次平移,會變成一條美麗的花邊。不過做這類題,要把對應點找好,數清對應點之間的格子。

學習了千米和噸,我們就知道怎麼使用千米和噸這兩個單位了。千米這個單位很長,通常用在測量公路的長度。噸這個單位很重,用在稱量比較重的物體上比較合適。

上面介紹的都是我的收穫,我的困惑是:我們這學期學的統計是求平均數。求平均數的第一步是求總數量,要把好多個數連加起來,很容易算錯,要特別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