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現代愛國詩人彙總

現代愛國詩人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愛國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部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代愛國詩人,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代愛國詩人彙總

現代愛國詩人

1,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週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2,柳亞子(1887年5月28日—1958年6月21日),原名慰高,號安如,改字人權,號亞廬,再改名棄疾,字稼軒,號亞子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裡鎮人,出生於大勝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創辦並主持南社。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祕書,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上海通志館館長。“四一二”政變後,被通緝,逃往日本。1928年回國,進行反蔣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兼監察委員會主席、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央常務理事,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柳亞子曾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3,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要職,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二、第三、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4,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初名閨瑾,乳名玉姑,字璇卿,號旦吾,東渡後改名瑾,字競雄,自號“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曾用筆名白萍 ,祖籍浙江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生於福建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

5,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47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入金陵大學外文系,1949年轉廈門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併兼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古代愛國詩人

屈原

屈原(約前340年~約前278年),漢族,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端午節正是為了紀念他而設立的'。

岳飛

1103年2月15日—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軍事家、抗金名將。字鵬舉,諡武穆,後改諡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 (相州就是今天的安陽市)湯陰永和鄉孝悌里人(今 安陽市 湯陰縣城東30裡的菜園鎮程崗村)。

陸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等數十種存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